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后的最初几天,月华他们过了几天没太多事做的日子。虽然家里已经这样,但月华和文胜的鸦片还是不能少的。但红彩红云看得出,月华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比原来抽的少了,但文胜似乎抽的更多了。

    暂时,他们和原来一样,只能靠变卖东西维持生计。

    有一天早晨,月华见红云在扫院子,就说:“红云,你先别扫了,到这里,我和你说点事。”

    红云答应着,把笤帚靠到门边进去问:“娘,什么事?”

    月华看着红云,叹气说:“红云,娘真对不起你,你看,现在孩子还没出生,家里就变成这样了。”红云看着月华,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勉强笑了一下。

    月华看红云不说话,又说:“我现在是担心,家里就剩这点货了,吃完也就完了。你爹多年生病,看病的用度不少,文胜又把值点钱的东西都偷出去赌完了,当时娶你过来,虽说是为你爹冲喜,但我实在也是喜欢你,只是我只想自己,现在却把你给害了。”

    红云说:“娘,都一家人了,就别说这样的话了,我不会怪你的。”

    月华摇摇头说:“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红云,今天有些事我想和你说一下。”他摇摇头,又说:“你说,这以后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红云说:“娘,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和我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月华吞吞吐吐地说:“你结婚时时,为了看着体面些,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我和街坊借来的。好长时间过去了,我也没好意思和你说。现在,墙倒众人推,人家催着还了,我只好厚着脸皮和你说了。”

    红云说:“娘,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你说吧。”

    月华迟疑地看了一下红云手上戴着的一只翡翠手镯,欲言又止的样子。红云一下就明白了,他慢慢地把手上的镯子退下来,递给了月华。月华接了,勉强笑了笑,又说:“还有……还有……你们屋里那顶雕花蚊帐也是和别人借来的。”

    红云听了,站起身就进屋了,不一会儿拿着那顶红色的雕花蚊帐出来,递给了月华:“娘,还有什么吗?”

    月华叹口气:“没有了,我给人家送回去吧。”说完,她拿着东西,点着小脚出去了。红云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走出门去。

    无论如何,红云都没想到,在她结婚前,婆婆家已经变成这样了,她想起结婚那天家里宾朋满座的情景,真的如梦一般。

    红云扫完地,开始做饭,这时红彩也从外面回来了。红云把刚才的事和姐姐说了,红彩也正想和红云商量以后的生计,就乘此和红云说了自己的想法,红云听完后说:“暂时只能先这样了。”

    月华回来后,问红云:“文胜呢?还没起床吗?”

    红云说:“反正他也做不了什么,就让他睡着吧。”月华“唉”一声,就进屋敲着门叫道:“文胜,起床了,你个大男人,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啊!”

    吃过早饭后,月华让文胜收拾去了,把红彩红云留在跟前,对她们说:“红彩红云,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看外面这日子以后该怎么过啊?文胜是靠不住了,只能靠你们俩姐妹了。”

    红云说:“娘,我和姐已经商量了,别的能力我们没有,现在市面乱,老百姓都朝不保夕的,百货生意肯定是做不下去了,别的我们没也不会,但人总不能饿着,像我娘一样做点小生意,总还不至于饿死。”

    红云的话,正是月华想听到的。但家道如此,想着以后的生活要全靠红彩红云,难过起来:“真是难为你们姐俩了。”说完,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红彩说:“娘,你也别难过了,都已经这样了,外面就先做点吃食生意吧,这样,本钱不大,周转也快点,不知道娘是什么意思。”

    红云也说:“娘,没什么难为不难为的,我们家本来就是做这个的,也知道些,你就别见外了。”

    月华听了,心怀愧疚:“让你们来过这样的日子,我一直都不知道该对你们说什么好,你们还这样说,我的脸都没地方搁了。”

    红彩说:“如果娘没什么意见,明天我们就回家去和我娘说去,应该没什么问题。”

    月华说:“我还能有什么意见!以后这日子就只能靠你们了。”

    第二天吃过晚饭,红彩红云就领着迎喜到了娘家。红广见两个姐姐来了,很高兴,忙着和她们讲学校里的事,迎喜就缠着舅舅和她讲故事。

    见红广领着迎喜去玩了,红彩就把来意和阿珍说了。阿珍一听,眼泪就落了下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们害怕挤了了我的生意不成?本想你们能找上个好人家,以后吃穿不用愁的,现在却连吃饭都有问题了,这是什么事啊!”

