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八路的视角搞错了

    对于**抗战,时下网络论坛分出两派,一派贬低甚至否认其积极抗战,一派则力挺之。贬低者不积极抗日,或者抗战成绩远不如**,而且会经常拿出台儿庄、昆仑关、万家岭、长沙、常德、腾冲、仁安羌来证明**抗战之规模,力挺者便接招拿平型关、百团大战、黄土岭、阳明堡等说事,来证明八路也是积极抗战的。今天的许多影视剧也是这个倾向,非要学那样,在表现八路军的功绩时爱用大规模的动作,爱表现那些大人物。其实他们都搞错了。他们这样,无异于非要让李逵和张顺比游泳一样。说明他们没有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句话。要真的那样打的话,大概用不了三年,怕是老本都要拚光了,还想日后和老蒋争天下呀,呵呵!做梦吧。再说了,没了**在敌后的牵制,**的正面抗战怕也不知会是怎么样个局面了。

    李逵有李逵的功夫,张顺有张顺的功夫,李逵的功夫张顺没法比,张顺的功夫李逵同样没法比。**军队的抗战与**的抗战打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抗战打的是游击战,兵团的作用并不显著,团级规模的仗已经不占多数,许多仗是营以下规模的,占数量最多的是小分队规模的。八路的优势不在平型关,不在百团大战,不在齐会、关家垴、黄土岭什么的,在哪呢?在那些小规模的游击战中,在那些数不清数量叫不上名字的每战歼敌一个班半个班的小规模零星战斗中。如果真要表现八路的积极抗战,就应该将视角对准这些才行。

    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即似这样的零敲碎打,怎么能够和**相比呢?你看人家一个长沙会战歼敌多少人,你看人家一个台儿庄牺牲多么惨烈,所以要是不拿百团大战、平型关说事,如何证明八路为抗战做出了牺牲与贡献呢?

    首先,我承认**将士的英勇牺牲和创造的辉煌战绩。但承认**的英勇抗战绝对不代表就必须得否认共军的积极抗战。诚然,八路这些今天歼敌半个班,明天缴枪两三支,后天截粮一马车的战绩,当然不具备台儿庄、万家岭、腾冲、长沙等战役那样牺牲惨烈和战果辉煌,甚至无法象平型关、关家垴、黄土岭那样可以拿出来说事,但它数量多。数量多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一滴一滴的水汇聚起来,也足以使江河汹涌,说明即使象蚂蚁那样一口一口地啃,也足以能吞下一头大象。这就象聂荣臻曾说过的那句话,“咱边区有200多个县,每个县每天打死一个鬼子,一个月就能打死他六七千,就相当于他一个旅团。”而实际上,八路军也就是这么干的。比如一分区老五团,仗着自己人多枪多斗志强,开始总想打大仗,但实际上人家日本鬼子比你更想打大仗,因为人家兵团作战能力比你更强,所以吃了几次亏后改变了战法,什么战法呢?花整为零,开展分散游击活动。这其中就创造性地开展了冷枪冷炮活动。三五个人一个小组,悄悄隐蔽于高房顶上,或高大树冠中,或青纱帐里,或芦苇丛中,趁敌不备时,瞄准敌人打一个齐放就跑,撂倒他两个也行,一个也干,反正不等鬼子搞清楚枪从哪打来的,打枪的人早跑没影了。

    在抗战最称艰苦的冀中,不仅地区队、县大队、区小队这样的游击队全部化整为零,即是象二十七团这样的主力兵团,到了1941年以后,也大部以大班为单位开展分散游击,这其中,就催生了飞行射击小组和闪击战的成功经验。飞行射击是什么呢?就是快奔撤。这小组也是由三五人组成,仗着土生土长人地两熟的优势,全部农民打扮,身藏驳壳枪,或背着粪筐隐蔽于青纱帐里,或搭着搭连混迹于集市人群中,选择好打击目标,慢慢靠近,或等敌人走近,然后一声令下,抽出枪来近距离猛烈扫射,打一下就跑,往往敌人还没开始反应,便在战斗打响后一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迅速撤离,消失在集市人海或无边的青纱帐里。因为战斗从发起到结束往往控制在一分钟以内,待敌人清醒过后组织抵抗或寻找目标时,这射击组却早已撤离战场很远很远,故此种打法被俗称作“闪击战”。

