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参谋长这次东北之行,对东北的军工建设可谓是相当的满意。而那位史迪威中将,在杨震坚决的反对之下,自然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这位老兄的东北之行,杨震是热烈招待,但是就是不点头。
而华盛顿此时也并不赞同抗联出兵印度,认为抗联最好还是留在东北作战。毕竟中国战场上连关东军带中国派遣军,占据了整个日本陆军一半的兵员,无论被调往那个方向,都不是美国人愿意见到的。
华盛顿也不想这近二百万脱离了牵绊的日本陆军,最终变成一根大棒子,砸到自己脑袋顶上。甚至华盛顿就连中国东北,再一次沦陷在日军手中都不可能接受,更何况还让日军抽出兵力来对付自己?更何况在朝鲜半岛,还有不断在扩编建制的朝鲜军。
美国方面的明确态度,让这位想借着中国自己内部局面,为实现自己野心寻找一些机会的这位美国陆军中将,最终还是失望两手空空的离开了中国东北。而华盛顿反对的态度,杨震到是在意料之中。
在日军已经杀入澳大利亚本土的情况之下,美国人是不会傻到让东北这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关东军。哪怕一刻喘息之机能够腾出手来的,转而将重兵转向其他方向。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人在战场上拖住的日军越多,他们就越有利。
尤其是现在依旧还是日军最大战略集团的关东军,美国人更是希望不从中国东北调一兵一卒去其他的战线,换了谁都希望棒子砸别人脑袋,别砸到自己脑袋上。所以美国人虽然在四三年初便再三催促抗联发起攻势,但是却拒绝了史迪威想让抗联出兵印度的要求。
白宫对于这位老兄不请示华盛顿,便擅自跑到东北的做法很是不满。而且重庆的抗议,也让美国人很是恼火。美国人不会容忍中国人内部,在这个时候有任何的会干扰到对日作战,整体战局的事情出现。
在给予这位草率的中将一场严厉训斥之后,让其立即返回重庆,做好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在试图与延安或是哈尔滨有任何的私下联系。接到美国陆军参谋长的电报,这位老兄只能怏怏不乐的返回重庆。
但在这位老兄返回重庆的不久,美国陆军航空兵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来到了东北。这个美军考察团的目的,与史迪威中将却是两码回事。他们来东北的目的,是与抗联商议美国陆军航空兵,进驻东北参与对日空袭的事情。
只是这个时候接待他们的,却已经不是杨震。在史迪威返回重庆半个月之后,也就是军委参谋长将杨震的意思,向中央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后。杨震也接到了中央的电报,将工作暂时移交给了李延平主持,自己立即返回延安,对四三年战略目标进行研究。
原本接到中央的电报之后,杨震是想自己去汇报,但是几经考虑最终还是带上了郭炳勋。至于杨继财的婚事,已经是他现在顾及不到的了。就连原来说好的去父母那里吃饭的事情,都始终未能兑现,只能放了鸽子。
等杨震与郭炳勋抵达延安之后,杨震才发现华北几大战略区的统帅,基本上已经全部到位。就连苏北的新四军主要指挥员,除了留一名副军长和参谋长在苏北留守之外,其余的高级干部也全部抵达延安。
原本想要中央在华北敌后局面打开之后,想要召开一次会议,因为日伪封锁基本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在四二年的会战结束之后,整个晋绥与晋察冀、晋冀鲁豫之间,日军的封锁力度已经远远不如从前。
再加上华北各个根据地,包括苏北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可供轻型飞机起降的机场。直接与东北根据地接壤的晋绥与晋察冀,干脆建立了一个可供运输机起降的机场。
而抗联在延安除了派驻了部分战斗机与轻型轰炸机之外,还派出了c四七运输机与轻型运输机各一个中队。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得到驻在热河与察哈尔的抗联航空兵的支持。此次会议由抗联派出飞机,将各路诸侯全部接到延安,大大的缩短了来回的时间。
原来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路程,现在缩短到了几个小时。中间虽说风险大了一些,但是速度却大大加快。不过除了新四军来东北,需要在敌占区上空飞行时间长一些,山东、晋冀鲁豫其实在敌占区上空飞行的时间并不多,危险性也并不高。
这些坐镇一方的诸侯之中,大部分杨震已经见过。只有山东军区和太岳军区的几位领导,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尤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军政双全的元帅,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至于来延安的新四军几位高级指挥员,基本上都是他在皖南的老部下,反倒是熟悉了很多。
见到已经分别两年的小政委,此次调回延安开会外加学习的军长,以及其他的几位高级干部除了个别人之外,大部分再一次见到带领自己突出险境的杨震都是喜出望外。尤其是军长,在与杨震又一次见面之后很是兴奋。
