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听说嗣子与他生母来了。勉强起身换了衣裳,在青姨娘的搀扶下来到外间,接受嗣子的大礼。
那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倒是生得很大,穿着一身素色布衣,立在堂下,见屋内人多,有些怯怯地往旁边的生母望了一眼,才在她的眼神示意下,小心地往前走了两步,恭恭敬敬地朝李氏跪拜:“拜见母亲大人。”
霍夫人张氏,原也是书香人家出身,姿容端庄,闻言微微屈身一礼,便在丫环们安放的椅子上坐下,道:“嫂嫂与侄女儿来京,本该早日带荣儿前来问安,今日方至,原是我们夫妻失礼了。”
李氏忙问张氏:“叔叔病了?不要紧吧?”
霍漪说:“婶婶早该给我们捎个信来才是,母亲与我也好早去探望,如今过了许多天,才得以见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睦呢,倒叫别人说叔叔婶婶的闲话。其实咱们是一家人,本不该见外的。”
“哦?”李氏笑着低头看孩子,见他有几分畏畏缩缩的,便安慰道,“别怕,跟我说说,都读过些什么书?是谁教你呢?”
张氏眼圈有些发红,对李氏道:“叫嫂嫂笑话了,这孩子……荣儿他资质比他哥哥差些,启蒙也晚,一篇字常常要学两三天才能记住……”
张氏闻言,表情倒放松了些,李氏则多打量了嗣子几眼,慢慢觉得这个孩子也不错了。
张氏微微一笑,还了一礼算是谢她恭维。
李氏有些惊讶,迅速看了张氏一眼:“这……荣哥儿年纪还小……离了生身父母,只怕……”霍漪断然打断她的话:“母亲!荣哥已经是你的儿子了,总不能叫他一直住在叔叔婶婶家里!”顿了顿,她放缓语气。转头对张氏笑道:“只是母亲身上不好,我又要侍奉母亲,弟弟年幼,无人照料,只得求婶婶多帮着些了。”
接下来李氏又问了荣哥儿几个问题,见他虽然性子怯懦,反应也不太机灵,倒还算敦厚乖巧,也知道礼数,心里还算满意,仿佛松了口气似的,倦意便瞬间涌了上来。霍漪与张氏都察觉到她的变化,后者便带着孩子先行告辞了,约好三日后就将荣哥送往霍家旧宅。
安氏一直坐在边上,默然看着霍家母女的举动。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很快便寻了个借口走了。她前脚一离开,青姨娘便立刻命人关院门,又扶李氏回房歇息。
霍漪委屈地扁扁嘴,道:“母亲,你是不知道,舅母太过分了!今儿我去叔叔家,才知道婶婶早在我们来京的第二天便递了帖子过来,是这里的人推说母亲病着。无法见客,才将人拦回去的。我私下问过大表哥,他说不知道有此事,不过外头的女客递帖子进府,一向是由舅母过目的。此事与舅母一定拖不了干系!”
霍漪眼圈一红,屈身下拜:“女儿知道了。”
霍漪微微冷笑:“母亲是被迷惑了,她常说从前那位舅母如何贤惠,便以为如今这位也一样贤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险处?弟弟是受皇命入嗣的,迟迟不来拜见,朝中的御史说不定会参上一本,说弟弟不孝,说叔叔违抗皇命。再则,我们一直不去见叔叔和弟弟,也有人说我们对皇命不满,不甘心家产旁落,想要独吞。不管哪一条,都能叫我们吃个大亏。万一我们母女与叔叔一家交恶,又与弟弟疏远了,是谁得益?”
霍漪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且看她往后会怎么做吧。对了。叔叔吃的药,不是要用上等虫草做药引么?还得连续吃上三个月。我见他家境略嫌清贫,只怕未必吃得起。记得上回管家进了好几盒云南出产的好虫草,横竖母亲用不完,不如匀一份给他们?”想到那位二叔的倔强脾气,又补上一句:“若二叔推拒,就说那是给弟弟补身子用的。婶婶不是死心眼的人,自会知道该怎么做。”
春瑛小心地走进正屋,找到锦绣,道:“姐姐,老太太屋里的玳瑁姐姐来了,说有事要找表小姐。”
春瑛只得往她指的方向来,却远远地看到霍漪倚在窗边,面对着一大丛玫瑰叶,背向自己,走得近了,才发现对方身体微微颤动。春瑛迟疑地停下脚步,小心地叫了声:“表小姐?”