    不过呢,这样的战斗,要是分开来讲,一个一个地讲呢,则多数每战歼敌人数往往就那么三五个,即使拣大的说,也不过歼鬼子一两个小队俘伪军几十号人而已,也就不好单独将任何一次这样的战斗象记载第三次长沙会战那样载入史册,甚至无法象记载陈庄、齐会战斗那样载入史册。而八路当年呢又多数都是这样的战斗,所以就给今天的网友们一种错觉,即八路根本就没怎么打仗。也难怪,这样的战斗,其参战兵力、歼敌人数,都远不及长沙会战的千分之一,你让人怎么在史书上记载呢?要知道史册上的记载可是字字千钧呀,你总不能将哪次伏击战,共打死打伤鬼子七八个,缴获三八大盖五六支写上去吧,你总不能将哪天半夜里掏窝,勒毙汉奸乡长1人,抢夺军粮一马车也写上去吧。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书籍中,就往往只有到某年某月止,根据地恢复了多少、开辟了多少、部队发展壮大了多少等这样笼统而又抽象的字眼。即使也说歼敌多少,也不好说是哪一仗打死的这么多敌人,于是又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这数字哪来的呀?你一个象样的仗都没打,敌人怎么就被打死了这么多呢?

    对呀,敌人怎么就被打死了这么多呢?是这样的,即尽管这样的战斗它的每一仗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样小的战斗行动,它需要动员准备的时间极短,需要的战场空间极小,需要的后勤补给标准极低,因而象组织一次长沙会战那样所需准备的时间、空间、兵力、给养等等,它就可以用来组织这样小的战斗一千次几千次。实际上,这种小的战斗,在华北的敌后,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一百个这样的小仗,它的歼敌数字就很可观,一个月下来几个月下来,它歼敌的数字就很可观。就说当时一分区的五团吧,当时该团有兵力三四千人,就是抽出五分之一的兵力用于冷枪狙击活动,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孤胆射击小组,而每一个这样的小组即使每月只打死一个敌人,全团加起来就有多少战果。再说九分区的飞行射击运动吧,即使将全分区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于开展这样的活动,它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飞行射击小组,就是每小组每月只打这么一下,全分区将会有怎样的成绩。何况**控制的并不仅仅一个五团,并不仅仅一个九分区。

    这就是持久战,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

    这样的零敲碎打,对于有着强烈军旅崇拜情结的网民们和电视剧的观众们来说,少了许多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壮怀与豪迈,少了许多喜峰口或台儿庄那样的惨烈与震憾,从而令许多包括挺共者在内的网友大大的不感兴趣,甚至会认为这只是为政治宣传的需要而凭空瞎编的,特别是对于根据地的恢复与发展,就更认为这是一个与军事没多大关系的东西。因而对于那些只对军事只对打仗有兴趣的军迷们来说,就更容易给予轻视。

    如果说歼敌数字不可靠,那就换一组数字,即八路出征时有多少人?抗战结束后又有多少人?抗战暴发时**的根据地有多少?抗战胜利时**的抗日根据地又有多少呢?

    其实,如果你真的有心想研究那段历史,你就会发现,根据地的恢复与发展,军队的发展与壮大,这几个看似教化的抽象的文字中,却蕴涵了极端复杂而残酷的争斗,蕴涵着每一天的每时每刻,每一个村庄的每一条道沟里,都无不浸染着的血雨腥风。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想要发展的地区只有民众而没有敌伪政权,那么想要建立根据地和扩大武装,只要带足县区村各级政权所应配备的干部,再带上新兵所需的粮秣被装和枪械就行了。可问题不是这样。他们要去发展与扩大的地区,却正是敌人的后方,是敌人的治安区,那里是遍布了敌伪政权的,是遍布了敌伪据点的,就是鬼子力量稍弱一点的,也是遍布了地方游杂和土匪政权的。要想在这样的敌后去发展自己,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商量商量就让敌人把炮楼自行拆除呢?能不能客客气气地写封信就可以让敌军把占领着的村镇交给我们统治呢?能不能下个通知就可以让那些伪乡长伪警察所长们自行撤离而让我们的干部去办交接呢?能不能只要发个文件就可以让那些遍布敌后民众中的“铲共义勇队”、“铲共青年团”、“铲共妇女会”、“铲共自卫团”等变成**组织呢?我看是不能的。

    而以上这些都做不到的话,那这根据地的发展又从何说起呢,根据地发展不起来,民众如何组织?部队如何立足如何发展壮大呢?答案十分的简单,要想发展自己,就只有打,用枪杆子、刀把子来说话。具体怎么打呢?当然不能拉出整师整团来与敌人摆开了场子明火直仗地干,因为那正是敌人求之不得的。那怎么打?按**的打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零敲碎打。一点一点蚕食,把敌人挤出去,把地盘夺过来。今天搞掉鬼子半个班,明天袭击伪军一个小队,后天砍死一个警察所长,再后天勒死一个效忠于敌人的村长,然后换上一个为我所用的甚至是由地下党员担任的两面派村长,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干,让伪军伪政权的人员不敢在广大的农村给鬼子真心干事,不敢得罪我地下工作人员,之后便可以建立一个一个的村党支部,成立一个一个的游击小组,再往后,就又可以组建一个一个的区小队、县大队,一批一批的地方武装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升级到主力中来,于是地方政权就渐渐为我所夺取,于是就有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于是根据地和各级武装就渐渐发展壮大了。这也就是**得以坐大的根本。

