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哥哥的妻子
曾经威风八面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实际上达到了木制风帆战列舰的顶峰。战前拥有4艘12o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战列舰和4艘6o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的俄国黑海舰队,在英法向俄罗斯宣战后不久,便永远消失了。
英法花了那么长时间来协调双方立场,拟订协同作战计划,箭已经在弦上,沙皇又不肯让步,英法迅参战。第一批英国6军上船前往土耳其。2月27日,英法向俄国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4月3o日之前撤离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沙皇置之不理。
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成同盟。3月19日,法国6军也登船前往土耳其。一天后,俄军渡过多瑙河。法国于3月27日、英国于3月28日相继对俄国宣战。
战争扩大了。
4月5日,英国6军在加拉波利登6。随后联军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诞生。6万名英法6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6后的6星期内拿下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计划目标很有限,目的是消灭俄国的黑海舰队,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这符合英国的愿望。而对法国而言,开战本身就达到了目的。随着更多的部队到达,联军开始向君士坦丁堡进。
当地的酒和女人极为便宜,梅毒在联军士兵当中非常普遍。而当地的卫生条件十分糟糕,英国的后勤也同样糟糕。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法军情况要好的多。拿破仑被打败了,但法国并没有失败。法军6军仍是欧洲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拥有作战经验,后勤系统也很有效。武器装备方面,英法的优势来源于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nierif1e)。
4月14日,俄军包围斯里查(si1istra)要塞。4月18日,土军在拉霍瓦(roho.a)击败俄军。4月2o日,俄国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打击,甚至是决定性打击。普奥两国宣布保持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中立的理由显而易见,但沙皇看不到这一点。神圣同盟在最关键的时候在他背后插了一刀,狠狠的伤害了沙皇的感情以及俄罗斯的利益,使他感到沮丧和愤怒。
仿佛为了给沙皇伤口再撒一把盐,英法舰队于4月22日炮击奥德萨,表明英法实实在在准备跟俄国打一仗。5月28日,英法在加拉波利的部队开始兵分两路向多瑙河流域的瓦纳(varna)进。法军一部由6路进,另一部分和英军由海路进。联军的行动极大鼓舞了多瑙河前线的土军士气。
6月3日,奥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边境陈兵8万,并向俄国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6月14日,奥地利又同土耳其签定条约,土耳其同意奥地利占领两公国直到战争结束。奥地利的轻率和贪婪将自1815年以来的俄奥友谊彻底葬送,从此两国关系再也没有好过,直到第一次大战将两国一起毁灭。
沙皇此时感到可耻的背叛,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一个可怕的陷阱。战争和他当初的预想完全两样,敌人越来越多,而朋友加兄弟的弗兰茨的背叛,使他对战争开始失去信心,但战争还要打下去。尼古拉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
6月22日,俄军统帅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亲王(princegorchakov)亲自指挥对斯里查要塞的围攻。1853年他率军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开战以来,他一直是多瑙河方面俄军总指挥,但是作战不力于1854年4月被帕斯科维奇亲王取代。然而6月8日后者因为表现不佳被撤换,米哈依尔又重新上任。俄军的混乱可见一斑。
在尼古拉的悲观失望中,在弗兰茨终于决定背叛尼古拉的实际行动中,在英法各怀鬼胎的联合军事行动中,克里米亚战争愈演愈烈。[注19]
****
瓦纳。
英、法、土三国的军队都集结在此,不同国籍的士兵之间相处倒算是融洽,只是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潮湿、小昆虫、吸血虫困扰着士兵们。
