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土丘村诸鬼。
道士毫无风范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两腿往前伸着,两手撑在背后,喘了口气,说道,“歇会儿。”
须臾间月落日升。
东边的天空已经白了,一抹金光随之生出,洒落千山。
张自道盯着初日,半晌也没瞧出一点紫气东来的意思。于是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对李几道士说道,“都送走了,也该回去了。”
一夜折腾,这会儿无事可干,太阳一照,那瞌睡虫反而叨扰的更加厉害。
只可惜了土丘村诸鬼,都是不知是谁给了他们‘太和’铜钱,自然也描绘不出那人的样子。想通过饿鬼去寻嫁衣女子的线索也就断了。
那方家老翁讲的故事,也就成了去寻那红嫁衣鬼的最后一条线索。
方家?
张自道思忖片刻,摇了摇头,天大的事也得等他睡上一觉再去说。
添一捧新土,辞别了土丘村。
二个道士便迎着初升朝阳向柯县走去。
两人走在也无路径的荒野里,杂草丛生。
去土丘村时,一路急行。
回柯县时,虽然不曾停下歇息,赶路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直到接近午时,道士才走到柯县。
走回百味楼。
百味楼门前一个来回踱步,神色难安的人。
烧饼铺子的刘田见到二个道士,如见救命稻草,急忙跑上前去,说道,“道长?”
道士说道,“你可安心回家,那鬼不会再来打搅你了。”
刘田一直提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连连感谢。
又给了道士一吊钱。
李几道士接过那一吊钱,看着刘田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叹了口气,“哎。”
张自道有些好奇,这李几道士在超度了王家书生后,连王家娘子一枚铜钱都不肯收。这会儿又半句推辞没有的收下刘田的半吊钱。
李几道士收钱,还分人的?
就听李几道士说道,“刘田手上还有贫道的两张摄邪符箓,未还给贫道。”
昨夜李几道士以为要面对‘太和’老鬼,便给刘田两张符箓以防万一。鬼已经离去,刘田今日来丝毫不提及符箓的事情。
一张摄邪符箓,在寻常人家,是有钱也难得的保命之物,可当传家之宝。
刘田倒是因祸得福,一下得了两张摄邪符箓。
张自道笑了笑,不理会心生郁闷的李几道士,走进百味楼。
来到后堂,去了住处。
扑倒床上便睡了起来。
刚入睡,便听到一阵打雷声。
辗转难眠,起身见李几道士在另一张床上也已熟睡。
打雷声,便是由李几道士口鼻中发出。
张自道于是去了前堂,找老板要了一间离此处最远的房子。
一觉醒来,外面天色显暗,不过夕阳还未落山。
洗漱一番。
路过李几道士门前,依旧能听到打雷声,只是不如早先那么响亮。
摇了摇头没去叫醒李几道士。
来到前堂,张自道觉得腹中饥饿,便点了几样饭菜。
正吃时。
听到一旁挨着的饭桌上,有四个吃客在谈论一件下葬的事情。
百味楼里的酒保初听时还脸上还有怒气,觉得在百味楼谈论这事太过于晦气。不料听了片刻后,便也坐到一旁空桌上,听了起来。
也亏酒保在百味楼当伙计多年,与老板有了些交情。这会儿店内的吃客也少,他才能听了个大概。
那四个吃客,基本是二人在谈,此外二人在听。
一人说,他今日给一死去的书生出殡。
一人说,那给书生出殡时,场面好生诡异,除了那书生的娘子掉泪外,无人哭泣。
听的那人就问,“这是为何,怎么亲人也不哭两声?”
一人说,“哭?那你知道棺材里的人是何人。王家书生,半个月前下过一次葬,那时候他的亲戚哪个没哭两声。王家书生却隔天又回了家里。死了又活,活过来又死了,岂不是成了鬼怪。那王家娘子也真是可怜。”
“那他的亲戚还敢再来送殡?”
一人说,“哪里敢来,除了王家那娘子,其余人都是方府上的仆役丫鬟,素不相识,自然哭不出来。”
听的二人难以相信,说,“这,这,这可叫什么事?”
