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安军做为高原直属的军队,将扩充为十二个军,共计包括有三个全骑军,三个全步军,三个步骑混编军,其中一个步骑混编军为留守代郡军队,和一个工程器械军一支是斥候军和一支女军。(小说文学网)

    这十二个军中,只有六个军是按五千人的标准人数配置,另六个军都是老蕃号的军队,其中全骑军中蕃勇军为七千五百人;而全步军中的背嵬军为六千人;步骑混编军中的威宁军是付责留守代郡的军队,人数达到七千人,分别是二千骑军和五千步军;还有就是付责工程器械的神机军,人数为八千人,其中包括有三千工匠。斥侯军是二千人,而女军是甴李瑛鸿直接统领,也是全骑军,人数是一千二百人。除了两个全步军和神机军之外,其余军队也均按骑兵两匹马,步兵一匹马来配置战马。

    加上后勤军队,总兵力约为七万二千人。其中作战军队为五万四千人,骑军为二万四千人,战车六百辆,战马总计为七万余匹。

    这样代郡的总兵力约力十六万二千人,而作战军力约为十三万人,其中骑军数量超过了五万,战车一千五百辆,总计兵力要比以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

    而众将最关心的还是扩军的俱体方式。虽扩军当然是从百姓中招募,但现在代郡各地的人口数量并不平均,代郡的人口最多,达到了九十万,上谷郡的人口也有近五十万,而云中、雁门两郡的人口较少,只有三十多万,因此如果是各军团就地招筹,显然云中、雁门两郡的困难较大。另外这一次高原还从魏国还带回来了二万五六千士兵,这一批士兵将怎样分配,是整体的编成一军还是打散之后,和从代郡地区新招募的士兵进混编,这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扩军的俱体方式,高原早就考虑好了,首先是从魏国带过来的军队,将按照自愿的原则,原意继续从军的魏兵,则接受代军的考核,通过了考核,就可以成为正式的代军士兵,并享有和其他士兵一样的待遇和晋升机会;而不愿从军的魏兵,则按照普通百姓的标准,分给房屋田地,进行耕种,并承担相应的税赋劳役,当然同样也有征兵入伍的义务。

    然后再视魏军从军的人数而定,足够编成一个军的,就尽量以魏兵整额编成一个军,各级军官均在魏兵中选拔。如果人数不足,则与其他士兵进行混编。而现在留驻在魏国桂陵县的,还有五千魏军,则等他们回到代郡之后,再进行安排。

    而各军团首先在本地进行招募,由各军团的主将全权负责招兵事务、并任命各级军官,如果招募人数不足,则将缺额数字上报到代郡,由代郡方面进行补充,而所有扩军工作,必需在今年六月之前完成,然后马上进行编制和训练。同时每个月向代郡上报一次扩军情况,代郡官府将为组建的军队确定蕃号,给任命的各级军官发放正式的委任书和印信、腰牌,并从代郡领取所需的装配物资。

    众将听完之后,也对高原的安排十分满意,也都表示会尽快完成扩军。

    随后高原又下令,将代郡地区没有从军的百姓也全部都组织起来,利用农闲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毕竟只靠这十六万多军队,守住代郡还可以,想要攻占燕国,自然是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军队。

    虽然代郡一直都是施行常规军队加征集军队的军制模式,大部份的百姓都是经过了军事训练,而且也有不少百姓经历过战争。不过经过了这一次扩军之后,接受过军事训练,并且参加过战斗的百姓,估计大部份都从军入伍了,因此对其他的百姓也要进行系统的训练,这样在以后的战斗中,他们才能发挥作用,不至于拖了全军的后腿。高原是深知木桶原理的人,一个木桶能移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军队也是一样。

    商议确定之后,众将也各自返回自己的驻地,并且立刻开始了招集士兵。而现在暂时也没有别的事情,高原也在代郡一面关注魏秦等各国的局势,一面处理代郡的各科事务。

    其实代郡的地方本来不大,经过了三年的运行,行政机构也基本建全,而且几名行政官员的能力也都得到认可,基层的官员也比较尽心尽责,另外也没有什么需要高原决定的事情,因此高原也比较放心,并没有多操心政事。