英国后勤组织的缺陷在这里体现出来: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也不知道野战医院在哪里;士兵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他们的将军;管理异常混乱,程序一塌糊涂,效率极其低下。
7月19日,法**营先爆了霍乱;22日,霍乱蔓延到英**营。尽管紧急烧毁了所有帐篷,仍然无法控制病情蔓延。屋漏偏逢连夜雨,8月1o日,一场大火烧毁了仓库中的大批军需品,其中包括16ooo双靴子,使得情况越糟糕。
有人开始嘟囔着说“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这话说的不错。
****
就在奥地利皇帝夫妻前往波西米亚访问的前一天,弗兰茨·约瑟夫以强硬的措辞致函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俄国立即撤出他占领的各个多瑙公国。这无疑于当面给了沙皇一个响亮的耳光。
一位俄罗斯外交官回圣彼得堡的报告上尖锐的指出:“难道您以为,现在当了皇帝的弗兰茨·约瑟夫还会站在沙皇尼古拉的拖鞋之下吗?”这个看法也是各国驻维也纳外交官们的共识。
伊丽莎自然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弗兰茨也觉得他的小新娘根本不用了解政治。于是作为皇帝身边最亲密的人,伊丽莎白竟然是从哥哥路德维希的来信中知道了皇帝对沙皇的最后通牒。
路德维希在信中说:“真难以想像,平时看起来相当温和、克制的弗兰茨,会突然变的态度强硬起来。我很担心俄国会因此改变对奥地利的外交政策。至少我们知道以前沙皇陛下对弗兰茨有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并不仅仅因为对奥地利示好的政策对俄罗斯有利才这样。对此我觉得有点不安。希望这个举措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
伊丽莎回信:“我很难相信,这是弗兰茨一个人作出的决定。他的大臣们都是一些傻蛋——把沙皇远远的推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尤其是在英国和法国根本不足以成为可靠的盟友的情况下。弗兰茨虽然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似乎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十分适合,他的个性太保守。在1848年**之后,奥地利需要这样一位年轻有朝气的皇帝来安抚人心,皇帝的温柔性格使得他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温和的皇帝,民众们把所有美好的词藻用在他身上,而从来不把戒严令、死刑判决书同皇帝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那都是索菲皇太后影响了皇帝的缘故;一旦面临任何变动——比如说战争,皇帝就现出他的弱势来了:他无法处理好这种复杂的外交关系;他优柔寡断,太容易被说服。我觉得斐迪南亲王比他更适合成为奥地利的皇帝。”
伊丽莎白将这封信交由理夏德伯爵带给路德维希。哈尔的工厂已经颇具规模,理夏德找到一名职业经理来管理工厂,自己则在慕尼黑——维也纳之间往返。
路德维希已经结束了在柏林的暂住生涯,回到慕尼黑。门德尔小姐也回到了慕尼黑,她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不再登台演出。为此慕尼黑的花花公子们哗声一片。
几天之后理夏德从慕尼黑回到维也纳,带来了路德维希的回信。
路德维希担忧的写道:“亲爱的茜茜,我很高兴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你的想法让我大吃一惊。可能思考这种问题对你来说太深刻了一点,不过,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再对斐迪南亲王的能力作出判断,这对你、弗兰茨、斐迪南都不好。相信我,亲爱的妹妹,你还太年轻,很多事情你还不懂。”
伊丽莎白很感谢路德维希的小心翼翼。她自己也是很小心翼翼,不然不会只让理夏德伯爵传递信件。她很担心索菲皇太后会半路拦截下这些信件。
以前同路德维希的信件来往都是通过邮局或者家族信使,成为皇后之后,伊丽莎白陡然觉得生活是透明的,清醒的每一分钟都有种被人偷窥的感觉。这种危机感使得她愈小心谨慎起来。于是理夏德伯爵就变成了茜茜公主的私人信使。
理夏德同伊丽莎白说:“陛下,您肯定想不到,路德维希……”
“是有关路德维希的事情吗?”本来昏昏欲睡的伊丽莎白突然有了精神:“他又怎么了?”
“哦,本来这事不应该由我来说,我以为路德维希应该先告诉你。”理夏德伯爵踌躇着说。
“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事情呢?”
“您还记得门德尔小姐吗?”
“门德尔小姐?”伊丽莎白微笑:怎么会忘记呢……那可是要成为我的嫂子的女人啊。
“路德维希……跟门德尔小姐结婚了。我希望您不会对此事感到特别的吃惊。”
“啊……这样啊……”伊丽莎白心道:终于结婚了啊。
“我真是没想到,路德维希真的爱上了门德尔小姐……”
“很不可思议是吗?”茜茜公主瞥了一眼理夏德:“你是不是认为一位贵族不应该跟一个女戏子结婚?”
