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韩则献上的手抄本《道德经》得到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关注,等到知道这种纸虽说制作工序复杂,但是胜在成本不高,可以大规模推广之后,不知道多少人惦记上了。
刘彻心情大好,直接给韩则加封了两千户的食邑,如此太皇太后还觉得太薄了,朝中一干人,自然也没有人不识相地反对。刘彻一个高兴,便让石渠阁中的那些博士们又多了一项差事,将整理出来的典籍誊抄在纸上,并加以注释。还兴致勃勃地宣布,日后要在各郡设置郡学,真正实现教化天下。
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但是,所有人都对此激动万分,毕竟,修订典籍,教化万民,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大好事啊!
眼看着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了,要到新年的时候,各路诸侯藩王都要进京觐见的,而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淮南王。
淮南王这一支说起来也是挺倒霉的,现任淮南王刘安他老爹刘长还是文帝的兄弟,后来被吕后折腾了一番,最终,文帝也就剩下他那么一个弟弟了。
开始的时候,文帝对这个硕果仅存的兄弟还算照顾,封给他的封地可以说是广阔肥美,当时的淮南封国可比现在大多了,不过,人总是不知足的,刘长日益骄纵,最终将自己的封国干脆的变成了国中之国,赫然不肯听从中央的命令,要自立了。
这样还不算,搞到最后,刘长甚至勾结了匈奴和闽越人打算叛乱,自己做皇帝了。
文帝也不是什么好打发的人,问罪之后,又顾念着所谓的名声没有直接下手杀他,而是要将他流放。结果,刘长饿死了在半路上。无论是刘长自己想不开,还是文帝暗中下了手,淮南王一脉跟中央其实是结下了血仇的,只是没人戳破罢了。
后来,又因为民间有传言说文帝刻薄,容不下自己的兄弟,无奈之下,只好又捏着鼻子将刘长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其中,承袭了淮南王的便是刘安。
比起他那个几乎称得上荒唐的老爹来说,刘安的名声简直清白得有如处子一般,在皇家之中,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可以说是贤王中的贤王了。
在大众的舆论中,这位淮南王为人很是谦恭好学,又交游广阔,简直就是孟尝君那样的人,养着不知道多少门客,摆出一副崇尚道家黄老之术的模样,可以说,他是黄老的一面旗帜。
在这个儒家和道家争得快要你死我活的时候,这位淮南王很是欣欣然地带着他主导编撰的一本可以说是道家经典的《鸿烈》往长安过来了。
刘彻虽然知道淮南王一脉对中央的恩怨是非,不过,他却很自信的认为,不论如何,淮南王还是刘家人,这位长者的到来,可以帮助他对抗越来越让他不爽的几家外戚。
而淮南王跑过来的意思无非是听说如今皇帝跟两宫之间都闹得有些僵,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罢了。而太皇太后很明显虽然老了瞎了,可是,依旧是最说得上话的人,虽说淮南王没有赶得及过来给太皇太后祝寿,不过,有一篇《鸿烈》作为新年礼物也是不差的。
淮南王打的主意也就是好好讨好一下太皇太后,若是能够说动太皇太后废了刘彻,让自己掌权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可是,他也不想想看,他跟太皇太后是什么关系,那就是仇人!当初杀了他老爹的,就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且,就算没有这层仇怨,但说文帝当初也不只有景帝一个儿子,哪怕不是她生的,她也有一个嫡母的名分。
再者说了,除了刘彻,景帝的儿子也十几个呢,哪个不比刘安跟她关系亲近,她就算是想要废掉刘彻,也应该是找一个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啊!哪里轮得到淮南王这个已经差不多出了五服的宗室。
说实话,韩则对淮南王很是看不上。这位就属于那种做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的人,既然你有了造反的心思,那么背地里无论是积蓄军械,还是征召军士,那都是应该做的。
偏偏这位,还想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这实在让韩则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亏得刘彻如今也不知道淮南王存了什么心思,否则,按照刘彻的性子,怕是当场一剑宰了这个老家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刘彻不知道,因此,对这个叔父还是很热情的。
刘安比较悲剧的是,他来长安晚了一步,这会儿,长安的人正在为了之前韩则献上的建元纸激动着呢,太皇太后也成天抱着那本韩则手抄的《道德经》,每日里都要找人念上一遍。哪里看得上刘安弄了几辆马车才拉过来的一捆捆竹简呢,那实在是太麻烦了。
因此,尽管太皇太后对这个笃信黄老的宗室藩王还是比较亲近的,但是很显然,刘安打得主意是差不多破产了。
不过,刘安也不可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太皇太后这个仇人的老婆身上,眼看着别的诸侯都打算回去了,他依然赖着不走,反而留在了长安,每日里跟一大堆学者辩论讲学,而刘彻这会儿也乐意有个宗室的有名望的长辈待在长安让自己多点底气。
不过,刘彻很快就后悔了。
淮南王实在动作有点大。
一个藩王进京,给在京城的官员送礼,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藩王一般情况下都是待在封地,万一哪个官员看他不顺眼,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坏话,那么就很麻烦。当初刘荣不就是毁在了几个人的告密上吗?
但是,刘安送的礼实在太丰厚了,范围也实在太广泛了!不管是文臣武将,重臣散官,他都是一份厚礼送上门。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已经是天底下有数的王爷了,还有什么所求呢?有点心眼的人都清楚了,何况是作为帝王的刘彻呢?
