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就算挑出来了,但抄录的时候,怎么做记号?”
他身边的那位官员有些为难地笑了笑,知道这位新晋的红人还是不大了解规矩,小意回答道:“小范大人,抄录时只要在某些字的笔画上下功夫,那批卷的大人,自然就明白了。”
范闲恍然大悟,赞叹道:“这样就算批卷的大人不知道是谁,但只要知道是正确的人就成。”
“是啊,大人。”礼部官员很有礼貌地回答道,心里却在腹诽这位才名惊天下的年轻人,却连官场中的这些老规矩都不知道。
孰不知此时范闲也在肚子里暗骂这些人愚蠢,如果不是庆国官员们太过嚣张,这种漏洞百出的老规矩居然能沿袭这么多年,自己也不可能利用其中漏洞,为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做些事情。
当然,他也明白,之所以整个官僚权贵机构一直都默认这个方法,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不论是不是政敌,都已经默认了这种分西瓜的手段,除了疯子之外,体系内的官员们没有谁敢多生事端。
其实东宫和那几位大老,甚至包括宰相大人都有别的手段来安排这件事情,但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他,一是因为居中郎主理糊名,是环节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另一方面则是除了林宰相外,其它这几方都要看看范闲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范闲的态度其实很简单:去你妈的。毕竟不是谁都像范闲一样闲到犯嫌。毕竟不是谁都像范闲一样有个好爸爸,铁扇公主牛妈妈。
一夜忙碌,能够决定无数士子人生的春闱终于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号。诸多官员揉着发困的双眼,聚在了正厅之中,听着本次春闱地总裁官,礼部尚书郭攸之大人训话。
一番毫无新意的说辞,为国取材的谎话之后,郭攸之有些困顿地挥手让诸位下层官吏散了。然后和蔼望着范闲说道:“小范大人这几日也辛苦了。”
“不敢。”范闲强打精神笑道:“大人不敢言苦,何况下官年轻着。”
郭攸之微笑道:“大家都辛苦。”其实此时在场的几位高级官员都明白此次春闱的内情究竟如何,从中捞了好处的不止郭攸之和两位座师,就连范闲都不知道,前几日里,早有人将他应得的一份银两送入了范府,那个数目竟是比澹泊书局半年的收入还要可怕一些。
接连数日地会试,整个考院之中都弥漫着一股黄白之物的馊臭之味。范闲站在石阶之上,用手捂着鼻子,最后看了一眼黑暗的试院,脸上浮现出一丝很满足的笑容,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多年了。只知道自己要活下去,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活下去,直到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情之后,才发现。原来做一个普适意义上的好人,感觉还真的不错。
当然,好人不是迂腐的老好人意思。
三部官员已经会集了试卷,在宫中黄门太监的带领下,在大内侍卫与监察院密探地保护下,一行人穿过京都快要发白的夜空,往太学而去。数日之内,这批糊名抄录后的试卷便会批阅完毕。从而拟定三甲人选,再送御览殿试,从而评出今次的状元、探花、榜眼……
范闲离开了这个臭气薰天的考院,院门口早有范府地马车等着了。上马车之后,他接过藤子京递过来的毛巾,胡乱擦了一下脸,有些疲惫问道:“父亲对我的做法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藤子京将自己受过伤的大腿挪了一挪,轻声回答道:“只是老爷似乎有些不高兴。总觉得少爷应该提前和宰相大人知会一声。而且此事牵连地范围太广,若真惹得众怒。只怕相爷与老爷都极难回护您。”
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心想自己后面还有个监察院,更关键的是陈萍萍让王启年传过话,陛下今年准备整顿吏治,自己只是顺势而为罢了。估计陈萍萍表面上此时正在骂自己惹事,心里却是在暗爽终于有个由头动手。
