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结束,由于99%的敌军为我杀死,灵山佛国的“灵台州”又成为我的系统领地。这一战照例没有攻陷任何玩家的领地,所以没有玩家领地奖励。而这一次让我最看重的依旧是兵力奖励。而跟此前的兵力奖励相比,这一次就更加辉煌了。共计一个参旷部的吠陀兵+4个参旷部的婆罗门兵+一个偏旷部的刹帝利兵+四个偏旷部的吠舍兵+四个副旷部的首陀罗兵。也就是我现在一下子拥有了一个参旷部的青金阿修罗+4个参旷部的白银阿修罗+一个偏旷部的橙色阿修罗,同时四个偏旷部的吠舍兵和四个副旷部的首陀罗兵也各自转化为蓝色阿修罗和青色阿修罗。在我这里,蓝色阿修罗为超十阶灵级三级攻238防血255其他17,青色阿修罗为上火阶黄金三级攻防84血96其他12。其中,青色阿修罗比吠陀兵稍差比婆罗门兵稍好刹帝利兵不破防,蓝色阿修罗只有吠陀兵能够破防。最重要的是,如今我的兵力接近一个大旷部,已经成为天竺国兵力第一的势力。当然,系统对此也有规定,我的兵力主要用于防守,在进攻或者增援的时候不得超过战争中各个阵营兵力最多的一方。但就算如此,也意味着我在天竺的所有领地已经固若金汤。
不过“婆罗门的反扑”剧情还没有结束。婆罗门阵营的大祭司五方祭司和100个小祭司以及残余的兵力依旧在逃。接下来的战争为“对婆罗门的最后一击”。玩家战后,npc战争为天竺各大佛国的兵力进剿婆罗门阵营,从各大佛国合围的时候开始。婆罗门阵营剩下一个游旷部的吠陀兵+一个牙旷部的婆罗门兵+一个参旷部的刹帝利兵+一个裨旷部的吠舍兵+一个偏旷部的首陀罗兵。佛国阵营合围的兵力则为一个牙旷部的佛兵+一个参旷部的金刚兵+一个裨旷部的罗汉兵+一个偏旷部的僧兵+一个副旷部的香客兵。这中间,婆罗门阵营一个游旷部的吠陀兵是佛国阵营最大的威胁。
围困婆罗门阵营的地点依旧在灵山佛国境内,所以我的全部橙色阿修罗以上的兵力也迅速赶到战场。蓝色阿修罗和青色阿修罗因为兵力限制的原因不能派出了。但就是这点兵力,无论在实力还是人数上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婆罗门阵营。婆罗门阵营在吠陀兵的保护之下,跟佛国阵营打得正难分难解,总的来说,婆罗门阵营还稍占上风。但我赶到之后,一切改变。又是一番摧枯拉朽,整个婆罗门阵营全部被消灭。
战后,我又因为消灭敌军超过90%而得到了奖励。兵力奖励现在已经是我本身兵力的零头了,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领地奖励上面,因为这次是100个佛国联合行动,所以最终的奖励是给了我一个佛国,可以由我在目前我还没有系统领土的任何一个佛国中选择一个。而我当然是毫不客气,将当初付出很大心血却颗粒无收的孔雀佛国收入囊中。
“婆罗门的反扑”剧情结束,接下来,将是“阿修罗降临”剧情。系统将举行新的选拔赛,选拔阿修罗阵营2000玩家。同时从这个剧情开始,系统有了新的规定,在野玩家只能平均加入互相敌对的两个阵营或者多个阵营,玩家数不能超过其他阵营100人,如果超过100人,则必须其他阵营补够名额之后,才能继续加入。于是婆罗门阵营灭亡之后的4000玩家,最终有2050人在波比带领下加入了阿修罗阵营,而其他1950人则加入了佛国阵营。
选拔赛还要进行,而事实上,就在“婆罗门的反扑”战争进行的同时,“佛国革命”和“北欧海盗的黎明”两个剧情也正在进行之中。在波斯帝国战场的“佛国革命”剧情中,十四妹带领拜月教参加了佛国阵营的选拔赛,但最终拥有美杜莎套装的娥娥却成为这个阵营的玩家首领。由于娥娥本来就是拜月教的创始人,也在这次选拔赛中,正式接过了拜月教玩家的指挥权。十四妹也不得不将拜月教还给了娥娥。此前十四妹之所以没有归还拜月教,主要就是格于娥娥目前的身份,不好公开活动。但现在既然娥娥愿意公开活动,尽管她已经在游戏中跟我们对立,也不得不将拜月教还给了她。而拜月教那边,对这个决定却很矛盾。