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馆里。
林延潮与楚君二人相对而坐。
二人所在的是琴间,四面覆以松花色的轻纱垂帘,吴幼礼以及随从,以及琴馆里的琴师都随侍在左右。
侧坐在一张古琴旁的楚君动作熟悉地点了熏香,然后给林延潮斟了杯茶,林延潮举起茶碗到了嘴边道:“从读书到为官是不一样的,当年读书时只觉得官员们齐心协力必能为老百姓办好实事。但事情到了眉前,却发觉你要办实事,就要用钱,用人,照会他人,这些不是靠一纸公文,而是全凭人情应酬,若是没有官场上种种之交情,哪怕你手上拿着皇上的圣旨,说尽了好话,磕破了头,也不会有人搭理。”
“故而我不得不于着手于人事!”
林延潮与楚君说着,其实也是心底近来的苦闷。
楚君在旁听着,然后道:“但是部堂大人比很多懦弱无事的官员已是强上太多了是吗?仅仅是引进番薯,新办报纸,兴办图书馆已经是大功德了”
林延潮摇头道:“那还远远不够。人无一世之好人,也无一世之坏人。史上论定此人,是看他一生办了多少事。凡为君子者,若办了错事,那后人看来就是小人。而小人则可反过看之。”
楚君见林延潮的茶碗空了,边补茶水边道:“奴家虽不懂大道理,但也明白君子之道在于自修。”
林延潮点点头道:“治平之事出了问题,定然错在自修上,是要反求诸己。”
楚君忙言道:“部堂大人,我并没有……”
林延潮点点头道:“无妨,吾能知就好,多谢楚姑娘能陪我说一番话,你也明白到了我这个位子,人是有多么寂寞。”
楚君笑了笑道:“奴家若有一言能入部堂大人之耳不知多么荣幸。”
说这里,楚君道:“那么部堂大人这些话为何不与夫人排解?”
林延潮已是从席上起身,闻言问道:“何出此言?”
楚君垂头道:“没什么,只是敬佩夫人,奴家虽在琴馆但也听闻不少街言巷语,听闻高丽使者曾为了求大明出兵有意献几名美女给部堂大人,但这些美人却给尊夫人碾出!”
林延潮摇了摇头,神色一冷道:“此事看来你也听说了。”
楚君见林延潮的脸色,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奴家并没有笑话部堂大人的意思,更不敢挑拨部堂大人与夫人间的夫妻之情。其实奴家当初听了后,好生敬佩夫人的智慧与勇气,就好比那宰相夫人的那碗醋,不是谁想喝就能敢喝的。”
“其实夫人从一位养娘而至堂堂二品诰命夫人,着实可知她是一位奇女子,其中的艰辛又何尝能说得清楚。奴家……奴家当初也曾想若是自己到了她的位子上是否能比她作得……作得更好。奴家这些年终于才明白何为争不了也争不得,但若要自荐为妾屈居人下,却也不甘心。奴家也是无知,一个命如纸薄的风尘女子竟然也敢心比天高。”
楚君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如释重负一般,泪水滴落,当即向林延潮盈盈一拜:“当初都不敢争,又何况现在已是年华不在,又无徐娘之姿,今日奴家能见部堂大人一面,得赞一句红颜知己,奴家已知这一生没有虚度了。”
林延潮闻言微微一怔,他此刻忽然想起那林阳寺的梅花。
龚子楠还与自己约定到了梅季去赏一赏那满山梅花盛开的盛景。
但是自己要到了约定的时候,却奉诏进京拜礼部尚书了,也不知道那梅花开得如何。
若是佳人仍在,不知风姿又比那满山梅花如何。
可是当时自己心底所念唯有仕途,连与龚子楠打声招呼也不曾。
上一世自己纠缠于感情之事中,而这一世自己忙于仕途,走得太快太急,一路上倒是错过了不少景致。
想到这里,林延潮心中不免五味乏陈:“楚姑娘尽管在这里弹琴,若是有事,可以随时持我的帖子来府上找我帮忙。”
留下这句话,林延潮看了一眼这琴馆,然后带着随从们离去。
却不知楚君依旧下拜,不敢抬头相送。
从琴馆回来后,林延潮心底的郁闷之气是好一些。
自己很多事都堆积在心底,这自然不好。
于是在家里趁着有空他也与自己的老师,同年,同乡来信往来,向他们说了自己的难处与困境。
大多人都出言宽解了一番,有些则是肺腑之言。林延潮也通过这些良师益友们明白,官场自有他的浮浮沉沉,自己当初声望太隆,名望太盛,故而天下人对他寄予厚望。既是厚望,那么一旦自己达不到,那么遭来的就是抨击。
眼下自己因为此事而名望受损未必不是好事。既是世人对自己有误解,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沉默以待,而不是如原先那样着急出言反驳。
朝堂上的事不顺心,那么就在公衙里少待一些,廷议上少说话,由着风头正劲的石星高谈阔论好了。
而林延潮可以多抽出功夫反求诸己,寻修身之道,同时也多陪陪家人。
虽说朝堂上有所回避,林延潮仍是按部就班,办着自己的事。他致书山东右布政使郭正域,副总兵楚大江,让他们准备好海船济辽之事。
而这时候战局也有转机,朝鲜陆上连败,但海上却陆续传来捷报,朝鲜国王向明朝报知在海上屡次大胜倭军,斩首倭寇缴获水师战船无数。
当时朝廷上有不少人怀疑朝鲜的战绩,怎么陆上被打得这么惨,怎么在海上却赢了这么多战,倭寇从海上来,不是一向擅长海战嘛?
