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抗联部队在夜间向前开进顺利,晋察冀军区调集了大批的基干民兵,夜间沿着公路两线展开。↖以十米为间距,由人手持火把为开进部队照明。同时调集部分地方武装,在沿途进行严密的警戒。
抗联部队部队在开进期间,严禁任何人靠近公路一步,以全力保证抗联南下部队的隐蔽开进。并沿着两侧山地,部署了大量的明暗哨兵。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进行处置。同时一旦发现空中有飞机的动静,立即开枪报警。
不过晋察冀军区虽说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也差一点没有出乱子。被抽调的很多民兵和地方武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批的汽车、重炮。虽说上级已经明确的警告,这些都是自己人的,但是还是除了一些慌乱。
尤其是北岳和平西区的民兵,在反扫荡的时候,都见过小鬼子的小坦克,但是中国人的坦克连毛都没有见过。一下子涌出这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有些民兵将上级的叮嘱给丢到一边去,调头撒腿就跑。
带队的地方武装,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没办法,这么多的坦克同时出现,一个师的行军队列蜿蜒十几公里,实在太让人震撼了。别说地方武装和民兵,就是那些老红军出身,去年担任留守的干部,看到这些坦克也有些不自然。
不过好在虽说出现一定的混乱,但是毕竟带队的干部都是久经考验的,都还是相当的得力。在短时间之内,与抗联带队干部协调,想办法稳定住了这些基干民兵和地方武装的情绪,保证了抗联部队向关内运动的所需。
而与其同时为了配合抗联准备发起的攻势,晋察冀军区将原来的主力部队,以及从东北返回的部队,集中编成了四个纵队。并接收了随同出关整训部队,以及一同返回的四个野炮团、四个一零五榴弹炮团的重装备。
晋察冀军区整编的部队之中,除了一个纵队外加三个独立旅用于山西战场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用于河北战场。而与此同时,晋绥和晋冀鲁豫的部队也完成了纵队一级的组建。太岳军区也单独编成一个纵队外加五个独立团,准备配合参战。
同时在南方的新四军三师,也开始陆续北上。配合山东军区部队,准备对津浦铁路和山东境内的日军第十二军展开作战。相对于关内其他战略区之外,山东军区也针对自身特点,也在不断的整顿部队,并单独制定了以同蒲铁路以及山东省内日军,为主要目标的作战计划。
而各大战略区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也以原来的地方部队为基础和骨干,并从主力部队抽调了一批军政干部,组建了一批的新兵团。虽说没有达到中央要求的一百个团的标准,但是也竭尽所能组建了七十三个新兵团,近十万人的新兵。
而且这些新编部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训。轻武器在抗联的大力整补之下,也相对的齐全,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入部队。唯一的问题是这批新兵,大部分还在苏北和山东境内,晋察冀与晋冀鲁豫根据地内的,只有三分之一。
用中央的话来说,这一战华北真的是准备砸锅卖铁了。只是虽说大家都明白,这一战的代价会很大。但是谁也都明白,这一战必须要打。不仅是解决华北各大根据地粮荒的问题,还有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与国际面临的双重沉重政治压力,也让中央必须要打这一战。
随着十月三十日抗联各支作战部队,已经进至进攻位置并全部完成展。负责西线迂回的装甲部队,由陈翰章统一指挥,已经秘密的进入昌平境内。东线负责穿插的部队,则在杜开山的指挥之下,于古北口外秘密待机。
这两支穿插部队,并不是第一批投入战场的兵力。他们真正杀出燕山山脉的时机,是在一线作战部队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并完成对平津两地日军分割之后。作为第二梯队投入战场之后,尽可能的发挥机动能力,扩大突破口并向南制定地点全力的穿插。
而在他们前边展开的各部队,在晋察冀军区部队的配合之下,已经抢占了古北口与居庸关,打开了向北平周边进攻的通道。在东线抗联的参战部队,也已经在冀东分区武装的配合之下,完成全部的展开。同时晋察冀军区主力两个纵队,配属五个直属炮兵团,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已经秘密开进平西地区。
在东北前线,抗联部队则以两个装甲旅为尖刀,在四平两翼形成了夹击的态势。并以六个师的兵力,对四平全面展开。在康平与法库、昌图一线正面,也集中了四个师、一个装甲旅的兵力。在热河境内,抗联的三个师也对辽西和冀东方向,展开了全线的防御。
就在参战各个部队已经完成全部展开的十一月一日,在华中方面日军十一军集中了所属兵力的三分之二,共计四十五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以及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从十三军抽调三个师团各一部。