    红彩说:“婆婆对我们还是很好的,我们也不能对不起她,至于文胜,我看红云这辈子怕是赔上了。

    红云想想,现在她也确实找不到再维护他的理由了:“娘,姐,你们也不用为我太担心了。要怪就怪我命不好吧,好好的一个家,他要去把他输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怎么想的。”

    阿珍问红彩:“文强还是一点消息没有吗?”

    红彩摇摇头:“现在国民党和**打得不可开交,国民党又节节败退,谁知道他还能不能捡条命回来。”

    阿珍忧郁地看着两个女儿:“当初给你们定亲的时候,还觉得自家配不上人家,像占了别人什么便宜似的。你们看看现在,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红彩和红云都没说话,她们也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沉默了一下,阿珍又问:“那生意就你们两做吗?文胜在家干什么?”红云还是没说话,她真不知道,文胜能帮她们什么忙。阿珍见她这样,也不忍心再责怪什么了。

    从阿珍那里回家后,红彩红云把情况和月华说了,大家合计着,第二天就做准备,尽快把生意做起来。月华也到何奶奶那儿把打算和她说了,何奶奶听后说:“厨房你们要用尽管用,我一个老太婆,也没多少事。”

    月华说:“大妈是个好讲究的人,我们这样弄,怕你嫌烦。如果你不方便,我们就另找地方。”

    何奶奶说:“月华,看你说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来了,我觉得家里有人气了。你们天天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饭也给我做好了,虽然儿子不在身边,我也享福了。你们只管用,我看着你们忙,我都高兴。”

    月华听了,千恩万谢地告辞出来了。

    隔了几天,红彩红云就开始跳着担子到街上做生意了。月华也帮着在家里料理,文胜也自觉地在家帮着做些事,生意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差,反正生意是有着落了。

    慢慢地,几个人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分工。采买备料月华负责,每天卖的钱,也由月华统一管理。文胜帮着月华准备第二天的各种配料,月华还负责做饭,慢慢地,她也不再单独给何奶奶做饭了,到吃饭何奶奶就一起过来吃,她如果想吃什么特别的东西,月华再单独做。红彩和红云每天一大早起来做耳块米线,因为不能隔夜,隔了夜味道就不好了。

    这样,慢慢地,家里居然不断有了笑声。月华也不再愁眉不展的了,文胜也好像放下了一些包袱,有时候,也会和红云开个玩笑什么的。

    大约过了半年,到了1949年六月间,一天吃过饭,何奶奶笑着说:“你们都别离开,我有话要和你们说。”月华他们听了,也不知道她要和大家说什么,就都看着她。

    何奶奶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收你们的房租了。”

    大家一听,都有些意外。月华说:“这可怎么行,我们来住在这儿,已经给您添不少麻烦了,这房租,您一定得收。”

    红云也说:“是啊,奶奶,你一定得收,要不我们怎么能安心啊!”文胜有些不明白地看着何奶奶。

    何奶奶说:“你们听我说,自你们搬来后,你们对我真像自己的奶奶一样,特别是迎喜,有什么好吃的都想着我,我就真把他当做自己的孙女儿了。我什么也不用做,还有你们陪着我,这就够了。你们如果不同意,那我以后也不吃你们做的饭了。”

    月华听何奶奶这样说,只好说:“您既这样说,那我们就不给了,以后你就是他们的亲奶奶了。”红彩红云看着月华,似乎不太同意,但月华给他们使眼色,她们就只好什么也不说了。

