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从十二岁跟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多罗特部,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七年,半辈子都是在马背上渡过,战场经验十分丰富。
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多铎带着三万八旗从北京出发,原本预计在今年五月份前将南京拿下,这样就可以在南方梅雨季节来临前退回北方。满洲八旗都是出生在苦寒的辽东,根本不适应气候温热潮湿的南方,所以速战速决才是这次南征的关键。
为了这次南征多铎准备充分,最为精锐的两白旗就带走了八千人,要知道整个两白旗的战士也只有两万四千人,除了阿济格带走的四千人,留在多尔衮身边的只有一半,一万两千人。
现在朝廷不稳,虽然多尔衮借着入关之战的威信在朝中树立了个人权威,还被封为摄政王,但是多铎知道这种权威是建立在多尔衮连续不断的胜利上。只要多铎和阿济格能连续不断的取胜,那多尔衮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战事稍有不利,朝中以代善、豪格为首的反对派必定卷土重来,对多尔衮兄弟的权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要知道代善的两红旗和豪格的两黄旗,相加的实力要比两白旗强大的多,只是这两派之间也是恶斗不止,这才让多尔衮得了便宜。但是这次南征如果失败,这两派势力必定联起手来对付多尔衮。
多铎想到朝廷中的烂事就头疼,他看了看帐中的诸位将领,然后说道:“你们没什么事就退吧,本王要休息一下!”
多铎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再加上江南的气候影响,所以身体十分不舒服,博洛等人也知道多铎身体什么情况,听多铎这么说也就躬身告退。
多铎用手轻摁着太阳穴,这样他的头疼能稍微缓解一下,过了半天多铎对身边的戈世哈说道:“出去叫一个笔帖式来!”
笔帖式是满文文书的音译,满洲人这时都是不读书的,但是往来文书总要有的,所以在军中和各部衙门都有专门负责文案的文书,满文称为笔帖黑,叫来叫去就成了笔帖式。
多铎的随军笔帖式是一个汉人秀才,是汉军镶黄旗人,算是多铎的亲信。这笔帖式进入大帐后跪倒问道:“主子,叫奴才来有什么事吗?”
多铎和他的哥哥阿济格不同,多铎对汉人很好,看笔帖式进来说道:“张先生请起,让你来是本王要给摄政王写一封信!”
写信?张先生问道:“可是正式的公文?”
多铎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只是普通的问安书信!”
那个张姓笔帖式点了点头,将纸笔拿了出来,然后等候多铎口述。
多铎将这半年多的战事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将主要篇幅都居中在南京攻城战上。多铎说满以为这次南京之战能很快结束,但是没想到南京城头有这么多的红衣大炮,自己带来的汉军旗炮队猝不及防,被明军全部消灭,带来的重炮也毁于战火,所以多铎估计南京攻防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将战斗情况汇报完后,多铎又说为了保证南京战斗的顺利进行,想请哥哥多尔衮恩准,将九江的阿济格调来南京,与多铎一同攻城。
这封信很短,同时上面除了战事外在没有说什么。但是多铎知道自己的哥哥多尔衮肯定能看明白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自己要挟制阿济格。
阿济格在三兄弟中最大,同时也最没有心机。阿济格这人打仗虽然不错,但是没有半点政治头脑,他的爵位也起起伏伏,从一开始的贝勒被提升为郡王,后来又被降为贝勒,现在因为入关打了几场胜仗,所以多尔衮将这个有勇无谋的哥哥升为亲王。
以前因为多尔衮手下无人可用,这才将自己这个哥哥派了出来,按照去年多尔衮的安排,只要阿济格将李自成消灭,马上将这个惹祸精调回北京。可是没想到事态失去控制,李自成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陕西逃出来后去了湖广,这样没办法多尔衮才派阿济格追着李自成南下。
历史上的发展也正是这样,在阿济格将盘踞在长江中游的左良玉集团消灭后,多尔衮马上将这个哥哥调回北京,以后不管战事如何不利都没用这个哥哥出马。
可是现在不同,南京这里打成了持久战,多铎虽然表面上有二十四万大军,可是能信任的只有自己从陕西带来的五万八旗。那些新附军数量挺多,但是真打起来谁知道他们心向着谁,所以多铎为了稳妥起见,才准备将阿济格调来一同围攻南京。
阿济格这个人没什么智慧,如果多尔衮没有旨意,阿济格到南京这里必定不会听多铎的命令,所以多铎才要给多尔衮写信,希望多尔衮下这么命令,让阿济格听命于他。
多铎一边说那个笔帖式一边写,很快一封满文信就写完了。多铎不识字,听了那个笔帖式复述一遍后,拿起笔来画了个押,然后派专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
这封信在七日后送到北京,很快就出现在多尔衮手中,多尔衮看到自己弟弟送来的这封信不免眉头紧皱。
多尔衮神态的变化让屋中的左懋第发现了,左懋第在一个月前借着女儿的事投降满清,多尔衮得到消息很是高兴,马上封了左懋第一个礼部侍郎的官职。
左家是山东望族,左懋第的投靠让满清在山东受到的阻力变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将山东收复大半。今天多尔衮找左懋第来正准备嘉奖,那知道江南前线发来这么一封书信。
左懋第看多尔衮神态变化,躬身问道:“摄政王,可是江南战事有什么变化?”