张自道听一旁几人谈话,皱起眉头来,给王家书生出殡的人,是方府上的人。
张自道问道,“劳烦问一声,几位可知道方府为何派人给王家书生出殡。”
那交谈之人见是一个道士,也不怠慢,说道,“方少爷也是个读书人,见不得王家书生落得个死后也无人给下葬的局面。于是便安排了人给王家书生下葬,又给了书生娘子一些银钱。”
不理会有几声夸赞方家少爷的言语。
张自道又问道,“你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就听那人说,“道长,实不相瞒,我便是抬棺的人,也在方府做活。”
说罢,这人又叹道,“方少爷真乃大善人。”
张自道看着这人,说道,“你说王家书生亲戚害怕,不敢来送殡。你就不怕?还肯给王家书生抬棺?”
这人脸色变了几变。
就听另一人说道,“但凡帮忙去出殡的人,方少爷都赏了二百文钱。那棺材又是方少爷找高人做了法事的,怎么不敢去送殡。抬棺的人,也就累些,方少爷还多赏了一百文,我想抬棺还没抬成呢。”
这人瞪了那人一眼,问张自道,“道长,你说那王家书生会不会再活过来?”
张自道说道,“尘归尘,土归土。他是不会再活过来了。”
这人松了口气,低头时阴影下的脸庞似乎有一瞬的失望。
只听那酒保拍手说道,“方少爷实乃大善人,与那王家书生无亲无故,只因对方是读书人,便花费银子给王家书生下葬。”
在方府做活的二人说,“说的好,劳烦酒保再上两壶酒,再来一盘花生米。”
“得嘞!”
一句话又卖出二壶酒一盘花生米,酒保大喜。
入了夜,四人才互相搀扶着,晃晃悠悠离开了百味楼。
张自道坐在位子上思忖,他与四人交谈中得到的消息并不多。
也只说方少爷学识渊博,连柯县内考了秀才的老夫子也自叹不如。
且样貌不凡,生得比女人还要好看。
只是不去考取功名。
也不常出门。
算是个宅男。
“说了太平年间女县令穿嫁衣的事情,又给王家书生安排着下葬。”
张自道看着手中的太和铜钱,他自语,“巧合?”
百味楼外匆匆走来一人。
“道长,我家少爷有请。”
道士毫无风范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两腿往前伸着,两手撑在背后,喘了口气,说道,“歇会儿。”
须臾间月落日升。
东边的天空已经白了,一抹金光随之生出,洒落千山。
张自道盯着初日,半晌也没瞧出一点紫气东来的意思。于是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对李几道士说道,“都送走了,也该回去了。”
一夜折腾,这会儿无事可干,太阳一照,那瞌睡虫反而叨扰的更加厉害。
只可惜了土丘村诸鬼,都是不知是谁给了他们‘太和’铜钱,自然也描绘不出那人的样子。想通过饿鬼去寻嫁衣女子的线索也就断了。
那方家老翁讲的故事,也就成了去寻那红嫁衣鬼的最后一条线索。
方家?
张自道思忖片刻,摇了摇头,天大的事也得等他睡上一觉再去说。
添一捧新土,辞别了土丘村。
二个道士便迎着初升朝阳向柯县走去。
两人走在也无路径的荒野里,杂草丛生。
去土丘村时,一路急行。
回柯县时,虽然不曾停下歇息,赶路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直到接近午时,道士才走到柯县。
走回百味楼。
百味楼门前一个来回踱步,神色难安的人。
烧饼铺子的刘田见到二个道士,如见救命稻草,急忙跑上前去,说道,“道长?”
道士说道,“你可安心回家,那鬼不会再来打搅你了。”
刘田一直提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连连感谢。
又给了道士一吊钱。
李几道士接过那一吊钱,看着刘田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叹了口气,“哎。”
张自道有些好奇,这李几道士在超度了王家书生后,连王家娘子一枚铜钱都不肯收。这会儿又半句推辞没有的收下刘田的半吊钱。
李几道士收钱,还分人的?