毕竟拜月教曾经是娥娥一手带出来的,十四妹只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但当初跟着娥娥的拜月教老人,包括副教主赵灵儿在内,大多数都在核变中丧生,现在这个新的拜月教,绝大多数骨干倒是十四妹入主拜月教之后才带起来的。最终拜月教产生了分化,只有小部分老人跟着娥娥继续留在拜月教,其他成员则强烈要求十四妹继续带着他们留在“好古联盟”中,成立了“新拜月教”这个帮会。而佛国阵营中,1235个拜月教玩家中,只有124人愿意接受娥娥这个老教主,其他1111个人跟着十四妹到了新拜月教。所以佛国阵营中,依旧是十四妹最有实力。对此娥娥也没有意见,毕竟争霸是一个长远的事情,眼前来说,整个佛国阵营的团结最重要。至于拜月教分裂之后,她也可以慢慢吸取新血。
波斯战场“佛国革命”剧情的第一场战争叫做“唐吉纳鲁起义”。起义发生在波斯帝国东南部,跟天竺交界的地方。由于佛教在波斯的渗透,这一带实际上已经成了佛教在波斯的大本营,95%的居民已经开始信仰佛教。同时在东北部的大汉帝国西域地区,也已经拥有大量的佛国。也就是说,波斯帝国的东部,整个处在佛国的包围圈之中。由于佛教本身没有侵略性,所以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事实上在波斯帝国,经过佛教的长期传播,除了东南部地区之外,其他所有的波斯领土,至少也有50%的居民信仰佛教。这一点跟罗马帝国的信徒倒比较相似。
而一旦佛教得到大力的倡导,波斯帝国的残暴就更加为居民所不容。原本还愿意隐忍的波斯居民,现在有了佛教为思想武器,无不纷纷筹划反抗暴行,建立人间佛国。而这其中,东南部地区因为地近天竺和大汉西域,更容易得到天竺佛国和西域佛国的支持,同时也因为信徒最多,更是对帝国的暴行不能忍受。于是起义也就爆发了。
但真正的第一仗,跟罗马帝国和天竺的战争一样,却并不是“唐吉纳鲁起义”,而是“波斯湾起义”。因为波斯湾作为海上交通要道,在现实中就非常重要,游戏中也仅次于苏伊士、燃灯佛国、巴拿马、马六甲等要冲的地位,各个玩家势力都非常重视这一带的发展。拜月教从准备进军波斯开始,就已经大量在波斯湾建立领地。于是当佛国阵营的选拔赛结束之后,佛国阵营玩家在波斯湾的领地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帝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先把这些钉子拔掉。
波斯湾的地形跟红海差不多,尽管波斯湾西岸是罗马帝国麦加州的领土,但系统却缺省认定帝国可以借道罗马使徒国进军,将帝国阵营玩家的兵力摆在了西岸。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成了自有玩家海战以来,最激烈的一场玩家海战。这是因为双方的实力都差不多,本身就是此前没有的;其次跟红海相似的海战布局,本身也就必然预示着战争即将激烈。
西岸的帝国阵营,撤退港口在靠近巴比伦一侧的肋区;而东岸的佛国阵营,撤退港口则在靠近海峡一侧的肋区。双方的大本营还是中区,所以双方的战区还是划分为大本营、撤退区、海峡区、巴比伦区和肋区五个部分。佛国阵营玩家首领为曹梳妆,帝国阵营玩家首领为大流士。佛国阵营以中国玩家居多,帝国阵营为伊朗玩家居多。战场之外,这两方玩家都是曾经的盟友,而且今后只要类似的游戏事件发生,依然还会是盟友,而现在却是游戏争霸的对立者。中国玩家有一半是“好古联盟”的,伊朗玩家则是全世界不甚积极的反联盟玩家。但无论双方的立场如何,现在的阵营则是对立,都以消灭对方保存自己获取更多军功和奖励为目的。
这是一场经典的海战,也正是从这一场战争开始,娥娥重新以曹梳妆的角色站上了世界玩家之巅。而全世界玩家此后最津津乐道的,都是娥娥如何在半个小时之内将佛国阵营的水师训练出强大的阵型,并在此后长期的海战中占尽优势。经过我后来亲自在论坛上承认,所有玩家都明白,要么是我自谦,要么我也没有娥娥那个本事。而我自己很清楚,我的确没有那个本事。