范闲只是给监察院提供一个理由,然后监察院再将这个理由摆在陛下的面前,让那位皇帝下个决断。至于太子、宁才人那边,范闲另有安排,先前糊名的时候,不论是东宫还是大皇子的托请人,范闲都择了有才学的几个名字隐了起来,稍做保护,也算是给对方一个交待。
等事情出来后,范闲想让人们感觉,自己做这件事情并不是在朝政的哪一方中有所偏向,而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基于某种酸腐地执念,做出了一个“高洁”且疯狂的决定。
后几日京都里风平浪静,既然范闲已经爆了料,监察院方面隐藏在暗中的力量开始配合起来,至少在三甲名单出笼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惊悚的消息在官场上传开,而最后定三甲,范闲偷偷塞进去的那些人居然没有被剔出,很明显在太学和礼部里,都有陈萍萍那个恐怖老人的眼线,在暗中帮助范闲隐藏。
而郭攸之那些高官们,或许是前些年科场舞弊做的太顺手,而且身后又有东宫之类的大主子做靠山,所以关注明显不够,竟是没有看出那么明显地问题来。
二月二十二日,道路两旁春枝渐展,枝上小鸟成双成对,正是喜气盈盈地春之佳时。地处京都西侧距太学不远处的客栈里,在等着消息地各地学子们都心慌慌地聚集在楼下,桌上没有摆什么酒菜,因为这些学生们此时根本无心饮食,将心思全放在了打听消息上面。
“没戏。”一位山东路的学生苦笑着摇头道:“估计今次还是没戏。”
“佳林兄何出此言?”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学生面色微黑,正是那位在考院上与范闲有过目光对视的杨万里。
他来自泉州,时常在海边谋生活,与那些出身豪贵,前半生尽在书堂里度过的才子书生大不相同。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倒是极为放松,从桌上夹了一筷老醋泡花生吃了,一面嚼着,一面含糊不清说道:“佳林兄乃是山东路出名的人物,一手策论写的精彩至极,前几日大家看过之后都是赞不绝口。至于小弟本来就不擅此道,文字功夫不成,虽然自信若牧一县足以,但肯定是没有什么可能上榜。”
那位成佳林来自山东路,今次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会试了,他苦笑着压低声音说道:“这些事情难道你我还不清楚?每科取的人只有那么多,朝中大员们托几个,宫中定几个,太学的取几个学生。像我们这种外地来的,或许在家乡有些名气,但放在这京中又算是什么?就算朝廷想找几个有才之人做陪衬,以堵天下士子之口,也有大把京中名士可选,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头上来。”
酒桌之上另一位读书人面相精瘦,看上去不是有福之人,或许是喝的多了,胸中又有积郁不能发,故而说话极为大胆,冷笑道:“佳林兄说法不错,我看这科举日后还是不要再考的好,免得你们二人还要浪费这多银钱做路费。什么狗屁会试,不过是朝中高官们给自己挑狗罢了!”
成佳林面色一黯,接着却是微微一惧,劝告道:“季常兄声音小些,若让监察院的密探听着,不说你我仕途如何,只怕连身家性命都有问题。”
那位季常兄姓侯,也是个极不爱走权贵路子的怪人,虽说在京中薄有才名,向来与贺宗纬齐名,但就因为他那张利嘴,那个性子,故而一直有些落寞,此时听着友人担心话语,不由哈哈大笑道:“监察院虽然恐怖,但那些密探又怎会瞧得起你我这些小人物?他们如果真的厉害,怎么不去盯盯科场之上的弊案?”
杨万里摇摇头道:“监察院虽然口碑一向极差,但在监督吏治之上,确实是极有用处的。”
侯季常摆摆手指头道:“官家哪有清白人?若寄望于监察院,岂不是与虎谋皮。”
杨万里反驳道:“官也是读书人里选出来的,哪里可能全是坏人,我看……”一时间他竟是在京都出名的官员中找不到个以清名著称的人物,不免有些讷讷,半晌后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我看太学奉正范闲大人,就是个极好的官。”
他身旁两位友人自然知道杨万里在衣衫里夹带被小范大人揪出来的事情,不由齐声取笑道:“原来让你考完,便是好官,这好官也真简单了些。”
三人又说笑了几句,酒渐上头,不免开始低声骂起朝廷里的弊端,又扯回前面若监察院真肯彻查弊案的话,这科场风气或许还真有可能好转。
正此时,忽听得客栈外一阵喧哗,三人好奇站了起来,听着有士子在外狂喜嘶吼道:“科场弊案发,礼部尚书郭攸之夺职入狱!”
