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这一年的日子特别难过。<し鳳\/凰\/更新快请
尽管皇太极成功的转移了矛盾,将满人权贵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范文程等汉人的身上,巧妙的躲过了自身的失误,不过大清国存在的困难实实在在,而且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瑞元元年开始,大明朝廷逐渐封锁辽东和辽南,禁止与大清国的互市,到了瑞元二年,辽东之战之后,大明朝廷更是全面封锁了辽东和辽南,任何的货物都不可能进入到大清国了,瑞元三年底的丰镇之战,让草原的局势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不少的草原部落明确表示效忠大明朝廷,直接或者间接脱离大清国,包括察哈尔部落在内的草原部落,都断绝了与大清国的联系。
随之是蒙八旗的凋落,除开少数一些坚决臣服和支持大清国的草原部落,不少草原部落都逐渐的将蒙八旗之中自身部落的军士撤回来了,这让大清国二十四旗并举的局面,几乎是荡然无存了。
其实在这之前,汉八旗已经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辽东之战,汉八旗几乎损失殆尽,就算是皇太极下令从汉人之中招募军士补充到汉八旗之中,速度也是不够的,毕竟那些寻常的汉人百姓,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精锐的军士。
满人对汉人的压迫,导致汉八旗也出现动摇,完全没有了士气,估计这些勉强凑起来的汉八旗,到了战场上面,甚至会反戈一击。
更大的困难,来自于物资的极度匮乏。
大清国成立的时候,国力是强盛的,那个时候大清国几乎控制了整个的辽东和辽南。依托从关内的大肆劫掠,以及草原部落的帮助,集聚了大量的钱财。而且大清国还随时可以劫掠朝鲜,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过随着郑家军的崛起。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之后八旗军好几次惨败给郑家军,让大清国的供给出现了暂时的困难,而郑勋睿登基出任大明皇帝之后,大清国的日子愈发变得困难,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辽东之战以及丰镇之战,包括陆续出现的排斥汉人的风潮、满人权贵的异动,让皇太极无法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到民生方面。而维持一个国家运转的,主要就是农业了,这方面皇太极更是没有特别重视。
以前范文程时常在这方面提醒皇太极,甚至帮助皇太极做了很多稳定农业生产的事情,现在没有谁会帮助皇太极了。
皇太极的身边几乎都是满人权贵,这些满人权贵征伐厮杀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凡是在管理农业方面的事宜的时候,就没有多少的主意了,有些满人权贵甚至是瞧不起农业生产的,因为满人的祖先主要依靠的是狩猎。并不是种田,既然当初祖先能够通过狩猎活下来,现在也可以通过狩猎养活自身。
目光短浅的满人权贵不是少数。如同皇太极这样睿智的毕竟是极少数。
大清国的情形,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人口几十倍的增加,控制的地域也逐渐的扩大,仅仅依靠狩猎根本不能够维持,而且大清国的八旗军,军士是没有俸禄的,完全依靠战斗厮杀获取报酬,要是没有战斗厮杀和劫掠。军士就没有收入,八旗军就稳不住。
皇太极也想过办法。通过朝廷给八旗军拨付一定的军饷,可这样做根本不能够维持。大清国控制的地方不大,赋税有限,朝廷根本不可能养活几十万的八旗军。
一方面是收入方面逐渐的缩小,一方面是满人权贵继续要享受生活,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一定的程度,自然是难以维持的。
大政殿,皇太极看着郑亲王济尔哈朗。
现在皇太极最为倚重的就是济尔哈朗了,睿亲王多尔衮已经遭遇到排挤,老实很多了。
皇太极和济尔哈朗无数次的商议如何解决大清国面临的物资匮乏的问题,可都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科尔沁部落等也支援了大清国一部分的物资,但那都是杯水车薪。
“济尔哈朗,朕很是担心,满八旗的物资都有些匮乏,代善、多尔衮和豪格等人都在叫苦,难以维持了,好几年时间没有征伐,八旗军军士没有什么收入,这样的情形继续持续下去,大清国还怎么维持。”