在强大的炮火与航空兵的掩护之下,兵分三路向洞庭湖西岸发起进攻。与固守湖西的重庆第六战区部队,发生激烈的战斗。华中日军十一军为了实现战略意图,几乎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投入到了常德攻击战之中。
同日,美军为了孤立拉包尔的日本海军主力,为路基航空兵空袭拉包尔,寻找一个可靠的作战基地。在强大的海军掩护之下,于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并在布干维尔岛周边,与日本海军发生空前激战。
相对于其他方向打的热火朝天以及太平洋战场,本应该最先打响的华北与东北战场上,却是依旧相当的宁静。除了小规模的前哨战以及战术侦察行动,或是炮战之外,双方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战斗。这一点,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
此时已经将东北战局交给郭炳勋、王光宇和军长统一指挥,自己则带着一个轻便的指挥部抵达晋察冀军区平西根据地,设立了前进指挥部的杨震,却是相当的沉住气。不断的汇总着各方面的情况,但却是迟迟就不下达攻击命令。
原本杨震不想担任这个最终中央还是按照他的提议,成立的总前委的书记。中央也的确按照他的要求,没有让他担任第一书记。但中央却指定杨震,担任总前委负责军事指挥的第二书记。
至于第一书记,则由从延安赶到晋察冀的老总亲自负责。此战事关重大,涉及到几个方面部队协同作战的问题。所以中央最终决定,由老总亲自担任这个第一书记,居中协调各个方面的指挥。
不过在与杨震会面之后,老总明确告诉他,自己这个第一书记只负责居中协调。至于怎么打,是他杨震的事情。军事上的问题,他杨震负总责。政治上的问题,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担任政委。而晋察冀军区部队,则由副总指挥亲自指挥。
被逼着赶鸭子上架的杨震,只能硬着头皮接任这个全局指挥的任务。不过有了老总做后盾,杨震理顺指挥关系上,也就顺当的多了。但对于杨震如此能沉住气,却让老总与副总指挥几个人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而相对于被杨震的沉住气,搞的有些不知所以的他的战友。坐镇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冈村宁次,却被杨震如此沉住气搞的压力山大。如此大量的对手摆在自己面前,换了谁也不可能完全的沉住气。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想要完全做到保密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在抗联进关部队陆续抵达之后,将保密的重点放在了二线准备实施大纵深穿插的部队身上。至于一线已经与日军开始接触的部队,现在已经完全展开,就是想保密也已经是无密可保。
以日军的战术情报搜集能力,查明自己一线的对手,还是完全能做到的。要是没有这个能力,日军也不可能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席卷大半个中国。而且双方前沿部队,已经开始小范围的接触,日军更不可能对抗联已经展开的部队连大致的兵力都查不出来。
当日军一线部队查明仅仅自己面前的抗联部队,就有十一个师、一个装甲旅、五个独立坦克团,以及大量的炮兵、骑兵之后,冈村宁次当时后背就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可这么大的一股兵力摆在自己面前,却迟迟就是不发动进攻,换了谁心中都亚历山大。冈村宁次几次想要抢先下手发动攻势,但却都因为前线的几个师团长坚决反对而作罢。但这颗心却只能就在半空中悬着的滋味,实在是不太好受。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杨震却依旧很是沉住气的只是在不断的搜集各方面战况的资料。直到十一月十二日,杨震才下达进入最后攻击准备的命令。但是命令只是让部队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却依旧让所有的人都摸不清头脑。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接到前线日军各部已经开始集结,似乎准备抢先下手的报告之后。杨震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已经抵达前线展开的各部,向平津之间发起全线的攻击。第一轮的炮火,就要砸在北平外围的顺义和平谷之间。
原本冈村宁次就想要先下手为强,利用平北山区不利于坦克大规模运动的复杂地形,先下手为强。尽管几个一线作战的几个师团长,对于他的这个想法都提出了反对。但是在心中无形压力之下,冈村宁次在十一月十三日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下决心先发动攻击。
虽然他没有想过能将抗联的部队,完全堵截在燕山山脉之中。但是至少摸清楚抗联的意图,打乱抗联的部署。最关键的是先捅他一家伙,总比自己在这里干坐着干熬强。自己总不能,就这么坐着等着对手打上门来吧。
