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新想法

    方信把土漆全部收回来,拿去放在大姨家,那边现在都快成他的木工房了,各种木材啊工具啊什么的都堆在他们家。(手打小说)方爸这两天就在家里收拾这些东西,明后天又要叫李小娃帮忙拉建筑材料回来。为这修新房的事情,前前后后得忙活好久才行,方信就说这事情够折腾的。

    方爸也说了,“一辈子难得的一次,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你做的这些门窗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倒不用另外请木匠来做了。”

    “有了这些电动工具,做起来就非常简单了,只是需要更耐心一点。”方信嘿嘿笑,开玩笑,有了他发明出来的新加工方法,他现在的手艺比很多专业的木匠还要好。

    “操作电动工具的时候自己要小心一些。”方爸也不忘提醒他说。

    方信点头称是,回头也开始收拾起这边的屋子来。

    方信大姨家的屋子比较大,光楼房这边就有五间,那边还有厨房和猪圈。家里建房子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要撤出来,菇房也不例外。方信现在就要开始准备把这边弄妥当,要不然影响了菇房里食用菌的生产,沈箮会找他麻烦的。

    到吃午饭后时候,沈箮就下来叫方信两人回家吃饭。

    方信吃饭一向最积极,也把还要东收西收的方爸一起喊回家。这家伙回去后就问方妈,“上次做的红豆腐可以吃了吗?”

    方妈就笑着说,“你不说我倒差点忘记,应该可以吃了,我这就去拈些出来。”

    中午家里照例煮了稀饭和干饭两种,方信一般喜欢先喝两碗稀饭,再吃一碗干饭,方妈就常笑他是饭桶。

    方信就说吃得多才能干活,还说家里饭菜做得好吃,所以能多吃一些。

    这天的午饭也不例外,白地瓜炒肉方信特别喜欢吃,方妈炒的时候,火候又拿捏得非常到位,油多一点的白地瓜吃起来最是香甜。还有香甜柔软,仿佛入口即融的芋荷梗;绿油油的空心菜,隔几顿吃上一次,多放点油,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方妈还煎了麦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鲜出炉的红豆腐,尤其受大家欢迎,用来下稀饭最合适不过了。

    方妈直接从坛子里抓出来的红豆腐,上面还包着菜叶,用筷子拈开后,就露出了里面的红豆腐的庐山真面目。豆腐外面着辣椒粉花椒等调料,吃起来也是那醇正的红豆腐味道。

    方妈尝了之后,这才说道,“还好是这个味道,要不然可就丢脸了。以前的时候,还真没在这夏天做过红豆腐。”

    方妈说完还瞪了方信一眼,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方信这个家伙要吃红豆腐闹腾的。

    方信就笑着说,“只要技术好,什么时候做都没问题。”

    正吃午饭的时候,李小娃上门来,方爸连忙招呼他吃饭。

    李小娃连声说不用,他在家里已经吃过了。

    很快,李小娃也说明他的来意,想借方信家新买的玉米脱粒机一用。方信家里买了玉米脱粒机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见识过这东西的神奇之后,大家都有了同样的心思。有机器的话,干嘛还要在这大热的天气里,费那么大的劲头来擦玉米。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睡会觉吹下风。而且,早点把玉米晒干收起来,就可以少一样活,免得心底老惦记着。

    方信家的玉米成熟得比较早一些,等他们晒干后,其他人家的玉米才开始收获。

    方爸当即便说道,“没什么问题,不过现在机器不在我们这里,上午的时候方云明来搬回家了,你等下去看看,等他们家用完的话你搬回家就好。”

    “行我这也是想着先提前预定一下,家里的玉米还没全部收回来呢有了这东西,家里小孩子也不会闹腾了,以往让他们擦玉米的时候,一个个都苦着脸,偷懒怠工,什么招数都给你使用出来了。”李小娃也是爽快人,也不说什么多少钱租之类的话。

    事实上,他在帮着方信家拉建筑材料的时候,收费相当厚道,以后方信家修房子什么的,用得着他的地方也还很多。邻里之间,本来就是要相互帮忙的。

    大家都笑,小孩子天性活泼,根本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擦上一天玉米也没什么。想让他们帮着擦玉米,还得哄着骗着,为了早点晒干玉米,大家都累得不行。

    李小娃在方信家呆了一阵之后,就去方雪家和他们商量用玉米脱粒机的事情。

    方信估计着方雪家肯定要用上一下午时间。

    方云明本来就是个非常积极的人,给地里玉米庄稼之类的浇粪淋水也相当勤快,方妈此前就常说他啥事情都要抢在前面。这些天时间,他们家几个人就在全力掰玉米,掰回家的玉米都堆在他们家地坝晒着,上午的时候才把机器借过去,肯定是想全部一起给玉米脱粒。要磨磨蹭蹭,三天两头借机器或者用上几天的话,他们也觉得过意不去。