在杨震抵达延安的第一天夜里,便带着新四军来延安开会的几个军事干部,在杨震的住处直到谈了大半夜才回去休息。带着妻子一同返回延安的军长,还埋怨杨震结婚为什么不通知他们。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杨震却是不得不考虑到现实。在见到分别不过几个月,已经回到各自根据地主持工作的原挺进军两位老帅之后,杨震也吓了一跳。在东北时候两位老帅好不容易养的结实一些身体,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又变得异常消瘦,明显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
在与几位老帅谈过之后,杨震才发现随着四二年大旱引发的后续影响出现,四三年情况依旧不乐观的影响,无论是晋察冀,还是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缺粮的情况,已经是相当的严重。本就贫瘠、物产不丰的太行山和五台山区,在灾荒时期日子更加的难过。
自去年入冬以来,在四二年大旱灾之中勉强还说的过去的晋东南地区,降雪量持续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有的地区,整个冬季滴水未下。在四二年逃过一劫的晋东南地区,今年的春旱已经初步暴露出来。冀南和冀鲁豫形势,更加的雪上加霜。
晋察冀军区四一年大扫荡带来的破坏,尚未完全恢复,四二年的旱灾虽说没有像河南那么严重,但是四二年的收成也相当的不乐观。而且冀西地区、平西地区,今年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春旱。
面对着华北根据地严峻的局面,杨震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他总算明白了为何中央要在这个时候,想要收复四一年日军大扫荡之后,已经被日军彻底占领的冀中区。失去了冀中这块粮食供应基地,华北各个根据地,尤其是晋察冀的日子很不好过。
中央又何尝不知道这一仗打下来,恐怕要伤筋动骨。但是华北各个根据地出现的局面,让中央也只能下定决心打这一仗,彻底的缓解华北各个根据地粮食问题。此次召集各大战略区负责人来延安开会,除了参与整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动员各大战略区协同参战,争取彻底解决华北两大根据地粮荒的问题。
不过中央的意图还是暂时不想攻占平津,毕竟这种大城市攻坚战,对于军内来说经验还是为零。中央认为直接发起对平津的攻击,会牵制大量的部队在坚城之下,并不利于采取运动歼敌的战略。
主席的意思还是孤立平津、收复冀中,缓解华北敌后根据地出现的粮荒,以争取早日恢复元气。同时利用此战向国内某些方面表明一些态度。以缓解在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可能会出现的巨大政治压力。
在与主席几经商议,并与各大战略区的老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杨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按照中央的意图打这一战。但四三年上半年,这场战役已经来不及准备。而且还远未完成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抗联,此时也无法投入太多的兵力。
经过研究,中央还是决定此次华北作战以抗联为主,晋察冀、晋冀鲁豫以及山东军区配合作战。按照中央与抗联的分工,晋察冀军区在四三年上半年,负责派人返回冀中分散活动,发动群众并收集敌情,整训留守在冀中坚持的部队。
并调派得力干部,返回冀中区恢复情报系统,为下一步会战的展开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件事情上,以晋察冀军区为主。同时晋冀鲁豫军区则派出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部队,向津浦路、平汉路沿线展开。
山东军区则以鲁中军区、鲁南军区主力,沿津浦铁路南段展开,对津浦铁路山东段以及苏鲁交界处实施密切的监视。一旦战役打响,对津浦铁路实施大规模的破袭战。新四军各部,则对整个华中、华东日军实施密切的监视。
而抗联在四三年上半年,则负责向晋察冀平西、北岳区,秘密的囤积弹药和物资,并完成最后的整训工作。准备于四三年下半年秋收之后配合晋察冀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一部,对冀中平原地区发起收复作战。
在战略方针方面计划制定的是相当的快,但是在具体战术运用上,却始终定不下来,开成了拉磨一样的态势。无他各方面的分歧意见,还是相当的大。尤其是在兵力和装备的投入上,以及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
对于中央的下一步战略要求,杨震的态度很明确,为了减少伤亡以及加快战役的进程,为准备反击日军后续兵力争取时间。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调集坦克和重炮部队参战,以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大致完成作战任务。
在会战研究阶段,杨震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抗联自东北南下入关的部队,在全面展开之前的保密问题。尤其是大量南下的装甲、重炮部队,以及大量的辎重安全以及保密的问题。
...