理夏德耸肩:“……这会降低路德维希的身份,如果公开承认门德尔小姐是他的妻子,他将不能继承马克西米利安公爵的爵位。”理夏德有点不安,“并且,这对您也会有影响。维也纳的贵族们一定会因此大为诟病您的娘家。”
“他们说的还少了吗?我才不在乎他们说什么,真要计较起来,早就被气死了。”伊丽莎白满不在乎的轻轻挥了挥手,“说起来,我还没有近距离看过我的嫂子呢。对了,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她叫艾米丽,艾米丽·门德尔·亨利埃特。”
“艾米丽……很好听的名字。”伊丽莎白琢磨着要给这位可爱的嫂子一个什么爵位,这事迟早要由弗兰茨来做,不如现在就想一个好听的爵位出来。电影里面那个瓦冷湖男爵可真难听。
路德维希因此便不大方便到维也纳来。他仍然时常前往柏林,密切关注着西门子公司的运营状况。
“理夏德伯爵,跟我说说路德维希在柏林带回来的消息吧。”
“对的,这件事情也是要向您汇报的。嗯……”理夏德伯爵微微皱着眉头,拿出一份文件,“这是西门子公司本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嗯,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
伊丽莎白接过那几张财务报表,没有翻看便放在一边,“怎么了?”
“西门子公司仍然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状况。”
“怎么会呢?我可是给了一大笔钱啊。我算过了,那些钱足够支付员工的薪水和日常公司开支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您不知道,维尔纳·西门子先生放的薪水……有些职员的薪水高得惊人!”
“噢?哪些职员呢?”
“在西门子和哈尔斯克下面还有很多工程师,这些人都领取了比普通职员高三到五倍的薪水;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管理人员,薪水也很高。”
“这很合理。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那么,我们的那个小小的产品如今进行的怎么样了?”
“电机的试验已经接近尾声,维尔纳※#8226;西门子和哈尔斯克说了,不出意外的话,将在8月初完成整个试验。”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请你转告路德维希,我要看到西门子公司提交的报告,电机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以及造价都列出来。并且,要尽快开始投入生产。”
伊丽莎白手托着腮,表情慵懒,“我很不喜欢煤气灯,电灯又亮又……”
理夏德伯爵听见陌生的名词:“什么?”
“什么什么?”伊丽莎没反应过来。
“就是你说的那个……电什么?”
伊丽莎白怔了一下,然后猛醒过来:这个时代还没有电灯啊……明电灯泡的爱迪生今年才7岁……
“啊,我说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说,理夏德你一定是听错了。”伊丽莎白板着脸矢口否认。
“海因里希那里有什么消息吗?”伊丽莎白把话题岔开。
“有的。我来维也纳之前,海因里希刚从伦敦回一封电报,说他下个月将返回欧洲大6。他准备先去巴黎,然后返回慕尼黑。他希望能够觐见皇后陛下。”
“真的?他要回来了……希望他给我带来了好消息。他还说了什么?”
