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四年,明朝历史上动荡的一年开始了!
在这一年的六月,原本被官降一级,戴罪立功的江南巡抚朱斌,因为在任上的出色表现,被重新官复原职,其实这是人人都知道,早晚会发生的事情。
江南军机营在这一年成立,军机营大统制,正是朝廷的通缉要犯黄溪。朱斌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只不过黄溪却无法在公众场合露面,他成了一个影子,朱斌用来监视江南各地情报的影子!
朱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海盐的陶家进行了艰苦的谈判,陶家放在浙江各地的情报系统,必须全部放弃,无条件地转到他的军机营中。而做为回报,他将会给陶家更大的经商权利。
宁波孙家的下场,做为陶家主事的陶乐闵,已经清楚地看在了眼里。他开始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与朱斌合作的,就是他的朋友,而不肯合作的,那么朱斌毫不犹豫地会将其铲除。
好在这位巡抚大人即将成为自己的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把自己辛苦多年组建的情报体系交给朱斌,在心理上也不是什么太难接受的事情。况且,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在朱斌手下为官,并且深得重用。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陶乐闵终于答应了朱斌的要求…….
这事的了解让朱斌放下了心头的大患,将一个随时可能让自己寝食难安地组织,转化到自己地手下。加上又有黄溪这么一个锦衣卫中的资深特务来管理。无疑是一个惬意的事。
而朱斌对江南经济结果做地调整,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尤其是对江南运河的疏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朱斌有这个信心,在三到五年之内,江南的经济将会顺着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地走下去……
可就朱斌一帆风顺的时候,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却遇到了一场足以将其整个摧毁地危机!
崇祯三年年底,大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提出任封疆大臣,精择八部大帅,分别战守;蓟镇备守,辽镇备战;合蓟辽战守,防御插汉,收复城池等建议,崇祯帝全部应允。
四年初,辽东巡抚丘禾嘉。请求挟遵永大捷之威,继而收复广宁、义州、右屯三城。孙承宗经过考虑之后,命丘禾嘉先据右屯,修筑大凌河城。以锦州、大凌河、右屯就形成犄角之势。可以相互依托。再向东北依次推进,收复较远的广宁城。
而具体筑城的任务。则落落到了祖大寿的身上。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副将何可刚率兵四千,驻守其地。另有班军一万余人,负责修建大凌城。
当明军重新修筑大凌城的消息传到皇太极耳朵中后,皇太极勃然大怒,愤然道:“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
崇祯四年八月初四日,皇太极以大明“进兵辽东、破坏和议”为借口,亲起满汉大军两万余人,红夷大炮四十门,在大凌河城下集结。
鉴于大凌河城防守坚固,为减少伤亡,皇太极下令对该城进行围困,沿城四周修建栅栏,并挖出一条宽五尺、深七尺的壕沟,以切断城内外的联系。同时他派兵扼守住通往锦州的要道,阻击锦州方向出动地援兵,其后又陆续增兵到了五万。
兵法云“十者围之”,皇太极以五万大军,加上四道壕沟一道墙,足可抵十万之众,祖大寿的一万多人马想突围已绝对不可能!
面对后金的包围,祖大寿几次派兵出击,企图撕开缺口,打通城内外通道,杀出一条血路,但都没有成功。皇太极随即下令用火炮轰击城外的台堡。在猛烈地轰击之下,大凌河城外围的台堡一一落入敌手,包围圈不断压缩。
当大凌河被围地消息传来后,督师孙承宗、巡抚丘禾嘉立即组织援军,急赴前线增援,
以解大凌河之围。孙承宗、丘禾嘉亲自率军,与新升任的总兵官吴襄、宋伟合兵,约四万之众,由山海关向锦州进发。
当援军前锋近万名兵马赶到松山附近时,被阿济格率领的千余名满蒙骑兵拦截击败,退回锦州城内。九月初,另一支大队援兵赶到锦州城外,在小凌河对岸扎营时,皇太极亲率精兵偷袭大营,打得明军措手不及。
九月二十四日,援军主力,包括百余名战将和四万步骑,由监军、太仆寺少卿张春率领,渡过小凌河。三天以后的清晨,当这支兵马乘夜色推进到离大凌河只有十五里的长山时,才被敌兵的前哨发觉。皇太极迅速集合满、蒙、汉军两万人迎敌。当时明军的数量是后金军的一倍。
