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豫王府议事从最开始的有事去回禀,变成了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每七日豫王府便会有人用不太显眼的轿子或是小驴车来请陈亦卿“过府一叙”,这些人甚至学会了每次用不同的车和不同的人,陈亦卿不得不感叹这古代的安保工作也是颇有章法。
“马场一切顺利,小马驹顺利过冬,往春天就更没问题了。新购那些庄子里的产出我已经通过先收购后转手的方式销出市面,另外还有长丰那边的良田,不会有人知道是王爷的产业的……”
照例陈亦卿会先汇报一番工作,然后跟豫王和他的谋士枯木先生再讨论些时事政治。
开春天气渐渐暖了,话题也开始围着即将到来的科考和选秀展开。
提起科考陈亦卿还知道些,不论哪个朝代取仕的方法也都大同小异,一层层考上来便是了。对于这些仕子的拉拢与培养枯木先生自有见解,毕竟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大多耽于富贵反而没有太多笔墨在胸中。至于寒门贵子,即便一朝得中状元想在朝中扎住根基也需要几年筹谋。
选秀倒是陈亦卿津津乐道的话题。
“先前借着乔姑姑出来,皇后娘娘开恩,特意放了一批年纪大些的宫女出宫,后宫人手便不足了。选秀一般的来源有三,一些普通家庭的女孩子进去之后便是做宫女,若家里过得去能想法子的便都求了里正村官绕开了,这些女孩子大多是贫寒人家养不活的。
还有一些官宦人家的姑娘,这些选了便是将来要服侍皇上的,当中也可能有些会成为来日的贵人娘娘。
至于那些王公贵胄家的么……”
枯木先生抬眼去看豫王,他手中把玩着一只湛蓝色的琉璃杯,配上上好白茶那浅淡的色泽在他纤长白皙的手指间,颇为掀起。他嘴角噙着一丝笑继续向陈亦卿解释:“至于那些王公贵胄家的名门淑女么,大多是要被赏给皇子们的……”
枯木先生的名字起的老气,但是实际上年龄不过三十出头,因他少年成名,相当于是出道的早,所以没见过本人只听名字的都以为他是四十岁朝上的先生了。
实则他保养得甚好,没有中年油腻男们的大腹便便,清癯的身形,白皙的皮肤,若说他是二十多岁的人倒也是像的。至少他现在跟陈亦卿和豫王坐在一起,并不像是比陈亦卿大了十岁的样子。
他是半个儒生半个修道之人,陈亦卿总暗想着或许他是不近女色才看起来这般年轻的……甚至有时还会yy一下他是否有别的癖好,也常观察他看豫王和小李子的眼神。
自打枯木先生和豫王的茶话会上多了个陈亦卿,他们的地点便常选在陈亦卿在豫王府住过的竹园了。若是陈亦卿和小李子交流一下的话,没准能聊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y友感来。
豫王在他的一众兄弟中算是最克制的人了,没有贪财好色的风流名声。但是谁接触谁知道,陈亦卿再清楚不过这位王爷敛财的手段和爱好了。不过想他这诺大的王府,单靠皇帝发的工资可是不够养活的,豫王也曾透露过他府上一年的花销,惊得陈亦卿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当然众位王爷,包括那些官老爷都有置一些庄子良田,还有些是有直接产业的,当然“士农工商”的思想影响他们太严重,他们终究是没有直接出来做生意的脸皮和勇气的,但是也不妨碍他们找些“代理人”,陈亦卿便是豫王的“理财经理”里最不一样的一个了。
因为他这个“理财经理”有点不务正业,给豫王一年捞来的银子确实没有旁的代理人多,但是他却有很多新颖的想法,让豫王觉得有趣之余,却是对他的大业有所帮助的。
陈亦卿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帮王爷会争破了脑袋去抢着当皇帝,在他或者在郭雨晴看来,皇帝实在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每天要早起上朝不说,宠爱哪个女人还不能太过,影视剧里提的最多的一个词怕就是“雨露均沾”了!
