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节托拉斯计划
己巳年壬申月丙戊日。
既汉历延和元年九月十日。
昨日在外面玩了一整天,今天张家里格外的安静,许是昨天都玩累了,太阳都晒到了屁股上了,却还是没几个孩子出来到外面来玩耍。
早上,张恒照例教完张瑜一堂启蒙课之后,就让其自习。
张瑜这个孩子,学东西还算很快,而且颇为刻苦,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差不多学会了《苍颉》《爰历》。
不过在写字方面,他还是有些困难。
因此,这一个多月,张恒主要就是让他练字,把字写好了,再教授其他的知识。
这也是这个时代启蒙需要两三年之久的原因。
汉字本就复杂,而小纂更是难是加难。
让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孩子,在短短的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中就掌握基本的读写看要领,简直是做梦。
所以,即便张恒已经大量采用后世的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和开导,张瑜的启蒙之路,还是举步维艰。
不过,这小家伙很懂事,也很刻苦。
好多次张恒假装离开,却在暗中观察,这小家伙却依然跟张恒在场的时候一样,埋头在用沙子做成的沙盘里,用树枝练习着。
因此,张恒也就心安理得的扔下他一个人慢慢自习,自己出去溜达。
“东家”刚出门,高老七就跑过来问道:“上次那些窖藏的草料、秸秆,现在可以取出来用了吗?”
张恒这才想起来,上次窖储的青储饲料,到今天已经差不多快满一个月了,是时候取出来用了。
便点点头道:“恩等会,你将窖打开吧,不过要小心,这次可不像上次了,一定要注意用多少取多少,取完饲料记得封好,千万别弄得时间太长”
“诺”高老七点点头。
家中的牛马早就没有新鲜饲料可吃了,这些日子高老七都是用大豆混合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喂食。
像这样喂个一两天还成,时间久了,牲畜就会掉膘。
以前,是没办法,在冬天,只能喂这些,但是现在既然有了青储饲料,高老七当然就惦记上了。
张恒走到田里,看了看刚刚播种下去的冬小麦麦田。
因为施足了肥料,土壤中还残留着些粪便的残骸,但一点点小小的绿色却顽强的从土壤里钻了出来。
“一定要注意平整土地,做好保墒工作”张恒对正在地里忙着压土的佃户吩咐道。
冬小麦在苗期管理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保墒,确保土壤里的水分不流失,这样才能让冬小麦顺利安全的度过冬天的寒冷季节,从而为春天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地里到处转悠了一圈,给佃户们都这样招呼了一遍,张恒才放心的回家。
第一次,当然要格外仔细和慎重,等到明年,有了经验,就不需要这样小心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空间的种子,确实不凡,才几天功夫,就已经出苗了,不过可惜没有气温表,否则就可以选择在最适合的天气播种,从而达到最好的播种效果。
不过现在这样也行。
第一年的冬小麦,张恒不希望其能亩产n石,只要能基本达到粟米产量就差不多了。
张恒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村头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回过头一看,却看到南陵县县令杨克钧,县尉王城簇拥着几个身穿着黑色文官服的男子,正朝村里走来,村口的小孩、农夫都好奇的在道路两边围观着。
张恒心中知道,这大概是上面派下来的审核张恒孝廉身份的调查组了。
笑了笑,在地里的水渠中洗了一下手,张恒就急忙迎上去。
“学生张恒拜见诸位上官”
“子迟贤弟莫要客气”杨克钧笑呵呵的扶起张恒说。
王城也道:“正是,我等是来恭喜贤弟的”
一个身穿黑色文官服的陌生男子道:“呀,这就是张恒张先生啊,果然是一表人才,堂堂丈夫”
张恒连忙对此人道:“不敢当阁下夸赞”
“子迟贤弟果有古之君子风范啊”杨克钧笑着说。
然后就给张恒介绍起来。
“这位乃是丞相府东曹主事王仪王公”杨克钧将方才那位说话的文官介绍给张恒。