济尔哈朗没有马上开口。
“如今满人对汉人做的太过分了,随意抢夺汉人的钱财,让汉人没有了活路,前些天甚至有满八旗的军士进入到汉八旗的军营劫掠,朕斩杀了带头的满八旗军士,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啊。”
皇太极已经显得非常苍老,头发几乎全白了,胡须也是灰白色的。
皇太极的身体也出现了大问题,有些时候说话都难以支撑,时常发呆,没有了以前的豪气和睿智,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了。
济尔哈朗咳嗽了几声,有些艰难的开口了。
“皇上,臣因为是不是与大明朝廷再次商议,只要他们同意与我大清国互市,我们就归还一部分的汉人,臣以为除开这个办法,怕是想不到其他的法子了。”
皇太极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了。
“这个办法,朕也想过,不过推行太困难了,大清国的汉人,几乎都是满人权贵的奴隶,要求这些满人权贵交出奴隶,朝廷就要拿出银子来补偿,这也是我大清国的规矩,朕不能够随意的破坏,可朝廷哪里有这些银子。”
济尔哈朗无语了,皇太极说的是事情,朝廷的确没有多少的银子了,连续好几次的征伐,朝廷拿出来大量的银子,可每一次的征伐都是失败的,朝廷甚至拿不出银子来善后,就更不要说拿出银子来购买汉人奴隶了。
不过目前的情况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济尔哈朗稍稍思索,再次开口。
“皇上,臣以为办法还是可以想的,臣与礼亲王商议,让礼亲王主动交出家族之中的汉人奴隶,至于说肃亲王,皇上可以要求其交出部分的汉人奴隶,臣是不用说的,剩下的就是睿亲王了,只要皇上开口,只要礼亲王和肃亲王都交出了部分的汉人奴隶,想必睿亲王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济尔哈朗说的办法的确可行,只要大清国的亲王都带头了,其余的郡王、贝勒、贝子等满人权贵,自然也要跟着做的。
可皇太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满人权贵对他皇太极已经有了很大的不满意,特别是在他皇太极出手教训多尔衮,以及将满八旗镶白旗划归豪格指挥之后,这种不满逐渐的显露出来。
皇太极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以前,而且八旗军连续遭遇败绩,他的威望在逐步的降低,这个时候若是动了满人权贵的利益,怕是真的要引发一场大祸了。
皇太极轻轻摇头,显然是否决了济尔哈朗的这个提议。
皇太极内心很清楚,大明皇上郑勋睿不一定会同意这样的交换方式,人家大可举兵攻打沈阳,在大清国遭遇到内外交困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和大清国做什么交易了。
大政殿陷入到沉默之中。
离开大政殿,济尔哈朗骑马朝着府邸而去。
济尔哈朗是大清国排名第二的亲王,大可以乘坐轿子,不过他还是保持了骑马的风格,如此低调一些,也能够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
济尔哈朗身边围着不少的亲兵,他们跟着骑马,将济尔哈朗牢牢的围在中间。
大政殿距离济尔哈朗的府邸有四里地左右,骑马也就是一小会的时间。
一支响箭射来的时候,济尔哈朗右前方不远处一名亲兵发出了惨叫声。
更多的亲兵迅速围住了济尔哈朗,一部分的亲兵张弓搭箭,紧张的看着四周,一部分的亲兵开始在四周搜寻。
居然有人想着暗算大清国的亲王,而且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亲王,这件事情让人难以置信,济尔哈朗也是稍稍愣了一下。
这里是一条巷子,地形有些复杂,杀手射箭之后,能够很快的躲藏起来,济尔哈朗不可能逐家逐户的去,而且这里居住着不少的满人权贵。
就在亲兵将济尔哈朗护送回了府邸,皇太极的圣旨到了。
这一次是皇太极的口谕,皇太极得知有人居然敢于行刺济尔哈朗,大为火光,要求刑部严查,就是将沈阳翻个底朝天,也要搜查出来凶手。
济尔哈朗稍稍思索一番立刻发现事情不对,这里面有疑问的地方太多了,既然是想着刺杀他济尔哈朗,那么怎么可能仅仅射一箭就没有后续了,再说刺杀的地点在巷子口,是满人权贵居住的地方,更加稀奇的是,亲兵居然没有找到射箭之人。
济尔哈朗仔细看过被射中的亲兵,右臂中箭,弓箭是八旗军常用的那种。
思前想后,济尔哈朗觉得事情不对,他准备马上前往大政殿,禀报皇太极,阻止皇太极在沈阳展开大规模的排查,他济尔哈朗没有吃亏,亲兵也就是伤了胳膊,没有必要如此的大动干戈,说不定如此大动干戈,正好是误入了圈套之中。未完待续。
...
...