而华盛顿此时也并不赞同抗联出兵印度,认为抗联最好还是留在东北作战。毕竟中国战场上连关东军带中国派遣军,占据了整个日本陆军一半的兵员,无论被调往那个方向,都不是美国人愿意见到的。
华盛顿也不想这近二百万脱离了牵绊的日本陆军,最终变成一根大棒子,砸到自己脑袋顶上。甚至华盛顿就连中国东北,再一次沦陷在日军手中都不可能接受,更何况还让日军抽出兵力来对付自己?更何况在朝鲜半岛,还有不断在扩编建制的朝鲜军。
美国方面的明确态度,让这位想借着中国自己内部局面,为实现自己野心寻找一些机会的这位美国陆军中将,最终还是失望两手空空的离开了中国东北。而华盛顿反对的态度,杨震到是在意料之中。
在日军已经杀入澳大利亚本土的情况之下,美国人是不会傻到让东北这几十万装备精良的≤∫关东军。哪怕一刻喘息之机能够腾出手来的,转而将重兵转向其他方向。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人在战场上拖住的日军越多,他们就越有利。
尤其是现在依旧还是日军最大战略集团的关东军,美国人更是希望不从中国东北调一兵一卒去其他的战线,换了谁都希望棒子砸别人脑袋,别砸到自己脑袋上。所以美国人虽然在四三年初便再三催促抗联发起攻势,但是却拒绝了史迪威想让抗联出兵印度的要求。
白宫对于这位老兄不请示华盛顿,便擅自跑到东北的做法很是不满。而且重庆的抗议,也让美国人很是恼火。美国人不会容忍中国人内部,在这个时候有任何的会干扰到对日作战,整体战局的事情出现。
在给予这位草率的中将一场严厉训斥之后,让其立即返回重庆,做好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在试图与延安或是哈尔滨有任何的私下联系。接到美国陆军参谋长的电报,这位老兄只能怏怏不乐的返回重庆。
但在这位老兄返回重庆的不久,美国陆军航空兵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来到了东北。这个美军考察团的目的,与史迪威中将却是两码回事。他们来东北的目的,是与抗联商议美国陆军航空兵,进驻东北参与对日空袭的事情。
只是这个时候接待他们的,却已经不是杨震。在史迪威返回重庆半个月之后,也就是军委参谋长将杨震的意思,向中央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后。杨震也接到了中央的电报,将工作暂时移交给了李延平主持,自己立即返回延安,对四三年战略目标进行研究。
原本接到中央的电报之后,杨震是想自己去汇报,但是几经考虑最终还是带上了郭炳勋。至于杨继财的婚事,已经是他现在顾及不到的了。就连原来说好的去父母那里吃饭的事情,都始终未能兑现,只能放了鸽子。
等杨震与郭炳勋抵达延安之后,杨震才发现华北几大战略区的统帅,基本上已经全部到位。就连苏北的新四军主要指挥员,除了留一名副军长和参谋长在苏北留守之外,其余的高级干部也全部抵达延安。
原本想要中央在华北敌后局面打开之后,想要召开一次会议,因为日伪封锁基本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在四二年的会战结束之后,整个晋绥与晋察冀、晋冀鲁豫之间,日军的封锁力度已经远远不如从前。
再加上华北各个根据地,包括苏北的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可供轻型飞机起降的机场。直接与东北根据地接壤的晋绥与晋察冀,干脆建立了一个可供运输机起降的机场。
而抗联在延安除了派驻了部分战斗机与轻型轰炸机之外,还派出了c四七运输机与轻型运输机各一个中队。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得到驻在热河与察哈尔的抗联航空兵的支持。此次会议由抗联派出飞机,将各路诸侯全部接到延安,大大的缩短了来回的时间。
原来一个月,甚至是几个月的路程,现在缩短到了几个小时。中间虽说风险大了一些,但是速度却大大加快。不过除了新四军来东北,需要在敌占区上空飞行时间长一些,山东、晋冀鲁豫其实在敌占区上空飞行的时间并不多,危险性也并不高。
这些坐镇一方的诸侯之中,大部分杨震已经见过。只有山东军区和太岳军区的几位领导,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尤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军政双全的元帅,杨震还是第一次见面。至于来延安的新四军几位高级指挥员,基本上都是他在皖南的老部下,反倒是熟悉了很多。
见到已经分别两年的小政委,此次调回延安开会外加学习的军长,以及其他的几位高级干部除了个别人之外,大部分再一次见到带领自己突出险境的杨震都是喜出望外。尤其是军长,在与杨震又一次见面之后很是兴奋。
在杨震抵达延安的第一天夜里,便带着新四军来延安开会的几个军事干部,在杨震的住处直到谈了大半夜才回去休息。带着妻子一同返回延安的军长,还埋怨杨震结婚为什么不通知他们。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杨震却是不得不考虑到现实。在见到分别不过几个月,已经回到各自根据地主持工作的原挺进军两位老帅之后,杨震也吓了一跳。在东北时候两位老帅好不容易养的结实一些身体,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又变得异常消瘦,明显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