而且年纪小的继位要受那些能臣挟制,年纪大的担心儿子们算计。孝顺老娘的容易外戚专权,不理会一众外家人的要被骂不孝。
在他看来做个像襄王一样的闲散王爷再没有那么爽了,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弟,走到哪里自然是前呼后拥的,只要不弄出人命来,其他的事情自是可以任性妄为。比如,这位襄王就很喜欢做生意,谁都知道他在京城开着酒楼,有时候心情好了,襄王爷还亲自跑去自家酒楼巡店,那杆子文臣的笔谁敢说他是低贱的商人。
不过豫王想做皇帝这事情虽未在他们三人的茶话会上明说,但是枯木和陈亦卿聚在他身边的任务却就是这事,傻子才看不出来。事情讨论得久了,虽然陈亦卿不再似起初那般紧张,当然他一开始见到人家就搂着脖子确实看起来也不怎么紧张…….但是终究他是个商人,枯木先生是军师,所以陈亦卿始终不似枯木先生那般在豫王面前可以潇洒自如。
毕竟豫王只是跟陈逸长得像,要是他真是哪句话说得不对了,惹得豫王不开心,豫王要拉他出去砍,他吆喝一句:“且慢,我是你一千年后的前女友……”估计豫王要把他五马分尸了。
想到自己在豫王面前时刻揣着小心的样子,陈亦卿就不得不联想到,若是玲珑真如他和崔公子的猜测一样,到了张家顶包,不论是她自己策划的,还是被张家人知道是她送走了张**和李广玉而被抓走的,她要真是要顶替张**入宫的话,面对的可是豫王的老子。
初春的天气里,陈亦卿看着枯木先生望向豫王颇有深意的眼神,没想跟着一起起豫王的哄,而是念及玲珑今后的日子,心里急的脑门子上都渗出了细汗。
枯木先生仍是不紧不慢地语调,但是眼神却异常坚定:“王爷您现在还没有正妃,这次……断不能再耽搁了!”
陈亦卿跑神回来随意地问了一嘴:“王爷现在有多少个侍候的人啊?”
他再不上道也知道,除了王妃,其他那些人即便是爬上了王爷的床,也不过是个奴婢,就算是抬了侧妃,也终究是入不了宗祠上不得台面的,将来生了孩子也得看造化,非是谁都能继承这王位的。
万一豫王真登了皇位,那么他的正妃没有意外的话就是皇后,生的孩子当皇帝的可能性就是大大的了。
豫王提起给自己纳妃的事情,也开始寻思起来,答陈亦卿的自然仍是枯木先生:“王爷因为一直没有正妃,所以屋里现在也没多少女人,不过两个侧妃,五个侍妾,还有七八个侍候的人……”
陈亦卿一口毛尖差点喷到枯木脸上,就这加起来也十来个人了,还能叫屋里没什么女人,陈亦卿真想再仰天长啸一声,这万恶的旧社会!
豫王看了他一眼,“嘁!”了一声,仿佛陈亦卿十分的没见过世面。不过对于私生活这一块,豫王对陈亦卿甚是满意的,他自己身边“没几个女人”,他老爹皇帝身边的女人也算不得多,所以一直觉得不沉湎于温柔乡的人才是办大事的人。
但是听闻陈家仅有三两个小妹,而陈亦卿似乎还没一个老婆的时候,豫王也常常害怕陈亦卿真是对自己“图谋不轨”。
枯木先生淡定地解释了一下:“莫说是王爷了,就是个寻常的五六品官员,怕是家里也有一妻多妾,七八个通房丫头的……”
豫王见他们有些纠结于自己的床帏之事便面上有些讪讪地想引开话题,便道:“不说这了,至于王妃的人选,不知枯木先生怎么看的?”
枯木微微一思忖,正色道:“兴国公家的孙女才貌双全且他家是世代勋戚,家大业大,是个不错的人选。平宁郡王家的小县主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另外尚书左仆射家的小女儿也可以是我们考虑的对象!”
“尚书左仆射?”陈亦卿和豫王一致提出疑问。
前两个都是勋戚家族,不论家世门第都是不错的选择,倒是尚书左仆射一介文官,虽然如今在朝中是一把手,但是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纵然是权倾朝野,说到底也是势单力薄。
“正是!”枯木微微一笑:“其他的要么是家族有名却无实权,要么是有权利却名声不好。可是我们盯着兴国公和平宁郡王,难保他们不是别人眼中的肥猪肉,可是尚书左仆射怕是其他几个娘娘和王爷都看不到眼里罢!”
