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凉面回家了,阿珍的担子还是轻了很多,虽说收入不如原先,但凉面走街串户,毕竟还是比阿珍一个人时要强许多。

    一天近晚,凉面照样在街上卖着凉面,有两三个人坐在地上的小马扎上吃着凉面,一个穿着很齐整的人从他身边经过,但猛地又回过头来,好好看着他,然后惊喜地叫道:“富贵,你是陈富贵!”凉面好好看着那人,一下也想不起来,就觉得很面熟,那人又说:“想不起来了,我们可是曾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你还救过我的。”

    凉面终于放下手里的活计说:“是你?李大个,你不是在我前几年就回四川了吗,怎么跑这里了。”

    原来凉面遇见了自己当兵时候一个班里的战友李春来了,因他个子高大,大家当时都叫他李大个。别看他个子大,那时候胆子很小。一次训练,他怎么也不敢从高处往下跳,结果被排长训斥后还让关一个星期的禁闭。看门的正是凉面。凉面心善,悄悄把大个放了,结果不知谁报告了排长,排长很生气,狠狠打了凉面一顿,还罚他两一起加量训练。

    李大个说:“我父母早些年就来这儿了,一直做着点百货批发生意,我在四川一直帮着我叔打理点小生意,这兵荒马乱的,叔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我也不放心父母,所以就过来了。”

    说话间,凉面就弄了碗凉面递给李大个:“没什么本事,回家后就靠卖这个混口饭吃,兄弟别见笑,既然遇见了就尝尝,刚好最后一碗。”

    李大个也并不客气,先尝了一口,就大口吃起来,边吃边说:“好吃。”吃完

    了,凉面又说:“这么长时间不见,怎么也要到家里坐坐,就怕家里不干净,让兄弟笑话。”

    李大个说:“兄弟之间就不说这些话,着年头,能有个安身的地方就该知足了。”

    平时除了街坊有事走动一下而外,凉面家里基本没什么客人,当凉面领着李大个到家里的时候,阿珍也已经收了摊在帮着婆婆做饭,一家人看家里来了客人,很热情地把李大个让进了屋里。

    李大个看看,虽房子不大,但收拾的还干净,就坐下和凉面他爹一块聊天。一会阿珍端了碗水进来,放在一张很高的桌上说:“先生请喝水,小门小户的,也没个像样的器具,先生就将就喝吧。”

    李大个看了阿珍一转头对“凉面”说:“是嫂子吧?嫂子别客气,我也是一般人家长大的。”说着,端起桌上的碗喝了一口水。阿珍看了笑笑出去了。

    李大个对凉面说:“大哥福气不浅,娶到这么漂亮贤惠的嫂子。”凉面说:“就是个大脚媳妇,能干活。”

    这时候,红彩带着弟弟妹妹进来,看着有陌生人,就站住了。凉面叫他们喊过人后,李大个看红云清秀漂亮,就轻轻拍拍她的头说:“这女儿长的可真好。”

    红云胆怯地看看凉面,凉面对红彩说:“领着弟弟妹妹外边玩去。”红彩就领着红云红广出去了。

    这时候,阿珍和婆婆做好了饭,饭菜端上来摆桌上,几样小菜,一个肉菜,平时是没有的,阿珍见有客人,把下料的肉拿来做菜了。

    凉面说:“家里就这条件,兄弟随便吃点。”

    李大个也不客气,边吃边说:“改天也请大哥带着嫂子孩子到我家里吃顿便饭,我初来乍到,也没个朋友,就只认识你们了。”

    吃完饭,阿珍收拾着叫红彩姐弟到厨房吃饭,李大个也就告辞走了。

    不几天,李大个果然来请,约好第二天凉面收摊后到李大个家。临走,李大个把家里的位置和凉面说清楚了,凉面知道,那一带住的人家大都是城里的大户。

    第二天,凉面两口子收拾停当,换了身干净衣服,领上孩子就到李大个家做客了。按着李大个说的地点,他们找到了李大个家,李大个开门,先介绍了站在旁边的媳妇月华,然后一起将他们迎到了家里。

    进门迎面是道照壁,墙上画着花开富贵的牡丹花,后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这是一个很规整的四合院,正房坐西向东,一边一间耳房,两边厢房是平房,都堆放着各种货物,一个人正挑着东西往外走。院里还有一个男人正跟另一个男人在说着什么。院子很大,地上都用青石板铺就,院里摆着几盆正在开的茶花。阿珍一看,心里有些惴惴起来,几个孩子更是什么也不敢说,紧紧跟着阿珍。走进正房中间客室,李大个的父母也笑着出来相迎。大个介绍到:“父亲,这就是我和你说的陈富贵大哥,这位是阿珍嫂子。”

    两位老人忙让座,阿珍教几个孩子叫人,红彩他们听话地叫了爷爷奶奶,大个母亲看着红彩红云长得清秀水灵,也很喜欢。

    月华先给凉面和阿珍倒了水,然后走出去喊道:“文强,别做作业了,领着弟弟出来,马上吃饭了。”

    只见从右边耳房里走出了两个男孩,李大个对着他们说:“文强文胜,过来见见客人。”

    阿珍看着两个孩子说:“读过书的孩子和没读书的就是不一样,多精神!”

