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bookcontent" id="content" style="margin-top:30px;">

    而说到李平,他则如同往常一样窝实验室里研究。为了让虫族不再惧怕人类空军,李平可是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对异蚊扩展的研究上。

    而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的研究,直到女皇的一次意外实验中出现了转机。它在随意混合一些基因和蛋白质,并经过处理后,得到了一种部分基因链和多肽链相结合的奇异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再生命能量的刺激下,产生一种类似超声波的输出,不仅含有大量的能量,而且还能有效的推动空气或者水。

    在这种物质的基础上,李平研究出了一种可以产生强大推进效果的有机物,在这种有机物的基础山个,李平模仿人类的战斗机培育出了一种两米多长,使用能量器官和生物喷射引擎的巨型异蚊!

    虽然这个虫子小了点,但是用在正式巨蚊身上的技术都一个不差的用在它上面,其中就有一种为巨蚊提供推进力的最重要器官——生物喷气发动机!

    把这种超声波蛋白制成高效的发射锥,然后以一定角度的圆锥方式排列在一个坚固的甲壳通腔内,利用高能超声波对空气的压缩和推动作用,达到人类喷气发动机的效果。

    由于是圆锥式的排列,含有大量动能的高能超声波在通腔直径方向上的分量,可以用来压缩空气,长度上的的分量,则可以推动空气高速运动。

    要是加上能够加热空气使之膨胀的组织,一个生物版的喷气式发动机就基本出来了。在这个两米多的实验异蚊身上,装的就是用这个原理制造的改进版生物发动机,李平称之为——喷射囊!

    虽然李平现在对于能量的转化还是一无所知,但是通过调整超声波蛋白的结构和物质来达到调整高能超声波驱动能力还是可以达到的,所以真正的巨蚊所装配的将会是更加强劲的喷射囊。

    在对这个实验异蚊经过了大量试验后,喷射囊的效果令李平十分满意,这种生物器官拥有更胜于人类普遍使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可靠性,而且体积重量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运用更灵活。

    验证通过了,就说明虫族空军的主力终于尘埃落定,只要把实验异蚊放大,再优化一下内部结构和空气动力外形,一种空中族群马上就能够出现。

    得益于喷射囊的研究,李平再钒钛甲壳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种更加坚固,更加耐高温的层叠甲壳,不仅让虫族地面部队的防御力更强,而且还大大减轻了甲壳重量,让对重量比较敏感的飞螳也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

    至于飞螳,这就是李平给正式版巨蚊取的名字,希望它向螳螂一样行动隐秘,攻击时一击致命,又可以像昆虫一样容易养活。

    可是繁殖一只身长仅仅五米左右的飞螳,消耗的有机物倒是不多,只刺蛇相差无几,但是它消耗能量却要多的多,是一只刺蛇的十几倍。因为空中活动的特性,造成了其能量消耗的增大。

    不过,强力和高效的肌肉系统的飞螳,完全可以八九百公里的最高时速飞行半个星期之久。虽然因为生物组织的疲劳特性,飞螳的最高速度超不过音速,但是它在战斗时如果不考虑伤害的话,最高瞬时速度也可以接近一点四马赫。

    这是因为生物组织构成的半透明的鞘翅,强度无法达到更高的马赫数的飞行,但反之,灵活性和控制力却是钢铁机翼无法比拟的。

    而且生物组织还有一个好处,即使损伤了,也可以自我修复,而作为关键的那一对支撑骨骼,修复能力更是强悍。移植了蜻蜓飞行能力的飞螳,完全可以轻松的垂直起飞,悬停甚至是后退着飞行,只不过,由于强度的原因,在超过音速飞行时,需要固定鞘翅。

    飞螳的孢子基因型,对李平的那些女皇来说再简单不过了,有了基本基因,接下来的添加和修改都是有据可循,轻车熟路的。

    而此时的李平,也对自己为飞螳设计的一整套武器系统得意洋洋起来,包括头部发射的高速骨针和远程攻击的导向蠕虫!当然,李平十分自然的借鉴了人类的战斗机武器系统,这花了李平不少时间和精力来设计。而此时飞螳战力的强悍,远远超出了他之前预料!