理夏德有点酸溜溜的说:“他没说什么,只说要向陛下亲自汇报。”
伊丽莎白眼睛一亮,“看起来好像收获很大的样子……”
自从伊丽莎白嫁到维也纳,就再也没听到海因里希的消息。倒不是海因里希不写信汇报,而是伊丽莎白离开巴伐利亚之前便小心谨慎的通知他,所有情况都交由路德维希转交。
海因里希向来是月报,言词也一向简短,不外乎是“情况很好,葡萄牙的金子实在是个巨大、迷人的宝藏”、“最近有报告指出,美洲的小麦产量将会比往年增加”,通常都是干巴巴的乏味的,不过偶尔也会突如其来的出现神来之笔——“那种小小的黑色的石头就如同暗夜里的精灵,它们带来光明、温暖,和金币”。
[奉献]
曾经威风八面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实际上达到了木制风帆战列舰的顶峰。战前拥有4艘12o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战列舰和4艘6o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的俄国黑海舰队,在英法向俄罗斯宣战后不久,便永远消失了。
英法花了那么长时间来协调双方立场,拟订协同作战计划,箭已经在弦上,沙皇又不肯让步,英法迅参战。第一批英国6军上船前往土耳其。2月27日,英法向俄国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4月3o日之前撤离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沙皇置之不理。
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成同盟。3月19日,法国6军也登船前往土耳其。一天后,俄军渡过多瑙河。法国于3月27日、英国于3月28日相继对俄国宣战。
战争扩大了。
4月5日,英国6军在加拉波利登6。随后联军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诞生。6万名英法6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6后的6星期内拿下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计划目标很有限,目的是消灭俄国的黑海舰队,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这符合英国的愿望。而对法国而言,开战本身就达到了目的。随着更多的部队到达,联军开始向君士坦丁堡进。
当地的酒和女人极为便宜,梅毒在联军士兵当中非常普遍。而当地的卫生条件十分糟糕,英国的后勤也同样糟糕。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法军情况要好的多。拿破仑被打败了,但法国并没有失败。法军6军仍是欧洲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拥有作战经验,后勤系统也很有效。武器装备方面,英法的优势来源于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nierif1e)。
4月14日,俄军包围斯里查(si1istra)要塞。4月18日,土军在拉霍瓦(roho.a)击败俄军。4月2o日,俄国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打击,甚至是决定性打击。普奥两国宣布保持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中立的理由显而易见,但沙皇看不到这一点。神圣同盟在最关键的时候在他背后插了一刀,狠狠的伤害了沙皇的感情以及俄罗斯的利益,使他感到沮丧和愤怒。
仿佛为了给沙皇伤口再撒一把盐,英法舰队于4月22日炮击奥德萨,表明英法实实在在准备跟俄国打一仗。5月28日,英法在加拉波利的部队开始兵分两路向多瑙河流域的瓦纳(varna)进。法军一部由6路进,另一部分和英军由海路进。联军的行动极大鼓舞了多瑙河前线的土军士气。
6月3日,奥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的边境陈兵8万,并向俄国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6月14日,奥地利又同土耳其签定条约,土耳其同意奥地利占领两公国直到战争结束。奥地利的轻率和贪婪将自1815年以来的俄奥友谊彻底葬送,从此两国关系再也没有好过,直到第一次大战将两国一起毁灭。
沙皇此时感到可耻的背叛,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一个可怕的陷阱。战争和他当初的预想完全两样,敌人越来越多,而朋友加兄弟的弗兰茨的背叛,使他对战争开始失去信心,但战争还要打下去。尼古拉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
6月22日,俄军统帅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亲王(princegorchakov)亲自指挥对斯里查要塞的围攻。1853年他率军进入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开战以来,他一直是多瑙河方面俄军总指挥,但是作战不力于1854年4月被帕斯科维奇亲王取代。然而6月8日后者因为表现不佳被撤换,米哈依尔又重新上任。俄军的混乱可见一斑。
