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聊天

    汴京到郑州的新渠,开阔程度比二十年前,扩大了三分之一。

    而经过沿途蓄水工程调控,这条运河的水力,如今即便是在枯水期,也可以通行漕船。

    光解决水的问题还不行,冬季这一段河渠还会封冻。

    河渠司将课题交给了理工学院,理工学院发明了破冰铧犁,还有在码头上使用的弹力破冰锤,但是只能解决码头附近的冰冻问题,河道上还是解决不了。

    最后没有办法,河渠司将这个问题向社会悬赏,公开征集解决方案。

    最后这个价值三十贯的悬赏被一个漕工得到了,办法简单到令人发指——开通夜航。

    河道封冻,主要的原因就是夜间无船破冰,解决的方法就是开通夜航,让河道上夜间也有船来回航行,再每隔一段时间在过船上安装破冰铧犁,就足以解决封冻的问题。

    如今的汽灯光亮度已经很高,满足河道照明已经足够,河渠司做了实验,发现——真泥码的可行!

    而且开通夜航之后,还将汴渠的运量足足提升了一大半,很多需要保密的东西,在夜里运送也更加方便。

    为了解决安全问题,河渠司还在沿途设立航标灯,规定交通守则,沿途增设卫所,驿站,顺便把汴京到郑州的陆上道路夜间照明和卫所驿站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了。

    因为陆路就在汴渠的边上。

    苏油如今级别很高,赵顼指定狄咏亲自同行护送。

    边州知州由武臣充任,乃是大宋的传统,狄咏如今接到了治环州的任命,而他的弟弟狄咨,则是去河北。

    因此这次狄咏顺带执行护送的任务。

    不过苏油并没有随着狄咏一起,狄咏还在等待礼部院发放旗牌的时候,他已经与张麒和程岳一起,搭上了运送物资去郑州的漕船。

    本来苏油不愿意让张麒一道的,毕竟绿箬有了身子。

    反倒是绿箬不放心苏油,让张麒必须跟着。

    三人还是老套路,读书人带书童加保镖的样子,船老大这样的见得多了,还安慰苏油说回去再攻两年书,下一回必定高中。

    今年有举试,这是将苏油当做举试落第了。

    这是一个船队,公私混杂,主要拉的还是粮食,此外还有各种罐头,喷胶防水麻布,地丁胶鞋底,还有一些化工原料。

    苏油几人坐的是私人的船只,沈括完全继承了张方平和薛向的漕运管理办法,采用这样的监督方式,并且设定了举报的奖励,贪墨漕粮的行为,算是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而且公船的漕丁是不允许上岸的,要一直航行到洛口仓,才计算口粮消耗和工钱粮食,剩下的入库。

    至于其余物资反而好办了,官员和船主就算克扣了也没法变现,反倒是不用担心他们贪墨。

    就这样,苏油一边与船老大聊着天,一边朝郑州驶去。

    中间还经过了几道水闸,守门丁先将闸板抬起来,将船队放进去,在封闭船闸蓄水,待水位起来之后,船只就可以继续航行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汴渠冬季水量就是这样,即便经过了很多的改造,但是通航条件也不优越。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是能将冬春两季不通航变成可以通航,已经是无比巨大的进步了。

    船老大是个话痨,估计也是长期走船孤独寂寞所致,加上苏油也对漕运事业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两人一路聊得颇不寂寞。

    经过一天的航行,到了晚间,船就到了板桥镇,苏油直接将厨房霸占了,让张麒去集镇上采买菜蔬鸡鱼,置办了一桌,又开了一坛永春露,招呼船老大一起入座吃饭。

    船老大连呼不敢,一路下来船老大对苏油的学识经验佩服无比,漕运上的东西,什么都能说得出道道来,那些自己常年跑船里没有留意到的东西,经过苏油一讲,才知道都有它的用处。

    这就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够办得到的了,船老大对大宋的士大夫阶层越发的敬仰起来。