在与几位老帅谈过之后,杨震才发现随着四二年大旱引发的后续影响出现,四三年情况依旧不乐观的影响,无论是晋察冀,还是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缺粮的情况,已经是相当的严重。本就贫瘠、物产不丰的太行山和五台山区,在灾荒时期日子更加的难过。
自去年入冬以来,在四二年大旱灾之中勉强还说的过去的晋东南地区,降雪量持续的大幅度减少。甚至有的地区,整个冬季滴水未下。在四二年逃过一劫的晋东南地区,今年的春旱已经初步暴露出来。冀南和冀鲁豫形势,更加的雪上加霜。
晋察冀军区四一年大扫荡带来的破坏,尚未完全恢复,四二年的旱灾虽说没有像河南那么严重,但是四二年的收成也相当的不乐观。而且冀西地区、平西地区,今年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春旱。
面对着华北根据地严峻的局面,杨震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他总算明白了为何中央要在这个时候,想要收复四一年日军大扫荡之后,已经被日军彻底占领的冀中区。失去了冀中这块粮食供应基地,华北各个根据地,尤其是晋察冀的日子很不好过。
中央又何尝不知道这一仗打下来,恐怕要伤筋动骨。但是华北各个根据地出现的局面,让中央也只能下定决心打这一仗,彻底的缓解华北各个根据地粮食问题。此次召集各大战略区负责人来延安开会,除了参与整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动员各大战略区协同参战,争取彻底解决华北两大根据地粮荒的问题。
不过中央的意图还是暂时不想攻占平津,毕竟这种大城市攻坚战,对于军内来说经验还是为零。中央认为直接发起对平津的攻击,会牵制大量的部队在坚城之下,并不利于采取运动歼敌的战略。
主席的意思还是孤立平津、收复冀中,缓解华北敌后根据地出现的粮荒,以争取早日恢复元气。同时利用此战向国内某些方面表明一些态度。以缓解在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可能会出现的巨大政治压力。
在与主席几经商议,并与各大战略区的老帅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杨震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按照中央的意图打这一战。但四三年上半年,这场战役已经来不及准备。而且还远未完成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抗联,此时也无法投入太多的兵力。
经过研究,中央还是决定此次华北作战以抗联为主,晋察冀、晋冀鲁豫以及山东军区配合作战。按照中央与抗联的分工,晋察冀军区在四三年上半年,负责派人返回冀中分散活动,发动群众并收集敌情,整训留守在冀中坚持的部队。
并调派得力干部,返回冀中区恢复情报系统,为下一步会战的展开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件事情上,以晋察冀军区为主。同时晋冀鲁豫军区则派出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部队,向津浦路、平汉路沿线展开。
山东军区则以鲁中军区、鲁南军区主力,沿津浦铁路南段展开,对津浦铁路山东段以及苏鲁交界处实施密切的监视。一旦战役打响,对津浦铁路实施大规模的破袭战。新四军各部,则对整个华中、华东日军实施密切的监视。
而抗联在四三年上半年,则负责向晋察冀平西、北岳区,秘密的囤积弹药和物资,并完成最后的整训工作。准备于四三年下半年秋收之后配合晋察冀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的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一部,对冀中平原地区发起收复作战。
在战略方针方面计划制定的是相当的快,但是在具体战术运用上,却始终定不下来,开成了拉磨一样的态势。无他各方面的分歧意见,还是相当的大。尤其是在兵力和装备的投入上,以及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
对于中央的下一步战略要求,杨震的态度很明确,为了减少伤亡以及加快战役的进程,为准备反击日军后续兵力争取时间。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调集坦克和重炮部队参战,以抢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大致完成作战任务。
在会战研究阶段,杨震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抗联自东北南下入关的部队,在全面展开之前的保密问题。尤其是大量南下的装甲、重炮部队,以及大量的辎重安全以及保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