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到底是自己的弟弟,王一元自己也想好好着帮助到他,想让他以后能生活得更好一些,钱挣更多一些。好说歹说,最后还是强行把他留在了装璜公司。
弟弟到最后也是勉强答应了,但是附加了一个条件,最多只能试着在装璜公司干半年,要是自己觉得不满意,到时候要么回老家,要么就换工作。
王一元甚至和弟弟保证,他以后的收入绝对不会比去工厂的两个人少。如果要是有少的话,就由自己替他补上,这才算是囫囵应付了过去。
相比较起来,不过装璜公司的组建倒还是比较顺利。
从唐山回来以后,王一元约上当事吴总,林总,还有谢雨琪,就在方姨的饭店,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深入的商量讨论了一次,这件事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这次见面,老谢是林总的表哥,当林总听说老谢也回在,所以是自己亲自来的。吴总要后天才去香港,刚好有时间,他也是自己亲自来的。
王一元在饭桌上笑道,还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装璜公司,竟然是由你们两位巨头亲自出马,这个生意要是最后做不起来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面子?
他开玩笑说,只是你们这样一来的话,我觉得装璜公司的压力就太大了。
在组建装璜公司这件事情上面,因为前期王一元和他们互相都有过沟通。所以再一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吴总和林总他们俩早有准备,讨论的速度也是很快。
主要讨论的就是三件事,一是出资,二是以后业务的开展,三是人员的组成。
首先就是投资构成。商量下来的结果,王一元占大头,百分之五十,吴总的委托人和建筑公司各占百分之二十,还有就是由谢雨琪占股百分之十。后来因为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钞票,谢雨琪又让渡给王一元百分之五。
因为不熟悉装潢这个行业,本来王一元的想法,是自己只参股,不愿意去做这个头。
但是林总的意思,这次建筑公司之所以参股进来,纯粹就是为了回报王一元之前对建筑公司的大力帮助。他甚至说要是王一元不拿大头的话,他们也就不跟进来了。
吴总的想法也差不多。他主要是觉得王一元这个人比较可靠,跑业务还行,刚好自己有一些朋友,这些人手里面都有装修这方面的业务需要,但是他们又不方便于自己出面,于是就顺水推舟,力主王一元来担纲。
接下来就是业务的开展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当然是后话,不是现在一言几语就能说明白的。但是当前的任务,大家认为就是先把谢雨琪银行的业务想办法承接过来。
吴总说道,刚好还可以趁这个机会,以点带面,既可以锻炼和捶打队伍,又可以理顺新公司的各种关系,把整个的管理环节可以打通。
林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觉得为增强装潢公司的可信度,可以在公司另外加挂一个牌子,就叫做建筑公司装潢分公司。建筑公司在上海建筑行业还是有一定名气,这样可以互相利用,特别是一些需要有招投标的业务,或许还能起到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实用,又有很强的可行性。
最后是人员的组成,首先就是确定总经理。林总和吴总,还有谢雨琪三人的意思一致,都是推举王一元来担任。
王一元觉得自己事情太多,一开始没有答应,最后拗不过,只好厚着脸应承了下来。不过也考虑到王一元现在工作的实际情况,公司专门设置一个常务副总经理,来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
这个岗位当然是最好有一个行业内熟悉的人来操盘。吴总推荐了一个人选,是他们房地产公司已经退休的一位前副总经理,现在赋闲在家,正想着找地方去发挥余热。
但是又有大致的分工,王一元主要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市场和销售,而这位常务副总,除了日常的工作,主要精力还是在质量的监督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上。
然后是部门设置,装潢公司主要的业务部门设置有三,一是设计部,一是销售部,另外就是是具体的施工部门。
部门经理的设置,王一元提出来一个建议,就是所有这些业务上的部门暂时都不确定经理,但是每一个部门同时又招进来两三个项目经理,每一个项目经理都各带一支队伍,让他们去自由竞争,半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最后的人选。
当然,吴总和林总对这一方面比较熟悉,这些项目经理就由他们推荐一半,另外的一半就在市场上招聘。其他的装潢公司人员如果有介绍的就介绍,没有的话则全部采用招聘的方式。
吴总还提供了在顾戴路,和王一元中介公司不远的一套大复式的商住两用房,暂时作为装潢公司办公的地方。
过了四天,王一元就召集了吴总和林总推荐人选,在新的办公室开了一个长会,主要就公司的人事安排和近期的工作计划做了说明和安排,也标志着装潢公司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建和准备。
既然自己是大股东,出资最多,王一元在其中还是留了一个心眼。
后来正式成立的时候,公司的财务,就是从肖晓晓的公司调过来的一个会计担任。还有成本管理和稽核部门,王一元让康立新担任了首席稽核,这是康立新的长项,王一元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肖晓晓对这一次装潢公司组建,王一元能主动事前汇报,还有财务人选的安排当然是相当满意的。她甚至笑话王一元,说,现在学乖了嘛,怎么不背着我偷偷的干活了。
但是王一元心里也明白,自己其实对于这家装潢公司的期望,赚钱倒是其次,关键是想着公司逐步发展起来之后,能够自我发展,自食其力,最好还能作为以后安排富裕人员的一个后方基地。如果要是最终能做成这样,那自己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上海繁华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上海繁华》,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弟弟到最后也是勉强答应了,但是附加了一个条件,最多只能试着在装璜公司干半年,要是自己觉得不满意,到时候要么回老家,要么就换工作。
王一元甚至和弟弟保证,他以后的收入绝对不会比去工厂的两个人少。如果要是有少的话,就由自己替他补上,这才算是囫囵应付了过去。
相比较起来,不过装璜公司的组建倒还是比较顺利。
从唐山回来以后,王一元约上当事吴总,林总,还有谢雨琪,就在方姨的饭店,几个人一边吃饭,一边深入的商量讨论了一次,这件事很快就落实了下来。
这次见面,老谢是林总的表哥,当林总听说老谢也回在,所以是自己亲自来的。吴总要后天才去香港,刚好有时间,他也是自己亲自来的。
王一元在饭桌上笑道,还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装璜公司,竟然是由你们两位巨头亲自出马,这个生意要是最后做不起来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面子?