尽管皇太极成功的转移了矛盾,将满人权贵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范文程等汉人的身上,巧妙的躲过了自身的失误,不过大清国存在的困难实实在在,而且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瑞元元年开始,大明朝廷逐渐封锁辽东和辽南,禁止与大清国的互市,到了瑞元二年,辽东之战之后,大明朝廷更是全面封锁了辽东和辽南,任何的货物都不可能进入到大清国了,瑞元三年底的丰镇之战,让草原的局势也出现巨大的变化,不少的草原部落明确表示效忠大明朝廷,直接或者间接脱离大清国,包括察哈尔部落在内的草原部落,都断绝了与大清国的联系。
随之是蒙八旗的凋落,除开少数一些坚决臣服和支持大清国的草原部落,不少草原部落都逐渐的将蒙八旗之中自身部落的军士撤回来了,这让大清国二十四旗并举的局面,几乎是荡然无存了。
其实在这之前,汉八旗已经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辽东之战,汉八旗几乎损失殆尽,就算是皇太极下令从汉人之中招募军士补充到汉八旗之中,速度也是不够的,毕竟那些寻常的汉人百姓,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精锐的军士。
满人对汉人的压迫,导致汉八旗也出现动摇,完全没有了士气,估计这些勉强凑起来的汉八旗,到了战场上面,甚至会反戈一击。
更大的困难,来自于物资的极度匮乏。
大清国成立的时候,国力是强盛的,那个时候大清国几乎控制了整个的辽东和辽南。依托从关内的大肆劫掠,以及草原部落的帮助,集聚了大量的钱财。而且大清国还随时可以劫掠朝鲜,满足自身的需要。
不过随着郑家军的崛起。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之后八旗军好几次惨败给郑家军,让大清国的供给出现了暂时的困难,而郑勋睿登基出任大明皇帝之后,大清国的日子愈发变得困难,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辽东之战以及丰镇之战,包括陆续出现的排斥汉人的风潮、满人权贵的异动,让皇太极无法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到民生方面。而维持一个国家运转的,主要就是农业了,这方面皇太极更是没有特别重视。
以前范文程时常在这方面提醒皇太极,甚至帮助皇太极做了很多稳定农业生产的事情,现在没有谁会帮助皇太极了。
皇太极的身边几乎都是满人权贵,这些满人权贵征伐厮杀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凡是在管理农业方面的事宜的时候,就没有多少的主意了,有些满人权贵甚至是瞧不起农业生产的,因为满人的祖先主要依靠的是狩猎。并不是种田,既然当初祖先能够通过狩猎活下来,现在也可以通过狩猎养活自身。
目光短浅的满人权贵不是少数。如同皇太极这样睿智的毕竟是极少数。
大清国的情形,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人口几十倍的增加,控制的地域也逐渐的扩大,仅仅依靠狩猎根本不能够维持,而且大清国的八旗军,军士是没有俸禄的,完全依靠战斗厮杀获取报酬,要是没有战斗厮杀和劫掠。军士就没有收入,八旗军就稳不住。
皇太极也想过办法。通过朝廷给八旗军拨付一定的军饷,可这样做根本不能够维持。大清国控制的地方不大,赋税有限,朝廷根本不可能养活几十万的八旗军。
一方面是收入方面逐渐的缩小,一方面是满人权贵继续要享受生活,这样的情形持续到一定的程度,自然是难以维持的。
大政殿,皇太极看着郑亲王济尔哈朗。
现在皇太极最为倚重的就是济尔哈朗了,睿亲王多尔衮已经遭遇到排挤,老实很多了。
皇太极和济尔哈朗无数次的商议如何解决大清国面临的物资匮乏的问题,可都没有想到很好的办法,科尔沁部落等也支援了大清国一部分的物资,但那都是杯水车薪。
“济尔哈朗,朕很是担心,满八旗的物资都有些匮乏,代善、多尔衮和豪格等人都在叫苦,难以维持了,好几年时间没有征伐,八旗军军士没有什么收入,这样的情形继续持续下去,大清国还怎么维持。”
济尔哈朗没有马上开口。
“如今满人对汉人做的太过分了,随意抢夺汉人的钱财,让汉人没有了活路,前些天甚至有满八旗的军士进入到汉八旗的军营劫掠,朕斩杀了带头的满八旗军士,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啊。”
