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胤呵呵一笑,道:“外甥像舅舅,青儿你说是不是?”
青儿的目光黯淡了下去,刘胤的话又勾起了她的思乡情结,离开了洛阳,她就再没有机会见到母亲姐弟了,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其实都是我的缘故,要不然桃符现在至少也能风风光光地做一个郡王,何致于现在身陷囹圄,恐怕他这一生都要在软禁中渡过了。”虽然司马攸被封为了齐王,但那不过是司马炎的面子工程,司马攸被软禁着了齐王府,虽然衣食无忧,但完全被剥夺了自由,形同囚犯。
刘胤呵呵一笑,道:“你那位堂兄,虽然做了皇帝,看起来风光无限,不过现在的局势,足以让他头痛不已了。”
青儿道:“你是指钟会叛乱这件事么?”
刘胤道:“钟会叛乱是必然的,司马炎猜忌之心过重,钟会为了自保,当然会选择反叛,难道还真的指望钟会可以乖乖地束手就擒,到洛阳把自己的人头交上去吗?”
青儿轻声地道:“钟会这么一反,司马家的江山恐怕就坐不住了。”
刘胤微微一笑道:“单单是一个钟会造反,倒也成了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只不过钟会叛乱将会成为一个导火索,让司马炎真正头疼的事还多着呢。”
“你的意思是堂兄他还有更大的麻烦?”青儿疑惑地道。
刘胤笑而不语,就在此时,在外围担任护卫的阿坚忽然地快步跑了上来,递给刘胤一封文书,刘拆而视之,自语道:“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青儿好奇地道:“这难道就是你说的大麻烦?”
刘胤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将文书递给了青儿,缓缓地道:“这恐怕不仅是司马炎的大麻烦,而是我们整个华夏族的大麻烦。”
青儿接过来匆匆地扫了一眼,略带惊异地道:“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叛乱,还杀死并州刺史胡奋,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过单凭着并州的那些匈奴人还威胁不到晋国的地位吧?”
刘胤目光冷峻,沉声道:“单单是匈奴人,或许不会对中原局势造成致命的影响,但几十年来,胡人不断内迁,广泛地居住在了并州冀州幽州及雍凉诸地,刘渊这一叛乱,必定会引发连锁反应,数百万的的胡人如果都揭竿而起的话,青儿你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数百万人?天呐!”青儿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胡人的野蛮和凶残她也是所有耳闻的,如果为数不多的胡人起来造反,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数百万人的胡人要是集体暴动,那绝对是不得了的大事,晋国很可能会有亡国灭种之虞,而且战乱波及下去,就连蜀国和吴国恐怕都无法幸免。
这也正是刘胤所担忧的,五胡乱华的阴霾,自刘胤穿越之始就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心头,如果按时间推算,至少还有三十多年之后才会发生,但正因为刘胤的穿越改变了时空,或许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那也是很可能的事。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是发生在晋朝八王之乱之后,正是因为晋国持续不断的内乱,国力衰落,才给五胡创造了走向历史舞台的机会。
而现在的情况是,晋朝初立,内有钟会叛乱,外有吴蜀为敌,内外交困,国力中衰,而刘渊做为最大的投机者,审时度势,看到晋国无瑕北顾之际,悍然地发动了叛乱。
刘渊的目光是敏锐的,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这个错乱的时空,刘渊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了属于他的机会,时势造就了英雄,也造就了那些投机者,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匈奴人面对的时机,甚至要比历史上八王之乱后的时机更要好,所以就不难理解刘渊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了。
而刘渊的叛乱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除了匈奴人之外,羯、氐、羌、鲜卑这些胡人亦是虎视眈眈,刘渊的行动无疑给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大规模的叛乱还没有来临,但刘胤已经是嗅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自己最担忧的,最害怕的五胡之潮,终于还是不期而至了。
“青儿,这次回来,本想着可以多陪你和孩子几天,但……真的很抱歉了,我现在就得赶往潼关,你自己要保重。”刘胤满脸歉意地道。
青儿微微一笑,虽然她内心很渴望刘胤可以陪在她的身边,但她更清楚,他的职责却是不容许他留下来,在其位就得谋其政,刘胤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文宣,你不用担心我,你在战场上千万要保重自己,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回来,我和征儿等着你。”
刘胤点点头,默默地拥抱了一下爱妻,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的心跳,是那样的忐忑,她娇小的身躯,微微地在轻颤,刘胤知道,做为女人,没有一个愿意和丈夫分离的,那怕是再坚强的女人,她也有脆弱的时候,刘胤也好想陪在妻儿的身边,过着恬淡无忧的平静生活。
但他的肩上的职责却不容许他这么做,他穿越到这个乱世,就注定和安宁平定绝缘,为了拯救乱世之中的万千黎庶,为了不让中华民族的悲剧再度重演,他必然有责任有义务地挑起这天下兴亡的重担,去消弥这场浩劫之难。
刘胤轻吻着爱妻的云鬓,在她的耳边低语着:“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回来的!”