战争开始之后,双方就开始争夺制海权。很快双方就各自控制了自己一侧的海面巡逻,然后就是巡逻船和空军召唤的局部战争不断爆发。双方各有胜负,谁也没有能够将自己的巡逻线继续向前延伸,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的战争了。到此为止,双方进行得都很正常,比其他任何时候的海战都正常,算得上一场真正剑拔弩张的战斗。而我们这些观战的也纷纷猜测,到底谁能够首先打破僵局。
也就在这时候,佛国阵营的大军首先出发了,进攻的方向是对方的海峡区。帝国阵营当仁不让,也派出自己的魔晶炮船向佛国阵营的巴比伦区发动了攻击。这在双方都是非常正常的选择,毕竟这两个战区都距离撤退区最远,在这种海战地图中,也必然防守最为薄弱。
但大流士却失算了,他派出的小股进攻佛国阵营巴比伦区的部队,刚刚过了对方的巡逻线,就遭遇了数倍于己的敌军,然后他的这股部队就泥牛入海没有消息了。大流士对此非常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在这个战区还敢如此跟自己强硬,如此一来,岂不是对方会将他们的撤退区暴露在自己的攻击之下。大流士没有多想,立刻派出全部主力,攻击佛国阵营的撤退区。
而在帝国阵营的主力到达佛国阵营的撤退区之后,大流士也的确发现对方的兵力只有自己的一半。而对方还没有军队越过自己的巡逻线。大流士大喜,迅速向佛国阵营的撤退区发动了攻击。但也就在这时候,消息传来,对方另外一半的兵力已经猛扑本方的撤退区。大流士不由一惊,对方以一半兵力攻打本方空虚的撤退区,完全可以轻松拿下。而自己攻打对方的撤退区,却要遭遇对方一半的兵力阻击,到时候先被攻下的,一定是本方的撤退区,这对本方的士气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大流士对此并没有紧张,毕竟自己面对的,是对方的生力军;而对方却只是面对自己的空城。一仗打下来,士气下降是一定的,但本方以优势兵力对付对方的生力军,却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收获。到时候拿下对方撤退区之后,大家的士气也可以打平。所以大流士依旧下令强攻。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对方的兵力在海面上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明明本方的兵力占优,但无论攻击到哪个方向,似乎都要遭遇跟本方攻击力相等的抵抗。而且慢慢打下来,似乎本方的损失还大过对方。对此大流士百思不得其解。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个情况依旧得不到改变。无论大流士怎么变阵,对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以略微超过本方的攻击力进行抵抗。结果撤退区还没有打下来,自己这边倒反损兵折将更多。大流士偏不信邪,继续改变阵势,但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就在战争进行了半个小时之后,帝国阵营的撤退区不攻而破。得到消息的帝国阵营士气降低了20%。这样一来,帝国阵营在战斗中的损失也变得更大了。大流士豁了出去,命令加快攻击。但这样的结果是本方受到了更大的损失,损失更快。而对方的防线却迟迟不能攻破。这时候帝国阵营的兵力已经折损20%,而对方只折损了18%。大流士明白自己是撞了邪了,不得不命令大军暂时改变攻击方向,向对方防守比较薄弱的大本营发起攻击。可惜大流士这时候已经想到对方后面去了,就在他的大军即将赶到对方大本营的时候,本方大本营被攻占的消息又已经传来。帝国阵营的士气再次下降30%。这一下降就不得了了,总计50%的士气差距,意味着帝国阵营的战斗力已经只有对方的一半了。