于是,刘彻深深地感到了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他觉得,不能让刘安再留在长安了。
接着,发生了一件事,让刘彻更是坚定了这个决心,一定要让淮南王滚回去。
刘彻心情大好,直接给韩则加封了两千户的食邑,如此太皇太后还觉得太薄了,朝中一干人,自然也没有人不识相地反对。刘彻一个高兴,便让石渠阁中的那些博士们又多了一项差事,将整理出来的典籍誊抄在纸上,并加以注释。还兴致勃勃地宣布,日后要在各郡设置郡学,真正实现教化天下。
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但是,所有人都对此激动万分,毕竟,修订典籍,教化万民,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大好事啊!
眼看着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了,要到新年的时候,各路诸侯藩王都要进京觐见的,而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淮南王。
淮南王这一支说起来也是挺倒霉的,现任淮南王刘安他老爹刘长还是文帝的兄弟,后来被吕后折腾了一番,最终,文帝也就剩下他那么一个弟弟了。
开始的时候,文帝对这个硕果仅存的兄弟还算照顾,封给他的封地可以说是广阔肥美,当时的淮南封国可比现在大多了,不过,人总是不知足的,刘长日益骄纵,最终将自己的封国干脆的变成了国中之国,赫然不肯听从中央的命令,要自立了。
这样还不算,搞到最后,刘长甚至勾结了匈奴和闽越人打算叛乱,自己做皇帝了。
文帝也不是什么好打发的人,问罪之后,又顾念着所谓的名声没有直接下手杀他,而是要将他流放。结果,刘长饿死了在半路上。无论是刘长自己想不开,还是文帝暗中下了手,淮南王一脉跟中央其实是结下了血仇的,只是没人戳破罢了。
后来,又因为民间有传言说文帝刻薄,容不下自己的兄弟,无奈之下,只好又捏着鼻子将刘长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其中,承袭了淮南王的便是刘安。
比起他那个几乎称得上荒唐的老爹来说,刘安的名声简直清白得有如处子一般,在皇家之中,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可以说是贤王中的贤王了。
在大众的舆论中,这位淮南王为人很是谦恭好学,又交游广阔,简直就是孟尝君那样的人,养着不知道多少门客,摆出一副崇尚道家黄老之术的模样,可以说,他是黄老的一面旗帜。
在这个儒家和道家争得快要你死我活的时候,这位淮南王很是欣欣然地带着他主导编撰的一本可以说是道家经典的《鸿烈》往长安过来了。
刘彻虽然知道淮南王一脉对中央的恩怨是非,不过,他却很自信的认为,不论如何,淮南王还是刘家人,这位长者的到来,可以帮助他对抗越来越让他不爽的几家外戚。
而淮南王跑过来的意思无非是听说如今皇帝跟两宫之间都闹得有些僵,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罢了。而太皇太后很明显虽然老了瞎了,可是,依旧是最说得上话的人,虽说淮南王没有赶得及过来给太皇太后祝寿,不过,有一篇《鸿烈》作为新年礼物也是不差的。
淮南王打的主意也就是好好讨好一下太皇太后,若是能够说动太皇太后废了刘彻,让自己掌权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可是,他也不想想看,他跟太皇太后是什么关系,那就是仇人!当初杀了他老爹的,就是老太太的丈夫。而且,就算没有这层仇怨,但说文帝当初也不只有景帝一个儿子,哪怕不是她生的,她也有一个嫡母的名分。
再者说了,除了刘彻,景帝的儿子也十几个呢,哪个不比刘安跟她关系亲近,她就算是想要废掉刘彻,也应该是找一个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啊!哪里轮得到淮南王这个已经差不多出了五服的宗室。
说实话,韩则对淮南王很是看不上。这位就属于那种做了婊子,还想要立牌坊的人,既然你有了造反的心思,那么背地里无论是积蓄军械,还是征召军士,那都是应该做的。
偏偏这位,还想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这实在让韩则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亏得刘彻如今也不知道淮南王存了什么心思,否则,按照刘彻的性子,怕是当场一剑宰了这个老家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刘彻不知道,因此,对这个叔父还是很热情的。
刘安比较悲剧的是,他来长安晚了一步,这会儿,长安的人正在为了之前韩则献上的建元纸激动着呢,太皇太后也成天抱着那本韩则手抄的《道德经》,每日里都要找人念上一遍。哪里看得上刘安弄了几辆马车才拉过来的一捆捆竹简呢,那实在是太麻烦了。
因此,尽管太皇太后对这个笃信黄老的宗室藩王还是比较亲近的,但是很显然,刘安打得主意是差不多破产了。
不过,刘安也不可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太皇太后这个仇人的老婆身上,眼看着别的诸侯都打算回去了,他依然赖着不走,反而留在了长安,每日里跟一大堆学者辩论讲学,而刘彻这会儿也乐意有个宗室的有名望的长辈待在长安让自己多点底气。
不过,刘彻很快就后悔了。
淮南王实在动作有点大。
一个藩王进京,给在京城的官员送礼,其实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藩王一般情况下都是待在封地,万一哪个官员看他不顺眼,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坏话,那么就很麻烦。当初刘荣不就是毁在了几个人的告密上吗?
但是,刘安送的礼实在太丰厚了,范围也实在太广泛了!不管是文臣武将,重臣散官,他都是一份厚礼送上门。
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已经是天底下有数的王爷了,还有什么所求呢?有点心眼的人都清楚了,何况是作为帝王的刘彻呢?
于是,刘彻深深地感到了一种被背叛的感觉,他觉得,不能让刘安再留在长安了。
接着,发生了一件事,让刘彻更是坚定了这个决心,一定要让淮南王滚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