跑了一趟小孟庄,白明修还是挺尴尬的。满心以为可以有点用的v-2火箭,居然被人家直接无视了,不过另一方面白明修还是挺高兴的。
像是李康康这一批年岁跟自己相仿,不过四十上下正在壮年黄金期的科研技术人员,已经是完全成长起来了。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白明修当年从系统里征召出来的人才,当时基本上都是些c级、d级的人才,不算高,极少有a级和b级的大牛。不过他们带来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白明修也通过大明的教育体系锻造出了一种开放多元的学术环境,激励了一大批原本被束缚着思维,只能学八股的读书人,甚至根本就不是读书人的家伙成为了理工狗。
李康康等一批大明土生土长的人才,现在已经逐渐地能够担起大任了。
如果没有当初白明修带来几乎覆盖所有行业的系统人才们教导,灌输他们成体系的只是和思维能力,仅二十多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出现李康康等一批出色的人才的。而李康康这些已经当打之年的学术大牛们,又开始带领新的一批年轻的理工小牛们,这样一来大明的科研领域就出现了生生不息的局面。
白明修其实真的没有太关注像是航天科技这种“冷门”的领域,他倒是比较注重实际的航空、造船之类的东西,在他看来,点出航天器这个科技树可能为时尚早,但李康康这样大牛用实际行动打脸白明修,他们有这个能力做,就是看做不做了。
白明修当天留在小孟庄的食堂跟研究中心的大伙儿吃饭,主任这样的官僚反而没有挤进皇帝的餐桌上,反倒是李康康这些发际线捉急、情商很低的研究人员们跟白明修同席了。
“……也就是说,你们现在能够造出打卫星的火箭了?”
“我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工作,并且试制了一些原型型号,理论数据足够支撑我们做这样的发射。主要是国家动力装备研究院那边这两年进展非常快,他们的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已经做了不少成果,不过动研院的主要课题还是集中在涡轮喷气这方面的,所以我们跟动研院做了合作,一起研究火箭发动机,接下来是可以做试验做验证了。”
另一个研究员说道:“比起很多机械、装备研究中心,我们小孟庄这里因为跟产业结合比较差,所以基本上没太有企业来的项目,所以非常依赖国家拨款。因为我们的主管部门也没有在这个五年计划里给我们批发射计划,所以我们很多技术搞出来了,也验证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推出来。即便如此,大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别人都说我们小孟庄这里是一个有理想的研究站,因为大家都梦想着有一天我们大明人能够飞出地球,登上月球,甚至去到更远的外太空。”
白明修笑了起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李康康认同地点头:“是啊,即便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但是我们的眼光不应该仅仅看到这个渺小的星球,宇宙无垠,也许未来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殖民星,一个家族的亲友可能相隔几个光年也能通信——我也许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们能够见证。”
白明修真的没有想到,这些搞航天技术的大牛们,居然如此的志存高远。其实想一想也能够明白,大明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不可能被外界击败的强大存在了。虽然像白明修这样的俗人,一直致力于开疆拓土,为大明的子孙后代开辟生存空间,但广大的明人都要找个方式去自我实现。而这些搞技术的人,就萌生了如此的想法。
十几二十年前,白明修做了个系统的支线任务,系统奖励给了他一系列的著作,这些基本都是他那个位面在18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文学经典,其中就包括早期的科幻小说,从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凡尔纳的系列小说,还有后来影响巨大的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银河系公民》,更有神一样的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我,机器人》。
这些作品挂着各种各样张三李四的名字出现,白明修还为了合适,弄了一些系统作家出来冒名顶替。所有的作品都经过了大明本土化的改造,带有华夏文化的特征。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关于科学和未来的探讨,无疑对于大明普罗大众是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也激励了许多年轻人投身到这个事业中来。
当人类解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去探寻未知和力图去掌握新的理念和技术时,也许“上帝”会发笑,但是执着的人类所爆发出的光辉和能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你们现在在做的工作,是先驱性的,会被日后大明所有国民记住的,更是为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我承认,我们大明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在一个领域进行投入,不过我会向理政院说明你们工作的重要性的,我也想看到我们大明的卫星漂浮在地球轨道上,也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的宇航员能够在外太空与我们对话。”
白明修一番话让在座的这些科研人员们很是振奋,但李康康又唱了个反调:“陛下的心意是很好的,足以见到对我们航天事业的重视。不过,我们也知道,航天事业不应该是放在现今最主要发展的领域,我们基建、铁路、造船、飞机、生物化学、电子半导体,这些东西都很重要,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航天现在过于遥不可及,大明和国民都会缺乏动力不断地往里投入。比起带有目的性的一次性两次性大规模投资,我倒是更喜欢现在有步骤、有周期的细水长流,只不过要求我们的同志们,都要耐得住寂寞了。”
这倒是真的让白明修对李康康刮目相看了,他的见地很厉害。历史上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实有着美苏冷战太空竞赛的背景的,登月计划之后再没有多么重大的行动,也就没什么冲劲了。搞火箭也是搞导弹,然而现在大明连空中的敌人都没有,别说导弹了。李康康能够跳出自己的领域,在大明整体格局上思考,是很不容易的。