    当然,既然他们所要开辟的地区是遍布了敌伪政权的,那就意味着,他们这样的行动,并不是每次都要占尽便宜的,有很多时候,也是要吃亏的,是要付出流血的代价的。实际上,有时为了锄掉一个汉奸,派出的锄奸小组可能是去了一拨又一拨,去一拨没能锄掉汉奸却反被人家吃掉,然后再去一拨又被人家吃掉,有时可能要牺牲许多志士才能换来敌人的一颗人头。有时为了组建一个党的秘密小组,可能刚刚建成马上就被敌人连窝端掉,于是以血还血对敌实施报复打击,然后重建,重建后再被端掉,就再打击、再重建。就这样你杀过来我杀过去,直到压倒敌人,站稳脚跟。在敌占区建立根据地,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断断没有绘画弹琴那般雅致。这是人家的地盘,你到人家的地盘上去杀人去发展抗日组织,人家怎么可能会老老实实挺在那让你杀人任你发展。

    根据地的发展与军队的扩大,就是这样向敌人一点一点挤来的夺来的,它的每一步都是残酷而又艰巨的,都是弥漫了血腥的,你说这算不算积极抗战呢?我看应该算。你说它有没有打仗有没有牺牲呢?天天都在有。

    那些力图贬低**积极抗战的,百般否认八路的游击战,这倒可以理解。可那些总是声嘶力竭地力挺**积极抗战者,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也要在潜意识里否认敌后的游击战呢?我猜他们大概是认为,那些零敲碎打的活动,是属于土八路的活动,是属于民兵们的活动,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整团整旅建制的,军装威威武武的、步伐整整齐齐的、冲锋陷阵排山倒海一般的军队,是那些每战集中多少个师旅,牺牲壮烈,歼敌累千盈万的大场面,而不是那些满脑袋高梁花子,满脚泥水粪水的农民打扮,今天爬到高房顶上打一发冷枪就溜的没影,明晚摸到村头甩上两颗手榴弹又跑出老远的兵民不分的土老冒们,不是那些每战歼敌三五人、缴枪三两支的小动作。其实这又错了。历史这个东西,它是怎么样的,并不与我们后来的人喜欢与否而有丝毫的关系。对于历史上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可以不去理它,但你不能去否认它,不能用其他的东西去取代它,不能由着自己的好恶去改变它。你要是不喜欢挺八路也不喜欢研究八路,到也罢了,可你既然想挺八路,又不愿意承认这些土的掉渣的队伍,不愿意承认这些游击作战的战法,那岂不就象又要当和尚又不承认佛教似的自相矛盾了吗。

    许多人总要顽固地把主力兵团与活跃在敌后的小部队、小分队、武工队等完全区分开来。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总认为这些敌后游击小部队、小分队是与主力兵团完全的两码事。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在**领导的敌后抗战战场上,主力部队,游击战,这二者不是风马牛互不相干的,而恰恰是混然一体的。也就是说,主力部队在抗战中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化整为零的分散游击活动,打的也主要的是分队规模的游击战,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似乎主力兵团就只能整旅整团的采取大规模的正规的战役行动。反过来说呢,那些分散于敌后开展游击活动的小部队,其主要成份也主要是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后的分队单位,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似乎进行游击战的就只能是民兵、县区游击队。

    当然,我绝不否认,八路军、新四军也有旅团规模的战斗,但在整整八年中,其所占的比例和地位都是次要的,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小部队小分队的游击作战。这是**抗战的特色,是与**抗战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打法。今天许多挺共军者,总喜欢拿百团大战呀平型关呀什么的与人家**相比,这样pk的结果,自然是共军抗战远不如**了。为什么呢?你想呀,八路大规模的作战行动,掰着手指头数,连**的五十分之一也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在想象之中了。