    红云把何奶奶侍候睡下后,小声问月华:“娘,你真打算不给何奶奶房租了吗?她收我们的已经很少了。”

    月华说:“我们给她攒着,她身边也没个亲人,万一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急用也一样。”红云听了,才知道月华的意思。

    就这样,月华一家和何奶奶相互照应着,慢慢地,失去家园的痛苦好像慢慢淡去了。这一段时间,不断也有各种消息涌进小城,但就小城的老百姓而言,对生活并没太大的影响。

    直到1949年10月1日,小城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大家才隐隐感到,似乎这世界又将变了。听到这个消息,最揪心的人是红彩。她觉得,既然**得了天下,那国民党肯定是败了,似乎文强回来的最后一线希望也随之消逝了,但她也不敢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任何人。月华没想这么多,她想的是,既然战争可能很快结束了,那文强回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似乎她已经选择性遗忘了战争的残酷性了。

    到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深夜,红云生下了她的孩子,是一个男孩。全家人都欢天喜地的,连何奶奶也高兴地合不拢嘴。家里已经太久没有这样的喜气了,何奶奶觉得现在这家里,更有家的气息了。

    月华一早就带着文胜到观音庙烧香,感谢菩萨对李家的眷顾,也告慰列祖列宗,李家终得男丁接续香火,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李家后代,从此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回家的时候,月华高兴地买了很多菜,让红彩叫来了阿珍红广,甚至还叫来黄再生,和和奶奶一起好好地庆贺了一番。不管怎么说,虽然日子过得不宽裕,但阿珍看他们都高高兴兴的,一颗为两个女儿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些。

    吃着饭,大家七嘴八舌给孩子取名,因为前面有迎喜,文胜说,就叫迎生吧,大家觉得不好,叫着拗口。黄再生也笑着说:“那叫李迎宝吧。”大家就笑,月华说现在家里这样,那儿还有什么宝。文胜听了,脸上稍现愧色。

    何奶奶说:“我看叫李迎新吧,希望这以后看到的都和我们不一样。”

    黄再生好好看看何奶奶,觉得老人家很有见识。大家也觉得意思好,月华就说:“那我们就听何奶奶的,就叫迎新了。”文胜和红云也觉得好。

    红云做月子了,生意的事,自然就只能落在红彩的身上了。文胜心里过意不去,在家很卖力地帮忙做事。几天下来,看红彩实在太累,月华决定和红彩一起去卖凉面,让文胜和何奶奶帮着照顾红云和孩子。

    没过多久,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通电全国,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小城再一次响起了热闹的鞭炮声,但人们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了解多少,不几天,小城就恢复平静,人们的生活照样按部就班地以旧有的方式运作着。

    但这时候,月华和红彩心里却升起了希望。战争结束了,那些远离家乡,抱着救国信念的士兵们该回家了。她们仿佛看见文强正笑着向她们跑过来,月华甚至有时候睡到半夜,会恍惚听见文强的声音:“娘,我回来了。”

    红彩也一样,梦里看见文强对着她笑啊,笑啊!还脉脉含情地对她说:“红彩,我真想你!你呢?想我吗?”她正要迎上前去,想抱住他,但他忽然就不见了。只听见一个遥远的声音:“等我,我会回来的。”

    红彩就看着天边渐远的声音,哭啊,哭啊,哭的伤心欲绝。等醒来,眼泪已经湿了枕头。

    红云看着姐姐,心里也在为姐姐祷告,希望菩萨显灵,保佑姐夫平安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了一种近乎不愿相信的推理,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迎喜已经在读书了,有一天放学回家,她问红彩:“娘,我爹什么时候回来,我们班的李梅,她爸爸好像和爸爸差不多一起出去的,现在已经回家了。”

    红彩并不直接回答迎喜这样的问题,但她对迎喜说:“相信吧,你爹会回来的。”

    <e<e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e</e

章节目录

滇西往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秋叶一点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三一-滇西往事,滇西往事,一本书并收藏滇西往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