轰的一声!春雷在京都的上空咋响,一阵清新春雨洒向客栈内外的学生身上。
他身边的那位官员有些为难地笑了笑,知道这位新晋的红人还是不大了解规矩,小意回答道:“小范大人,抄录时只要在某些字的笔画上下功夫,那批卷的大人,自然就明白了。”
范闲恍然大悟,赞叹道:“这样就算批卷的大人不知道是谁,但只要知道是正确的人就成。”
“是啊,大人。”礼部官员很有礼貌地回答道,心里却在腹诽这位才名惊天下的年轻人,却连官场中的这些老规矩都不知道。
孰不知此时范闲也在肚子里暗骂这些人愚蠢,如果不是庆国官员们太过嚣张,这种漏洞百出的老规矩居然能沿袭这么多年,自己也不可能利用其中漏洞,为那些真正的读书人做些事情。
当然,他也明白,之所以整个官僚权贵机构一直都默认这个方法,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不论是不是政敌,都已经默认了这种分西瓜的手段,除了疯子之外,体系内的官员们没有谁敢多生事端。
其实东宫和那几位大老,甚至包括宰相大人都有别的手段来安排这件事情,但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他,一是因为居中郎主理糊名,是环节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另一方面则是除了林宰相外,其它这几方都要看看范闲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范闲的态度其实很简单:去你妈的。毕竟不是谁都像范闲一样闲到犯嫌。毕竟不是谁都像范闲一样有个好爸爸,铁扇公主牛妈妈。
一夜忙碌,能够决定无数士子人生的春闱终于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号。诸多官员揉着发困的双眼,聚在了正厅之中,听着本次春闱地总裁官,礼部尚书郭攸之大人训话。
一番毫无新意的说辞,为国取材的谎话之后,郭攸之有些困顿地挥手让诸位下层官吏散了。然后和蔼望着范闲说道:“小范大人这几日也辛苦了。”
“不敢。”范闲强打精神笑道:“大人不敢言苦,何况下官年轻着。”
郭攸之微笑道:“大家都辛苦。”其实此时在场的几位高级官员都明白此次春闱的内情究竟如何,从中捞了好处的不止郭攸之和两位座师,就连范闲都不知道,前几日里,早有人将他应得的一份银两送入了范府,那个数目竟是比澹泊书局半年的收入还要可怕一些。
接连数日地会试,整个考院之中都弥漫着一股黄白之物的馊臭之味。范闲站在石阶之上,用手捂着鼻子,最后看了一眼黑暗的试院,脸上浮现出一丝很满足的笑容,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多年了。只知道自己要活下去,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活下去,直到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情之后,才发现。原来做一个普适意义上的好人,感觉还真的不错。
当然,好人不是迂腐的老好人意思。
三部官员已经会集了试卷,在宫中黄门太监的带领下,在大内侍卫与监察院密探地保护下,一行人穿过京都快要发白的夜空,往太学而去。数日之内,这批糊名抄录后的试卷便会批阅完毕。从而拟定三甲人选,再送御览殿试,从而评出今次的状元、探花、榜眼……
范闲离开了这个臭气薰天的考院,院门口早有范府地马车等着了。上马车之后,他接过藤子京递过来的毛巾,胡乱擦了一下脸,有些疲惫问道:“父亲对我的做法有什么意见没有?”