    不同的舞台,注定要突出不同的角色。国际政治题材的影视应重点突出领袖人物,农村题材的影视就应该重点突出农民。要是反过来,在国际政治题材的影视中把种苞谷种豆角的养鸡的养猪的突出成主角,或者在农村题材的影视中把总理部长什么的当成主角,那这戏非演砸了不可。同样的道理,由于国共两军抗战采取的战法不同,其在战争舞台上所应突出的主角也就应该不同。由于**军队抗战的战场、战法,也就注定了**抗战的风云人物,不应是彭德怀粟裕等擅长打大仗的将军,而是那些神出鬼没的连长、排长、武工队长、区小队长等小人物。可在网络上或影视中,大概受台儿庄昆仑关等影视剧的影响,便也学着比着而将镜头对准彭德怀、刘伯承、左权、陈庚等高级将领。其实这又错了。**人家打的是正规的大兵团的大仗,主角当然属于李宗仁薜岳孙立人杜聿明们,而**抗战主要是小规模的游击战,你搞那些大将军们做主角干什么。

    在**抗战这样的战法运用中,高级干部所要作的主要的不是指挥,而是组织与领导,它所需要的也不是精深高超的战术修养,而是人民战争形态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其实,在这样的战争形态下,聂荣臻、邓老、陈毅、罗荣桓等政治工作者的表现往往并不比彭德怀、粟裕刘伯承等军事家们更差。原因十分的简单,**抗战这样的舞台,不属于林粟他们。

    中正式不是抗战时的主力步枪

    前几年,有人写过一篇文章,是讲常德之战队的轻兵器强于日军的,后来此文曾在网上转载,再后来又有人依样画葫芦地论证说整个抗战时期队的轻武器强过侵华日军,这一论点被许多人接受并转载。

    前后文章之所以说抗日军队的轻武器强过侵华日军,其中一个根据,是队装备的中正式强过日军的三八式。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先不说中正式是不是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即便真的就强过三八式,常德之战中的抗日军队装备的步枪是不是都是中正式呢?我看不全是。那整个抗战时期的队装备的是不是主要是中正式呢,更绝对不是的。

    中正式是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依照德二四式步枪仿制成功的(此说有争议),被列为**制式步枪。许多网友可能认为既然是**制式步枪,那当然肯定就是抗战的主力步枪了。

    实际不是这样的。虽然中正式是**的制式步枪,但作为使用量特别大的步枪来说,由于受国防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太甚,其转产与换装来的十分的缓慢(目前解放军现役步枪五六式、八一式、九五式三代同堂的现象,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因而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正式的装备仍然只占少数。

    1937年9月开始,全国各路诸侯的兵工厂全部陆续内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以前各自独立的兵工厂此时全部划归国有统一计划统一整编,使每一兵工厂都不分地域与派系地集全国某一方面的精英专门生产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达成了人才、原材料与设备的合理互补与优势联合,使中国轻兵器的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步枪的生产专由第一厂、第二十一厂和第四十一厂等三个厂承担。

    从现在能够搜集到的数据来看,第二十一兵工厂自1939年至1943年12月为止(1938年以前的生产数字没找到),6年间共生产汉阳造206814支,中正式的生产纪录为零。这就说明直到第一大步枪生产厂的二十一厂,仍然没有转产中正式,而全部的产品,仍然是诞生于半个世纪前的老枪汉阳造。

    当然,这三个厂的历史有所不同,故而生产的重点可能会各有侧重。二十一厂总体上是金陵厂的底子,但该厂的枪厂却是汉阳厂的枪厂归并的,汉阳厂以汉阳造而闻名,故而生产汉阳造也许多些。一厂虽然是汉阳厂的老底子,但一厂的枪厂却又是接收的原来巩县兵工厂的枪厂,所以也许一厂步枪生产的重点是中正式。遗憾的是至今没能找到一厂和四十一厂的生产数字,不过有一份1945年三个厂的生产能力统计,却很可以说明些问题。这份统计表上,写明一厂月产量5400支(也有2000支和4000支之说),二十一厂月产量8000支(一说10000支以上),四十一厂月产量1000支。这也就是说,后两厂生产能力加起来,还不如与二十一厂一个厂的产量。而且一厂在搬迁来渝的过程中,先后遭受日军飞机的毁灭性轰炸,损失惨重,历经辗转抵达重庆后,因元气大伤,所以一直迟至1940年底才恢复生产,而以生产中正式为主的枪厂的复工,则更是推迟到1942年7月,与顺利搬迁基本没受损失而于1937年底复工的二十一厂相比,其总产量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即使一厂的枪厂从1942年7月复工后所产全部为中正式,那么依照它的能力,它所出品的中正式的数量也远远无法与二十一厂出产的汉阳造相比。四十一厂原为粤军陈济棠的兵工厂,广东割据时期,以生产元年式、二一式为主,迁渝后所产到底是汉阳造还是中正式不清楚,但该厂出品能力更远低于二十一厂,不管它生产什么,都说明不了太大的问题。

    除此三厂外,还有位于东南敌后的五个小厂,也可以生产步枪,但这五个小厂的生产能力,就更微不足道了。

    整个抗战时期,生产步枪的兵工厂,就这么几个。而从以上几家兵工厂的出产情况来看,则汉阳造一直到1943年底以前,仍然占全国步枪产量的绝大多数。

    那么在抗战的绝大多数时间段,我军战士手中主要是什么步枪呢?