    就像人类的空军中开始着重发展多用途战斗机一样,李平的设计完全让飞螳兼顾了所有空军任务,制空有骨针,对地有自爆蠕虫,导向蠕虫则空地兼顾。只要合理的利用起飞螳的数量优势,各种作战任务它都不怕。

    最后定型的飞螳长五米,也就比一般的小汽车长了一点,空重只有半吨多,即使满载后也只有一吨半。

    有两个喷射囊,也就是生物喷气引擎,可以给飞螳提供最大八吨的推力。虽然李平还可以提供更大推力的喷射囊,但是他没有这么做,毕竟飞螳最重也不会超过两吨,八吨的推力是足够它用了。

    飞螳的翼展最大可以达到六点三米,鞘翅可以完全收拢到背上并由一对轻薄的甲壳保护。浑身上下坚固的甲壳中,只露出遍布全身的复眼和一些特殊的腔口。

    屁股后面是一根长两米的锋利而尖锐的节肢,可以在掠地飞行时攻击地面上的人员和装备,总之看上去就是寒光闪闪的样子,而且还可以藏起来。

    飞螳的整个腹部,几乎都填满了高能脂肪,用来给飞螳的飞行提供强有力的能量保证。还好现在李平在巨大面积的海平面上布置了水藻菌毯,而且世界各地的钻地蠕虫也给李平提供着大量能量,甚至地热塔都快要通过检验了,否则,那么多能量他还真拿不出来。

    飞螳的头部有尖尖的长角,相当于飞机上的空速管,也是收集电磁信号的天线,这是李平给予这种飞螳对电磁波极度敏感的能力,这样,当有雷达搜索的时候,它可以很快感觉到。而这个长角,其实也是飞螳高效的空气动力外形中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那种被动“雷达”的能力外,李平还给飞螳加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雷达。不同于重型刺蛇的验证性设计,李平给飞螳设计的雷达更加完善,也更加全面。

    飞螳全身各处都有一些的特殊甲壳夹层,这种夹层其实就是由一层类似于传感器一样可以把电磁波和生命能量互相转化的蛋白质构成的。这种夹层可以发射或者吸收电磁波,而通过分析最后输入和输出的生命能量的区别,就可以向雷达一样探测目标。

    而令人惊奇的是,由蜻蜓的大脑改进异化而来的飞螳大脑,似乎对这种生物雷达的使用很有天赋,在实验异蚊使用生物雷达的时候,效果要比李平估计的好很多。

    而出于飞螳特殊性的考虑,李平特意给它设计了一整套不消耗多余物质的能量器官系统,这样可以让它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全部利用生命能量来完成,不浪费一点物质。

    为什么李平对物质那么执著?这就要说到虫族的攻击手段了。

    除了近身的肉搏攻击,其他几乎任何攻击都需要有物质提供伤害载体,骨矛要有物质组成吧?没有了物质,别说骨矛,连口水都合成不出来。还有酸液,这也是要物质组成的,没有了各种元素,包括骨矛酸液在内什么东西都不会有。

    在地面上的陆行虫类倒还好,它们至少有泥巴可以啃,但是在空中的飞螳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它所能用的物质就只有自己带上天的那些了。

    所以李平才给飞螳安了一整套能量器官,可以让它在生命活动中几乎不损失任何物质,把那些物质全部用在攻击上。

    什么?你说空气?要是吸收空气的话,那发射一根骨针就足够它吸收好久了,毕竟空气密度太小,根本有什么用。

    退一步说,就算吸收空气可以达到要求,那以后到宇宙中之后怎么办?有东西给你吸收吗?

    所以,对于李平来说,限制现在或者说制约着虫族未来的最重要原因里,这个绝对关键之一,他也是在未雨绸缪。

    回归正题,李平设计的飞螳,升空时几乎三分之二的重量都是用来携带重要的物质,比如高能脂肪和硬化蛋白。

    不管是飞螳下巴处可以高速发射的骨针的器官,还是模仿人类导弹研究出来的导向蠕虫,都离不开飞螳自身携带的物质。想要有强大的战斗力,补给是很关键的一项!