思虑良久,最终他还是不顾前线各个师团长的反对,在前线集中了六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准备重点向平北昌平地区发起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至少要夺回密云周边的控制权。将这个缺口,重新的堵住。
抗联部队部队在开进期间,严禁任何人靠近公路一步,以全力保证抗联南下部队的隐蔽开进。并沿着两侧山地,部署了大量的明暗哨兵。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进行处置。同时一旦发现空中有飞机的动静,立即开枪报警。
不过晋察冀军区虽说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也差一点没有出乱子。被抽调的很多民兵和地方武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批的汽车、重炮。虽说上级已经明确的警告,这些都是自己人的,但是还是除了一些慌乱。
尤其是北岳和平西区的民兵,在反扫荡的时候,都见过小鬼子的小坦克,但是中国人的坦克连毛都没有见过。一下子涌出这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有些民兵将上级的叮嘱给丢到一边去,调头撒腿就跑。
带队的地方武装,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没办法,这么多的坦克同时出现,一个师的行军队列蜿蜒十几公里,实在太让人震撼了。别说地方武装和民兵,就是那些老红军出身,去年担任留守的干部,看到这些坦克也有些不自然。
不过好在虽说出现一定的混乱,但是毕竟带队的干部都是久经考验的,都还是相当的得力。在短时间之内,与抗联带队干部协调,想办法稳定住了这些基干民兵和地方武装的情绪,保证了抗联部队向关内运动的所需。
而与其同时为了配合抗联准备发起的攻势,晋察冀军区将原来的主力部队,以及从东北返回的部队,集中编成了四个纵队。并接收了随同出关整训部队,以及一同返回的四个野炮团、四个一零五榴弹炮团的重装备。
晋察冀军区整编的部队之中,除了一个纵队外加三个独立旅用于山西战场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用于河北战场。而与此同时,晋绥和晋冀鲁豫的部队也完成了纵队一级的组建。太岳军区也单独编成一个纵队外加五个独立团,准备配合参战。
同时在南方的新四军三师,也开始陆续北上。配合山东军区部队,准备对津浦铁路和山东境内的日军第十二军展开作战。相对于关内其他战略区之外,山东军区也针对自身特点,也在不断的整顿部队,并单独制定了以同蒲铁路以及山东省内日军,为主要目标的作战计划。
而各大战略区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也以原来的地方部队为基础和骨干,并从主力部队抽调了一批军政干部,组建了一批的新兵团。虽说没有达到中央要求的一百个团的标准,但是也竭尽所能组建了七十三个新兵团,近十万人的新兵。
而且这些新编部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训。轻武器在抗联的大力整补之下,也相对的齐全,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入部队。唯一的问题是这批新兵,大部分还在苏北和山东境内,晋察冀与晋冀鲁豫根据地内的,只有三分之一。
用中央的话来说,这一战华北真的是准备砸锅卖铁了。只是虽说大家都明白,这一战的代价会很大。但是谁也都明白,这一战必须要打。不仅是解决华北各大根据地粮荒的问题,还有共产国际解散之后,国内与国际面临的双重沉重政治压力,也让中央必须要打这一战。
随着十月三十日抗联各支作战部队,已经进至进攻位置并全部完成展。负责西线迂回的装甲部队,由陈翰章统一指挥,已经秘密的进入昌平境内。东线负责穿插的部队,则在杜开山的指挥之下,于古北口外秘密待机。
这两支穿插部队,并不是第一批投入战场的兵力。他们真正杀出燕山山脉的时机,是在一线作战部队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并完成对平津两地日军分割之后。作为第二梯队投入战场之后,尽可能的发挥机动能力,扩大突破口并向南制定地点全力的穿插。
而在他们前边展开的各部队,在晋察冀军区部队的配合之下,已经抢占了古北口与居庸关,打开了向北平周边进攻的通道。在东线抗联的参战部队,也已经在冀东分区武装的配合之下,完成全部的展开。同时晋察冀军区主力两个纵队,配属五个直属炮兵团,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已经秘密开进平西地区。
在东北前线,抗联部队则以两个装甲旅为尖刀,在四平两翼形成了夹击的态势。并以六个师的兵力,对四平全面展开。在康平与法库、昌图一线正面,也集中了四个师、一个装甲旅的兵力。在热河境内,抗联的三个师也对辽西和冀东方向,展开了全线的防御。
就在参战各个部队已经完成全部展开的十一月一日,在华中方面日军十一军集中了所属兵力的三分之二,共计四十五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以及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从十三军抽调三个师团各一部。
在强大的炮火与航空兵的掩护之下,兵分三路向洞庭湖西岸发起进攻。与固守湖西的重庆第六战区部队,发生激烈的战斗。华中日军十一军为了实现战略意图,几乎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投入到了常德攻击战之中。