    李大个笑着对孩子说:“文强文胜,喊大爹大妈。”

    文强文胜大方喊过人后,李大个叫文强领着红彩姐弟出去玩了。从李大个及他父母的口里,凉面和阿珍知道了文强14岁,文胜11岁。

    不一会,月华和另一个快五十岁的女人就把饭菜端上了,李大个的父亲对老女人说:“张妈,你叫上五个孩子,领着他们就在厨房吃饭吧,我们好说话。”

    张妈回到:“好的。”就出去叫几个孩子吃饭去了。

    这边,阿珍局促地说:“大爷,李先生到我们家,我们也没什么好的招待他,今天,你们做这么多好吃的,我们真是不好意思。”

    李大个的母亲接口说:“你们客气了,吃什么都是一顿饭。来,吃菜。”说着就往阿珍和凉面碗里夹菜。他们都拘谨地接了。

    李大个的父亲说:“倒上酒,也不知道还能喝上几次,这年头,能顺顺当当吃口饭就不错了,就怕饭都没得吃啊。偌大个国家就被小小的日本闹得鸡犬不宁,是国家的耻辱,也是我等的耻辱啊!”

    李大个说:“父亲别动气了,国家积弱已久,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什么也改变不了。”

    月华给三个男人倒了酒也说:“爸,春来说的对,我们也做不了什么,父亲吃饭吧。”

    老人叹口气说:“不说了不说了,吃饭,吃饭。”

    凉面说:“国家大事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也知道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我就不明白,这日本人大老远跑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他们不也得死人?”

    老人说:“说的就是啊!几个人唯恐天下不乱,要让多少人客死异乡,又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灾难啊!听春来讲,你和你爹刚修了路回来,你爹腿也没了。来,我敬你一口酒,你们做的可是大事啊!是帮国家大忙的大事啊!来,喝。”

    凉面喝了一口酒,说:“我们也是没法,不能不去。您是没看见,修路的人有多可怜。全是用手砸出来的。一路上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不过,路总算是修通了。”

    老人说:“国家本来就穷,这么多年打来打去,给日本人钻了空子,老百姓是雪上加霜啊!但不管这么说,你们也是给国家办了件大事。”

    凉面说:“我们就是听政府差遣,几十万民工呢,我也没做什么。”

    李大个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伯父腿都没有一条了,怎么能说没做什么呢?只是这世道,这条腿算是搭进去了,政府也不会来管这些事了。”

    凉面叹口气说:“别说是条腿了,就是死了,也没人管的。”

    老人说:“不说这些了,来喝酒!”

    这时候,几个孩子吃完饭在院子里玩,大个他爹看见了,就说:“富贵、阿珍,我看你们两个孩子很喜欢,不如你们就和春来他们认个亲家吧,难说今后还有个照应。”

    凉面听了心里也喜欢文强文胜,但想到自家的情况,不免心下犹豫,就对大个父亲说:“伯父是看得起我们,但我们实在是小门小户,家父又那样,实在是怕以后我们拖累了大个和两个孩子。”

    阿珍也说:“伯父本来抬举我们,但眼下这日子,就怕红彩红云配不上文强文胜。”

    大个他爹听后说:“我看你们日子虽不富裕,但却是老实本分之人。这兵荒马乱的,说不清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但孩子不能耽误,虽是女孩子,也要让她们读点书,她们小,留在家里也帮不上你们多大忙。”

    大个接口说:“大哥嫂子,我父亲说的有理,你们就别推辞了,孩子明天就让他们上学堂吧,有什么困难,大家商量着解决,明天我就到学校找校长说去,让她们姐妹两从一年级开始读。好在开学不久,她们如果用功点能赶得上。”

    凉面说:“女孩子读什么书啊,白费钱,在家还能帮上些忙。”

    阿珍看了凉面一眼说:“我们就听老人的吧,我听着在理。”凉面听了就没说别的了。

    老人又对月华说:“月华,你去把几个孩子叫来,我想和他们说几句话。”

    月华出去对文强说道:“文强,叫弟弟妹妹别玩了,爷爷要和你们说话呢。”

    红彩红云就停下了游戏,月华招呼他们进来站在大个他爹面前,老人说:“文强文胜,明天两个妹妹就和你们一起上学了,高兴不高兴啊。”

    文胜问:“和我一个班吗?”

    月华说:“不是,她们要从一年级开始读,你都四年级了。”

    红彩不相信地问:“妈妈,真的吗?”

    阿珍肯定地点点头,红彩一下就高兴地对红云说:“妹妹,我们可以读书了。”

    红云并不知道姐姐为什么这么高兴,看姐姐这么高兴,她也笑了。大个他爹说:“好了,你们玩去吧!”文强又领着红彩他们出去了。

    大个他爹高兴,对大个和凉面说:“以后你们遇什么事要互相帮着,孩子还小,不明白,以后你们可就是一家人了。”

    凉面和大个都应着,边吃边说,很晚才告辞回家。回到家又忙到很晚,把第二天的营生准备好了才睡下。

    <e<e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e</e

章节目录

滇西往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秋叶一点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四-滇西往事,滇西往事,一本书并收藏滇西往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