    面前这位都考不上进士,那朝中背着功名的老爷们得多厉害?真真都该是文曲星下界。

    苏油给船老大倒了一杯:“所以说啊,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过来跟着你老李也是长了见识了。来,敬你一杯,这天气在外头驾船,也是辛苦。”

    老李还怪不好意思的:“客人租船,饭食按道理是东家料理的,这翻成老汉叨扰客人,可是生受了。”

    苏油笑道:“出门在外就是这样,相互帮衬是应该的,今晚不用夜航,那就吃好喝好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来,尝尝这蘑菇鸡汤锅子。”

    这锅鸡汤苏油炖了也有半日了,之后加了发制好的蘑菇干,黄花干,笋干,现在面前摆着一盘鸡胸肉丸子,一盘午餐肉条,一盘鸡血羹,剩下的是白菜管够。

    每人面前摆着一个小铜锅,锅底下点着一种老李从来没有见过的燃料,雪白的凝块,火焰却比蜡烛还淡,最重要是一丝烟气都没有。

    调料是韭菜花加的一种酱,再加一勺子鸡汤调制而成,香气扑鼻不说,吃着还有一股子的热乎劲。

    老李也不知道那是南海路的蒟酱,胡椒子制作的高端产品,在汴京城里,一小瓶调料就是论贯,价值堪比著名的小龙团茶。

    老李一辈子何曾吃过这样的美食,小心翼翼的问道:“先生祖上,出过大官的吧。”

    苏油笑道:“倒是的确出过,不过那是前朝,武后则天的时期喽。老人家却是如何知道的?”

    老李笑道:“老汉空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美妙的酒食……这就是那啥……说书的讲的金尊美酒,玉盘珍馐?所以我想先生祖上一定出过大官。”

    苏油笑道:“不至于那么夸张,其实还是家常菜,不过功夫下得多些罢了,老李赶紧吃,这丸子都归你了,我喜欢这盘嫩豆腐……”

    喝酒吃菜,最后再往汤里下一把银丝挂面,洒一把豆苗做翘菜,苏油还遗憾:“这要是在尉氏,加豌豆尖才爽利……”

    两人边吃边聊,苏油问道:“老李你这一趟,我怎么看都赚不了啊,从汴京往郑州拉粮食,哪怕是面条,又能有多少差价?”

    老李说道:“那是,拉这些东西的确不挣钱,不过别有一桩好处。”

    “哦?”苏油来兴趣了:“说来听听?”

    老李说道:“汴京几家大工坊大厂房,对面条面粉的消耗极大,替他们拉货的确挣不了几个钱,但是替他们拉货的商家,再从他们那里进货,就好说话多了。”

    “原来如此。老李你会做生意啊。”苏油明白了:“然后再拉点郑州货去西京,那就妥当了是吧?”

    老李笑道:“我有个本家侄儿,是搪瓷厂的小管事,进点搪瓷器皿拉到那边,这一段的运费也就填补上了。”

    现在的民间搪瓷制品都是青绿色的底子,因为淡青绿色的釉果最便宜。

    为了吸引买家,生产者们除了喷漆,还发明了贴花工艺,就如同窗花一样,刻好蒙到喷好底漆的搪瓷制品上,再喷一次红色,烧出来的器皿就好看多了。

    东西虽然不贵,但是工艺是有要求的,比如制作器胎,就得是熟铁的铁皮,又薄又软,易于冲压加工。

    四通如今不弄这些,弄的是冲压机,熟铁铁皮,各色珐琅彩釉料。

    至于做成什么东西,添置什么纹样,那就交给广大智慧的劳动人民。

    现在的陕西民间,娶亲要是没有一套上下描红圈,中间贴红花双喜牡丹印文的成双搪瓷脸盆,痰盂,茶盅,饭碗,接亲的队伍在娘家人那里都抬不起头来。

    苏油笑道:“这个法子倒挺好,厂家有没有将坐税加到你们头上?”

章节目录

苏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鬼吹灯txt下载全本,苏厨,一本书并收藏苏厨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