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够了抗联坦克炮威力的华北方面军高层,不顾技术人员以及**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的坚决反对,逼着技术人员临时改装的这款坦克,火力的确比之前的型号上升了一个档次。

    也的确具备了与抗联中型坦克相互抗衡的能力,使得日军第一次有了可以在火力上与抗联抗衡的战车。但毕竟一款新式的武器的设计以及改动,是需要大量的科学论证和系统研究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一味的蛮干只顾着加大火炮的威力,却从没有想着从弹上着手,改进老式的穿甲弹这种更加捷径一些的道路,只想着给坦克增加大口径的火炮。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以及相对充分的实验,投入到实战之中后毛病也是百出。

    用原本就大威力的野炮临时草草改装的主炮,这威力的确相当的大,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抗联的美制坦克与t三四坦克使用的主炮。如果经过系统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改进,甚至不比抗联手中威力最大的,德制四号坦克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火炮性能差。

    但山野炮这样的中型口径地面火炮,普遍使用的手动炮闩,使得其主炮相对于坦克炮来说射速很慢。原始过于笨重的重量,使得原本设计就不是很成功的炮塔回旋机构,旋转的速度更慢。

    日军整个炮兵装备之中,威力最大射程最远,也是唯一具备真正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可不是原来的五十毫米坦克炮,这一吨多重的份量可是十足。日本陆军炮兵都嫌这款野炮除了射程远威力大之外,太过于笨重,造成机动困难而选择了九五式野炮。

    将一款炮兵都嫌笨重的野炮,不加任何大的改动。只是去掉一些坦克炮不需要的部件并截断了炮管,便强行塞进了原本只用来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塔之中,这个做法也只有一向以蛮干著称的日本陆军,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口径坦克炮,基本上都是地面火炮改装的,这个年代专门研制一款坦克炮的不是没有,可的确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战时,没有那么多的充裕时间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坦克炮,都是利用反坦克炮或是高射炮改装的。

    但人家在塞进坦克之前,都要做一番大手术,甚至很多方面都要重新的设计。一味追求威力的华北方面军,只看中火炮的威力,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就这么草草的改装,不出事那就怪了。

    日军这款坦克的炮塔,虽说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改造的余地。可这款一吨多重的野炮,对于炮塔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尽管作为坦克炮使用,可以去掉很多设置和两个轮子。但这款野炮的重量,依旧是炮塔难以承受的。

    换装了九零野炮之后,因为原始设计没有做到相对应的调整,使得这款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更加的缓慢。抗联的坦克,这边已经绕开日军坦克炮直瞄视线,日军坦克坦克的炮塔还没有转过来。

    再加上本身的射速问题,往往抗联的坦克已经开了四炮,日军坦克才能还击一炮,这一点让日军在对抗之中吃了很大的亏。坦克对决除了装甲机动性等其他因素之外,火炮的威力和射速都相当关键。

    同时因为原始设计的关系,这款坦克炮使用的护盾和固定火炮的部件,又不是专门为这款火炮准备的。只改装了火炮,护盾的强度没有相对应的增加,这对这款坦克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护盾要承担火炮的主要后坐力,远远的超过了原始设计。

    结果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之中的坦克,只开了几炮就有三分之一坦克的护盾被自己坦克炮,开火时产生的强大的后坐力给撕裂。甚至有几辆坦克炮,因为连续开火带来的后坐力,将固定火炮的挂耳硬生生的给扯断,而丧失了还击能力被抗联的坦克击毁。

    在加上抗联美制坦克的观瞄系统,以及装备了垂直稳定器,使得射击精度远远好于日军的坦克。同时具备部分行进间精确射击的能力,坦克手的训练水平,也已经超过了日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

    同时美国给抗联的这些中型坦克,虽说装备的都是老式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威力对付三式坦克的五十毫米正面装甲,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尽管刚一开始的确吃了不小的亏,主炮的威力也逊色于日军这款坦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略占据了上风。

    不过这次的坦克战,是抗联的坦克在面对日军坦克的时候,第一次在火炮威力上落了下风。同时日军依托身后的反坦克炮阵地,尽可能的避免与抗联打近战。虽说临时改装的这种坦克毛病多多,但也给抗联投入的坦克集群,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坦克战下来,参战的抗联一个坦克营,虽说将这两个日军坦克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的十辆一式炮战车全部击毁,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在与日军三式改型坦克作战之中,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