    抗战前中国的步枪生产,与全国兵工厂集中重组后的情况截然不同。在那时,除了中央政府所辖的兵工厂,还有象东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川军等地方军阀的兵工厂,还有数不清的象河南别廷芳、四川罗泽洲、湘西陈渠珍、闽南高为国、义勇军冯占海、匪军孙殿英那样的小型的和袖珍型的兵工厂,也都自己仿制步枪。仿制的型号也是什么都有,但除山西外,多数是以毛瑟98为基型的各种型号的仿制品或各种仿制品的仿制品。这之中,也包括汉阳厂的汉阳造和巩县厂的中正式。除主要靠仿制,各路军阀也包括中央军还通过各种合法的和走私的渠道购买洋枪,但其数量则少于自造。抗战的健儿们,绝大多数就是拿着这些在内战中打的老掉了牙的万国造加土造的杂式步枪参战的,而这其中,国产的汉阳造占据了最大的比重。

    那中正式所占比重有多大呢?中正式的改良任务是由二十一厂于1943年10月完成的,大量生产则是从1944年初开始的。有数字表明,从1944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时止,以生产汉阳造著名的二十一厂制枪厂,这一年只生产汉阳造350支,便结束了它半个世纪的风云际会,停工下马,开始全面转产中正式,其他两厂也开足马力生产该枪,从三个厂的生产能力上看,其总产量应是不小的,但考虑到生产与装备的时间差,估计到抗战接近尾声时,抗日军队手中的步枪,中正式仍然不占多数,只是以很快的速度逐渐在增多罢了。

    综上所述,如果说常德之战或某一次局部战斗是中正pk三八,也许没错,但要说整个抗战时期主要是中正pk三八,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情况是,在整个抗战时期,中正式只占我军步枪装备的很小一部分。

    凭什么说“英七七”不好使

    影片《集结号》中,有一场戏,是说五十年代一个武装部收缴流散在民间的枪支,有一支“英七七”,年轻的战士不认识此枪,问谷子地,谷子地拿起枪看了看,象是很内行地说:这是英七七,我在平西打游击时用过,不好使。

    这话有两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谷子地说在平西打游击时用过,有没有可能?谷子地在平西打游击,肯定不是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影片中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谷子地已经升编为主力兵团到了中原战场,那么他打游击就只能是抗战时了。从电影中看,那支英七七明显是恩菲尔德的后期型no.4没有可能在抗战时期流入中国呢?基本没有,为什么呢?

    英七七诞生于1888年12月的英国,最早称李一梅特福弹匣式步枪,或简称枪。到1895年,因针对无烟火药重新设计的膛线称作恩菲尔德膛线,也因为生产该枪的兵工厂名曰恩菲尔德,故将改变了膛线的新枪改称为李--恩菲尔德步枪,也简称e步枪。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e,都可以俗称作“李氏步枪”。大约在1910年前后,采用毛瑟式前端闭锁的7毫米p-4与917的原型)步枪问世,但生产最多的仍然是e。改型前后的李氏步枪又都有多种型号等。到了1926年,英国兵工部门感到他们的武器命名方式太混乱,因而决定采用新命名方式。于是将77口径的该型步枪统一命名为枪,将专门用于训练的56口径步枪命名为枪,而p-13步枪则被命名为枪。影片中谷子地说的那支他在平西打游击时使用的不好使的英七七步枪,是一支很晚才出现的枪,而这支步枪,虽然早在1931年便已经研制成功,但却一直未能投产,直到二战爆发后的1939年11月,英军才正式采用为新的制式步枪。

    由于英国远征军在敦克尔克撤退时损失惨重,所以虽然枪生产程序已经简化,产量也在逐步增加,但短时间内仍无法满足需要,直到1942年底前,恩菲尔德的早期型号然是英军一线部队的主要装备,只有极少数精锐部队才能装备新的枪。而实际上,一直到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时,英军最精锐的空降兵部队枪仍然只占少数,该部大量装备的,仍然是枪。

    可以想象,这样一支到了二战后期在英国自己的精锐部队都未能普遍装备的步枪,它怎么可能会流入到中国的平西游击区来,冯小刚也太有才了。

    就算谷子地牛逼,真能在抗战时使用在英军精锐部队都极其罕见的新式步枪,那么他说的“不好使”,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这便是我说的第二个疑点。