在尼古拉的悲观失望中,在弗兰茨终于决定背叛尼古拉的实际行动中,在英法各怀鬼胎的联合军事行动中,克里米亚战争愈演愈烈。[注19]
****
瓦纳。
英、法、土三国的军队都集结在此,不同国籍的士兵之间相处倒算是融洽,只是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潮湿、小昆虫、吸血虫困扰着士兵们。
英国后勤组织的缺陷在这里体现出来: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也不知道野战医院在哪里;士兵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他们的将军;管理异常混乱,程序一塌糊涂,效率极其低下。
7月19日,法**营先爆了霍乱;22日,霍乱蔓延到英**营。尽管紧急烧毁了所有帐篷,仍然无法控制病情蔓延。屋漏偏逢连夜雨,8月1o日,一场大火烧毁了仓库中的大批军需品,其中包括16ooo双靴子,使得情况越糟糕。
有人开始嘟囔着说“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这话说的不错。
****
就在奥地利皇帝夫妻前往波西米亚访问的前一天,弗兰茨·约瑟夫以强硬的措辞致函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俄国立即撤出他占领的各个多瑙公国。这无疑于当面给了沙皇一个响亮的耳光。
一位俄罗斯外交官回圣彼得堡的报告上尖锐的指出:“难道您以为,现在当了皇帝的弗兰茨·约瑟夫还会站在沙皇尼古拉的拖鞋之下吗?”这个看法也是各国驻维也纳外交官们的共识。
伊丽莎自然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弗兰茨也觉得他的小新娘根本不用了解政治。于是作为皇帝身边最亲密的人,伊丽莎白竟然是从哥哥路德维希的来信中知道了皇帝对沙皇的最后通牒。
路德维希在信中说:“真难以想像,平时看起来相当温和、克制的弗兰茨,会突然变的态度强硬起来。我很担心俄国会因此改变对奥地利的外交政策。至少我们知道以前沙皇陛下对弗兰茨有着浓厚的个人感情,并不仅仅因为对奥地利示好的政策对俄罗斯有利才这样。对此我觉得有点不安。希望这个举措对你没有太大的影响。”
伊丽莎回信:“我很难相信,这是弗兰茨一个人作出的决定。他的大臣们都是一些傻蛋——把沙皇远远的推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尤其是在英国和法国根本不足以成为可靠的盟友的情况下。弗兰茨虽然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似乎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十分适合,他的个性太保守。在1848年**之后,奥地利需要这样一位年轻有朝气的皇帝来安抚人心,皇帝的温柔性格使得他成功的扮演了一位温和的皇帝,民众们把所有美好的词藻用在他身上,而从来不把戒严令、死刑判决书同皇帝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那都是索菲皇太后影响了皇帝的缘故;一旦面临任何变动——比如说战争,皇帝就现出他的弱势来了:他无法处理好这种复杂的外交关系;他优柔寡断,太容易被说服。我觉得斐迪南亲王比他更适合成为奥地利的皇帝。”
伊丽莎白将这封信交由理夏德伯爵带给路德维希。哈尔的工厂已经颇具规模,理夏德找到一名职业经理来管理工厂,自己则在慕尼黑——维也纳之间往返。
路德维希已经结束了在柏林的暂住生涯,回到慕尼黑。门德尔小姐也回到了慕尼黑,她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不再登台演出。为此慕尼黑的花花公子们哗声一片。
几天之后理夏德从慕尼黑回到维也纳,带来了路德维希的回信。
路德维希担忧的写道:“亲爱的茜茜,我很高兴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你的想法让我大吃一惊。可能思考这种问题对你来说太深刻了一点,不过,请你以后千万不要再对斐迪南亲王的能力作出判断,这对你、弗兰茨、斐迪南都不好。相信我,亲爱的妹妹,你还太年轻,很多事情你还不懂。”
伊丽莎白很感谢路德维希的小心翼翼。她自己也是很小心翼翼,不然不会只让理夏德伯爵传递信件。她很担心索菲皇太后会半路拦截下这些信件。
以前同路德维希的信件来往都是通过邮局或者家族信使,成为皇后之后,伊丽莎白陡然觉得生活是透明的,清醒的每一分钟都有种被人偷窥的感觉。这种危机感使得她愈小心谨慎起来。于是理夏德伯爵就变成了茜茜公主的私人信使。
理夏德同伊丽莎白说:“陛下,您肯定想不到,路德维希……”
“是有关路德维希的事情吗?”本来昏昏欲睡的伊丽莎白突然有了精神:“他又怎么了?”
“哦,本来这事不应该由我来说,我以为路德维希应该先告诉你。”理夏德伯爵踌躇着说。
“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事情呢?”
“您还记得门德尔小姐吗?”