当后金军赶到阵前,见张春已将大
防御阵形,大炮鸟铳四面排列。皇太极先令骑兵分击,右翼直扑张春的大营,但因炮火猛烈,伤亡惨重,未能破阵。皇太极随即加入右翼,重整队伍,并令养性的炮兵移至明军阵地东侧,用火炮和火箭猛轰张春大营,明军伤亡大增,阵脚开始动摇,张春大营开始溃乱。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由吴襄、参将桑噶尔寨统率的另一支援军开始溃退。
张春在重创之下,仍收拾残卒,进行抵抗。当时正逢天起大风,张春便下令纵火攻击养性的炮兵阵地。没想到大火起后不久,风向逆转,反而扑向自己的阵地,引起阵脚大乱。皇太极乘机率骑兵冲击,张春的大营便一败涂地了。
三路兵马中的宋伟一营,在力战之后,也因势单力孤,只得撤退溃逃。至此,大军全线崩溃。
只此长山一役,明军四万之众被皇太极的两万人马击溃,损失惨重。包括张春在内的三十余位高级将领被俘,多名明军将领战死,兵马损失不计其数。更严重的是,明军再也没有力量组织任何援救了……
皇太极在击败援军之后,加紧对祖大寿的劝降工作。在此以前,皇太极已在军事压力之余,多次劝说过祖大寿。至此,皇太极再次派人带着二十三位降清文武官员的招降书,劝说祖大寿投降,却再次被祖大寿断然拒绝。
随着冬季的来临,大凌河城内的粮食供应越来越成问题,平民百姓首当其冲,饿死者无数。而兵士不久也无粮可食,先是杀马充饥,后开始有计划地杀人充饥。这些情况被掌握后,皇太极更加紧了劝降攻势。祖大寿至此已经走投无路,坚守到底,誓为大明效忠的信心开始动摇……
经过反复协商,祖大寿决定投降。十月二十八日,反对投降的副将何可刚被推出城门,在后金兵营前示众以后,被斩首。
—
何可刚临死之前,神色不变,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拖入城门后,饥饿至极的饥民一拥而上,争夺其肉而食。
斩杀何可刚后,祖大寿派出四名副将、二名游击出城,代表他与其他三十七位命官,与皇太极和众贝勒对天盟誓。盟毕,祖大寿正式献城投降。此时的大凌河城,在被围八十余天后,原有的三万余军民,只剩下一万人左右。
祖大寿正式投降后,受到了皇太极超规格的接见。诸贝勒出营一里迎接,到达御营时,皇太极出幄相迎,并免其跪拜,而行抱见礼。在并行进幄后,皇太极让祖大寿坐在自己身边狐帽、貂裘、白马等物。开宴入席时,祖大寿坐在汗兄代善之下,享受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投降后的第二天,祖大寿依照原先的约定,赴锦州进行策反。皇太极对他并不是没有顾虑,但考虑到如果祖大寿守诺且能策反锦州,确实是一本万利之事。而且当时祖大寿的子侄也留在后金营中,实际上近似人质,所以皇太极仍决定冒一次险。
然而,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并没有发动策反,他推说人手不够,时机未到,皇太极这次是看走了眼,祖大寿是诈降
长山、大凌河之败,使孙承宗不败的神话破灭。朝廷中的不满和攻击,犹如急风骤雨般向孙承宗压来。而朱斌当初提议的决不赞成修筑大凌河,更被当成了他又一次的英明远见!当然,这一点在崇祯皇帝面前,是没有任何人胆敢提起的!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最大的收获,却并不是击败了明军,或者是试验了后金自己的火炮。最让他高兴的,是借着大凌河之战的机会,解决了一直让他头疼的同为四大和硕贝勒的莽古尔泰。
七月十三日这一天,皇太极正站在城西山岗向城中观望,思考破敌之策。时众贝勒在侧,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莽古尔泰上前一步说:“昨天这一战,我部损失严重,我旗护军有随阿山出哨的,有附于额驸达尔汉的,是否现在把他们归还我?”
皇太极本来就在削弱他的权利,当然不肯答应。
生性暴躁,头脑简单的莽古尔泰,在和皇太极的争吵之下,居然将腰间佩刀拔出了五寸,汗王面前拔刀,何等严重?这就满清历史上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
击败张春的援军后,十月二十三日,众贝勒召开会议,一致决定免去莽古尔泰大贝勒之职,夺五牛录,罚银一万两。其后慑于皇太极威严,大贝勒代善也于其后主动让位。
从后金天聪元年即位到天聪五年年末,皇太极终于实现了朝纲独断南面独尊的愿望……
皇太极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却正在向着一个无底的深渊走进……
在这一年的六月,原本被官降一级,戴罪立功的江南巡抚朱斌,因为在任上的出色表现,被重新官复原职,其实这是人人都知道,早晚会发生的事情。
江南军机营在这一年成立,军机营大统制,正是朝廷的通缉要犯黄溪。朱斌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只不过黄溪却无法在公众场合露面,他成了一个影子,朱斌用来监视江南各地情报的影子!