    英七七有多个型号,但真正用于实战的则主要就是但不管是前期的是后期的no.4,都被一战二战证明是极其优秀的步枪,特别是枪,也就是影片中谷子地说的那支不好使的英七七,就更是一支在手动枪机步枪时代出类拔萃的步枪,该枪一直被英联邦国家使用到六十年代甚至更晚。中印边境战争时,我们的对手使用的主要仍然是这支英七七。有人曾说在1914年的蒙斯战役中,12000名英国步兵用他们的李氏步枪在半个小时内就彻底打垮了将近40000名配备了毛瑟步枪的德国兵的进攻。我不太敢相信这场会战中作为败军的英军还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但李氏步枪与毛瑟和莫辛纳干等步枪相比,只强不弱,这我是敢肯定的。

    英七七超出与它同一代其他手动枪机步枪的独到之处,是它的高射速。当时使用毛瑟、三八、水连珠等步枪的军队只能做到10-15次齐射分钟;而使用李氏七七步枪的英**队却可以做到15-20次齐射分钟。这在当时的战场上,每分钟5发的差距,就是要命的了。二战时,一些德**官的回忆录中曾提到英军步枪队的齐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机枪。

    英七七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射速,得益于它的大容量弹匣,更得益于它独特的枪机设计。

    在半自动步枪问世之前,绝大部分手动枪机战斗步枪的弹匣容弹量为5发,而英七七步枪的容量却是10发,这无疑让士兵缩短了装弹所耽误的时间,从而有了更多的射击机会,这一优势所带来的利市是不可估量的。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期间,那些使用别的手动步枪的士兵往往在射击完毕后重复装填5发弹夹时被英军用李氏步枪击毙。

    李氏步枪与毛瑟步枪等同样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不过这个旋转后拉枪机和毛瑟步枪上的旋转后拉枪机不同。李式旋转后拉枪机是采用后端闭锁的,这与毛瑟式的前端闭锁枪机相比来说,就大大地缩短了枪机行程。而对于使用者来说,其直接好处有两个:一个是上弹的时候射手操作更加省力和省时;另一个就是在上弹的时候枪的瞄准线相对于射手的移动大大地缩小,从而降低了重新瞄准的时间。这都是提高射击效率的主要原因。

    英七七步枪进入中国极少,除一战后有少量参加过战争的枪曾进入到吴佩孚直军(有说二战后期曾有少量入**,怀疑,待考)外,其他型号基本未能进入或进入的非常少,这让国人对其的了解远不及曾大量进入并被仿制的毛瑟、三八、水连珠等。但进入的少了解的少不等于它就不好使。从对二十世纪十大著名步枪的评选结果看,英七七仅次于ak第三位,而非自动步枪得以入选的仅有三支,即排在第三位的李氏步枪、排在第六位的毛瑟步枪和排在第八位的春田步枪。这一结果也许并不值得我们非要迷信,但它能在坊间广泛流传,至少可以说明英七七绝对不会象谷子地说的那么不好使。

    飞雷筒不是步兵用的

    先说说什么是飞雷筒。

    飞雷筒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土法研制的一种工兵兵器,又名抛射筒。一般口径300—500毫米,中原我军各纵队都有,但标准不同,口径各一。该筒以发射炸药包为主,炸药包重一般十余公斤,大的有二十余公斤的,射程达二三百米,爆炸威力远比一般炮弹大许多,主要用于打击敌堡垒,也可杀伤敌步兵,因主要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人震死,故许多被其杀伤的敌军士兵从表面看并无外伤,因而在当时有“土原子弹”、“没良心炮”的叫法。

    飞雷筒在影视中出现的不多,中更有多个镜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可惜的是,后者在电影中那样的使用,却是一处硬伤,因为它根本不可能用于一个单独打阻击的步兵连中。

    首先,飞雷筒在当时,属于技术兵器,但又是土造技术兵器,安全系数不高,很难驾驭,弄不好会炸了自己,所以它是工兵专业分队才能操纵的家伙。在当时的工兵连中,每连也就那么四到六具,多的也不过**具,而且这个工兵连还不能干别的,就得专门伺侯这几个大家伙。象影片中那样在一个主要任务用于打阻击的步兵连中配备那么多具,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由一个步兵连玩得转的,何况这个连还只有四十几个人,就是玩得转,光伺侯它,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其次,飞雷筒主要集中用于攻坚,少有用于防御作战的。当然少有不是没有,也有用于防御的例子,但那是大规模防御作战,一般是旅或纵队一级的防御作战,由旅长或纵队司令直接掌握,由工兵单位操纵,作为旅或纵队防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对不可能加强到独立打阻击的步兵连由连长指挥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加强到某一主要防御方向的步兵单位,那也得是整个的工兵连加强过去,不可能只把那几个大家伙交给步兵连就行了。而实际上,即使工兵连肯这么做,也不会有哪个步兵连长敢接,因为他们伺侯不了那玩艺