大流士这时候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不应该倾巢而出,弄到现在这么被动。目前看来,自己再做任何的战略改变,都无非是被动挨打的结局。而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继续攻击对方的大本营。一旦拿下对方空虚的大本营,对方将同样下降30%的士气,双方的士气差距就只有20%了。
但就在大流士的大军赶到佛国阵营的大本营之后,却再次被敲了当头一棒。因为他忽然发现,对方20%的兵力,竟然早已回师大本营,等着他来攻击。这时候帝国阵营的主力已经只剩下80%,战斗力下降一半之后,相当于40%的兵力,正好跟对方使用阵势之后的20%兵力实力相当。
蓦然之间,大流士忽然发现,即使自己打下对方的大本营,那也肯定是惨胜,剩不下多少兵力了。到时候的结局怎样可想而知。所以大流士唯一的选择,就是绕道攻击对方的肋区。好歹在拿下对方的肋区和巴比伦区之后,也照样可以将对方的士气打掉20%,挽回一点差距。但大流士攻向对方的肋区之后,却发现形势是一样的糟糕。对方集中了5%的兵力在肋区,尽管到最后自己也有机会拿下对方的肋区,但那样一来,自己同样会再损失20%的兵力,前途难料。
百般思量的大流士决定放弃继续进攻了,刚好听到对方拿下本方肋区的消息,大流士认为佛国阵营的另外一路主力如今应该在肋区,所以本方撤退区的兵力应该比较少。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回师本方的撤退区,打通撤退的通道,体面地失败一回了。
但就连大流士如此良好的愿望,也在现实面前碰壁了。大流士在进军,佛国阵营后方的兵力也没有闲着。既然大流士放弃攻打撤退区和大本营,那么各自留下5%的兵力继续防守撤退区和大本营也差不多了,其余42%的兵力,早已尾随着帝国阵营的大军,在海面上布下了口袋阵。无论是大流士继续进攻肋区,还是大流士试图逃跑,口袋都可以立刻封口。只有当大流士继续向巴比伦区进军的情况下,口袋才暂时不会封上。但只要大流士转移到巴比伦区以后,也就自然进入了最后的瓮中了。现在大流士选择逃跑,当然是第一时间钻进口袋。同时,由于帝国阵营的肋区已经被拿下,大流士大军的士气再次下降10%,现在的士气只有40%了。就算佛国阵营不摆阵,大流士照样没有办法冲出去。而佛国阵营摆阵之后,帝国阵营的战损率已经超过佛国阵营40倍了。
最终佛国阵营在以部分战力跟对方全部兵力作战的情况下,依旧以不到20%的战损,将对方全歼在波斯湾。娥娥一战成名,迅即成为游戏的风云人物。
不过“婆罗门的反扑”剧情还没有结束。婆罗门阵营的大祭司五方祭司和100个小祭司以及残余的兵力依旧在逃。接下来的战争为“对婆罗门的最后一击”。玩家战后,npc战争为天竺各大佛国的兵力进剿婆罗门阵营,从各大佛国合围的时候开始。婆罗门阵营剩下一个游旷部的吠陀兵+一个牙旷部的婆罗门兵+一个参旷部的刹帝利兵+一个裨旷部的吠舍兵+一个偏旷部的首陀罗兵。佛国阵营合围的兵力则为一个牙旷部的佛兵+一个参旷部的金刚兵+一个裨旷部的罗汉兵+一个偏旷部的僧兵+一个副旷部的香客兵。这中间,婆罗门阵营一个游旷部的吠陀兵是佛国阵营最大的威胁。
围困婆罗门阵营的地点依旧在灵山佛国境内,所以我的全部橙色阿修罗以上的兵力也迅速赶到战场。蓝色阿修罗和青色阿修罗因为兵力限制的原因不能派出了。但就是这点兵力,无论在实力还是人数上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婆罗门阵营。婆罗门阵营在吠陀兵的保护之下,跟佛国阵营打得正难分难解,总的来说,婆罗门阵营还稍占上风。但我赶到之后,一切改变。又是一番摧枯拉朽,整个婆罗门阵营全部被消灭。
战后,我又因为消灭敌军超过90%而得到了奖励。兵力奖励现在已经是我本身兵力的零头了,可以忽略不计。但在领地奖励上面,因为这次是100个佛国联合行动,所以最终的奖励是给了我一个佛国,可以由我在目前我还没有系统领土的任何一个佛国中选择一个。而我当然是毫不客气,将当初付出很大心血却颗粒无收的孔雀佛国收入囊中。