    不过还是有一些事情引起了高原的兴趣。就去年在十月的时候,有二支草原游牧部落迁移到雁门关外,并要求并入代郡的管辖范围定居。

    原来高原领军远袭了阴山之后,将俘虏回来的匈奴和其他草原游牧族民安置在雁门关外,并且仍然与其他的草原游牧民族保持通商来往。有的部落商人来到雁门交易,发现这些游牧族民在雁门关外的生活过得很不错,比草原上好多了。因为这些牧民的牲口、皮毛会有代郡的商人直接过来收购,或者是带到雁门关的集市去交易,不仅可以需要什么买什么,而且少了中间商人这个环节,自然可以増加不少收入。而且有不少牧民加入了蕃勇军,所拿的军饷也是一大笔收入,自然要在草原上生活要好得多。

    因此有不少部落得知以后,也都十分羡慕,正好这时匈奴正在草原上进行兼并扩张,有的部落被匈奴直接吞并,有的部落则被迫迁移躲避,而在两年前高原在阴山大败匈奴军,也己经传遍了草原,正好有两个部落被匈奴击败,在草原上己弪无处容身,于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带领着残余的族人,来到雁门关外,希望能够在雁门关外定居,并得到代郡的保护。

    这两个部落现在所剩的人口并不多,都不到一万人,但这还是首次有草原游牧部落要求并入代郡的管辖,李瑛鸿和宁戚等人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处置,因为高原有收留游牧民族的先例,而且还从游牧民族选拔人员,组成了一支骑军,因此不好拒绝这两个部落,但如果收留了这两个部落,会不会又遭来匈奴的进攻。虽然代郡并不怕匈奴,但现在代郡的主要对手毕竟还是秦国,在这个时候,当然是不要节外生枝。

    好在是这时高原也快回来了,因此李瑛鸿下令,先让这两个部落在雁门关外围定居,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粮食,等高原回来再做决定。

    高原得知以后,立刻下令,接纳这两个部落。因为高原清楚,现在正是匈奴崛起的时候,再加上又有阴山之仇,无论自己接不接纳这两个部落,匈奴早晚都会和自己发生冲突。因此不如接纳这两个部落,一方面是増强自身的实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向其他的草原民族提供一个示范,吸引更多的部落归附。因为现在匈奴还没有统一整个草原,还有许多实力不如匈奴,又不愿归附匈奴的部落,如果能够吸引他们归附,当然是好事。

    当然,想在代郡的地盘上安居,并受到代郡的保护,当然也就要承担必要的责任,这两个部落的人口共计有一万六七千人,成年男孑约有五千左右,游牧民族可是全民皆兵的,这也是一支不弱的力量。因此接纳这两个部落也不是没有条件的,首先是留下来就要尊守代郡制定的规侧,并且随时都要接受代郡的征集军队,为代郡作战,如果答应这个条件,那就留下,不答应就离开。

    另外一个消息也和雁门关有关,原来就在今年,在雁门关外出现了一支马贼,人数约有近千,以打劫商队和零散村落为生。草原上出现马贼并不足为奇,但这一支马贼却主要是以雁门关外的代郡管辖地区为目标,而且他们对这一带的地形颇为熟悉,似乎还有一些熟人,曾经用里应外合之法,打破了一个村镇。尽管雁门军团两次出动军队去征剿,但终因出动的军队较少,虽然也杀死了百余名马贼,但最终还是让这支马贼逃脫了。而由于这一年代郡的战事比较紧张,因此代郡也没有能力集结大军去征巢。

    草原上的马贼是最令人头疼的,因为来去无踪,而且极为残忍,所倒之处,除了劫掠财物之外,往往鸡犬不留,将人员全部杀光,不少小部落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不过从俘虏的马贼口中得知,原来这支马贼是由当初高原入主代郡的时候,打压代郡的豪强势力的残余人员组成,主要是以姓赵和姓马的人为主。

    高原也些意外,他也知道当初打压代郡的豪强势力时,确实有一些漏网之鱼,当时也闹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悄无声息了。想不到他们沉默了两年之后,居然又卷土重来,而且还拉扯起了近千人,显然是得到了某个势力的支助,很有可能就是匈奴。

章节目录

战国征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木林森444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一五章 扩军备战(二)-词,战国征途,一本书并收藏战国征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