    第三,飞雷筒在发射时,要在下部安置大型座板或将筒身大部埋在土里,才能吸收那强大的后坐力,并保证射击的安全和准确。你想呀,能够把十公斤二十公斤甚至更重的炸药包送到几百米远,那后坐力得有多大,岂能随随便便斜着放在地上就可以发射的。影片中那个放置法,有点糊弄小孩子的感觉了。

    相比起来,这最后一点容易原谅,因为影片中表现的基本不是特写,一晃就过去了,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的,但前两点却是致命的。

    是大炮还是小山炮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影中,将75口径的山炮称作中有这种现象。那里面曾不止一次地通过团长与连长之口不屑一顾地将缴获的日75毫米四一式山炮称作小山炮,这牛逼就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是当时没有将第二,是当时作为一个团长和连长,是没有权力处理缴获的这个大家伙也没有理由对其不屑一顾的。

    再怎么去翻国共两军的原始档案,再怎么去双方将士的回忆文章,都绝对看不到将75山炮称作小山炮的记载,到是称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大与小,快与慢,都是相对的,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换着不同的定义的。兵器的口径与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说早年的79毫米八八式委员会步枪,也就是后来被视作落后装备代名词而经常遭到奚落的“老套筒”,就曾是当年最被人称道的典型的小口径连发快枪,这是相对于更早时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径和每次仅装弹一发的步枪而言的。你要是拍那个年代的电影,要是从清末新军口中说出79口径太大说它射速太慢的话,那就是胡说八道了。

    从民初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人们一般将除了迫击炮以外的57毫米以上的火炮称作大炮,而将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以及6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称作小炮或小钢炮,大于75毫米的,往往就称作重炮了。在整个民国时期,小炮的品种在当时是很多的,而且一直是在不断进步的,但大炮的种类却极单调,就只有75毫米这一种,而且是在不断退步的。至于重炮,其数量极少,远远无法与75口径的山炮、野炮相比。

    和枪的口径大小是相对的一样,炮的口径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在清末刚刚从国外引进火炮时,因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所以当时有将75毫米火炮称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国初年,大于75口径的火炮又进入到中国,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才将重炮一称让位给了更大口径的火炮,但一直到大陆解放为止,重炮在中国的战场上都占极其少数,75口径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国共两军的绝对主力大炮。

    为什么呢?这要从民国时期火炮生产装备的情况来说了。

    和小炮的生产与列装正相反的是,自从1912年民国肇始,到1949年河山变色,队的大炮(即75口径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产与列装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走下破路的。

    先从生产上说,洋务运动后,中国的兵工生产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到民国建成后的北洋军阀统治初期,中国的兵工生产达到了民国史上一个空前绝后的颠峰状态。这一时期,能够生产大炮的,有上海、汉阳、沈阳、太原等数家,特别是沈阳与太原两家,大炮的生产相当多。到了北伐完成后,由于连年的战乱,上海、汉阳等厂的大炮生产已经停止,无力再恢复生产。沈阳与太原两家,仍然保持了几年的强势,但随着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国也是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落入敌手,之后不久,太原厂也沦陷。这时全国能够生产大炮的,就只剩下广东石井与湖南株州两厂,但该两厂与沈阳和太原比起来,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到了全面抗战暴发后,这两个厂也停止了生产,从此一直到大陆解放,除山西阎锡山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少量恢复生产75口径火炮外,中国再没有哪一家还能够有能力生产大炮。

    再从军队列装的情况看,大炮的装备情况也同样是一直不断地走下坡路的,特别是队属炮兵,就更是如此。民初北洋陆军时代,每师编制有一个炮兵团,每团野炮一个营,山炮两个营,每营六门制炮连三个,全师共有75口径野炮18门,同口径山炮36门,共计全师大炮54门。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只是编制表上的数字,不,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编制表上的数字,而是基本满员的实力数。在当时袁世凯统治时期,北洋陆军的编制绝对是齐装满员的,极少出现过后来兵员吃空额和炮兵团缺炮骑兵团没马的情况。北洋陆军时代,是中国近代陆军建设唯一一个和列强相比不逊色的时代,之后就开始落后无法与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专门文章论述此一情况,这里不再聱述。