“婆罗门的反扑”剧情结束,接下来,将是“阿修罗降临”剧情。系统将举行新的选拔赛,选拔阿修罗阵营2000玩家。同时从这个剧情开始,系统有了新的规定,在野玩家只能平均加入互相敌对的两个阵营或者多个阵营,玩家数不能超过其他阵营100人,如果超过100人,则必须其他阵营补够名额之后,才能继续加入。于是婆罗门阵营灭亡之后的4000玩家,最终有2050人在波比带领下加入了阿修罗阵营,而其他1950人则加入了佛国阵营。
选拔赛还要进行,而事实上,就在“婆罗门的反扑”战争进行的同时,“佛国革命”和“北欧海盗的黎明”两个剧情也正在进行之中。在波斯帝国战场的“佛国革命”剧情中,十四妹带领拜月教参加了佛国阵营的选拔赛,但最终拥有美杜莎套装的娥娥却成为这个阵营的玩家首领。由于娥娥本来就是拜月教的创始人,也在这次选拔赛中,正式接过了拜月教玩家的指挥权。十四妹也不得不将拜月教还给了娥娥。此前十四妹之所以没有归还拜月教,主要就是格于娥娥目前的身份,不好公开活动。但现在既然娥娥愿意公开活动,尽管她已经在游戏中跟我们对立,也不得不将拜月教还给了她。而拜月教那边,对这个决定却很矛盾。毕竟拜月教曾经是娥娥一手带出来的,十四妹只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但当初跟着娥娥的拜月教老人,包括副教主赵灵儿在内,大多数都在核变中丧生,现在这个新的拜月教,绝大多数骨干倒是十四妹入主拜月教之后才带起来的。最终拜月教产生了分化,只有小部分老人跟着娥娥继续留在拜月教,其他成员则强烈要求十四妹继续带着他们留在“好古联盟”中,成立了“新拜月教”这个帮会。而佛国阵营中,1235个拜月教玩家中,只有124人愿意接受娥娥这个老教主,其他1111个人跟着十四妹到了新拜月教。所以佛国阵营中,依旧是十四妹最有实力。对此娥娥也没有意见,毕竟争霸是一个长远的事情,眼前来说,整个佛国阵营的团结最重要。至于拜月教分裂之后,她也可以慢慢吸取新血。
波斯战场“佛国革命”剧情的第一场战争叫做“唐吉纳鲁起义”。起义发生在波斯帝国东南部,跟天竺交界的地方。由于佛教在波斯的渗透,这一带实际上已经成了佛教在波斯的大本营,95%的居民已经开始信仰佛教。同时在东北部的大汉帝国西域地区,也已经拥有大量的佛国。也就是说,波斯帝国的东部,整个处在佛国的包围圈之中。由于佛教本身没有侵略性,所以更容易被民众接受。事实上在波斯帝国,经过佛教的长期传播,除了东南部地区之外,其他所有的波斯领土,至少也有50%的居民信仰佛教。这一点跟罗马帝国的信徒倒比较相似。
而一旦佛教得到大力的倡导,波斯帝国的残暴就更加为居民所不容。原本还愿意隐忍的波斯居民,现在有了佛教为思想武器,无不纷纷筹划反抗暴行,建立人间佛国。而这其中,东南部地区因为地近天竺和大汉西域,更容易得到天竺佛国和西域佛国的支持,同时也因为信徒最多,更是对帝国的暴行不能忍受。于是起义也就爆发了。
但真正的第一仗,跟罗马帝国和天竺的战争一样,却并不是“唐吉纳鲁起义”,而是“波斯湾起义”。因为波斯湾作为海上交通要道,在现实中就非常重要,游戏中也仅次于苏伊士、燃灯佛国、巴拿马、马六甲等要冲的地位,各个玩家势力都非常重视这一带的发展。拜月教从准备进军波斯开始,就已经大量在波斯湾建立领地。于是当佛国阵营的选拔赛结束之后,佛国阵营玩家在波斯湾的领地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帝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定要先把这些钉子拔掉。
波斯湾的地形跟红海差不多,尽管波斯湾西岸是罗马帝国麦加州的领土,但系统却缺省认定帝国可以借道罗马使徒国进军,将帝国阵营玩家的兵力摆在了西岸。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成了自有玩家海战以来,最激烈的一场玩家海战。这是因为双方的实力都差不多,本身就是此前没有的;其次跟红海相似的海战布局,本身也就必然预示着战争即将激烈。