“见过王公”张恒连忙揖礼。
“不敢”对方亦回礼。
这一次王仪出来之前,可是被丞相公孙贺亲自嘱咐过了的,心里那里还不明白,这个张恒是自己必须好生结交的对象。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上次,公孙敬声被田肃差点坑死,若非张恒教了李跃一招,恐怕现在公孙贺父子得在监牢中相会了。
从李跃那里知道了是谁帮忙之后,公孙贺一看下面报上来的孝廉名字有张恒,立刻就授意自己的亲信心腹王仪来带队。
这既是报上次的恩惠,同时也是顺便卖个人情。
“王公,诸位上官,还请随在下到寒舍用些粗茶”待杨克钧将那几个陌生的文官一一介绍完之后,张恒就连忙请道。
“善,正有些口渴”杨克钧呵呵笑道。
张恒便领着这些人,来到自己家中,带到客厅里,对秋菊冬梅吩咐道:“快去准备给诸位上官上茶”
“客气,太客气了”王仪笑了一声,整个人就像弥勒佛,一张圆脸满面春风。
宾主落座之后,待秋菊冬梅,奉上茶水。
王仪喝了一口之后,就步入正题,道:“我等奉丞相谕令,前来南陵巡查,审核所举士子,这一路上,子迟贤弟的美名可真是听得我等耳朵都快生疮了……”
“子迟贤弟,又是修桥,又是赈济孤寡,昨日还给老人敬奉菊花酒,茱萸、蓬饵,这孝廉之名,名至实归”
“那是在下应该做的事情,实在不敢居功”张恒笑着客套的道。
其实,大家心里面都明白的很,这不过就是走一个程序而已。
所以,就这样客套了一番之后,王仪就告诉张恒,他的孝廉身份已经确认了,只等他们回去以后,备案,张恒就是名副其实的孝廉了。
张恒一听,自是感谢不已。
王仪等人,在张恒家坐了一会,然后就各自拿出一份名刺,交给张恒,说着以后要经常联系一类的话,便告辞。
张恒自然是一路将他们送到村头。
“贤弟……”临走的时候,杨克钧对张恒低声道:“吾已得上官的邸报,明年,王城王县尉将继任吾的县令之位,上面会派一位新县尉来,此人大有来头,乃是当朝廷尉之子”
“多谢兄长提点”张恒连忙谢道。
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新廷尉的儿子来南陵县任职,若能结交好,将来就是一大助力
不过张恒却是想得更远了。
要想封万户侯,就必须有像曹参、萧何、周勃那样安定社稷,匡扶天子的功业,或者建立霍去病、卫青那样的伟业。
然,张恒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让他去治理天下,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他到现在还闹不清楚一个县的县令要做什么事情,该怎么去行使权力,至于带兵打仗,那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
既然如此,张恒就剩下一条路可走……
靠着空间,他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各种高产种子,然后,给佃户们种植,佃户们收获了之后,张恒再通过收租子,高价回收等手段,垄断这些优质的种子。
最终形成一个种业托拉斯。
只有这样,张恒最终才能靠着在农业上的杰出贡献,加上刘彻刘据父子的好感,混个万户侯。
但是,一个种业托拉斯,显然张恒一个人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建立了起来,也会其他没有得到好处的红眼的人给毁掉。
自然是要多拉一些公侯贵卿下水了。
像霍光张安世桑弘羊,甚至刘据都是张恒准备拉下水的对象,而廷尉之子来到南陵任职,更是要想办法拉进来了。
“光靠张家里一个村子,还是太少了”张恒知道,全天下的种子需求量有多大,小小的张家里,根本就满足不了天下人的需求。
“要把南陵也建设成种子基地才行”张恒心中想着,南陵县去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在十几万石多一些的样子,这样就勉勉强强的能满足部分需求。
张恒回到家中,全村的人都围上前来。
“二郎,你现在算是真正的孝廉了吧”
“肯定是的啊”
“你没看刚才那县尊,县尉都是那么客气……”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对于张恒要当孝廉的事情,他们比张恒本人还兴奋,毕竟,南陵县多少年没出一个孝廉了?
如今,出了一个,还是本村本族的人,他们那里不会为此感到骄傲?