    北伐完成后,因为此时军队数量膨胀而大炮的生产基本停止,**的大炮装备就很差了。到军队编遣时,多数中央军每师能有一两个连大炮就算很不错了,而此时的炮兵连,也已不再是北洋时期的六门制,多数能维持四门制,有的只是每连两门而已。到是杂牌军中,尚有部分师继续维持了师属炮兵团的编制,比如湘军何健师、五省联军改编的王金钰师、西北军的韩复榘师、石友三师、孙良诚师、直鲁联军改编的刘珍年师、徐源泉师等,均有师属炮兵团的编制,但此时的炮兵团已经不再是编制75山野炮54门,而多数已减少至36门了。东北军和晋绥军的大炮装备是最多的,但两军均没有将炮兵团编到师,而是平时集中管理,战时配属各师作战,但就总数来说,东北军与晋绥军的炮兵是最强大的。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全国再没有哪一家能够生产大炮,而全靠进口,故此时队属炮兵的装备也下降到了几乎最低点,许多正规军的陆军师一门大炮也没有,战时能够得到的加强平均也少于一个连的水平,许多中央军的王牌军,才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就算是特别牛逼的了。长沙保卫战时,曾在北伐时以铁军著名的第四军,全军总计仅有一个军属炮兵营,共有75毫米山炮12门,所属各师一门大炮也没有。因为任务的需要,第九战区配属给该军一部分炮兵,计有105毫米榴弹炮一个营共米野炮一个营计11门,75毫米山炮一个营计12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一个连计4门,加上该军那12门75山炮,总计不过45门火炮。在今天,象上述这种口径的火炮,而且只有45门,即使是配属给一个主攻的步兵连,连长大概都会一肚子不满,但在当时,一个担任主要防御任务的著名的第四军一个军,能有这样的火炮配备,把个铁军军长美的是几乎要跳起来了,而在九战区炮兵参谋长陈宏樟眼中,则被描绘成“四军炮兵……火力相当强大”,从这位当年的炮兵专家的口气中,我们应该能够知道当时炮兵的情况了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有了美国的外援支持,重炮方面有所加强,美制105毫米的榴弹炮已经装备到少数几个王牌军,但直到这个时候,即使是五大主力这样的部队,每个师的大炮,也最多没能超出12门,而且也全是清一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顾地说出的那种小山炮。象李弥第八军这样算是很有名气的嫡系中央军,一个军总共仅一个8门制的105榴弹炮营,所属各师的75毫米山炮营,也都是8门制;东北战场也小有名气的新七军,全军不过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还是上级配属的而不是编制内的,所属三个师中,只有新三十八师有一个12门制的75毫米山炮营,其他两个师一门大炮也没有。至于中央嫡系以外的杂牌军队,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淮海战役中,象四十四军这样的部队,全军只有11门半个世纪以前出厂的旧式沪厂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属的师一门也没有。

    至于**军队的情况,以前的不说了,就说装备改善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吧,以装备最强大的东北野战军中装备最好的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为例,到了大决战时,全纵也就是仅有75山炮30门,75野炮13门,105榴弹炮9门,所属各师一门也没有,全由纵队掌握,战时根据需要向下配属。

    这是东野的情况,全军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队,谁敢和东野比呀。当时陈谢集团奋战豫西时,其九纵全纵队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门,最强的四纵,也不过全纵8门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战役时,其王牌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一军)全纵队连一门75毫米的山炮也没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门不同口径的迫击炮而已。

    《集结号》反映的中原部队,其装备情况远不如华东,更不如东北,一直到淮海战役时,整个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麾下所有的75口径山炮加起来,也就只有42门,比它更强的大炮,也就只有同口径的75野炮2门,还不如东野一纵的大炮多。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真能象东野那样的牛逼,哪个连长敢那么大市,对一门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顾,又有哪个团长敢对于一门新缴获的75山炮那么随便地调配。别说作为一个中原部队的连长团长就敢对四一式山炮那么地不屑一顾,即使他就是华东的或是东北的,即使他是个旅长师长,缴获一门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够他乐几天的了。

    诚然,就象我们早已不再将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径的步枪称作小口径步枪一样,也没有谁再将75毫米口径的火炮称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标准不能代表昨天的标准,不然社会就不再是前进的了;同样的道理,就象今天我们可以对二十吋彩色电视机不屑一顾,但三十年前的我们却无论如何在谈起二十吋彩电时没办法不流口水一样,今天哪个步兵团要是再缴获一门75口径的山炮也同样不会有谁再把它当作宝贝了毫米榴弹炮早就列编到我军步兵团了),但今天的眼光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们就没办法区分历史与现实了。

章节目录

神风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caler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民**史中的以讹传讹6(作者:牛戈)-原神风主怎么样,神风之后,一本书并收藏神风之后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