    而且自身拉开了攻击间距,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日军坦克集群身上,也给日军部署在自己坦克群侧后方的步兵和反坦克炮,制造了相当大的机会。尽管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不断的以密集的火力驱逐日军反坦克手掩护坦克。

    但面对日军采取照搬抗联的以坦克反坦克炮阵地,外加步兵反坦克火力小组,组成的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也给抗联参战各个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原本用于纵深突破的一个完整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建制营,外加一个配属的轻型坦克连基本上被打残。

    三个中型坦克连损失惨重,虽说配合步兵突入日军防御纵深六七公里,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三个中型坦克连的美制中型坦克,只剩下五辆坦克还有战斗力。最多的一辆坦克,被命中了十余发铁拳反坦克火箭弹,外加两发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弹。

    至于装甲更是薄弱的轻型坦克,在战斗之中全部被日军击毁。这个损失是抗联装甲部队,在此次会战之中除了通州战场的那一次失利之外,与日军坦克作战之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中给抗联的坦克部队,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不单单是日军投入了新式坦克。日军投入的这款草草改进的坦克,的确给抗联的坦克集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是很大的损失,但是这并不是损失如此之大的关键因素。

    日军在此战之中采取的战术,才是抗联投入的坦克部队损失如此大的原因。日军使用八八式高炮和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组成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火力网。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引导反坦克炮兵作战。

    其设置的反坦克炮阵地,与前面的坦克部队,以及大量出动的在身后炮兵和机枪掩护下的反坦克小组协同作战。在抗联坦克部队为了应对日军坦克火力,转为采取疏散攻击队形,并将主要注意力用于对付威胁相当大的日军坦克之后。

    部署在日军坦克集群身后的八八式高射炮群,则立即利用其射程远的优势,在一米光学测距仪和高炮射击指挥仪的引导之下,在一千米的距离直接开火。与面前的坦克相互配合,利用这款远射程高精度的高射炮平射,弥补日军坦克射速慢的缺点。

    同时步兵的反坦克小组,则在炮兵和重机枪,以及步兵发动反突击的不惜代价的掩护之下也冲了出去。利用步兵发动的反突击和炮火的掩护,缠住随同坦克部队作战的抗联步兵,自己则利用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近距离攻击抗联的坦克。

    而在日军坦克集群的身后,不仅仅有着八八式高炮和步兵组成的大量反坦克集群。还有着隐蔽良好,抗联坦克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轻易不开火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阵地。日军的这个战术体系,给侯国忠的突击造成了相当致命的威胁。

    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过于高大的身材,在地势平坦的地形之下,给日军的反坦克炮火,树立了一个高大的靶子。日军在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一米光学测距仪,引导反坦克炮兵远距离射击,可以说命中率相当的高。

    尽管抗联的炮兵,也在不断的提供火力掩护。尤其是火箭炮兵对日军纵深阵地,不断的实施火力覆盖,对日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实施压制。但该部日军整个防御体系,依旧给侯国忠的突破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原本按照侯国忠的计划,是投入步兵为坦克打开通道,然后以坦克采取抗联惯用的大纵深穿插战术。但面对抗联发起的穿插攻势,日军上来就投入了两个战车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来应对抗联的步兵冲击。

    只能让他将预定向纵深突击的坦克集群提前使用,直接面对日军坦克与反坦克炮阵地的火力组合。这一战下来,尽管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但是他预定投入到纵深,对一百师团实施包抄的坦克集群也损失惨重。

    这个损失让陈翰章与侯国忠,都感觉到相当的意外。这战斗刚一打响,一支利矛就被折断。这对整个战役的进度,无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右翼的突破行动,以及拖延整个战役的进程。

    好在负责一线指挥的侯国忠动作也相当的快,在这个坦克营基本全部损失掉后,立即调整了部分的部署。从围歼七十二师团残部的战场上,抽调出来最后的两个坦克连,加上该营剩下的五辆坦克,临时缩编成了一个营。

    全速开往战场加强给迂回包抄部队,以尽快的完成对一百师团侧翼穿插的任务。并将侧翼的炮兵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数量。对一百师团整个右翼的防御体系,采取了密集的炮火覆盖,全力掩护攻击集群的突破。

    ...

章节目录

抗日之我为战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风雪云中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抗日之我为战神,抗日之我为战神,一本书并收藏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