青儿不住地点着头,泪水无法控制地从她的耳角滑落。
刘胤没有再做过多的停留,分别的时间越长,纠结的痛苦便越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抱过儿子,在他的脸蛋上重重地亲了一口,然后将他交到青儿的怀中,毅然绝然地转头而去,再也没有回过一下头来。
小刘征哭闹了起来,似乎不愿意父亲离开,青儿抱紧了他,低低地呢喃道:“征儿别哭,你爹爹一定会回来的,他是真正的英雄,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未完待续。)
青儿的目光黯淡了下去,刘胤的话又勾起了她的思乡情结,离开了洛阳,她就再没有机会见到母亲姐弟了,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其实都是我的缘故,要不然桃符现在至少也能风风光光地做一个郡王,何致于现在身陷囹圄,恐怕他这一生都要在软禁中渡过了。”虽然司马攸被封为了齐王,但那不过是司马炎的面子工程,司马攸被软禁着了齐王府,虽然衣食无忧,但完全被剥夺了自由,形同囚犯。
刘胤呵呵一笑,道:“你那位堂兄,虽然做了皇帝,看起来风光无限,不过现在的局势,足以让他头痛不已了。”
青儿道:“你是指钟会叛乱这件事么?”
刘胤道:“钟会叛乱是必然的,司马炎猜忌之心过重,钟会为了自保,当然会选择反叛,难道还真的指望钟会可以乖乖地束手就擒,到洛阳把自己的人头交上去吗?”
青儿轻声地道:“钟会这么一反,司马家的江山恐怕就坐不住了。”
刘胤微微一笑道:“单单是一个钟会造反,倒也成了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只不过钟会叛乱将会成为一个导火索,让司马炎真正头疼的事还多着呢。”
“你的意思是堂兄他还有更大的麻烦?”青儿疑惑地道。
刘胤笑而不语,就在此时,在外围担任护卫的阿坚忽然地快步跑了上来,递给刘胤一封文书,刘拆而视之,自语道:“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青儿好奇地道:“这难道就是你说的大麻烦?”
刘胤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将文书递给了青儿,缓缓地道:“这恐怕不仅是司马炎的大麻烦,而是我们整个华夏族的大麻烦。”
青儿接过来匆匆地扫了一眼,略带惊异地道:“匈奴人刘渊在并州叛乱,还杀死并州刺史胡奋,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不过单凭着并州的那些匈奴人还威胁不到晋国的地位吧?”
刘胤目光冷峻,沉声道:“单单是匈奴人,或许不会对中原局势造成致命的影响,但几十年来,胡人不断内迁,广泛地居住在了并州冀州幽州及雍凉诸地,刘渊这一叛乱,必定会引发连锁反应,数百万的的胡人如果都揭竿而起的话,青儿你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数百万人?天呐!”青儿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胡人的野蛮和凶残她也是所有耳闻的,如果为数不多的胡人起来造反,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数百万人的胡人要是集体暴动,那绝对是不得了的大事,晋国很可能会有亡国灭种之虞,而且战乱波及下去,就连蜀国和吴国恐怕都无法幸免。
这也正是刘胤所担忧的,五胡乱华的阴霾,自刘胤穿越之始就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心头,如果按时间推算,至少还有三十多年之后才会发生,但正因为刘胤的穿越改变了时空,或许五胡乱华的悲剧提前上演,那也是很可能的事。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是发生在晋朝八王之乱之后,正是因为晋国持续不断的内乱,国力衰落,才给五胡创造了走向历史舞台的机会。
而现在的情况是,晋朝初立,内有钟会叛乱,外有吴蜀为敌,内外交困,国力中衰,而刘渊做为最大的投机者,审时度势,看到晋国无瑕北顾之际,悍然地发动了叛乱。
刘渊的目光是敏锐的,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这个错乱的时空,刘渊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了属于他的机会,时势造就了英雄,也造就了那些投机者,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匈奴人面对的时机,甚至要比历史上八王之乱后的时机更要好,所以就不难理解刘渊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了。
而刘渊的叛乱仅仅只是一个导火索,除了匈奴人之外,羯、氐、羌、鲜卑这些胡人亦是虎视眈眈,刘渊的行动无疑给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虽然大规模的叛乱还没有来临,但刘胤已经是嗅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味道。
自己最担忧的,最害怕的五胡之潮,终于还是不期而至了。
“青儿,这次回来,本想着可以多陪你和孩子几天,但……真的很抱歉了,我现在就得赶往潼关,你自己要保重。”刘胤满脸歉意地道。
青儿微微一笑,虽然她内心很渴望刘胤可以陪在她的身边,但她更清楚,他的职责却是不容许他留下来,在其位就得谋其政,刘胤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文宣,你不用担心我,你在战场上千万要保重自己,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回来,我和征儿等着你。”
刘胤点点头,默默地拥抱了一下爱妻,他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的心跳,是那样的忐忑,她娇小的身躯,微微地在轻颤,刘胤知道,做为女人,没有一个愿意和丈夫分离的,那怕是再坚强的女人,她也有脆弱的时候,刘胤也好想陪在妻儿的身边,过着恬淡无忧的平静生活。
但他的肩上的职责却不容许他这么做,他穿越到这个乱世,就注定和安宁平定绝缘,为了拯救乱世之中的万千黎庶,为了不让中华民族的悲剧再度重演,他必然有责任有义务地挑起这天下兴亡的重担,去消弥这场浩劫之难。
刘胤轻吻着爱妻的云鬓,在她的耳边低语着:“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回来的!”
青儿不住地点着头,泪水无法控制地从她的耳角滑落。
刘胤没有再做过多的停留,分别的时间越长,纠结的痛苦便越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抱过儿子,在他的脸蛋上重重地亲了一口,然后将他交到青儿的怀中,毅然绝然地转头而去,再也没有回过一下头来。
小刘征哭闹了起来,似乎不愿意父亲离开,青儿抱紧了他,低低地呢喃道:“征儿别哭,你爹爹一定会回来的,他是真正的英雄,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