“没有。”藤子京将自己受过伤的大腿挪了一挪,轻声回答道:“只是老爷似乎有些不高兴。总觉得少爷应该提前和宰相大人知会一声。而且此事牵连地范围太广,若真惹得众怒。只怕相爷与老爷都极难回护您。”
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心想自己后面还有个监察院,更关键的是陈萍萍让王启年传过话,陛下今年准备整顿吏治,自己只是顺势而为罢了。估计陈萍萍表面上此时正在骂自己惹事,心里却是在暗爽终于有个由头动手。
范闲只是给监察院提供一个理由,然后监察院再将这个理由摆在陛下的面前,让那位皇帝下个决断。至于太子、宁才人那边,范闲另有安排,先前糊名的时候,不论是东宫还是大皇子的托请人,范闲都择了有才学的几个名字隐了起来,稍做保护,也算是给对方一个交待。
等事情出来后,范闲想让人们感觉,自己做这件事情并不是在朝政的哪一方中有所偏向,而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基于某种酸腐地执念,做出了一个“高洁”且疯狂的决定。
后几日京都里风平浪静,既然范闲已经爆了料,监察院方面隐藏在暗中的力量开始配合起来,至少在三甲名单出笼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惊悚的消息在官场上传开,而最后定三甲,范闲偷偷塞进去的那些人居然没有被剔出,很明显在太学和礼部里,都有陈萍萍那个恐怖老人的眼线,在暗中帮助范闲隐藏。
而郭攸之那些高官们,或许是前些年科场舞弊做的太顺手,而且身后又有东宫之类的大主子做靠山,所以关注明显不够,竟是没有看出那么明显地问题来。
二月二十二日,道路两旁春枝渐展,枝上小鸟成双成对,正是喜气盈盈地春之佳时。地处京都西侧距太学不远处的客栈里,在等着消息地各地学子们都心慌慌地聚集在楼下,桌上没有摆什么酒菜,因为这些学生们此时根本无心饮食,将心思全放在了打听消息上面。
“没戏。”一位山东路的学生苦笑着摇头道:“估计今次还是没戏。”
“佳林兄何出此言?”坐在他旁边的那位学生面色微黑,正是那位在考院上与范闲有过目光对视的杨万里。
他来自泉州,时常在海边谋生活,与那些出身豪贵,前半生尽在书堂里度过的才子书生大不相同。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倒是极为放松,从桌上夹了一筷老醋泡花生吃了,一面嚼着,一面含糊不清说道:“佳林兄乃是山东路出名的人物,一手策论写的精彩至极,前几日大家看过之后都是赞不绝口。至于小弟本来就不擅此道,文字功夫不成,虽然自信若牧一县足以,但肯定是没有什么可能上榜。”
那位成佳林来自山东路,今次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会试了,他苦笑着压低声音说道:“这些事情难道你我还不清楚?每科取的人只有那么多,朝中大员们托几个,宫中定几个,太学的取几个学生。像我们这种外地来的,或许在家乡有些名气,但放在这京中又算是什么?就算朝廷想找几个有才之人做陪衬,以堵天下士子之口,也有大把京中名士可选,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头上来。”
酒桌之上另一位读书人面相精瘦,看上去不是有福之人,或许是喝的多了,胸中又有积郁不能发,故而说话极为大胆,冷笑道:“佳林兄说法不错,我看这科举日后还是不要再考的好,免得你们二人还要浪费这多银钱做路费。什么狗屁会试,不过是朝中高官们给自己挑狗罢了!”
成佳林面色一黯,接着却是微微一惧,劝告道:“季常兄声音小些,若让监察院的密探听着,不说你我仕途如何,只怕连身家性命都有问题。”
那位季常兄姓侯,也是个极不爱走权贵路子的怪人,虽说在京中薄有才名,向来与贺宗纬齐名,但就因为他那张利嘴,那个性子,故而一直有些落寞,此时听着友人担心话语,不由哈哈大笑道:“监察院虽然恐怖,但那些密探又怎会瞧得起你我这些小人物?他们如果真的厉害,怎么不去盯盯科场之上的弊案?”
杨万里摇摇头道:“监察院虽然口碑一向极差,但在监督吏治之上,确实是极有用处的。”
侯季常摆摆手指头道:“官家哪有清白人?若寄望于监察院,岂不是与虎谋皮。”
杨万里反驳道:“官也是读书人里选出来的,哪里可能全是坏人,我看……”一时间他竟是在京都出名的官员中找不到个以清名著称的人物,不免有些讷讷,半晌后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我看太学奉正范闲大人,就是个极好的官。”
他身旁两位友人自然知道杨万里在衣衫里夹带被小范大人揪出来的事情,不由齐声取笑道:“原来让你考完,便是好官,这好官也真简单了些。”
三人又说笑了几句,酒渐上头,不免开始低声骂起朝廷里的弊端,又扯回前面若监察院真肯彻查弊案的话,这科场风气或许还真有可能好转。
正此时,忽听得客栈外一阵喧哗,三人好奇站了起来,听着有士子在外狂喜嘶吼道:“科场弊案发,礼部尚书郭攸之夺职入狱!”
轰的一声!春雷在京都的上空咋响,一阵清新春雨洒向客栈内外的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