同日,美军为了孤立拉包尔的日本海军主力,为路基航空兵空袭拉包尔,寻找一个可靠的作战基地。在强大的海军掩护之下,于在布干维尔岛登陆。并在布干维尔岛周边,与日本海军发生空前激战。
相对于其他方向打的热火朝天以及太平洋战场,本应该最先打响的华北与东北战场上,却是依旧相当的宁静。除了小规模的前哨战以及战术侦察行动,或是炮战之外,双方没有发生任何大的战斗。这一点,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
此时已经将东北战局交给郭炳勋、王光宇和军长统一指挥,自己则带着一个轻便的指挥部抵达晋察冀军区平西根据地,设立了前进指挥部的杨震,却是相当的沉住气。不断的汇总着各方面的情况,但却是迟迟就不下达攻击命令。
原本杨震不想担任这个最终中央还是按照他的提议,成立的总前委的书记。中央也的确按照他的要求,没有让他担任第一书记。但中央却指定杨震,担任总前委负责军事指挥的第二书记。
至于第一书记,则由从延安赶到晋察冀的老总亲自负责。此战事关重大,涉及到几个方面部队协同作战的问题。所以中央最终决定,由老总亲自担任这个第一书记,居中协调各个方面的指挥。
不过在与杨震会面之后,老总明确告诉他,自己这个第一书记只负责居中协调。至于怎么打,是他杨震的事情。军事上的问题,他杨震负总责。政治上的问题,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担任政委。而晋察冀军区部队,则由副总指挥亲自指挥。
被逼着赶鸭子上架的杨震,只能硬着头皮接任这个全局指挥的任务。不过有了老总做后盾,杨震理顺指挥关系上,也就顺当的多了。但对于杨震如此能沉住气,却让老总与副总指挥几个人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而相对于被杨震的沉住气,搞的有些不知所以的他的战友。坐镇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冈村宁次,却被杨震如此沉住气搞的压力山大。如此大量的对手摆在自己面前,换了谁也不可能完全的沉住气。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想要完全做到保密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在抗联进关部队陆续抵达之后,将保密的重点放在了二线准备实施大纵深穿插的部队身上。至于一线已经与日军开始接触的部队,现在已经完全展开,就是想保密也已经是无密可保。
以日军的战术情报搜集能力,查明自己一线的对手,还是完全能做到的。要是没有这个能力,日军也不可能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席卷大半个中国。而且双方前沿部队,已经开始小范围的接触,日军更不可能对抗联已经展开的部队连大致的兵力都查不出来。
当日军一线部队查明仅仅自己面前的抗联部队,就有十一个师、一个装甲旅、五个独立坦克团,以及大量的炮兵、骑兵之后,冈村宁次当时后背就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可这么大的一股兵力摆在自己面前,却迟迟就是不发动进攻,换了谁心中都亚历山大。冈村宁次几次想要抢先下手发动攻势,但却都因为前线的几个师团长坚决反对而作罢。但这颗心却只能就在半空中悬着的滋味,实在是不太好受。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杨震却依旧很是沉住气的只是在不断的搜集各方面战况的资料。直到十一月十二日,杨震才下达进入最后攻击准备的命令。但是命令只是让部队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却依旧让所有的人都摸不清头脑。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接到前线日军各部已经开始集结,似乎准备抢先下手的报告之后。杨震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已经抵达前线展开的各部,向平津之间发起全线的攻击。第一轮的炮火,就要砸在北平外围的顺义和平谷之间。
原本冈村宁次就想要先下手为强,利用平北山区不利于坦克大规模运动的复杂地形,先下手为强。尽管几个一线作战的几个师团长,对于他的这个想法都提出了反对。但是在心中无形压力之下,冈村宁次在十一月十三日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下决心先发动攻击。
虽然他没有想过能将抗联的部队,完全堵截在燕山山脉之中。但是至少摸清楚抗联的意图,打乱抗联的部署。最关键的是先捅他一家伙,总比自己在这里干坐着干熬强。自己总不能,就这么坐着等着对手打上门来吧。
思虑良久,最终他还是不顾前线各个师团长的反对,在前线集中了六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准备重点向平北昌平地区发起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至少要夺回密云周边的控制权。将这个缺口,重新的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