而林延潮对朝鲜战报却是信之不疑,这必然是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连续取得的玉浦,泗川,闲山岛三次大捷。
这三战虽没有取得朝鲜西侧的制海权,也没有切段倭军补给线(为李舜臣拒绝),但是却给林延潮的海运济朝之策扫清隐患。
同时石星派出代表大明的谈判代表沈惟敬,也从平壤赶回京师,他除了向石星他们奏报了倭寇议和的几个条件。
其中最重要有‘两国通婚,日本天皇迎娶大明公主,两国重新恢复勘合贸易。朝鲜割让四道给日本等等’。
对于这几个条件,明朝朝廷从天子以下包括百官,都可谓嗤之以鼻,倭寇是一个也别想答应。
两国通婚那就是和亲,纵观二十四史,唯独大明绝不和亲!
不过沈惟敬却传来另一个消息,倭寇大将小西行长身旁似有当初林延潮派出出使倭国的行人司行人陈行贵的踪迹。
听闻一直渺无音信的陈行贵消息,林延潮当然大喜。
ps:明日有更。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林延潮与楚君二人相对而坐。
二人所在的是琴间,四面覆以松花色的轻纱垂帘,吴幼礼以及随从,以及琴馆里的琴师都随侍在左右。
侧坐在一张古琴旁的楚君动作熟悉地点了熏香,然后给林延潮斟了杯茶,林延潮举起茶碗到了嘴边道:“从读书到为官是不一样的,当年读书时只觉得官员们齐心协力必能为老百姓办好实事。但事情到了眉前,却发觉你要办实事,就要用钱,用人,照会他人,这些不是靠一纸公文,而是全凭人情应酬,若是没有官场上种种之交情,哪怕你手上拿着皇上的圣旨,说尽了好话,磕破了头,也不会有人搭理。”
“故而我不得不于着手于人事!”
林延潮与楚君说着,其实也是心底近来的苦闷。
楚君在旁听着,然后道:“但是部堂大人比很多懦弱无事的官员已是强上太多了是吗?仅仅是引进番薯,新办报纸,兴办图书馆已经是大功德了”
林延潮摇头道:“那还远远不够。人无一世之好人,也无一世之坏人。史上论定此人,是看他一生办了多少事。凡为君子者,若办了错事,那后人看来就是小人。而小人则可反过看之。”
楚君见林延潮的茶碗空了,边补茶水边道:“奴家虽不懂大道理,但也明白君子之道在于自修。”
林延潮点点头道:“治平之事出了问题,定然错在自修上,是要反求诸己。”
楚君忙言道:“部堂大人,我并没有……”
林延潮点点头道:“无妨,吾能知就好,多谢楚姑娘能陪我说一番话,你也明白到了我这个位子,人是有多么寂寞。”
楚君笑了笑道:“奴家若有一言能入部堂大人之耳不知多么荣幸。”
说这里,楚君道:“那么部堂大人这些话为何不与夫人排解?”
林延潮已是从席上起身,闻言问道:“何出此言?”
楚君垂头道:“没什么,只是敬佩夫人,奴家虽在琴馆但也听闻不少街言巷语,听闻高丽使者曾为了求大明出兵有意献几名美女给部堂大人,但这些美人却给尊夫人碾出!”