    他们家劳力紧缺,连方雪方梅也被派上前线,原来天天过来晃荡,这几天时间都没过来玩了。

    事实上,除了李小娃和方云明外,像住在生产队上头的方云权,方云国几兄弟也来和家里说过借机器这事情,现在大家都想省点力气。

    方爸方妈他们无一例外地都答应下来,将来家里修新房,生产队上的这些劳力都是要请来帮忙的。当然,钱还是要付的,但有什么人情的话,大家都会记在心底,一般都要帮几天忙不拿工钱之类的。

    除了方家的这帮人外,像之前和方信家关系不算太好,还为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吵过架的胡少德家下午的时候也过来找方妈,不过他说是租机器用下。方妈他们哪里肯要这点钱,只说如果到时候有空的话,让他们尽管拿去用就好。

    倒是那惹人讨厌的李明顺还算硬气,没开头提这事情。

    不过据住在他们家对面的胡少德讲,李明顺说牢骚话的时候隐隐透露出来,说是也准备去买台玉米脱粒机回来。

    李明顺这家伙,和谁都不好相处,新搬进他们那院子的胡少德也是一样。用胡少德的话讲,“她巴不得那院子就他们一家人住“

    沈箮在旁边听了,暗自觉得好笑,还悄悄向方信挤眉弄眼,方信回敬她同样的眼神。

    “他们家买也好啊,之前的打米机什么的不就是他们家最先买的吗?”方妈没说那李明顺什么坏话,要不然话一传出去,又是一番纷争。方妈虽然不怕她,可惹了她就是个麻烦,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不要去招惹她。

    听他们说话特别没意思,沈箮就和方信回自己屋子,她也和方信说起这邻居之间的相处之道,她也想不明白,像方爸方妈这样的好人都会有人嫉恨。

    “那人是极品,看谁都不顺眼。”方信如此解释道,倒是懒得去理会那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

    事实上,在这农村之中,这样的关系最难处理。因为文化程度以及见识方面的差异,蛮不讲理的人太多。你要一一去纠缠的话,根本就扯不清楚。

    沈箮表示赞同他的意见,她也是考虑着将来要在这里长期生活,这方面的问题还是要注意一下才行。

    方信就让她不必担心,那种看你不顺眼的人,你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错,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

    沈箮轻吐了下小舌头,她也不是什么怕事的的人,只是觉得能少些麻烦就最好不过了。

    她还是把主要心思放在了食用菌的种植上,这会又和方信进去查看情况。

    这会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竹荪,之前一次收获竹荪的时候,沈箮不在这边,因此也都只是纸上的经验。

    倒是方信,仔细观察过从菌球破壳而出而出的情景,这时候就被当成了活教材。

    方信也就当仁不让,“我看这情景和当初出菇前一天的情况最是相似,估计明天就可以出菇。还好搬回家里来了,要不然还得像上次一样漫山遍野去找。采摘下来的竹荪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沈箮点头说,“是这个理,等菌裙张开最大的时候,才是收获的最佳时节。以往很多种了特别多面积竹荪的人,到了这时候就忙得脚不沾地的。面积特别多的,请人摘都摘不过来。我们这点还算好,我们两个人就可以搞定,这时候外面太阳好,还可以迅速晒干。”

    “规模扩大后,可就没这么轻松了。”方信望了一眼那些种着羊肚菌的菌床,“到时候还得去买专门的烘干机回来,外面的太阳可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好的。”

    “这是个必然的我们也可以调控一下,最好错开出菇,要不然,有烘干机都不一定忙得过来。我得把这点记下来,免得到时候又忘记了。”沈箮点头,这上面肯定不能省。

    方信说好,就跟种出来的粮食需要及时晒干一样,这食用菌也是一样,迟了就坏了,前面的辛苦就全都白费了。

    最初被沈箮和黄晓英寄予厚望的伞把菇的人工驯化工作,现在还没个底,毕竟,这样的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可以出菇。

    倒是这些白蚁,被方信他们喂养得白白的,数量也相当多,那蚁后更是厉害,几乎一刻不停地忙着产卵。透过玻璃,方信他们也能观察到白蚁的生活习性之类的。

    沈箮就笑着说,“天天看这白蚁忙来忙去的,我觉得我倒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写出一篇论文来。”

    “我举双手支持”方信当即表态。

    “懒得去折腾。”沈箮随即却又说道,“我又不求出名,写了论文也没用,要能把伞把菇培育出来,就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

    “我看也差不了多远啦能让白蚁成功繁殖起来,我们已经完成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你看看,都有几个副巢了。到时候肯定能长出三堆或者更多的伞把菇来呢”

    沈箮笑他胡说八道逗她开心,方信却是一本正经的说,“我可说的都是实话,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白蚁就要开始婚飞了。”

