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余贺伦打发去筹措援朝抗倭的事时,他向我提了几个要求,别的都还好说,就是两个月内造出二十艘大五千料、载重五百人的四桅封舟有点难为我。
我所谓的难为并不是说大汉没有造这种大船的能力,而是因为自从禁海之后,朝廷的战船规模也随之减小,近几十年来造的最大规模的战舰也不过两千料,一时半会要想恢复建造五千料的大舰,朝廷舟场必须恢复弃置多年的超大型建造工场,不说别的,单就人力物力的投入那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到的,要再加上大舰上的火器配置那就够我喝一壶的。
因为这个事,我交代余贺伦先从各水师抽调尽可能多的两千料战舰投入对倭作战,并向他保证,只要他能截断倭寇增兵和撤退的通道,使朝廷有充足的时间发兵朝鲜,那我在三个月内可以给他配给十到二十艘五千料大舰。余贺伦虽然有点不乐意,但也不敢抗旨,最后还让兵部左侍郎史景隆代他呈上了一份他多年以来研究和绘制的大舰配载图。
为了尽快实现我的诺言,我把军器局主事焦言秀和专管造船的工部都水司主事孙福焕招了过来。
焦言秀看了大舰配载图以后,捋着山羊胡子考虑了半天,最后下定决心似的说道:“皇上,这事是有些难,不过军器局紧紧手,加班加点先造舰载火炮三个月内应该能造出来,不过朝廷还得多拨些银两才行,至少得二十万两。”
“这个没问题。”我点头道,“你拟份折子交给朕,朕交由户部办理就是,如今方明德手里颇为阔绰,不割他的肉对不起朕对他的栽培。”
说完,我用询问的目光向站在一旁沉思的孙福焕看去,孙福焕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当看见我要询问他时,忙一躬身道:“皇上,五千料大舰工场早已废置多年,一时要想启用,只怕要费些事,皇上恕罪,臣不是推脱,只是三个月,……唉,似乎仓促了些。”
“造不出来?”我有些失望的问道。
孙福焕很让我失落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提高精神说道:“皇上,朝廷舟场一时为难,不过福建几个福船场倒有这能力,只是他们现在造的是民船,要征用福船场还需对场主加以优抚,而且民船改兵船,工场也需改造,虽然可以节省些时间,但也需花些银子。”
又是银子,真是没钱难倒英雄汉,不过幸好我进行的改革让朝廷岁入大增,而且一些开支也朝廷织造场的兴隆减免了,现在就看孙福焕要多少钱了。
“银子好说,如今各营军饷,户部已另有出处,而且征北的军需也不需全由库中拨付,你说的这些只要能尽快造出大舰,需要多少银子,朕会拨付给你。”
孙福焕并没有要多少银子,这就让我放心了。我吩咐孙福焕、焦言秀他们用心办差,至于那些具体事我就没必要多操心了。
孙福焕先走了,焦言秀却留了下来,他现在领了兵部右侍郎的爵衔,和我见面的次数多了,已经没有那么拘束了:“皇上,您不传臣,臣还正有事禀报呢。皇上让臣招揽有能力的红夷,您还别说,臣还真寻摸到一个番僧,这人不但精通火器船舰,就连历法天文也颇为精通。臣觉着这人可用,正想向皇上禀报。”
“番僧,莫非是天竺和尚?还懂火器历法,这倒有些意思。“我敷衍的说了一句。自从我重用焦言秀以后,他没少向我推荐什么“人才”,可惜这些个人才除了懂点火器知识,别的就是一窍不通了,弄得我心里有气又不好发,并且为了不打击焦言秀的积极性还得整天夸奖他,现在我听他说什么红夷已经不感兴趣了。