就听李几道士说道,“刘田手上还有贫道的两张摄邪符箓,未还给贫道。”
昨夜李几道士以为要面对‘太和’老鬼,便给刘田两张符箓以防万一。鬼已经离去,刘田今日来丝毫不提及符箓的事情。
一张摄邪符箓,在寻常人家,是有钱也难得的保命之物,可当传家之宝。
刘田倒是因祸得福,一下得了两张摄邪符箓。
张自道笑了笑,不理会心生郁闷的李几道士,走进百味楼。
来到后堂,去了住处。
扑倒床上便睡了起来。
刚入睡,便听到一阵打雷声。
辗转难眠,起身见李几道士在另一张床上也已熟睡。
打雷声,便是由李几道士口鼻中发出。
张自道于是去了前堂,找老板要了一间离此处最远的房子。
一觉醒来,外面天色显暗,不过夕阳还未落山。
洗漱一番。
路过李几道士门前,依旧能听到打雷声,只是不如早先那么响亮。
摇了摇头没去叫醒李几道士。
来到前堂,张自道觉得腹中饥饿,便点了几样饭菜。
正吃时。
听到一旁挨着的饭桌上,有四个吃客在谈论一件下葬的事情。
百味楼里的酒保初听时还脸上还有怒气,觉得在百味楼谈论这事太过于晦气。不料听了片刻后,便也坐到一旁空桌上,听了起来。
也亏酒保在百味楼当伙计多年,与老板有了些交情。这会儿店内的吃客也少,他才能听了个大概。
那四个吃客,基本是二人在谈,此外二人在听。
一人说,他今日给一死去的书生出殡。
一人说,那给书生出殡时,场面好生诡异,除了那书生的娘子掉泪外,无人哭泣。
听的那人就问,“这是为何,怎么亲人也不哭两声?”
一人说,“哭?那你知道棺材里的人是何人。王家书生,半个月前下过一次葬,那时候他的亲戚哪个没哭两声。王家书生却隔天又回了家里。死了又活,活过来又死了,岂不是成了鬼怪。那王家娘子也真是可怜。”
“那他的亲戚还敢再来送殡?”
一人说,“哪里敢来,除了王家那娘子,其余人都是方府上的仆役丫鬟,素不相识,自然哭不出来。”
听的二人难以相信,说,“这,这,这可叫什么事?”
张自道听一旁几人谈话,皱起眉头来,给王家书生出殡的人,是方府上的人。
张自道问道,“劳烦问一声,几位可知道方府为何派人给王家书生出殡。”
那交谈之人见是一个道士,也不怠慢,说道,“方少爷也是个读书人,见不得王家书生落得个死后也无人给下葬的局面。于是便安排了人给王家书生下葬,又给了书生娘子一些银钱。”
不理会有几声夸赞方家少爷的言语。
张自道又问道,“你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就听那人说,“道长,实不相瞒,我便是抬棺的人,也在方府做活。”
说罢,这人又叹道,“方少爷真乃大善人。”
张自道看着这人,说道,“你说王家书生亲戚害怕,不敢来送殡。你就不怕?还肯给王家书生抬棺?”
这人脸色变了几变。
就听另一人说道,“但凡帮忙去出殡的人,方少爷都赏了二百文钱。那棺材又是方少爷找高人做了法事的,怎么不敢去送殡。抬棺的人,也就累些,方少爷还多赏了一百文,我想抬棺还没抬成呢。”
这人瞪了那人一眼,问张自道,“道长,你说那王家书生会不会再活过来?”
张自道说道,“尘归尘,土归土。他是不会再活过来了。”
这人松了口气,低头时阴影下的脸庞似乎有一瞬的失望。
只听那酒保拍手说道,“方少爷实乃大善人,与那王家书生无亲无故,只因对方是读书人,便花费银子给王家书生下葬。”
在方府做活的二人说,“说的好,劳烦酒保再上两壶酒,再来一盘花生米。”
“得嘞!”
一句话又卖出二壶酒一盘花生米,酒保大喜。
入了夜,四人才互相搀扶着,晃晃悠悠离开了百味楼。
张自道坐在位子上思忖,他与四人交谈中得到的消息并不多。
也只说方少爷学识渊博,连柯县内考了秀才的老夫子也自叹不如。
且样貌不凡,生得比女人还要好看。
只是不去考取功名。
也不常出门。
算是个宅男。
“说了太平年间女县令穿嫁衣的事情,又给王家书生安排着下葬。”
张自道看着手中的太和铜钱,他自语,“巧合?”
百味楼外匆匆走来一人。
“道长,我家少爷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