陈亦卿和豫王皱着眉头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别人看不到眼里的他们又为何要拾到眼里,枯木先生将兴国公和平宁郡王家的贵淑比做“肥猪肉”倒是让陈亦卿听得有些想笑。
“听闻,皇上有意让尚书左仆射越过礼部和吏部那些大人们,直接主持这届的科考……”
东楚如今正是文官声势浩大的时候,而文官的来源便是科考,谁主持科考,这入仕的学子便往往念着谁的好,那些官宦家族也有很多是通过科考拧在一起的,同期同窗抑或师出同门,还有同一考官,也是他们亲近的缘由。
枯木先生微微笑着,看着这两人从面面相觑到了然于胸的样子。
“马场一切顺利,小马驹顺利过冬,往春天就更没问题了。新购那些庄子里的产出我已经通过先收购后转手的方式销出市面,另外还有长丰那边的良田,不会有人知道是王爷的产业的……”
照例陈亦卿会先汇报一番工作,然后跟豫王和他的谋士枯木先生再讨论些时事政治。
开春天气渐渐暖了,话题也开始围着即将到来的科考和选秀展开。
提起科考陈亦卿还知道些,不论哪个朝代取仕的方法也都大同小异,一层层考上来便是了。对于这些仕子的拉拢与培养枯木先生自有见解,毕竟那些官宦人家的子弟大多耽于富贵反而没有太多笔墨在胸中。至于寒门贵子,即便一朝得中状元想在朝中扎住根基也需要几年筹谋。
选秀倒是陈亦卿津津乐道的话题。
“先前借着乔姑姑出来,皇后娘娘开恩,特意放了一批年纪大些的宫女出宫,后宫人手便不足了。选秀一般的来源有三,一些普通家庭的女孩子进去之后便是做宫女,若家里过得去能想法子的便都求了里正村官绕开了,这些女孩子大多是贫寒人家养不活的。
还有一些官宦人家的姑娘,这些选了便是将来要服侍皇上的,当中也可能有些会成为来日的贵人娘娘。
至于那些王公贵胄家的么……”
枯木先生抬眼去看豫王,他手中把玩着一只湛蓝色的琉璃杯,配上上好白茶那浅淡的色泽在他纤长白皙的手指间,颇为掀起。他嘴角噙着一丝笑继续向陈亦卿解释:“至于那些王公贵胄家的名门淑女么,大多是要被赏给皇子们的……”
枯木先生的名字起的老气,但是实际上年龄不过三十出头,因他少年成名,相当于是出道的早,所以没见过本人只听名字的都以为他是四十岁朝上的先生了。
实则他保养得甚好,没有中年油腻男们的大腹便便,清癯的身形,白皙的皮肤,若说他是二十多岁的人倒也是像的。至少他现在跟陈亦卿和豫王坐在一起,并不像是比陈亦卿大了十岁的样子。
他是半个儒生半个修道之人,陈亦卿总暗想着或许他是不近女色才看起来这般年轻的……甚至有时还会yy一下他是否有别的癖好,也常观察他看豫王和小李子的眼神。
自打枯木先生和豫王的茶话会上多了个陈亦卿,他们的地点便常选在陈亦卿在豫王府住过的竹园了。若是陈亦卿和小李子交流一下的话,没准能聊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y友感来。
豫王在他的一众兄弟中算是最克制的人了,没有贪财好色的风流名声。但是谁接触谁知道,陈亦卿再清楚不过这位王爷敛财的手段和爱好了。不过想他这诺大的王府,单靠皇帝发的工资可是不够养活的,豫王也曾透露过他府上一年的花销,惊得陈亦卿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当然众位王爷,包括那些官老爷都有置一些庄子良田,还有些是有直接产业的,当然“士农工商”的思想影响他们太严重,他们终究是没有直接出来做生意的脸皮和勇气的,但是也不妨碍他们找些“代理人”,陈亦卿便是豫王的“理财经理”里最不一样的一个了。
因为他这个“理财经理”有点不务正业,给豫王一年捞来的银子确实没有旁的代理人多,但是他却有很多新颖的想法,让豫王觉得有趣之余,却是对他的大业有所帮助的。
陈亦卿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帮王爷会争破了脑袋去抢着当皇帝,在他或者在郭雨晴看来,皇帝实在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每天要早起上朝不说,宠爱哪个女人还不能太过,影视剧里提的最多的一个词怕就是“雨露均沾”了!