西岸的帝国阵营,撤退港口在靠近巴比伦一侧的肋区;而东岸的佛国阵营,撤退港口则在靠近海峡一侧的肋区。双方的大本营还是中区,所以双方的战区还是划分为大本营、撤退区、海峡区、巴比伦区和肋区五个部分。佛国阵营玩家首领为曹梳妆,帝国阵营玩家首领为大流士。佛国阵营以中国玩家居多,帝国阵营为伊朗玩家居多。战场之外,这两方玩家都是曾经的盟友,而且今后只要类似的游戏事件发生,依然还会是盟友,而现在却是游戏争霸的对立者。中国玩家有一半是“好古联盟”的,伊朗玩家则是全世界不甚积极的反联盟玩家。但无论双方的立场如何,现在的阵营则是对立,都以消灭对方保存自己获取更多军功和奖励为目的。
这是一场经典的海战,也正是从这一场战争开始,娥娥重新以曹梳妆的角色站上了世界玩家之巅。而全世界玩家此后最津津乐道的,都是娥娥如何在半个小时之内将佛国阵营的水师训练出强大的阵型,并在此后长期的海战中占尽优势。经过我后来亲自在论坛上承认,所有玩家都明白,要么是我自谦,要么我也没有娥娥那个本事。而我自己很清楚,我的确没有那个本事。
战争开始之后,双方就开始争夺制海权。很快双方就各自控制了自己一侧的海面巡逻,然后就是巡逻船和空军召唤的局部战争不断爆发。双方各有胜负,谁也没有能够将自己的巡逻线继续向前延伸,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的战争了。到此为止,双方进行得都很正常,比其他任何时候的海战都正常,算得上一场真正剑拔弩张的战斗。而我们这些观战的也纷纷猜测,到底谁能够首先打破僵局。
也就在这时候,佛国阵营的大军首先出发了,进攻的方向是对方的海峡区。帝国阵营当仁不让,也派出自己的魔晶炮船向佛国阵营的巴比伦区发动了攻击。这在双方都是非常正常的选择,毕竟这两个战区都距离撤退区最远,在这种海战地图中,也必然防守最为薄弱。
但大流士却失算了,他派出的小股进攻佛国阵营巴比伦区的部队,刚刚过了对方的巡逻线,就遭遇了数倍于己的敌军,然后他的这股部队就泥牛入海没有消息了。大流士对此非常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在这个战区还敢如此跟自己强硬,如此一来,岂不是对方会将他们的撤退区暴露在自己的攻击之下。大流士没有多想,立刻派出全部主力,攻击佛国阵营的撤退区。
而在帝国阵营的主力到达佛国阵营的撤退区之后,大流士也的确发现对方的兵力只有自己的一半。而对方还没有军队越过自己的巡逻线。大流士大喜,迅速向佛国阵营的撤退区发动了攻击。但也就在这时候,消息传来,对方另外一半的兵力已经猛扑本方的撤退区。大流士不由一惊,对方以一半兵力攻打本方空虚的撤退区,完全可以轻松拿下。而自己攻打对方的撤退区,却要遭遇对方一半的兵力阻击,到时候先被攻下的,一定是本方的撤退区,这对本方的士气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大流士对此并没有紧张,毕竟自己面对的,是对方的生力军;而对方却只是面对自己的空城。一仗打下来,士气下降是一定的,但本方以优势兵力对付对方的生力军,却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收获。到时候拿下对方撤退区之后,大家的士气也可以打平。所以大流士依旧下令强攻。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对方的兵力在海面上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阵型。明明本方的兵力占优,但无论攻击到哪个方向,似乎都要遭遇跟本方攻击力相等的抵抗。而且慢慢打下来,似乎本方的损失还大过对方。对此大流士百思不得其解。