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节齐民要术

    “先生可愿将此窖献与朝廷?”刘据目光灼灼,问道。

    “当然”张恒点点头。

    刘据大喜,道:“天下百姓有福了呢”

    在他心,这等能良好的保存草料的地窖之法,当然先是要给天下的百姓使用的。

    张恒心笑了笑,青储窖在民间的普及,估计在刘据没登位之前,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像草料这种等同于后世石油的战略物资,以刘彻的性格,多半会将其牢牢的掌握在国家手,不大会允许太多的私人掌握。

    而且,这青储窖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只要掌握了建造方法,储存方法,基本上很容易就会被人仿制。

    因此,想让刘彻推广这项技术,简直是做梦

    只是张恒也不便打击刘据的积极性。也就笑笑,便岔开话题道:“王兄,外面风冷,进屋去吧”

    刘据点点头,跟着张恒进了张恒的卧室。

    “上来坐”张恒笑着推掉靴子,就往火炕上钻。

    火炕上午才添完煤炭,此时非常暖和。

    刘据见到张恒的邀请,也不客气,脱下靴子,坐到火炕上。

    才一坐下来,刘据就惊讶的低呼了一声。

    刘据的身体,向来不是很好,每到冬天,他的双脚双手就会受冻,有时候,脚趾头都冻成了冰块,但却还只能咬牙坚持。

    他是储君,必须以身作则。

    虽然太子*也有火盆等取暖用品。

    但是,刘据不可能时时刻刻的待火盆边上烤火,特别是,当今天子喜欢巡游天下,每隔几年就会扔下朝政,自己溜达出去封禅,巡海乃至于跑去雍县祭祀东皇、后土等等。

    天子出巡,他就是监国太子,除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会八百里加急送去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彻批阅之外,其他大小事情,都是他来决断的。

    于是,那些个刘彻不在长安的冬天,简直就是刘据的噩梦。

    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奏折公在等着他批阅,有时候手冻僵了,脚冻麻了,也是浑然不知,只有放下笔的时候,才会愕然现,自己的身子已经能跟外面的冰块比温度了。

    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殿的炭火产生的温度,根本就没办法抵消掉寒冷的天气。

    有时候就是靠在火盆边,也是越烤越冷。

    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刘据眼惊奇万分:“张先生……这是何物?”若非要保持矜持,刘据现在就有种掀开火炕上的被褥毯子,一看究竟的**。

    “呵呵,这东西名曰【火炕】乃在下做出来的取暖器具,恩,现在还不是很成熟,有些毛病……”张恒笑着说道。

    老实说,这个火炕也是有不少缺陷的,不像后世成熟的东北大炕,可以靠烟道取暖,这个火炕纯粹是个能保持温度的火炉的改进版和放大版,不仅浪费燃料,而且在放了新的燃料后,会有很大的烟味,虽然张恒给它做了一个烟囱,但还是有些不美。

    “能不能教一下在下?”刘据立刻问道。

    现在儿媳怀孕了,若能有这么一个取暖的床铺,在刘据想来应该可以大大的护住胎气,胎位,增加顺产的成功率。

    再者,刘据是个孝子,若能将这个有些奇怪的取暖床铺献给父皇母后,就可以让父皇母后,不再受寒冬之苦了。

    至于他自己,自然也可以不用再在寒冬岁月冻得瑟瑟抖,却依然只能咬牙坚持了。

    “王兄想要?何谈教字?”张恒笑了一声,就从火炕的炕头上找到那本如今才十来页的《齐民要术》,将之递给刘据道:“王兄请看此书最后一页,上面有写如何建造此物,就连青储窖的建造方法,此书之上也有详细描写”

    刘据接过那书,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齐民要术】四个漂亮的小纂,就不禁惊讶的问道:“张先生在著书?”

    《左传》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此三事,乃是所有士子都公认的伟业。

    此处的士子,包括了儒家之外的其余百家。

    在事实上来说,其实在春秋战国,士子这个词汇,本来就是对百家学子的泛称。

    当今天子罢黩百家之后,才慢慢的变成了对儒家学子的称呼。

    其实在很多东西上,儒家跟其余百家都是共通的。

    譬如说,大家都尊奉同一个圣人——周公,都爱同一片热土:国,都是右衽着衣冠,甚至都会读同一本书,譬如《易》《书》《诗》,还是有不少最大公约数的。

    事实上,此时的儒家,根本就不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了。

    不知有多少人是披着儒家的皮,在行法家、纵横家、黄老甚至墨家之事。

    上到天子,下到百姓,全部都心知肚明。

    一些法家的代表人物,甚至干脆就喊出了外儒内法的口号,也没见谁有异议。

    所以,著书立作,是不分派系,公认的读书人最有荣耀的事情。

    只是在这个时代,想要著书,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书里面没有点干货,非但得不到荣耀,反而回招来骂声。