而且年纪小的继位要受那些能臣挟制,年纪大的担心儿子们算计。孝顺老娘的容易外戚专权,不理会一众外家人的要被骂不孝。
在他看来做个像襄王一样的闲散王爷再没有那么爽了,因为是皇帝的亲弟弟,走到哪里自然是前呼后拥的,只要不弄出人命来,其他的事情自是可以任性妄为。比如,这位襄王就很喜欢做生意,谁都知道他在京城开着酒楼,有时候心情好了,襄王爷还亲自跑去自家酒楼巡店,那杆子文臣的笔谁敢说他是低贱的商人。
不过豫王想做皇帝这事情虽未在他们三人的茶话会上明说,但是枯木和陈亦卿聚在他身边的任务却就是这事,傻子才看不出来。事情讨论得久了,虽然陈亦卿不再似起初那般紧张,当然他一开始见到人家就搂着脖子确实看起来也不怎么紧张…….但是终究他是个商人,枯木先生是军师,所以陈亦卿始终不似枯木先生那般在豫王面前可以潇洒自如。
毕竟豫王只是跟陈逸长得像,要是他真是哪句话说得不对了,惹得豫王不开心,豫王要拉他出去砍,他吆喝一句:“且慢,我是你一千年后的前女友……”估计豫王要把他五马分尸了。
想到自己在豫王面前时刻揣着小心的样子,陈亦卿就不得不联想到,若是玲珑真如他和崔公子的猜测一样,到了张家顶包,不论是她自己策划的,还是被张家人知道是她送走了张**和李广玉而被抓走的,她要真是要顶替张**入宫的话,面对的可是豫王的老子。
初春的天气里,陈亦卿看着枯木先生望向豫王颇有深意的眼神,没想跟着一起起豫王的哄,而是念及玲珑今后的日子,心里急的脑门子上都渗出了细汗。
枯木先生仍是不紧不慢地语调,但是眼神却异常坚定:“王爷您现在还没有正妃,这次……断不能再耽搁了!”
陈亦卿跑神回来随意地问了一嘴:“王爷现在有多少个侍候的人啊?”
他再不上道也知道,除了王妃,其他那些人即便是爬上了王爷的床,也不过是个奴婢,就算是抬了侧妃,也终究是入不了宗祠上不得台面的,将来生了孩子也得看造化,非是谁都能继承这王位的。
万一豫王真登了皇位,那么他的正妃没有意外的话就是皇后,生的孩子当皇帝的可能性就是大大的了。
豫王提起给自己纳妃的事情,也开始寻思起来,答陈亦卿的自然仍是枯木先生:“王爷因为一直没有正妃,所以屋里现在也没多少女人,不过两个侧妃,五个侍妾,还有七八个侍候的人……”
陈亦卿一口毛尖差点喷到枯木脸上,就这加起来也十来个人了,还能叫屋里没什么女人,陈亦卿真想再仰天长啸一声,这万恶的旧社会!
豫王看了他一眼,“嘁!”了一声,仿佛陈亦卿十分的没见过世面。不过对于私生活这一块,豫王对陈亦卿甚是满意的,他自己身边“没几个女人”,他老爹皇帝身边的女人也算不得多,所以一直觉得不沉湎于温柔乡的人才是办大事的人。
但是听闻陈家仅有三两个小妹,而陈亦卿似乎还没一个老婆的时候,豫王也常常害怕陈亦卿真是对自己“图谋不轨”。
枯木先生淡定地解释了一下:“莫说是王爷了,就是个寻常的五六品官员,怕是家里也有一妻多妾,七八个通房丫头的……”
豫王见他们有些纠结于自己的床帏之事便面上有些讪讪地想引开话题,便道:“不说这了,至于王妃的人选,不知枯木先生怎么看的?”
枯木微微一思忖,正色道:“兴国公家的孙女才貌双全且他家是世代勋戚,家大业大,是个不错的人选。平宁郡王家的小县主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另外尚书左仆射家的小女儿也可以是我们考虑的对象!”
“尚书左仆射?”陈亦卿和豫王一致提出疑问。
前两个都是勋戚家族,不论家世门第都是不错的选择,倒是尚书左仆射一介文官,虽然如今在朝中是一把手,但是没有强大的家族支撑,纵然是权倾朝野,说到底也是势单力薄。
“正是!”枯木微微一笑:“其他的要么是家族有名却无实权,要么是有权利却名声不好。可是我们盯着兴国公和平宁郡王,难保他们不是别人眼中的肥猪肉,可是尚书左仆射怕是其他几个娘娘和王爷都看不到眼里罢!”
陈亦卿和豫王皱着眉头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别人看不到眼里的他们又为何要拾到眼里,枯木先生将兴国公和平宁郡王家的贵淑比做“肥猪肉”倒是让陈亦卿听得有些想笑。
“听闻,皇上有意让尚书左仆射越过礼部和吏部那些大人们,直接主持这届的科考……”
东楚如今正是文官声势浩大的时候,而文官的来源便是科考,谁主持科考,这入仕的学子便往往念着谁的好,那些官宦家族也有很多是通过科考拧在一起的,同期同窗抑或师出同门,还有同一考官,也是他们亲近的缘由。
枯木先生微微笑着,看着这两人从面面相觑到了然于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