    沈箮就开始琢磨着,“白养着它们也不好,我看这样吧,等它们婚飞的时候,我们就留下几对做种,其他全部用来喂鸡好了。据说这白蚁营养丰富得很,喂鸡最合适不过了。”

    方信就笑着说,“营养那是相当丰富,可惜我们没那胆子去吃。不过让家里的鸡吃了,我们再吃鸡肉鸡蛋也是一样。”

    沈箮嘿嘿笑,她也和方信商量好了,先不要忙去进行干预,先看一下人工环境的养殖下,能不能长出伞把菇来。如果不行,再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毕竟,他们进行这试验,就是想模拟原生的环境来长出伞把菇。

    当然,捕杀婚飞的白蚁不算,事实上,白蚁在婚飞的时候,能存活下来的很多,绝大部分都会被外面的鸟儿昆虫之类的吃掉,便宜它们不如便宜自家的鸡呢

    所以,伞把菇这方面,方信他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才行。

    方信倒是信心满满,倒是沈箮,心底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但这竹荪的培育成功又给了她信心来源,这竹荪的价格也不算低,室内产出来的话,就足够回本了。

    等待竹荪长出来的时候,沈箮很是激动,因为看资料说菌球从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变化,她就早早地调好了闹钟。

    到早上四点的时候,就准时起床,方信自然得跟着一起。

    沈箮还让方信拿数码相机拍照,这时候手机的像素就显得太低了。

    在沈箮看来,即便是再成熟种植的食用菌,在她自己没弄清楚之前,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考虑周全才行。

    方信很是佩服她的这种精神,虽然在他看来,有空间泉水和空间泥土帮忙,出菇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你真还没说瞎话不枉我们这么早起床。”菇房里,沈箮也亲眼见识到了竹荪的菌球的变化,仿佛就在一瞬之间,菌球先是形状发生变化,到一定之间之后,就又破壳而出。

    沈箮兴奋地做记录,方信则在旁边当助手,看她开心的样子,方信也才觉得他所做的事情没有白费。

    方妈早起的时候,看方信他们这边窗外透出灯光来,还特意问他们怎么回事。

    方信就大声说,“竹荪今天出菇,我们早起观察情况呢今天的饭就交给妈妈了。”

    方妈连声说好,她也知道这菇房里的东西对沈箮来说相当重要,也是她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毕竟农村资源还是有限的,种植食用菌,也能充分利用起来农家的这些原本不值钱的东西来。

    沈箮吃过早饭后,更是一头扎进菇房里,方信倒是可以借机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还去稻田里抓了一条鱼起来。

    她这样一来,消耗也大,捉条鱼回去给她补补脑子,中午还可以吃上竹荪煮鱼,简直是一举两得。

    回家后,方信则把要晾晒竹荪的簸箕准备好,还仔细擦了擦,放在在太阳底下晒干。

    时间过得好快,这是沈箮在菇房里的感觉。

    眼见着竹荪从菌球中冒出头来,然后一点点长高长大,又再展开漂亮的菌裙。就像感受一种新生命的全部历程一样,沈箮手里的数码相机不时照上几张,都快没电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也到了收获的时刻。

    真动起手来的时候,沈箮才发现,人手再多都是可以的。

    方信便把方妈也叫过来帮忙,方妈此前中国双孢菇,对蘑菇这类东西的采摘并不陌生,也知道错过最佳时候,蘑菇的质量什么的都会打折扣。这时候她正好闲着没事,自然高兴地过来帮忙。

    在这之前,方信也对方妈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将菌盖去掉,在家里的话,还可以拿湿的毛巾将下面的泥土抹掉,这样就可以不用水洗。

    看着菌房里菌床上生得满满的竹荪,方妈也乐得不行,当即便跟着一起动手,将摘下来的竹荪小心地搁放在筲箕里。

    装了半筲箕之后,方妈便拿到外面早就准备好的簸箕里晒着,色泽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有了方妈帮忙,三个人却还有些忙过来的味道,但几个人都乐在其中,丰收的喜悦是怎么都挡不住的。

    全部摘完之后,沈箮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赶着时间将它们给摘了下来,下回得错开时间来才行,要不然会累死的。”

    看着外面簸箕的竹荪,方妈也估计了一下产量,应该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晒干后应当在二十斤左右。

    按沈箮所说,这些竹荪就能卖出三千块钱的高价来。

    方妈也感叹着说,“这可比种糯玉米还要划算得多”

    沈箮则谦虚地说,“糯玉米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明年多种一些糯玉米的话,收入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方信则说,“这竹荪我们还只是尝试,等羊肚菌这类价格比较高的食用菌种植成功之后,收入只会更高。”

    沈箮笑着点头。

章节目录

极品农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丁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零七章 新想法-极品农民,极品农民,一本书并收藏极品农民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