“门德尔小姐?”伊丽莎白微笑:怎么会忘记呢……那可是要成为我的嫂子的女人啊。
“路德维希……跟门德尔小姐结婚了。我希望您不会对此事感到特别的吃惊。”
“啊……这样啊……”伊丽莎白心道:终于结婚了啊。
“我真是没想到,路德维希真的爱上了门德尔小姐……”
“很不可思议是吗?”茜茜公主瞥了一眼理夏德:“你是不是认为一位贵族不应该跟一个女戏子结婚?”
理夏德耸肩:“……这会降低路德维希的身份,如果公开承认门德尔小姐是他的妻子,他将不能继承马克西米利安公爵的爵位。”理夏德有点不安,“并且,这对您也会有影响。维也纳的贵族们一定会因此大为诟病您的娘家。”
“他们说的还少了吗?我才不在乎他们说什么,真要计较起来,早就被气死了。”伊丽莎白满不在乎的轻轻挥了挥手,“说起来,我还没有近距离看过我的嫂子呢。对了,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她叫艾米丽,艾米丽·门德尔·亨利埃特。”
“艾米丽……很好听的名字。”伊丽莎白琢磨着要给这位可爱的嫂子一个什么爵位,这事迟早要由弗兰茨来做,不如现在就想一个好听的爵位出来。电影里面那个瓦冷湖男爵可真难听。
路德维希因此便不大方便到维也纳来。他仍然时常前往柏林,密切关注着西门子公司的运营状况。
“理夏德伯爵,跟我说说路德维希在柏林带回来的消息吧。”
“对的,这件事情也是要向您汇报的。嗯……”理夏德伯爵微微皱着眉头,拿出一份文件,“这是西门子公司本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嗯,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
伊丽莎白接过那几张财务报表,没有翻看便放在一边,“怎么了?”
“西门子公司仍然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状况。”
“怎么会呢?我可是给了一大笔钱啊。我算过了,那些钱足够支付员工的薪水和日常公司开支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您不知道,维尔纳·西门子先生放的薪水……有些职员的薪水高得惊人!”
“噢?哪些职员呢?”
“在西门子和哈尔斯克下面还有很多工程师,这些人都领取了比普通职员高三到五倍的薪水;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管理人员,薪水也很高。”
“这很合理。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那么,我们的那个小小的产品如今进行的怎么样了?”
“电机的试验已经接近尾声,维尔纳※#8226;西门子和哈尔斯克说了,不出意外的话,将在8月初完成整个试验。”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请你转告路德维希,我要看到西门子公司提交的报告,电机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以及造价都列出来。并且,要尽快开始投入生产。”
伊丽莎白手托着腮,表情慵懒,“我很不喜欢煤气灯,电灯又亮又……”
理夏德伯爵听见陌生的名词:“什么?”
“什么什么?”伊丽莎没反应过来。
“就是你说的那个……电什么?”
伊丽莎白怔了一下,然后猛醒过来:这个时代还没有电灯啊……明电灯泡的爱迪生今年才7岁……
“啊,我说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说,理夏德你一定是听错了。”伊丽莎白板着脸矢口否认。
“海因里希那里有什么消息吗?”伊丽莎白把话题岔开。
“有的。我来维也纳之前,海因里希刚从伦敦回一封电报,说他下个月将返回欧洲大6。他准备先去巴黎,然后返回慕尼黑。他希望能够觐见皇后陛下。”
“真的?他要回来了……希望他给我带来了好消息。他还说了什么?”
理夏德有点酸溜溜的说:“他没说什么,只说要向陛下亲自汇报。”
伊丽莎白眼睛一亮,“看起来好像收获很大的样子……”
自从伊丽莎白嫁到维也纳,就再也没听到海因里希的消息。倒不是海因里希不写信汇报,而是伊丽莎白离开巴伐利亚之前便小心谨慎的通知他,所有情况都交由路德维希转交。
海因里希向来是月报,言词也一向简短,不外乎是“情况很好,葡萄牙的金子实在是个巨大、迷人的宝藏”、“最近有报告指出,美洲的小麦产量将会比往年增加”,通常都是干巴巴的乏味的,不过偶尔也会突如其来的出现神来之笔——“那种小小的黑色的石头就如同暗夜里的精灵,它们带来光明、温暖,和金币”。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