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这就是信息广的好处了!-重生之沸腾青春TXT
第九十三章 这就是信息广的好处了!-重生之沸腾青春TXT-重生之青春铸梦-一本书
重生之青春铸梦
作者:天街小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么小林,这个工序应该怎么加?”王大胖子“悟”过后,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又问林涛,“地方我总能腾出来,就算腾不出来,我把厂房改改还是能搞成的,但这工序……”
林涛无语了,刚还准备夸一下眼前这位,现在看来还得细细讲起。
“你看啊,”林涛从桌上拿起一枝笔,拉过一张白纸边画边讲了起来:“瓜子煮完后不是软的嘛,就在烘干前这里,加一个流水传送线,把瓜子用上下分离器分开,让瓜子不要重叠的在流水线上,中间加一台子,上面是一铁滚子,滚子和流水线板中间就距离一个瓜子平铺的间隔——可以再调小一点,这样瓜子通过的时候就被铁滚子压平了,无论先前有多奇形怪状,通过这个流水线后都会被压平,然后呢,瓜子壳也会被压松一点儿,可能保质期会变短一点儿,但更好磕了,更方便了不是?”
王胖子毕竟是搞生产的,林涛这么一说,他立刻就明白了,不过对于林涛画出来的初始瓜子压平机械他看不上,自己取过林涛手里的笔边改边说:“这里可以加宽,既然做,一次性过的瓜子可以多过一些,这样效率更高,瓜子的出口直接通往烘干机,这样不耽误工时……”
两个人就这么商量着,足足过了半个小时,才把合理化的工序确定了下来。
“怎么样,这个有必要改吧?”林涛看王胖子意犹未尽,打趣道:“是谁刚才说不用改的?”
对于比自己小了三十岁的林涛的打趣,王胖子不以为忤,摸了摸头笑着说道:“刚才是真没想到还能这么改……唉!有些观念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不是你提点着,我这一辈子恐怕都想不到这个!小林啊,你不愧是大学毕业生,想的就是多,就是管用!”
林涛笑笑,没说话。
其实这个并不是他发现的,是林涛一个曾经做过销售的长辈发现的。那个长辈在一次闲聊的时候说过:其实黑胖儿瓜子质量非常的不错,味道好,本地货,基础有,也没啥乱的添加剂,口碑还是有的,只是瓜子里不平整的太多,不好磕,其他瓜子,特别是内地来的大品牌,瓜子大都是平整过的,这一比就差了。
那个长辈还说,当初在百货公司和后来的超市里的时候,买瓜子的大都是小女孩和二三十岁的白领女士,瓜子不平整,磕起来太伤牙,还不舒服,她们选瓜子的时候会认准那些平整过的,即使味道差一些也就认了。
这一点林涛记得很清楚,也曾经为了黑胖儿的没落感叹过,这一世既然有机会能改变,为什么不搞一搞呢?能让本土品牌走出去,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老干妈最初也不就是一私人配方的辣酱吗?
“老王,这下子是不是更有信心了?”林涛看王大胖子意犹未尽的表情,笑着说道。
王新兵点头说道;“是的,这下子是真的有信心了!小林啊,你真是我的福星!到中午饭了,走,咱们去县里,我请你好好吃一顿!你不知道啊!如果你不说,可能直到厂子倒掉,我都会蒙在鼓里,以为这是大品牌产品对我们小品牌的挤压造成的。现在才知道,原来瓜子还可以这么做!顺便咱们再把加工厂的老张叫上,一起商量着把机器改好,最迟后天咱们就平整瓜子,新的瓜子一上线,我相信肯定是能大卖的!”
“没那么容易。”林涛不由得打击一下他的信心,“这个不仅要做,还要靠推广,当然,原料也要备足,不然真的当广告打起来了,销售量上去了,你没瓜子了那就麻烦了!”
“也是啊!”王大胖子一听这话,又愁了起来,“原料不足,现在周边的种打瓜的我都找遍了,能收的都收上来了,其他的人家早就卖掉了……”
“这个就交给我了。”林涛笑着说道:“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下,我就去跑一跑,兴许能跑出些原料出来!”