朱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海盐的陶家进行了艰苦的谈判,陶家放在浙江各地的情报系统,必须全部放弃,无条件地转到他的军机营中。而做为回报,他将会给陶家更大的经商权利。
宁波孙家的下场,做为陶家主事的陶乐闵,已经清楚地看在了眼里。他开始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与朱斌合作的,就是他的朋友,而不肯合作的,那么朱斌毫不犹豫地会将其铲除。
好在这位巡抚大人即将成为自己的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把自己辛苦多年组建的情报体系交给朱斌,在心理上也不是什么太难接受的事情。况且,自己的儿子、孙子都在朱斌手下为官,并且深得重用。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陶乐闵终于答应了朱斌的要求…….
这事的了解让朱斌放下了心头的大患,将一个随时可能让自己寝食难安地组织,转化到自己地手下。加上又有黄溪这么一个锦衣卫中的资深特务来管理。无疑是一个惬意的事。
而朱斌对江南经济结果做地调整,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尤其是对江南运河的疏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朱斌有这个信心,在三到五年之内,江南的经济将会顺着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地走下去……
可就朱斌一帆风顺的时候,大明王朝这座大厦,却遇到了一场足以将其整个摧毁地危机!
崇祯三年年底,大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提出任封疆大臣,精择八部大帅,分别战守;蓟镇备守,辽镇备战;合蓟辽战守,防御插汉,收复城池等建议,崇祯帝全部应允。
四年初,辽东巡抚丘禾嘉。请求挟遵永大捷之威,继而收复广宁、义州、右屯三城。孙承宗经过考虑之后,命丘禾嘉先据右屯,修筑大凌河城。以锦州、大凌河、右屯就形成犄角之势。可以相互依托。再向东北依次推进,收复较远的广宁城。
而具体筑城的任务。则落落到了祖大寿的身上。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副将何可刚率兵四千,驻守其地。另有班军一万余人,负责修建大凌城。
当明军重新修筑大凌城的消息传到皇太极耳朵中后,皇太极勃然大怒,愤然道:“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
崇祯四年八月初四日,皇太极以大明“进兵辽东、破坏和议”为借口,亲起满汉大军两万余人,红夷大炮四十门,在大凌河城下集结。
鉴于大凌河城防守坚固,为减少伤亡,皇太极下令对该城进行围困,沿城四周修建栅栏,并挖出一条宽五尺、深七尺的壕沟,以切断城内外的联系。同时他派兵扼守住通往锦州的要道,阻击锦州方向出动地援兵,其后又陆续增兵到了五万。
兵法云“十者围之”,皇太极以五万大军,加上四道壕沟一道墙,足可抵十万之众,祖大寿的一万多人马想突围已绝对不可能!
面对后金的包围,祖大寿几次派兵出击,企图撕开缺口,打通城内外通道,杀出一条血路,但都没有成功。皇太极随即下令用火炮轰击城外的台堡。在猛烈地轰击之下,大凌河城外围的台堡一一落入敌手,包围圈不断压缩。
当大凌河被围地消息传来后,督师孙承宗、巡抚丘禾嘉立即组织援军,急赴前线增援,
以解大凌河之围。孙承宗、丘禾嘉亲自率军,与新升任的总兵官吴襄、宋伟合兵,约四万之众,由山海关向锦州进发。
当援军前锋近万名兵马赶到松山附近时,被阿济格率领的千余名满蒙骑兵拦截击败,退回锦州城内。九月初,另一支大队援兵赶到锦州城外,在小凌河对岸扎营时,皇太极亲率精兵偷袭大营,打得明军措手不及。
九月二十四日,援军主力,包括百余名战将和四万步骑,由监军、太仆寺少卿张春率领,渡过小凌河。三天以后的清晨,当这支兵马乘夜色推进到离大凌河只有十五里的长山时,才被敌兵的前哨发觉。皇太极迅速集合满、蒙、汉军两万人迎敌。当时明军的数量是后金军的一倍。
当后金军赶到阵前,见张春已将大