林延潮摇了摇头,神色一冷道:“此事看来你也听说了。”
楚君见林延潮的脸色,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奴家并没有笑话部堂大人的意思,更不敢挑拨部堂大人与夫人间的夫妻之情。其实奴家当初听了后,好生敬佩夫人的智慧与勇气,就好比那宰相夫人的那碗醋,不是谁想喝就能敢喝的。”
“其实夫人从一位养娘而至堂堂二品诰命夫人,着实可知她是一位奇女子,其中的艰辛又何尝能说得清楚。奴家……奴家当初也曾想若是自己到了她的位子上是否能比她作得……作得更好。奴家这些年终于才明白何为争不了也争不得,但若要自荐为妾屈居人下,却也不甘心。奴家也是无知,一个命如纸薄的风尘女子竟然也敢心比天高。”
楚君说完最后一句话后如释重负一般,泪水滴落,当即向林延潮盈盈一拜:“当初都不敢争,又何况现在已是年华不在,又无徐娘之姿,今日奴家能见部堂大人一面,得赞一句红颜知己,奴家已知这一生没有虚度了。”
林延潮闻言微微一怔,他此刻忽然想起那林阳寺的梅花。
龚子楠还与自己约定到了梅季去赏一赏那满山梅花盛开的盛景。
但是自己要到了约定的时候,却奉诏进京拜礼部尚书了,也不知道那梅花开得如何。
若是佳人仍在,不知风姿又比那满山梅花如何。
可是当时自己心底所念唯有仕途,连与龚子楠打声招呼也不曾。
上一世自己纠缠于感情之事中,而这一世自己忙于仕途,走得太快太急,一路上倒是错过了不少景致。
想到这里,林延潮心中不免五味乏陈:“楚姑娘尽管在这里弹琴,若是有事,可以随时持我的帖子来府上找我帮忙。”
留下这句话,林延潮看了一眼这琴馆,然后带着随从们离去。
却不知楚君依旧下拜,不敢抬头相送。
从琴馆回来后,林延潮心底的郁闷之气是好一些。
自己很多事都堆积在心底,这自然不好。
于是在家里趁着有空他也与自己的老师,同年,同乡来信往来,向他们说了自己的难处与困境。
大多人都出言宽解了一番,有些则是肺腑之言。林延潮也通过这些良师益友们明白,官场自有他的浮浮沉沉,自己当初声望太隆,名望太盛,故而天下人对他寄予厚望。既是厚望,那么一旦自己达不到,那么遭来的就是抨击。
眼下自己因为此事而名望受损未必不是好事。既是世人对自己有误解,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沉默以待,而不是如原先那样着急出言反驳。
朝堂上的事不顺心,那么就在公衙里少待一些,廷议上少说话,由着风头正劲的石星高谈阔论好了。
而林延潮可以多抽出功夫反求诸己,寻修身之道,同时也多陪陪家人。
虽说朝堂上有所回避,林延潮仍是按部就班,办着自己的事。他致书山东右布政使郭正域,副总兵楚大江,让他们准备好海船济辽之事。
而这时候战局也有转机,朝鲜陆上连败,但海上却陆续传来捷报,朝鲜国王向明朝报知在海上屡次大胜倭军,斩首倭寇缴获水师战船无数。
当时朝廷上有不少人怀疑朝鲜的战绩,怎么陆上被打得这么惨,怎么在海上却赢了这么多战,倭寇从海上来,不是一向擅长海战嘛?
而林延潮对朝鲜战报却是信之不疑,这必然是朝鲜水师名将李舜臣连续取得的玉浦,泗川,闲山岛三次大捷。
这三战虽没有取得朝鲜西侧的制海权,也没有切段倭军补给线(为李舜臣拒绝),但是却给林延潮的海运济朝之策扫清隐患。
同时石星派出代表大明的谈判代表沈惟敬,也从平壤赶回京师,他除了向石星他们奏报了倭寇议和的几个条件。
其中最重要有‘两国通婚,日本天皇迎娶大明公主,两国重新恢复勘合贸易。朝鲜割让四道给日本等等’。
对于这几个条件,明朝朝廷从天子以下包括百官,都可谓嗤之以鼻,倭寇是一个也别想答应。
两国通婚那就是和亲,纵观二十四史,唯独大明绝不和亲!
不过沈惟敬却传来另一个消息,倭寇大将小西行长身旁似有当初林延潮派出出使倭国的行人司行人陈行贵的踪迹。
听闻一直渺无音信的陈行贵消息,林延潮当然大喜。
ps:明日有更。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