“你有来源?在哪里?”王大胖子已经快麻木了,这个才加入厂子就成了大股东的小林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他觉得今天真是他的好日子!“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林涛并没有直说,而是摆手说道:“我也只是试试。这个嘛,等东西出来才能说有。再说了,毕竟我是这厂子的大股东,厂子赚钱了,我的分红才多嘛!”
中午,吃饭的间隙,林涛和王大胖子,与那个加工厂的老张,一个老匠人一起商量着怎么增加那道工序——原来厂子里的加工工序就是王新兵和老张一起搞出来的。老张听王新兵一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从中改了两个地方,也得到了林涛和王大胖子的同意,随后便说两天后能拿出来成品进行试验。
因为要谈正事,加上下午都有事,所以中间并没有喝酒,饭后林涛在车上简单的眯了一会儿,便开车往北而去。
一路往北开出大约七十公里,到了绥来县最北的一个乡,已经快接近沙漠地带了,林涛才在路边停了下来。
这里土质比较干,适宜种西瓜、棉花,上一世到后来基本上都是种成了经济作物,多数是棉花,还有大量的食籽用南瓜。
只是有不少的农户也种打瓜——就是黑瓜子的瓜种。
打瓜是西瓜的一个变种,不过瓤不如西瓜甜,一般只取籽用,另外打瓜皮也是一种中药,林涛上小学的时候,勤工俭学是可以交打瓜皮的。
林涛是上一世做研究员的时候调研过这里。他当时调研的时候,知道这里的农户种打瓜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来收的人少,而且比较固定,都是在交通位置便利的地方收完了,才会到这里来收。
好在种的历史长,瓜籽贩子知道这地方有,所以也不愁卖。
林涛看到路边上的隔几块地就有一块已经收完、只剩下瓜秧或者一堆堆瓜皮的打瓜田,笑了。
自己算是来对了。
半个小时后,王大胖子就接到了林涛从村里小卖部打来的电话:“快派大卡车来!这个村子里至少还有二三十吨!派大车!附近的村子里也有,带现金!”
林涛无语了,刚还准备夸一下眼前这位,现在看来还得细细讲起。
“你看啊,”林涛从桌上拿起一枝笔,拉过一张白纸边画边讲了起来:“瓜子煮完后不是软的嘛,就在烘干前这里,加一个流水传送线,把瓜子用上下分离器分开,让瓜子不要重叠的在流水线上,中间加一台子,上面是一铁滚子,滚子和流水线板中间就距离一个瓜子平铺的间隔——可以再调小一点,这样瓜子通过的时候就被铁滚子压平了,无论先前有多奇形怪状,通过这个流水线后都会被压平,然后呢,瓜子壳也会被压松一点儿,可能保质期会变短一点儿,但更好磕了,更方便了不是?”
王胖子毕竟是搞生产的,林涛这么一说,他立刻就明白了,不过对于林涛画出来的初始瓜子压平机械他看不上,自己取过林涛手里的笔边改边说:“这里可以加宽,既然做,一次性过的瓜子可以多过一些,这样效率更高,瓜子的出口直接通往烘干机,这样不耽误工时……”
两个人就这么商量着,足足过了半个小时,才把合理化的工序确定了下来。
“怎么样,这个有必要改吧?”林涛看王胖子意犹未尽,打趣道:“是谁刚才说不用改的?”
对于比自己小了三十岁的林涛的打趣,王胖子不以为忤,摸了摸头笑着说道:“刚才是真没想到还能这么改……唉!有些观念真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不是你提点着,我这一辈子恐怕都想不到这个!小林啊,你不愧是大学毕业生,想的就是多,就是管用!”