像是李康康这一批年岁跟自己相仿,不过四十上下正在壮年黄金期的科研技术人员,已经是完全成长起来了。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白明修当年从系统里征召出来的人才,当时基本上都是些c级、d级的人才,不算高,极少有a级和b级的大牛。不过他们带来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白明修也通过大明的教育体系锻造出了一种开放多元的学术环境,激励了一大批原本被束缚着思维,只能学八股的读书人,甚至根本就不是读书人的家伙成为了理工狗。
李康康等一批大明土生土长的人才,现在已经逐渐地能够担起大任了。
如果没有当初白明修带来几乎覆盖所有行业的系统人才们教导,灌输他们成体系的只是和思维能力,仅二十多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出现李康康等一批出色的人才的。而李康康这些已经当打之年的学术大牛们,又开始带领新的一批年轻的理工小牛们,这样一来大明的科研领域就出现了生生不息的局面。
白明修其实真的没有太关注像是航天科技这种“冷门”的领域,他倒是比较注重实际的航空、造船之类的东西,在他看来,点出航天器这个科技树可能为时尚早,但李康康这样大牛用实际行动打脸白明修,他们有这个能力做,就是看做不做了。
白明修当天留在小孟庄的食堂跟研究中心的大伙儿吃饭,主任这样的官僚反而没有挤进皇帝的餐桌上,反倒是李康康这些发际线捉急、情商很低的研究人员们跟白明修同席了。
“……也就是说,你们现在能够造出打卫星的火箭了?”
“我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工作,并且试制了一些原型型号,理论数据足够支撑我们做这样的发射。主要是国家动力装备研究院那边这两年进展非常快,他们的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已经做了不少成果,不过动研院的主要课题还是集中在涡轮喷气这方面的,所以我们跟动研院做了合作,一起研究火箭发动机,接下来是可以做试验做验证了。”
另一个研究员说道:“比起很多机械、装备研究中心,我们小孟庄这里因为跟产业结合比较差,所以基本上没太有企业来的项目,所以非常依赖国家拨款。因为我们的主管部门也没有在这个五年计划里给我们批发射计划,所以我们很多技术搞出来了,也验证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地推出来。即便如此,大家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别人都说我们小孟庄这里是一个有理想的研究站,因为大家都梦想着有一天我们大明人能够飞出地球,登上月球,甚至去到更远的外太空。”
白明修笑了起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李康康认同地点头:“是啊,即便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发,但是我们的眼光不应该仅仅看到这个渺小的星球,宇宙无垠,也许未来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殖民星,一个家族的亲友可能相隔几个光年也能通信——我也许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是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们能够见证。”
白明修真的没有想到,这些搞航天技术的大牛们,居然如此的志存高远。其实想一想也能够明白,大明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不可能被外界击败的强大存在了。虽然像白明修这样的俗人,一直致力于开疆拓土,为大明的子孙后代开辟生存空间,但广大的明人都要找个方式去自我实现。而这些搞技术的人,就萌生了如此的想法。
十几二十年前,白明修做了个系统的支线任务,系统奖励给了他一系列的著作,这些基本都是他那个位面在18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文学经典,其中就包括早期的科幻小说,从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凡尔纳的系列小说,还有后来影响巨大的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银河系公民》,更有神一样的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我,机器人》。
这些作品挂着各种各样张三李四的名字出现,白明修还为了合适,弄了一些系统作家出来冒名顶替。所有的作品都经过了大明本土化的改造,带有华夏文化的特征。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关于科学和未来的探讨,无疑对于大明普罗大众是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也激励了许多年轻人投身到这个事业中来。
当人类解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去探寻未知和力图去掌握新的理念和技术时,也许“上帝”会发笑,但是执着的人类所爆发出的光辉和能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你们现在在做的工作,是先驱性的,会被日后大明所有国民记住的,更是为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我承认,我们大明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在一个领域进行投入,不过我会向理政院说明你们工作的重要性的,我也想看到我们大明的卫星漂浮在地球轨道上,也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的宇航员能够在外太空与我们对话。”
白明修一番话让在座的这些科研人员们很是振奋,但李康康又唱了个反调:“陛下的心意是很好的,足以见到对我们航天事业的重视。不过,我们也知道,航天事业不应该是放在现今最主要发展的领域,我们基建、铁路、造船、飞机、生物化学、电子半导体,这些东西都很重要,都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航天现在过于遥不可及,大明和国民都会缺乏动力不断地往里投入。比起带有目的性的一次性两次性大规模投资,我倒是更喜欢现在有步骤、有周期的细水长流,只不过要求我们的同志们,都要耐得住寂寞了。”
这倒是真的让白明修对李康康刮目相看了,他的见地很厉害。历史上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实有着美苏冷战太空竞赛的背景的,登月计划之后再没有多么重大的行动,也就没什么冲劲了。搞火箭也是搞导弹,然而现在大明连空中的敌人都没有,别说导弹了。李康康能够跳出自己的领域,在大明整体格局上思考,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