防御阵形,大炮鸟铳四面排列。皇太极先令骑兵分击,右翼直扑张春的大营,但因炮火猛烈,伤亡惨重,未能破阵。皇太极随即加入右翼,重整队伍,并令养性的炮兵移至明军阵地东侧,用火炮和火箭猛轰张春大营,明军伤亡大增,阵脚开始动摇,张春大营开始溃乱。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由吴襄、参将桑噶尔寨统率的另一支援军开始溃退。
张春在重创之下,仍收拾残卒,进行抵抗。当时正逢天起大风,张春便下令纵火攻击养性的炮兵阵地。没想到大火起后不久,风向逆转,反而扑向自己的阵地,引起阵脚大乱。皇太极乘机率骑兵冲击,张春的大营便一败涂地了。
三路兵马中的宋伟一营,在力战之后,也因势单力孤,只得撤退溃逃。至此,大军全线崩溃。
只此长山一役,明军四万之众被皇太极的两万人马击溃,损失惨重。包括张春在内的三十余位高级将领被俘,多名明军将领战死,兵马损失不计其数。更严重的是,明军再也没有力量组织任何援救了……
皇太极在击败援军之后,加紧对祖大寿的劝降工作。在此以前,皇太极已在军事压力之余,多次劝说过祖大寿。至此,皇太极再次派人带着二十三位降清文武官员的招降书,劝说祖大寿投降,却再次被祖大寿断然拒绝。
随着冬季的来临,大凌河城内的粮食供应越来越成问题,平民百姓首当其冲,饿死者无数。而兵士不久也无粮可食,先是杀马充饥,后开始有计划地杀人充饥。这些情况被掌握后,皇太极更加紧了劝降攻势。祖大寿至此已经走投无路,坚守到底,誓为大明效忠的信心开始动摇……
经过反复协商,祖大寿决定投降。十月二十八日,反对投降的副将何可刚被推出城门,在后金兵营前示众以后,被斩首。
—
何可刚临死之前,神色不变,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拖入城门后,饥饿至极的饥民一拥而上,争夺其肉而食。
斩杀何可刚后,祖大寿派出四名副将、二名游击出城,代表他与其他三十七位命官,与皇太极和众贝勒对天盟誓。盟毕,祖大寿正式献城投降。此时的大凌河城,在被围八十余天后,原有的三万余军民,只剩下一万人左右。
祖大寿正式投降后,受到了皇太极超规格的接见。诸贝勒出营一里迎接,到达御营时,皇太极出幄相迎,并免其跪拜,而行抱见礼。在并行进幄后,皇太极让祖大寿坐在自己身边狐帽、貂裘、白马等物。开宴入席时,祖大寿坐在汗兄代善之下,享受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投降后的第二天,祖大寿依照原先的约定,赴锦州进行策反。皇太极对他并不是没有顾虑,但考虑到如果祖大寿守诺且能策反锦州,确实是一本万利之事。而且当时祖大寿的子侄也留在后金营中,实际上近似人质,所以皇太极仍决定冒一次险。
然而,祖大寿回到锦州后,并没有发动策反,他推说人手不够,时机未到,皇太极这次是看走了眼,祖大寿是诈降
长山、大凌河之败,使孙承宗不败的神话破灭。朝廷中的不满和攻击,犹如急风骤雨般向孙承宗压来。而朱斌当初提议的决不赞成修筑大凌河,更被当成了他又一次的英明远见!当然,这一点在崇祯皇帝面前,是没有任何人胆敢提起的!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最大的收获,却并不是击败了明军,或者是试验了后金自己的火炮。最让他高兴的,是借着大凌河之战的机会,解决了一直让他头疼的同为四大和硕贝勒的莽古尔泰。
七月十三日这一天,皇太极正站在城西山岗向城中观望,思考破敌之策。时众贝勒在侧,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发生了。莽古尔泰上前一步说:“昨天这一战,我部损失严重,我旗护军有随阿山出哨的,有附于额驸达尔汉的,是否现在把他们归还我?”
皇太极本来就在削弱他的权利,当然不肯答应。
生性暴躁,头脑简单的莽古尔泰,在和皇太极的争吵之下,居然将腰间佩刀拔出了五寸,汗王面前拔刀,何等严重?这就满清历史上著名的“御前露刃”事件。
击败张春的援军后,十月二十三日,众贝勒召开会议,一致决定免去莽古尔泰大贝勒之职,夺五牛录,罚银一万两。其后慑于皇太极威严,大贝勒代善也于其后主动让位。
从后金天聪元年即位到天聪五年年末,皇太极终于实现了朝纲独断南面独尊的愿望……
皇太极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而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却正在向着一个无底的深渊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