林涛笑笑,没说话。
其实这个并不是他发现的,是林涛一个曾经做过销售的长辈发现的。那个长辈在一次闲聊的时候说过:其实黑胖儿瓜子质量非常的不错,味道好,本地货,基础有,也没啥乱的添加剂,口碑还是有的,只是瓜子里不平整的太多,不好磕,其他瓜子,特别是内地来的大品牌,瓜子大都是平整过的,这一比就差了。
那个长辈还说,当初在百货公司和后来的超市里的时候,买瓜子的大都是小女孩和二三十岁的白领女士,瓜子不平整,磕起来太伤牙,还不舒服,她们选瓜子的时候会认准那些平整过的,即使味道差一些也就认了。
这一点林涛记得很清楚,也曾经为了黑胖儿的没落感叹过,这一世既然有机会能改变,为什么不搞一搞呢?能让本土品牌走出去,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老干妈最初也不就是一私人配方的辣酱吗?
“老王,这下子是不是更有信心了?”林涛看王大胖子意犹未尽的表情,笑着说道。
王新兵点头说道;“是的,这下子是真的有信心了!小林啊,你真是我的福星!到中午饭了,走,咱们去县里,我请你好好吃一顿!你不知道啊!如果你不说,可能直到厂子倒掉,我都会蒙在鼓里,以为这是大品牌产品对我们小品牌的挤压造成的。现在才知道,原来瓜子还可以这么做!顺便咱们再把加工厂的老张叫上,一起商量着把机器改好,最迟后天咱们就平整瓜子,新的瓜子一上线,我相信肯定是能大卖的!”
“没那么容易。”林涛不由得打击一下他的信心,“这个不仅要做,还要靠推广,当然,原料也要备足,不然真的当广告打起来了,销售量上去了,你没瓜子了那就麻烦了!”
“也是啊!”王大胖子一听这话,又愁了起来,“原料不足,现在周边的种打瓜的我都找遍了,能收的都收上来了,其他的人家早就卖掉了……”
“这个就交给我了。”林涛笑着说道:“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下,我就去跑一跑,兴许能跑出些原料出来!”
“你有来源?在哪里?”王大胖子已经快麻木了,这个才加入厂子就成了大股东的小林给他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他觉得今天真是他的好日子!“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林涛并没有直说,而是摆手说道:“我也只是试试。这个嘛,等东西出来才能说有。再说了,毕竟我是这厂子的大股东,厂子赚钱了,我的分红才多嘛!”
中午,吃饭的间隙,林涛和王大胖子,与那个加工厂的老张,一个老匠人一起商量着怎么增加那道工序——原来厂子里的加工工序就是王新兵和老张一起搞出来的。老张听王新兵一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他从中改了两个地方,也得到了林涛和王大胖子的同意,随后便说两天后能拿出来成品进行试验。
因为要谈正事,加上下午都有事,所以中间并没有喝酒,饭后林涛在车上简单的眯了一会儿,便开车往北而去。
一路往北开出大约七十公里,到了绥来县最北的一个乡,已经快接近沙漠地带了,林涛才在路边停了下来。
这里土质比较干,适宜种西瓜、棉花,上一世到后来基本上都是种成了经济作物,多数是棉花,还有大量的食籽用南瓜。
只是有不少的农户也种打瓜——就是黑瓜子的瓜种。
打瓜是西瓜的一个变种,不过瓤不如西瓜甜,一般只取籽用,另外打瓜皮也是一种中药,林涛上小学的时候,勤工俭学是可以交打瓜皮的。
林涛是上一世做研究员的时候调研过这里。他当时调研的时候,知道这里的农户种打瓜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来收的人少,而且比较固定,都是在交通位置便利的地方收完了,才会到这里来收。
好在种的历史长,瓜籽贩子知道这地方有,所以也不愁卖。
林涛看到路边上的隔几块地就有一块已经收完、只剩下瓜秧或者一堆堆瓜皮的打瓜田,笑了。
自己算是来对了。
半个小时后,王大胖子就接到了林涛从村里小卖部打来的电话:“快派大卡车来!这个村子里至少还有二三十吨!派大车!附近的村子里也有,带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