焦言秀解释道:“这事怪臣没说清楚,那不是什么番僧,而是个佛朗机国来的耶酥教传教士,叫什么卢斯特的,这人曾游历东西各国,不但懂汉话,而且还懂各国番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单说对火器的精通,就令臣佩服的五体投地。皇上,臣看着这人可用,绝非臣以前引见过的那些红夷可比。”
噢?焦言秀这个人自恃才高,从来没有佩服过什么人,这次居然佩服的五体投地,那这个卢斯特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那我不如再相信焦言秀一回,见见这个什么佛朗机(欧洲统称)洋和尚。
我准了焦言秀的请,让他明天把卢斯特带进宫来,我要在晴翠阁接见他。
到了晚上我回到后宫把卢斯特当希奇事说给了萧玉和翠儿听,翠儿很是激动,她以前就听我说过几次洋人的事,早就不知提起了多大的兴趣,这回一听来了个会说中国话的洋和尚,就软磨硬缠的想让我带她去开开眼。我被翠儿缠得没点脾气,又想到晴翠阁与内宫近在咫尺,便破例答应她和萧玉明天可以躲在幕帘后头偷偷看上一眼,但只许看一眼便要马上回内宫。萧玉和翠儿高兴万分,当夜伺候的更是殷勤。
第二天下了早朝,我把商部主事徐光启也叫了过来,让他与议事大臣们一起陪我见卢斯特,我之所以叫他,是因为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卢斯特激发起他也许存在的科学精神。徐光启这还是第一次与议事大臣们一起侍驾,兴奋激动自然是溢于言表
辰时三刻,卢斯特在焦言秀带领下捧着一本《圣经》进了晴翠阁,这卢斯特果然是一副欧洲人的相貌,身材足足比焦言秀高了一头,蓝眼酒糟鼻,脑袋顶上光可照人,只有两边耳朵上方有半圈说不上红也说不上黄的卷曲头发圈到脑后。
我威仪无限的坐在龙椅上,这时身后的幕帘微微动了动,这一定是萧玉和翠儿那两个丫头看见新鲜事而激动了。我回手轻轻拍了拍幕帘,示意萧玉和翠儿不要乱动,我的这个指示起了作用,接着便听见她们以轻微的脚步溜了出去。
“愿主保佑我亲爱的大皇帝陛下。上帝与陛下同在!”卢斯特彬彬有礼的行了个西方的鞠躬礼,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左督御使刘有光很不满的说道:“你这个红夷好生无礼,难道不知道觐见大汉皇帝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噢,下跪?”卢斯特很不解的摊了摊双手,“不,大人,我们只应该向上帝下跪,皇帝陛下也是上帝的子女。”
“哈,你这个红夷当真是从蛮荒之地来的。”徐光启鄙夷的说道,“你难道不知皇上是天子?天子天子,意思就是上天之子。你那上帝是什么东西,难道能与我大汉天子相比?”
卢斯特并没有生气,微微一笑说道:“仁慈的上帝会宽恕您的,年轻的大人。”
“好了,都不要再争了。”我制止了这场毫无意义的礼节之争,“卢斯特先生,您在大汉多年,应当知道大汉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不过朕知道神父是上帝在人间的使者,所以就不计较了。也愿上帝保佑神父。”我说完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噢,上帝,我在异教徒的国家遇到了一位圣徒!”卢斯特捧起《圣经》激动的说道。
靠,这洋和尚也太好骗了,我只划了个十字就使他这么激动,要是用英语说句“上帝与我们同在”,他还不得晕倒。不过我还是不说为妙,谁知道这个时代的英语与现代英语有多大区别?