    大家的眼光都很刁,不是在后世,谁都能写书。

    所以,刘据对张恒如此年轻就开始写书的举动非常惊讶。

    要知道,就是他的老师,太子少傅石德,也没有著书立传,当今天下,唯一一个清楚正在著书的人,就只有太史令司马迁。

    司马迁德高望重,才学在少年之时就已经名扬天下,且其家族世代史官,所以其编纂史书,上接《春秋》,下承当世的资格,是世人都认可的。

    但张恒今年年不过十八,还未及冠,居然就在著书了

    “《齐民要术》……”看着封面上的字迹,刘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错非跟张恒已经很熟了,知道张恒不是一个轻浮之人,刘据几乎都不想看这书的内容了。

    要知道,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始作《春秋》,而绝笔于获麟。

    由此可见,这著书立言,是有讲究的,不是那一只阿猫阿狗就能随便写些字,编辑一下就可成书。

    “自己写着玩的……”张恒笑了一笑,自嘲道:“只是将平日里种田养牲畜,以及各种农事的一些经验心得,记录下来,希望能对后人起到一定的帮助,至于这著书立言之事,在下才疏学浅,万万不敢贪功”

    张恒嘴上说的倒是极为谦卑,但这书的封面上的《齐民要术》四个大字,彻底的将他出卖了。

    刘据是个聪明人,笑了笑,也不揭穿张恒的把戏。

    翻开书页,没有作序,刘据点了点头,若此书有序的话,那么张恒方才就太虚伪了一些。

    “也是,张先生,估计是未雨绸缪吧,想来,二三十年后,先生必将重新编纂此书”刘据想着,就开始看了起来。

    初时,刘据只觉得第一页的字,实在太过简单枯燥,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横溢的笔,有的只是一条条如何翻耕土地,如何作圳作陇,如何施肥,如何浇水,甚至连每一株麦苗在播种三日内所需的水量都写的清清楚楚。

    但刘据却不知道为何,看的很入神,只觉得这些简单的字,仿佛有灵性一般,将他眼前呈现了一副冬小麦从翻耕土地到施肥到播种到浇灌到照料的全过程。

    没过多久,刘据就翻完了冬小麦的播种技术介绍。

    他甚至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翻开下一页,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行行数字,每一个数字之后都有注释,就像一个精准的时间表,将冬小麦从播种到芽在不同的土地,不同的环境下,所需要的时间和育状况都清清楚楚的告诉了他。

    刘据深吸一口气。

    这要怎样的仔细观察,记录,和耐心才能记录下如此详实的宝贵技术

    刘据忽然之间,心对张恒的这本《齐民要术》的态度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现在,他不再认为张恒没资格著书了。

    刘据觉得,若是这样一本前人所从未写过,记录过的书,真的著成,那么,对于天下的农民的帮助将无可估量

    再翻下去,下一页出现的是一副副用墨水画成的图样。

    刘据认得,这些图样就是曲辕犁肢解之后的零件的图样。

    “先生真是用心良苦”看到此处,刘据亦不得不抚掌赞叹。

    张恒的这本书,若论字,平平无奇,若论行枯燥无味,可正是如此,却非常详细而写实的将冬小麦在播种前和播种后半月的全部需要注意和小心的地方,写了出来,摆数据,写事实,一桩桩,一件件,犹若在眼前生一般,让刘据这个本来不是很懂农事的太子,都能基本上了解到冬小麦该怎么样去种植。

    字虽然枯燥,但却非常吸引人,刘据甚至觉得,就这前面的一篇冬小麦播种前后的章,就足可堪比当初司马相如所做的名赋。

    “能否借在下回去好好赏读?”刘据问道,他现在觉得,这本似乎才刚开始写的书,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书的字,让刘据觉得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是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只是一时没想到,所以对张恒请求道:“在下看完,让人抄录之后,便会送还”

    “没关系”张恒笑着摆摆手。

    那本书,现在张恒倒不是很需要了。

    反正,现在张恒记录的数据和东西,都是先拿其他纸张记下来,然后再统一抄录到那书去。

    而且,张恒也不想太快写成一本书。这对他有弊无利-

    o-o-o

    汗一个先,没想到晚上会断电,到点左右才来电,我擦。

    恩,继续码字去,今天恐怕要早上六七点才能有觉睡了,可怜呀

章节目录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六十八节 齐民要术-平,在西汉的悠闲生活,一本书并收藏在西汉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