当得到张恒亲口承认后,众人更是欢呼起来。
张恒见村民们都为自己高兴,心中也很感动,便对里正张大牛道:“里正叔,今天我请客,麻烦您去通知全村的人,晚上都务必要来我家吃酒”
“好咧”张大牛乐呵呵的应道。
他是亲眼看着张恒一点点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孝廉,这其中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还是老汉我眼光好啊”想着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让孙子跟张恒读书,他就不禁得意了起来:“这张二郎要一飞冲天,俺老汉家也能跟着沾光了”
[奉献]
己巳年壬申月丙戊日。
既汉历延和元年九月十日。
昨日在外面玩了一整天,今天张家里格外的安静,许是昨天都玩累了,太阳都晒到了屁股上了,却还是没几个孩子出来到外面来玩耍。
早上,张恒照例教完张瑜一堂启蒙课之后,就让其自习。
张瑜这个孩子,学东西还算很快,而且颇为刻苦,这几个月来,他已经差不多学会了《苍颉》《爰历》。
不过在写字方面,他还是有些困难。
因此,这一个多月,张恒主要就是让他练字,把字写好了,再教授其他的知识。
这也是这个时代启蒙需要两三年之久的原因。
汉字本就复杂,而小纂更是难是加难。
让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孩子,在短短的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中就掌握基本的读写看要领,简直是做梦。
所以,即便张恒已经大量采用后世的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和开导,张瑜的启蒙之路,还是举步维艰。
不过,这小家伙很懂事,也很刻苦。
好多次张恒假装离开,却在暗中观察,这小家伙却依然跟张恒在场的时候一样,埋头在用沙子做成的沙盘里,用树枝练习着。
因此,张恒也就心安理得的扔下他一个人慢慢自习,自己出去溜达。
“东家”刚出门,高老七就跑过来问道:“上次那些窖藏的草料、秸秆,现在可以取出来用了吗?”
张恒这才想起来,上次窖储的青储饲料,到今天已经差不多快满一个月了,是时候取出来用了。
便点点头道:“恩等会,你将窖打开吧,不过要小心,这次可不像上次了,一定要注意用多少取多少,取完饲料记得封好,千万别弄得时间太长”
“诺”高老七点点头。
家中的牛马早就没有新鲜饲料可吃了,这些日子高老七都是用大豆混合着些干草之类的东西喂食。
像这样喂个一两天还成,时间久了,牲畜就会掉膘。
以前,是没办法,在冬天,只能喂这些,但是现在既然有了青储饲料,高老七当然就惦记上了。
张恒走到田里,看了看刚刚播种下去的冬小麦麦田。
因为施足了肥料,土壤中还残留着些粪便的残骸,但一点点小小的绿色却顽强的从土壤里钻了出来。
“一定要注意平整土地,做好保墒工作”张恒对正在地里忙着压土的佃户吩咐道。
冬小麦在苗期管理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保墒,确保土壤里的水分不流失,这样才能让冬小麦顺利安全的度过冬天的寒冷季节,从而为春天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地里到处转悠了一圈,给佃户们都这样招呼了一遍,张恒才放心的回家。
第一次,当然要格外仔细和慎重,等到明年,有了经验,就不需要这样小心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空间的种子,确实不凡,才几天功夫,就已经出苗了,不过可惜没有气温表,否则就可以选择在最适合的天气播种,从而达到最好的播种效果。
不过现在这样也行。
第一年的冬小麦,张恒不希望其能亩产n石,只要能基本达到粟米产量就差不多了。
张恒正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村头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回过头一看,却看到南陵县县令杨克钧,县尉王城簇拥着几个身穿着黑色文官服的男子,正朝村里走来,村口的小孩、农夫都好奇的在道路两边围观着。
张恒心中知道,这大概是上面派下来的审核张恒孝廉身份的调查组了。
笑了笑,在地里的水渠中洗了一下手,张恒就急忙迎上去。
“学生张恒拜见诸位上官”
“子迟贤弟莫要客气”杨克钧笑呵呵的扶起张恒说。
王城也道:“正是,我等是来恭喜贤弟的”
一个身穿黑色文官服的陌生男子道:“呀,这就是张恒张先生啊,果然是一表人才,堂堂丈夫”
张恒连忙对此人道:“不敢当阁下夸赞”
“子迟贤弟果有古之君子风范啊”杨克钧笑着说。
然后就给张恒介绍起来。
“这位乃是丞相府东曹主事王仪王公”杨克钧将方才那位说话的文官介绍给张恒。
“见过王公”张恒连忙揖礼。
“不敢”对方亦回礼。