皇太极已经显得非常苍老,头发几乎全白了,胡须也是灰白色的。
皇太极的身体也出现了大问题,有些时候说话都难以支撑,时常发呆,没有了以前的豪气和睿智,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了。
济尔哈朗咳嗽了几声,有些艰难的开口了。
“皇上,臣因为是不是与大明朝廷再次商议,只要他们同意与我大清国互市,我们就归还一部分的汉人,臣以为除开这个办法,怕是想不到其他的法子了。”
皇太极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了。
“这个办法,朕也想过,不过推行太困难了,大清国的汉人,几乎都是满人权贵的奴隶,要求这些满人权贵交出奴隶,朝廷就要拿出银子来补偿,这也是我大清国的规矩,朕不能够随意的破坏,可朝廷哪里有这些银子。”
济尔哈朗无语了,皇太极说的是事情,朝廷的确没有多少的银子了,连续好几次的征伐,朝廷拿出来大量的银子,可每一次的征伐都是失败的,朝廷甚至拿不出银子来善后,就更不要说拿出银子来购买汉人奴隶了。
不过目前的情况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济尔哈朗稍稍思索,再次开口。
“皇上,臣以为办法还是可以想的,臣与礼亲王商议,让礼亲王主动交出家族之中的汉人奴隶,至于说肃亲王,皇上可以要求其交出部分的汉人奴隶,臣是不用说的,剩下的就是睿亲王了,只要皇上开口,只要礼亲王和肃亲王都交出了部分的汉人奴隶,想必睿亲王也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济尔哈朗说的办法的确可行,只要大清国的亲王都带头了,其余的郡王、贝勒、贝子等满人权贵,自然也要跟着做的。
可皇太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满人权贵对他皇太极已经有了很大的不满意,特别是在他皇太极出手教训多尔衮,以及将满八旗镶白旗划归豪格指挥之后,这种不满逐渐的显露出来。
皇太极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以前,而且八旗军连续遭遇败绩,他的威望在逐步的降低,这个时候若是动了满人权贵的利益,怕是真的要引发一场大祸了。
皇太极轻轻摇头,显然是否决了济尔哈朗的这个提议。
皇太极内心很清楚,大明皇上郑勋睿不一定会同意这样的交换方式,人家大可举兵攻打沈阳,在大清国遭遇到内外交困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和大清国做什么交易了。
大政殿陷入到沉默之中。
离开大政殿,济尔哈朗骑马朝着府邸而去。
济尔哈朗是大清国排名第二的亲王,大可以乘坐轿子,不过他还是保持了骑马的风格,如此低调一些,也能够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
济尔哈朗身边围着不少的亲兵,他们跟着骑马,将济尔哈朗牢牢的围在中间。
大政殿距离济尔哈朗的府邸有四里地左右,骑马也就是一小会的时间。
一支响箭射来的时候,济尔哈朗右前方不远处一名亲兵发出了惨叫声。
更多的亲兵迅速围住了济尔哈朗,一部分的亲兵张弓搭箭,紧张的看着四周,一部分的亲兵开始在四周搜寻。
居然有人想着暗算大清国的亲王,而且是皇太极最为信任的亲王,这件事情让人难以置信,济尔哈朗也是稍稍愣了一下。
这里是一条巷子,地形有些复杂,杀手射箭之后,能够很快的躲藏起来,济尔哈朗不可能逐家逐户的去,而且这里居住着不少的满人权贵。
就在亲兵将济尔哈朗护送回了府邸,皇太极的圣旨到了。
这一次是皇太极的口谕,皇太极得知有人居然敢于行刺济尔哈朗,大为火光,要求刑部严查,就是将沈阳翻个底朝天,也要搜查出来凶手。
济尔哈朗稍稍思索一番立刻发现事情不对,这里面有疑问的地方太多了,既然是想着刺杀他济尔哈朗,那么怎么可能仅仅射一箭就没有后续了,再说刺杀的地点在巷子口,是满人权贵居住的地方,更加稀奇的是,亲兵居然没有找到射箭之人。
济尔哈朗仔细看过被射中的亲兵,右臂中箭,弓箭是八旗军常用的那种。
思前想后,济尔哈朗觉得事情不对,他准备马上前往大政殿,禀报皇太极,阻止皇太极在沈阳展开大规模的排查,他济尔哈朗没有吃亏,亲兵也就是伤了胳膊,没有必要如此的大动干戈,说不定如此大动干戈,正好是误入了圈套之中。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