多尔衮听左懋第这么说眉头一紧,问道:“左先生消息十分灵通,看来对战事多有关心啊!”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左懋第发现这个多尔衮十分精明,现在他这么说必定对自己起了疑心,不过左懋第混了半辈子官场,这点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有的。
左懋第呵呵一笑:“呵呵,现在天下大势十分有利于我朝,陕西已经
平定,北方各省除了大同的姜壤态度不明,山东、河南、江北各地都已经被摄政王收入囊中,唯一能让摄政王担心的就是应天战事吧?”
多尔衮听左懋第这么说叹了口气说道:“左先生果然大才,正是应天出了问题,左先生看看吧!”多尔衮说完将多铎的信交给左懋第,可是多尔衮忘了左懋第不认得满文。
左懋第看了眼都是蝌蚪文的信,苦笑道:“摄政王,臣不认得满文!”
多尔衮这才说道:“对,忘了先生不认得满文!”多尔衮收回书信,将上面的意思用汉语大概说了边,连多铎担心阿济格桀骜不驯的事也说了一遍。
左懋第听多尔衮如此坦诚,连他们兄弟之间的事也不避讳,左懋第心中十分感动。左懋第在听多尔衮复述的同时,心想这个虏酋真是雄才大略,论个人魅力比那个朱由崧强上几十条街,如果不是华夷不同,左懋第真想真正投靠过来。
这时多尔衮将信上的内容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左大人你常年在南方做官,你说应该怎么办?”
左懋第对阿济格与多铎早有耳闻,只是没见过,现在听多尔衮这么说,左懋第想了想说道:“摄政王,臣以为应该同意豫亲王,同时将英亲王调回北都!”
多尔衮也同意多铎这个意思,但是并没想阿济格调回来,毕竟阿济格是员虎将,留他在江南对多铎也是个帮助。
“左先生为何要调回阿济格呢?我这个八哥虽然没什么头脑,但是打仗很厉害,留在多铎军中必定有所帮助!”
左懋第接到马铖的命令就是要离间这兄弟三人,现在有了这个机会那里能放过?
“摄政王,臣听说英亲王在九江多有怨言,称呼万岁为孺子,还多次自称为叔王。英亲王带领大军在外,朝中很多大臣纷纷瞩目,这番言论如果传到礼亲王和肃亲王那里,对摄政王可大大不利啊!臣知道摄政王对英亲王十分爱护,这样才更应该将英亲王调回,这才能避免英亲王乱说话,被有心人利用!”
左懋第虽然为人正直,但是毕竟在官场那个大染缸中历练了十多年,黑心烂屁*眼虽然不至于,但是玩玩儿语言游戏,陷害一两个亲王还是手拿把掐的。
阿济格这个人原本就没什么头脑,在湖广立了些战功开始得意忘形,多次在军中乱说话,左懋第说的已经给多尔衮留面子了,其实阿济格说的是当年皇太极死后他应该当皇帝,因为他自己的功劳和能力比多尔衮要大,现在怎么弟弟成了摄政王,哥哥反倒是个普通亲王?
阿济格的这番话当然也传到多尔衮的耳朵里,现在被左懋第这么一提,多尔衮马上想起来自己这个哥哥是个什么人。现在朝中对自己的反对力量很强,万一这个阿济格在外面给自己闯什么篓子,那可耽误自己的大事了。
多尔衮想了想说道:“左先生说的极是,本王这就下圣旨,让阿济格即日返京!”