“卢斯特先生是哪国人?”我既然都是“圣徒”了,那就没必要再和卢斯特那么多废话了。
“亲爱的陛下,我是尼德兰人。”
“是吗?美丽的郁金香让人迷醉。”我奉承了一句。尼德兰就是荷兰,在这个时代郁金香虽然刚刚引入荷兰不久,但荷兰人为其天生丽质、高雅华贵所倾倒,迷恋得如醉如痴,惊为天赐。它已经成为人们希冀的珍品。
卢斯特眼中满是惊喜,向我做了个要拥抱的姿势:“陛下也喜欢美丽的郁金香?如果我回到尼德兰,一定把最美丽的郁金香移植到汉国,陛下可以把它献给自己的甜心。”
这么直接?西洋人感情表达方式确实和我们不一样。
“卢斯特先生,朕听焦言秀说,你对火器船舰还有历法等等颇为精通,你可否告诉朕,在你眼中,大汉的战船和火器如何?”我切入正体问道。
鲁斯特耸了耸肩:“请陛下原谅,贵国的帆船上只装有小型的铁火铳,而无铜火铳,火药也很糟糕……贵国的火绳枪质量也很低劣,弹丸连普通的胸护甲也打不穿,尤其是士兵不懂得如何瞄准,这样一来浪费是惊人的。我曾在海上看到上百艘汉国的战船围攻一艘海盗船,这些船顺风抛撒石灰粉,以迷盲敌人。因为他们数量众多,可以产生一些效果。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战术。说真的,贵国的兵士并不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
卢斯特的话让我和大臣们很没面子,但我也得很无奈的承认卢斯特的话,虽然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使用远远早于欧洲,但十五世纪末期以后,欧洲的火器已经开始超越中国,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卢斯特完全有资格蔑视中国的火器。
卢斯特的批评至少在表面上是诚恳的,中西火器的差距也是现摆着的,但我知道,技术并不是大问题,毕竟大汉并不缺人才,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还比较缓慢的时代,要在武器上超越西方并不是难事。
限制大汉发展的根源不在这里,自从宋朝建立以后,特别是程朱理学在大汉成为主导思想后,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已经被磨灭怠尽,科学上进的精神也被钳制了。如果不打破这个牢笼,大汉的未来必然是黑暗的。
然而我又不能完全用欧洲的方式改造大汉,毕竟一个国家的传统形成是需要千百年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贸然用一种不符合国情的思想来改造大汉,那无异于外来物种入侵,最终不是因为不合国情而消亡,就是引起轩然大波,不管是什么结果,对大汉都不好。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是的,外国好的东西应当“拿来”,但是本国的优秀传统还是要保留的,合其两优为一优,灭其两害为无害,这或许是一种可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吧?
我所谓的难为并不是说大汉没有造这种大船的能力,而是因为自从禁海之后,朝廷的战船规模也随之减小,近几十年来造的最大规模的战舰也不过两千料,一时半会要想恢复建造五千料的大舰,朝廷舟场必须恢复弃置多年的超大型建造工场,不说别的,单就人力物力的投入那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到的,要再加上大舰上的火器配置那就够我喝一壶的。
因为这个事,我交代余贺伦先从各水师抽调尽可能多的两千料战舰投入对倭作战,并向他保证,只要他能截断倭寇增兵和撤退的通道,使朝廷有充足的时间发兵朝鲜,那我在三个月内可以给他配给十到二十艘五千料大舰。余贺伦虽然有点不乐意,但也不敢抗旨,最后还让兵部左侍郎史景隆代他呈上了一份他多年以来研究和绘制的大舰配载图。
为了尽快实现我的诺言,我把军器局主事焦言秀和专管造船的工部都水司主事孙福焕招了过来。
焦言秀看了大舰配载图以后,捋着山羊胡子考虑了半天,最后下定决心似的说道:“皇上,这事是有些难,不过军器局紧紧手,加班加点先造舰载火炮三个月内应该能造出来,不过朝廷还得多拨些银两才行,至少得二十万两。”
“这个没问题。”我点头道,“你拟份折子交给朕,朕交由户部办理就是,如今方明德手里颇为阔绰,不割他的肉对不起朕对他的栽培。”