这一次王仪出来之前,可是被丞相公孙贺亲自嘱咐过了的,心里那里还不明白,这个张恒是自己必须好生结交的对象。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上次,公孙敬声被田肃差点坑死,若非张恒教了李跃一招,恐怕现在公孙贺父子得在监牢中相会了。
从李跃那里知道了是谁帮忙之后,公孙贺一看下面报上来的孝廉名字有张恒,立刻就授意自己的亲信心腹王仪来带队。
这既是报上次的恩惠,同时也是顺便卖个人情。
“王公,诸位上官,还请随在下到寒舍用些粗茶”待杨克钧将那几个陌生的文官一一介绍完之后,张恒就连忙请道。
“善,正有些口渴”杨克钧呵呵笑道。
张恒便领着这些人,来到自己家中,带到客厅里,对秋菊冬梅吩咐道:“快去准备给诸位上官上茶”
“客气,太客气了”王仪笑了一声,整个人就像弥勒佛,一张圆脸满面春风。
宾主落座之后,待秋菊冬梅,奉上茶水。
王仪喝了一口之后,就步入正题,道:“我等奉丞相谕令,前来南陵巡查,审核所举士子,这一路上,子迟贤弟的美名可真是听得我等耳朵都快生疮了……”
“子迟贤弟,又是修桥,又是赈济孤寡,昨日还给老人敬奉菊花酒,茱萸、蓬饵,这孝廉之名,名至实归”
“那是在下应该做的事情,实在不敢居功”张恒笑着客套的道。
其实,大家心里面都明白的很,这不过就是走一个程序而已。
所以,就这样客套了一番之后,王仪就告诉张恒,他的孝廉身份已经确认了,只等他们回去以后,备案,张恒就是名副其实的孝廉了。
张恒一听,自是感谢不已。
王仪等人,在张恒家坐了一会,然后就各自拿出一份名刺,交给张恒,说着以后要经常联系一类的话,便告辞。
张恒自然是一路将他们送到村头。
“贤弟……”临走的时候,杨克钧对张恒低声道:“吾已得上官的邸报,明年,王城王县尉将继任吾的县令之位,上面会派一位新县尉来,此人大有来头,乃是当朝廷尉之子”
“多谢兄长提点”张恒连忙谢道。
这可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新廷尉的儿子来南陵县任职,若能结交好,将来就是一大助力
不过张恒却是想得更远了。
要想封万户侯,就必须有像曹参、萧何、周勃那样安定社稷,匡扶天子的功业,或者建立霍去病、卫青那样的伟业。
然,张恒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让他去治理天下,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他到现在还闹不清楚一个县的县令要做什么事情,该怎么去行使权力,至于带兵打仗,那更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东南西北。
既然如此,张恒就剩下一条路可走……
靠着空间,他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各种高产种子,然后,给佃户们种植,佃户们收获了之后,张恒再通过收租子,高价回收等手段,垄断这些优质的种子。
最终形成一个种业托拉斯。
只有这样,张恒最终才能靠着在农业上的杰出贡献,加上刘彻刘据父子的好感,混个万户侯。
但是,一个种业托拉斯,显然张恒一个人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建立了起来,也会其他没有得到好处的红眼的人给毁掉。
自然是要多拉一些公侯贵卿下水了。
像霍光张安世桑弘羊,甚至刘据都是张恒准备拉下水的对象,而廷尉之子来到南陵任职,更是要想办法拉进来了。
“光靠张家里一个村子,还是太少了”张恒知道,全天下的种子需求量有多大,小小的张家里,根本就满足不了天下人的需求。
“要把南陵也建设成种子基地才行”张恒心中想着,南陵县去年的粮食产量,大概是在十几万石多一些的样子,这样就勉勉强强的能满足部分需求。
张恒回到家中,全村的人都围上前来。
“二郎,你现在算是真正的孝廉了吧”
“肯定是的啊”
“你没看刚才那县尊,县尉都是那么客气……”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对于张恒要当孝廉的事情,他们比张恒本人还兴奋,毕竟,南陵县多少年没出一个孝廉了?
如今,出了一个,还是本村本族的人,他们那里不会为此感到骄傲?
当得到张恒亲口承认后,众人更是欢呼起来。
张恒见村民们都为自己高兴,心中也很感动,便对里正张大牛道:“里正叔,今天我请客,麻烦您去通知全村的人,晚上都务必要来我家吃酒”
“好咧”张大牛乐呵呵的应道。
他是亲眼看着张恒一点点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孝廉,这其中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还是老汉我眼光好啊”想着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让孙子跟张恒读书,他就不禁得意了起来:“这张二郎要一飞冲天,俺老汉家也能跟着沾光了”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