在去年的十一月份,多铎带着三万八旗从北京出发,原本预计在今年五月份前将南京拿下,这样就可以在南方梅雨季节来临前退回北方。满洲八旗都是出生在苦寒的辽东,根本不适应气候温热潮湿的南方,所以速战速决才是这次南征的关键。
为了这次南征多铎准备充分,最为精锐的两白旗就带走了八千人,要知道整个两白旗的战士也只有两万四千人,除了阿济格带走的四千人,留在多尔衮身边的只有一半,一万两千人。
现在朝廷不稳,虽然多尔衮借着入关之战的威信在朝中树立了个人权威,还被封为摄政王,但是多铎知道这种权威是建立在多尔衮连续不断的胜利上。只要多铎和阿济格能连续不断的取胜,那多尔衮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战事稍有不利,朝中以代善、豪格为首的反对派必定卷土重来,对多尔衮兄弟的权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要知道代善的两红旗和豪格的两黄旗,相加的实力要比两白旗强大的多,只是这两派之间也是恶斗不止,这才让多尔衮得了便宜。但是这次南征如果失败,这两派势力必定联起手来对付多尔衮。
多铎想到朝廷中的烂事就头疼,他看了看帐中的诸位将领,然后说道:“你们没什么事就退吧,本王要休息一下!”
多铎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再加上江南的气候影响,所以身体十分不舒服,博洛等人也知道多铎身体什么情况,听多铎这么说也就躬身告退。
多铎用手轻摁着太阳穴,这样他的头疼能稍微缓解一下,过了半天多铎对身边的戈世哈说道:“出去叫一个笔帖式来!”
笔帖式是满文文书的音译,满洲人这时都是不读书的,但是往来文书总要有的,所以在军中和各部衙门都有专门负责文案的文书,满文称为笔帖黑,叫来叫去就成了笔帖式。
多铎的随军笔帖式是一个汉人秀才,是汉军镶黄旗人,算是多铎的亲信。这笔帖式进入大帐后跪倒问道:“主子,叫奴才来有什么事吗?”
多铎和他的哥哥阿济格不同,多铎对汉人很好,看笔帖式进来说道:“张先生请起,让你来是本王要给摄政王写一封信!”
写信?张先生问道:“可是正式的公文?”
多铎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只是普通的问安书信!”
那个张姓笔帖式点了点头,将纸笔拿了出来,然后等候多铎口述。
多铎将这半年多的战事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将主要篇幅都居中在南京攻城战上。多铎说满以为这次南京之战能很快结束,但是没想到南京城头有这么多的红衣大炮,自己带来的汉军旗炮队猝不及防,被明军全部消灭,带来的重炮也毁于战火,所以多铎估计南京攻防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将战斗情况汇报完后,多铎又说为了保证南京战斗的顺利进行,想请哥哥多尔衮恩准,将九江的阿济格调来南京,与多铎一同攻城。
这封信很短,同时上面除了战事外在没有说什么。但是多铎知道自己的哥哥多尔衮肯定能看明白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自己要挟制阿济格。
阿济格在三兄弟中最大,同时也最没有心机。阿济格这人打仗虽然不错,但是没有半点政治头脑,他的爵位也起起伏伏,从一开始的贝勒被提升为郡王,后来又被降为贝勒,现在因为入关打了几场胜仗,所以多尔衮将这个有勇无谋的哥哥升为亲王。
以前因为多尔衮手下无人可用,这才将自己这个哥哥派了出来,按照去年多尔衮的安排,只要阿济格将李自成消灭,马上将这个惹祸精调回北京。可是没想到事态失去控制,李自成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陕西逃出来后去了湖广,这样没办法多尔衮才派阿济格追着李自成南下。
历史上的发展也正是这样,在阿济格将盘踞在长江中游的左良玉集团消灭后,多尔衮马上将这个哥哥调回北京,以后不管战事如何不利都没用这个哥哥出马。
可是现在不同,南京这里打成了持久战,多铎虽然表面上有二十四万大军,可是能信任的只有自己从陕西带来的五万八旗。那些新附军数量挺多,但是真打起来谁知道他们心向着谁,所以多铎为了稳妥起见,才准备将阿济格调来一同围攻南京。
阿济格这个人没什么智慧,如果多尔衮没有旨意,阿济格到南京这里必定不会听多铎的命令,所以多铎才要给多尔衮写信,希望多尔衮下这么命令,让阿济格听命于他。
多铎一边说那个笔帖式一边写,很快一封满文信就写完了。多铎不识字,听了那个笔帖式复述一遍后,拿起笔来画了个押,然后派专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
这封信在七日后送到北京,很快就出现在多尔衮手中,多尔衮看到自己弟弟送来的这封信不免眉头紧皱。
多尔衮神态的变化让屋中的左懋第发现了,左懋第在一个月前借着女儿的事投降满清,多尔衮得到消息很是高兴,马上封了左懋第一个礼部侍郎的官职。
左家是山东望族,左懋第的投靠让满清在山东受到的阻力变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将山东收复大半。今天多尔衮找左懋第来正准备嘉奖,那知道江南前线发来这么一封书信。
左懋第看多尔衮神态变化,躬身问道:“摄政王,可是江南战事有什么变化?”