说完,我用询问的目光向站在一旁沉思的孙福焕看去,孙福焕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当看见我要询问他时,忙一躬身道:“皇上,五千料大舰工场早已废置多年,一时要想启用,只怕要费些事,皇上恕罪,臣不是推脱,只是三个月,……唉,似乎仓促了些。”
“造不出来?”我有些失望的问道。
孙福焕很让我失落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提高精神说道:“皇上,朝廷舟场一时为难,不过福建几个福船场倒有这能力,只是他们现在造的是民船,要征用福船场还需对场主加以优抚,而且民船改兵船,工场也需改造,虽然可以节省些时间,但也需花些银子。”
又是银子,真是没钱难倒英雄汉,不过幸好我进行的改革让朝廷岁入大增,而且一些开支也朝廷织造场的兴隆减免了,现在就看孙福焕要多少钱了。
“银子好说,如今各营军饷,户部已另有出处,而且征北的军需也不需全由库中拨付,你说的这些只要能尽快造出大舰,需要多少银子,朕会拨付给你。”
孙福焕并没有要多少银子,这就让我放心了。我吩咐孙福焕、焦言秀他们用心办差,至于那些具体事我就没必要多操心了。
孙福焕先走了,焦言秀却留了下来,他现在领了兵部右侍郎的爵衔,和我见面的次数多了,已经没有那么拘束了:“皇上,您不传臣,臣还正有事禀报呢。皇上让臣招揽有能力的红夷,您还别说,臣还真寻摸到一个番僧,这人不但精通火器船舰,就连历法天文也颇为精通。臣觉着这人可用,正想向皇上禀报。”
“番僧,莫非是天竺和尚?还懂火器历法,这倒有些意思。“我敷衍的说了一句。自从我重用焦言秀以后,他没少向我推荐什么“人才”,可惜这些个人才除了懂点火器知识,别的就是一窍不通了,弄得我心里有气又不好发,并且为了不打击焦言秀的积极性还得整天夸奖他,现在我听他说什么红夷已经不感兴趣了。
焦言秀解释道:“这事怪臣没说清楚,那不是什么番僧,而是个佛朗机国来的耶酥教传教士,叫什么卢斯特的,这人曾游历东西各国,不但懂汉话,而且还懂各国番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单说对火器的精通,就令臣佩服的五体投地。皇上,臣看着这人可用,绝非臣以前引见过的那些红夷可比。”
噢?焦言秀这个人自恃才高,从来没有佩服过什么人,这次居然佩服的五体投地,那这个卢斯特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那我不如再相信焦言秀一回,见见这个什么佛朗机(欧洲统称)洋和尚。
我准了焦言秀的请,让他明天把卢斯特带进宫来,我要在晴翠阁接见他。
到了晚上我回到后宫把卢斯特当希奇事说给了萧玉和翠儿听,翠儿很是激动,她以前就听我说过几次洋人的事,早就不知提起了多大的兴趣,这回一听来了个会说中国话的洋和尚,就软磨硬缠的想让我带她去开开眼。我被翠儿缠得没点脾气,又想到晴翠阁与内宫近在咫尺,便破例答应她和萧玉明天可以躲在幕帘后头偷偷看上一眼,但只许看一眼便要马上回内宫。萧玉和翠儿高兴万分,当夜伺候的更是殷勤。
第二天下了早朝,我把商部主事徐光启也叫了过来,让他与议事大臣们一起陪我见卢斯特,我之所以叫他,是因为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卢斯特激发起他也许存在的科学精神。徐光启这还是第一次与议事大臣们一起侍驾,兴奋激动自然是溢于言表
辰时三刻,卢斯特在焦言秀带领下捧着一本《圣经》进了晴翠阁,这卢斯特果然是一副欧洲人的相貌,身材足足比焦言秀高了一头,蓝眼酒糟鼻,脑袋顶上光可照人,只有两边耳朵上方有半圈说不上红也说不上黄的卷曲头发圈到脑后。
我威仪无限的坐在龙椅上,这时身后的幕帘微微动了动,这一定是萧玉和翠儿那两个丫头看见新鲜事而激动了。我回手轻轻拍了拍幕帘,示意萧玉和翠儿不要乱动,我的这个指示起了作用,接着便听见她们以轻微的脚步溜了出去。
“愿主保佑我亲爱的大皇帝陛下。上帝与陛下同在!”卢斯特彬彬有礼的行了个西方的鞠躬礼,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左督御使刘有光很不满的说道:“你这个红夷好生无礼,难道不知道觐见大汉皇帝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噢,下跪?”卢斯特很不解的摊了摊双手,“不,大人,我们只应该向上帝下跪,皇帝陛下也是上帝的子女。”
“哈,你这个红夷当真是从蛮荒之地来的。”徐光启鄙夷的说道,“你难道不知皇上是天子?天子天子,意思就是上天之子。你那上帝是什么东西,难道能与我大汉天子相比?”