他开玩笑说,只是你们这样一来的话,我觉得装璜公司的压力就太大了。
在组建装璜公司这件事情上面,因为前期王一元和他们互相都有过沟通。所以再一次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吴总和林总他们俩早有准备,讨论的速度也是很快。
主要讨论的就是三件事,一是出资,二是以后业务的开展,三是人员的组成。
首先就是投资构成。商量下来的结果,王一元占大头,百分之五十,吴总的委托人和建筑公司各占百分之二十,还有就是由谢雨琪占股百分之十。后来因为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钞票,谢雨琪又让渡给王一元百分之五。
因为不熟悉装潢这个行业,本来王一元的想法,是自己只参股,不愿意去做这个头。
但是林总的意思,这次建筑公司之所以参股进来,纯粹就是为了回报王一元之前对建筑公司的大力帮助。他甚至说要是王一元不拿大头的话,他们也就不跟进来了。
吴总的想法也差不多。他主要是觉得王一元这个人比较可靠,跑业务还行,刚好自己有一些朋友,这些人手里面都有装修这方面的业务需要,但是他们又不方便于自己出面,于是就顺水推舟,力主王一元来担纲。
接下来就是业务的开展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当然是后话,不是现在一言几语就能说明白的。但是当前的任务,大家认为就是先把谢雨琪银行的业务想办法承接过来。
吴总说道,刚好还可以趁这个机会,以点带面,既可以锻炼和捶打队伍,又可以理顺新公司的各种关系,把整个的管理环节可以打通。
林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觉得为增强装潢公司的可信度,可以在公司另外加挂一个牌子,就叫做建筑公司装潢分公司。建筑公司在上海建筑行业还是有一定名气,这样可以互相利用,特别是一些需要有招投标的业务,或许还能起到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实用,又有很强的可行性。
最后是人员的组成,首先就是确定总经理。林总和吴总,还有谢雨琪三人的意思一致,都是推举王一元来担任。
王一元觉得自己事情太多,一开始没有答应,最后拗不过,只好厚着脸应承了下来。不过也考虑到王一元现在工作的实际情况,公司专门设置一个常务副总经理,来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
这个岗位当然是最好有一个行业内熟悉的人来操盘。吴总推荐了一个人选,是他们房地产公司已经退休的一位前副总经理,现在赋闲在家,正想着找地方去发挥余热。
但是又有大致的分工,王一元主要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市场和销售,而这位常务副总,除了日常的工作,主要精力还是在质量的监督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上。
然后是部门设置,装潢公司主要的业务部门设置有三,一是设计部,一是销售部,另外就是是具体的施工部门。
部门经理的设置,王一元提出来一个建议,就是所有这些业务上的部门暂时都不确定经理,但是每一个部门同时又招进来两三个项目经理,每一个项目经理都各带一支队伍,让他们去自由竞争,半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最后的人选。
当然,吴总和林总对这一方面比较熟悉,这些项目经理就由他们推荐一半,另外的一半就在市场上招聘。其他的装潢公司人员如果有介绍的就介绍,没有的话则全部采用招聘的方式。
吴总还提供了在顾戴路,和王一元中介公司不远的一套大复式的商住两用房,暂时作为装潢公司办公的地方。
过了四天,王一元就召集了吴总和林总推荐人选,在新的办公室开了一个长会,主要就公司的人事安排和近期的工作计划做了说明和安排,也标志着装潢公司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建和准备。
既然自己是大股东,出资最多,王一元在其中还是留了一个心眼。
后来正式成立的时候,公司的财务,就是从肖晓晓的公司调过来的一个会计担任。还有成本管理和稽核部门,王一元让康立新担任了首席稽核,这是康立新的长项,王一元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肖晓晓对这一次装潢公司组建,王一元能主动事前汇报,还有财务人选的安排当然是相当满意的。她甚至笑话王一元,说,现在学乖了嘛,怎么不背着我偷偷的干活了。
但是王一元心里也明白,自己其实对于这家装潢公司的期望,赚钱倒是其次,关键是想着公司逐步发展起来之后,能够自我发展,自食其力,最好还能作为以后安排富裕人员的一个后方基地。如果要是最终能做成这样,那自己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上海繁华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上海繁华》,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