多尔衮听左懋第这么说眉头一紧,问道:“左先生消息十分灵通,看来对战事多有关心啊!”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左懋第发现这个多尔衮十分精明,现在他这么说必定对自己起了疑心,不过左懋第混了半辈子官场,这点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有的。
左懋第呵呵一笑:“呵呵,现在天下大势十分有利于我朝,陕西已经
平定,北方各省除了大同的姜壤态度不明,山东、河南、江北各地都已经被摄政王收入囊中,唯一能让摄政王担心的就是应天战事吧?”
多尔衮听左懋第这么说叹了口气说道:“左先生果然大才,正是应天出了问题,左先生看看吧!”多尔衮说完将多铎的信交给左懋第,可是多尔衮忘了左懋第不认得满文。
左懋第看了眼都是蝌蚪文的信,苦笑道:“摄政王,臣不认得满文!”
多尔衮这才说道:“对,忘了先生不认得满文!”多尔衮收回书信,将上面的意思用汉语大概说了边,连多铎担心阿济格桀骜不驯的事也说了一遍。
左懋第听多尔衮如此坦诚,连他们兄弟之间的事也不避讳,左懋第心中十分感动。左懋第在听多尔衮复述的同时,心想这个虏酋真是雄才大略,论个人魅力比那个朱由崧强上几十条街,如果不是华夷不同,左懋第真想真正投靠过来。
这时多尔衮将信上的内容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左大人你常年在南方做官,你说应该怎么办?”
左懋第对阿济格与多铎早有耳闻,只是没见过,现在听多尔衮这么说,左懋第想了想说道:“摄政王,臣以为应该同意豫亲王,同时将英亲王调回北都!”
多尔衮也同意多铎这个意思,但是并没想阿济格调回来,毕竟阿济格是员虎将,留他在江南对多铎也是个帮助。
“左先生为何要调回阿济格呢?我这个八哥虽然没什么头脑,但是打仗很厉害,留在多铎军中必定有所帮助!”
左懋第接到马铖的命令就是要离间这兄弟三人,现在有了这个机会那里能放过?
“摄政王,臣听说英亲王在九江多有怨言,称呼万岁为孺子,还多次自称为叔王。英亲王带领大军在外,朝中很多大臣纷纷瞩目,这番言论如果传到礼亲王和肃亲王那里,对摄政王可大大不利啊!臣知道摄政王对英亲王十分爱护,这样才更应该将英亲王调回,这才能避免英亲王乱说话,被有心人利用!”
左懋第虽然为人正直,但是毕竟在官场那个大染缸中历练了十多年,黑心烂屁*眼虽然不至于,但是玩玩儿语言游戏,陷害一两个亲王还是手拿把掐的。
阿济格这个人原本就没什么头脑,在湖广立了些战功开始得意忘形,多次在军中乱说话,左懋第说的已经给多尔衮留面子了,其实阿济格说的是当年皇太极死后他应该当皇帝,因为他自己的功劳和能力比多尔衮要大,现在怎么弟弟成了摄政王,哥哥反倒是个普通亲王?
阿济格的这番话当然也传到多尔衮的耳朵里,现在被左懋第这么一提,多尔衮马上想起来自己这个哥哥是个什么人。现在朝中对自己的反对力量很强,万一这个阿济格在外面给自己闯什么篓子,那可耽误自己的大事了。
多尔衮想了想说道:“左先生说的极是,本王这就下圣旨,让阿济格即日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