卢斯特并没有生气,微微一笑说道:“仁慈的上帝会宽恕您的,年轻的大人。”
“好了,都不要再争了。”我制止了这场毫无意义的礼节之争,“卢斯特先生,您在大汉多年,应当知道大汉有句话叫做‘入乡随俗’。不过朕知道神父是上帝在人间的使者,所以就不计较了。也愿上帝保佑神父。”我说完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噢,上帝,我在异教徒的国家遇到了一位圣徒!”卢斯特捧起《圣经》激动的说道。
靠,这洋和尚也太好骗了,我只划了个十字就使他这么激动,要是用英语说句“上帝与我们同在”,他还不得晕倒。不过我还是不说为妙,谁知道这个时代的英语与现代英语有多大区别?
“卢斯特先生是哪国人?”我既然都是“圣徒”了,那就没必要再和卢斯特那么多废话了。
“亲爱的陛下,我是尼德兰人。”
“是吗?美丽的郁金香让人迷醉。”我奉承了一句。尼德兰就是荷兰,在这个时代郁金香虽然刚刚引入荷兰不久,但荷兰人为其天生丽质、高雅华贵所倾倒,迷恋得如醉如痴,惊为天赐。它已经成为人们希冀的珍品。
卢斯特眼中满是惊喜,向我做了个要拥抱的姿势:“陛下也喜欢美丽的郁金香?如果我回到尼德兰,一定把最美丽的郁金香移植到汉国,陛下可以把它献给自己的甜心。”
这么直接?西洋人感情表达方式确实和我们不一样。
“卢斯特先生,朕听焦言秀说,你对火器船舰还有历法等等颇为精通,你可否告诉朕,在你眼中,大汉的战船和火器如何?”我切入正体问道。
鲁斯特耸了耸肩:“请陛下原谅,贵国的帆船上只装有小型的铁火铳,而无铜火铳,火药也很糟糕……贵国的火绳枪质量也很低劣,弹丸连普通的胸护甲也打不穿,尤其是士兵不懂得如何瞄准,这样一来浪费是惊人的。我曾在海上看到上百艘汉国的战船围攻一艘海盗船,这些船顺风抛撒石灰粉,以迷盲敌人。因为他们数量众多,可以产生一些效果。这就是他们的主要战术。说真的,贵国的兵士并不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
卢斯特的话让我和大臣们很没面子,但我也得很无奈的承认卢斯特的话,虽然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使用远远早于欧洲,但十五世纪末期以后,欧洲的火器已经开始超越中国,现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卢斯特完全有资格蔑视中国的火器。
卢斯特的批评至少在表面上是诚恳的,中西火器的差距也是现摆着的,但我知道,技术并不是大问题,毕竟大汉并不缺人才,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还比较缓慢的时代,要在武器上超越西方并不是难事。
限制大汉发展的根源不在这里,自从宋朝建立以后,特别是程朱理学在大汉成为主导思想后,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已经被磨灭怠尽,科学上进的精神也被钳制了。如果不打破这个牢笼,大汉的未来必然是黑暗的。
然而我又不能完全用欧洲的方式改造大汉,毕竟一个国家的传统形成是需要千百年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贸然用一种不符合国情的思想来改造大汉,那无异于外来物种入侵,最终不是因为不合国情而消亡,就是引起轩然大波,不管是什么结果,对大汉都不好。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是的,外国好的东西应当“拿来”,但是本国的优秀传统还是要保留的,合其两优为一优,灭其两害为无害,这或许是一种可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