    飞螳拥有着相当于20mm机炮的骨针发射器官,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一千两百多发。能够达到这个射速,还多亏了李平借鉴了加特林机枪的原理。

    只不过,轮换的不是炮膛,而是发射装置。这种在飞螳体内类似葫芦般的特殊器官,它可以吸入硬化蛋白,然后利用高能超声波将少量硬化蛋白高速发射出来,特殊的呈螺旋状的发射口能够使得硬化蛋白在发射时高温、高压下,通过空气作用急速凝聚成旋转的骨针。

    发射器官前后两个发射体可以轮流发射,而在拥有更多发射体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射速。只是飞螳储存的硬化蛋白只有一千根左右的骨针,这还是子啊李平稀释硬化蛋白之后的数量。

    这一千根的骨针,虽然牺牲了一些硬度,但是因为特殊的螺旋形结构,穿甲能力却并没有降低多少。哪怕是躲在工事后面,只要防御力不超过20mm厚的匀质钢装甲,飞螳就可以在八百米处拥有一半的击穿概率。一旦击穿,后面人员就肯定没戏了。

    如果这种骨针来对付人类的战机,那更是手到擒来,毕竟飞机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装甲。

    不过,对付战机,李平给飞螳设计的另一种武器却更加有效,那就是被称为导向蠕虫的生物导弹。虽然这种武器看上去完全不像导弹,但确实是李平从头到尾的人类的空空导弹那里抄袭而来的。

    从动力到控制,再到制导,李平只是简单的用自己的生物组织和器官代替了那些相同功能的电子仪器而设计出了这种虫子,然后让它的幼虫作为寄生虫呆在了飞螳体内一个特殊的器官内。

    这种导弹虫可以吸收飞螳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而发育成成虫。发育成为成虫后,就可以当作导弹发射了。发射之后,这种导向蠕虫只有两分钟的寿命,在这两分钟里,它会根据身体周围的红外复眼和电磁敏感器官传来的信息,本能的追踪目标直到追上目标引爆自身。

    其实这和人类的空空导弹道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生物的优势,这种生物导弹对目标的识别和抗干扰能力都不是人类的空空导弹可以比的。

    不过,正因为是生物,所以也难免会有失误,就像李平的其他生物一样,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让李平完全搞不懂的情况,李平之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不频繁,要不然李平就不敢再用虫族了。不过,李平心里却有了一点猜测:这种情况可能是自己的基因设计的缺陷和基因表达方式的单一而造成的。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太过复杂的本能,李平也设计不出来。

    李平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秘密是自己没有发现的,等到自己发现了这个秘密,完全掌握了基因体系的时候,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了。

    总的来说,导向蠕虫还是十分不错的,发射的时候虽然可以选择自动攻击,但是飞螳也可以自己控制导向蠕虫的飞行路径和攻击目标的。

    而且,因为生物的模糊处理优势,所以导向蠕虫还可以攻击地面目标甚至是在海上目标,但是限于飞螳的体型,所以导向蠕虫只含有8千克的催化脂肪,相当于90千克**

    的装药量,不过命中几十发的话,即使是大型舰艇,也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的,更别说是空中目标了。

    至于其杀伤机理,除了破片和冲击波之外,李平还在导弹虫的战斗部里加入了一些转化蛋白,可以再引爆的瞬间,将一部分热能转化成电磁脉冲,这也增加了它的杀伤力。

    在研究上一向追求完美的李平,设计出来的东西怎么可以比别人差,于是矢量推力,燃气舵等等,能提高导向蠕虫性能的东西都没有被李平拉下,一样一样的被加到了导弹虫上。

    还好有露易丝帮忙分析和优化,占着生物的优势也是一方面。虽然导弹虫的性能那么优秀和全面,但是现在孵化一只导向蠕虫,只需要以前繁殖两只异蚊的有机物和五只异蚊的能量。

    不得不说到,李平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虫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极度缺乏经验和战场的磨练。不过,有句话说的好,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正当李平解决了空军问题而苦于没有实战检验的时候,正好有人给他送来了软绵绵的枕头。

    一支不大不小的舰队,竟然没有走那些航道,反而千方百计的绕开航道,正朝着李平的这个基地而来,这下子他也不得不拿这个舰队开荤。;

章节目录

虫潮归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害羞的大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四章飞螳-虫潮归来类似小说,虫潮归来,一本书并收藏虫潮归来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