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个情况依旧得不到改变。无论大流士怎么变阵,对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以略微超过本方的攻击力进行抵抗。结果撤退区还没有打下来,自己这边倒反损兵折将更多。大流士偏不信邪,继续改变阵势,但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就在战争进行了半个小时之后,帝国阵营的撤退区不攻而破。得到消息的帝国阵营士气降低了20%。这样一来,帝国阵营在战斗中的损失也变得更大了。大流士豁了出去,命令加快攻击。但这样的结果是本方受到了更大的损失,损失更快。而对方的防线却迟迟不能攻破。这时候帝国阵营的兵力已经折损20%,而对方只折损了18%。大流士明白自己是撞了邪了,不得不命令大军暂时改变攻击方向,向对方防守比较薄弱的大本营发起攻击。可惜大流士这时候已经想到对方后面去了,就在他的大军即将赶到对方大本营的时候,本方大本营被攻占的消息又已经传来。帝国阵营的士气再次下降30%。这一下降就不得了了,总计50%的士气差距,意味着帝国阵营的战斗力已经只有对方的一半了。
大流士这时候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不应该倾巢而出,弄到现在这么被动。目前看来,自己再做任何的战略改变,都无非是被动挨打的结局。而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继续攻击对方的大本营。一旦拿下对方空虚的大本营,对方将同样下降30%的士气,双方的士气差距就只有20%了。
但就在大流士的大军赶到佛国阵营的大本营之后,却再次被敲了当头一棒。因为他忽然发现,对方20%的兵力,竟然早已回师大本营,等着他来攻击。这时候帝国阵营的主力已经只剩下80%,战斗力下降一半之后,相当于40%的兵力,正好跟对方使用阵势之后的20%兵力实力相当。
蓦然之间,大流士忽然发现,即使自己打下对方的大本营,那也肯定是惨胜,剩不下多少兵力了。到时候的结局怎样可想而知。所以大流士唯一的选择,就是绕道攻击对方的肋区。好歹在拿下对方的肋区和巴比伦区之后,也照样可以将对方的士气打掉20%,挽回一点差距。但大流士攻向对方的肋区之后,却发现形势是一样的糟糕。对方集中了5%的兵力在肋区,尽管到最后自己也有机会拿下对方的肋区,但那样一来,自己同样会再损失20%的兵力,前途难料。
百般思量的大流士决定放弃继续进攻了,刚好听到对方拿下本方肋区的消息,大流士认为佛国阵营的另外一路主力如今应该在肋区,所以本方撤退区的兵力应该比较少。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回师本方的撤退区,打通撤退的通道,体面地失败一回了。
但就连大流士如此良好的愿望,也在现实面前碰壁了。大流士在进军,佛国阵营后方的兵力也没有闲着。既然大流士放弃攻打撤退区和大本营,那么各自留下5%的兵力继续防守撤退区和大本营也差不多了,其余42%的兵力,早已尾随着帝国阵营的大军,在海面上布下了口袋阵。无论是大流士继续进攻肋区,还是大流士试图逃跑,口袋都可以立刻封口。只有当大流士继续向巴比伦区进军的情况下,口袋才暂时不会封上。但只要大流士转移到巴比伦区以后,也就自然进入了最后的瓮中了。现在大流士选择逃跑,当然是第一时间钻进口袋。同时,由于帝国阵营的肋区已经被拿下,大流士大军的士气再次下降10%,现在的士气只有40%了。就算佛国阵营不摆阵,大流士照样没有办法冲出去。而佛国阵营摆阵之后,帝国阵营的战损率已经超过佛国阵营40倍了。
最终佛国阵营在以部分战力跟对方全部兵力作战的情况下,依旧以不到20%的战损,将对方全歼在波斯湾。娥娥一战成名,迅即成为游戏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