春瑛心中不由得起了疑惑:表小姐为什么要哭?有谁欺负她了吗?今天嗣子过来请安了,听说还要回霍家去生活,嗣子的母亲又似乎是个好人,还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是因为今天清明,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快请她进来,你去倒茶。”霍漪挺直了腰竿往外走,经过春瑛时,见她一脸欲言又止,便问,“你有什么话想说?”
“表小姐……”春瑛有些犹豫,“死者已矣,你别想得太多了……人总要朝前看的,活着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霍漪眨眨眼,哑然失笑:“你这丫头,说什么傻话呢?”
这怎么叫傻话呢?她以前常常听到别人这样安慰死者家属的。春瑛有些不服气,嘀咕道:“我也是看到你那么难过才说的……”
霍漪目光放柔了些:“果然是个傻丫头。”她转身到外间招呼玳瑁去了。春瑛撇撇嘴,便跑去茶房泡茶。
当她正在茶房忙活时,锦绣与玲珑从门外经过,议论着该选哪个家生子给荣哥儿做伴读。春瑛忽然灵光一闪,叭的一声放下了茶壶。
今天看到周念时,他身上穿的衣裳,不正是侯府伴读小厮的服装吗?!他难道成了侯府的小厮?!
(卡文了……)!!
那小孩儿不过七八岁,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倒是生得很大,穿着一身素色布衣,立在堂下,见屋内人多,有些怯怯地往旁边的生母望了一眼,才在她的眼神示意下,小心地往前走了两步,恭恭敬敬地朝李氏跪拜:“拜见母亲大人。”
霍夫人张氏,原也是书香人家出身,姿容端庄,闻言微微屈身一礼,便在丫环们安放的椅子上坐下,道:“嫂嫂与侄女儿来京,本该早日带荣儿前来问安,今日方至,原是我们夫妻失礼了。”
李氏忙问张氏:“叔叔病了?不要紧吧?”
霍漪说:“婶婶早该给我们捎个信来才是,母亲与我也好早去探望,如今过了许多天,才得以见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睦呢,倒叫别人说叔叔婶婶的闲话。其实咱们是一家人,本不该见外的。”
“哦?”李氏笑着低头看孩子,见他有几分畏畏缩缩的,便安慰道,“别怕,跟我说说,都读过些什么书?是谁教你呢?”
张氏眼圈有些发红,对李氏道:“叫嫂嫂笑话了,这孩子……荣儿他资质比他哥哥差些,启蒙也晚,一篇字常常要学两三天才能记住……”
张氏闻言,表情倒放松了些,李氏则多打量了嗣子几眼,慢慢觉得这个孩子也不错了。
张氏微微一笑,还了一礼算是谢她恭维。
李氏有些惊讶,迅速看了张氏一眼:“这……荣哥儿年纪还小……离了生身父母,只怕……”霍漪断然打断她的话:“母亲!荣哥已经是你的儿子了,总不能叫他一直住在叔叔婶婶家里!”顿了顿,她放缓语气。转头对张氏笑道:“只是母亲身上不好,我又要侍奉母亲,弟弟年幼,无人照料,只得求婶婶多帮着些了。”
接下来李氏又问了荣哥儿几个问题,见他虽然性子怯懦,反应也不太机灵,倒还算敦厚乖巧,也知道礼数,心里还算满意,仿佛松了口气似的,倦意便瞬间涌了上来。霍漪与张氏都察觉到她的变化,后者便带着孩子先行告辞了,约好三日后就将荣哥送往霍家旧宅。
安氏一直坐在边上,默然看着霍家母女的举动。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很快便寻了个借口走了。她前脚一离开,青姨娘便立刻命人关院门,又扶李氏回房歇息。
霍漪委屈地扁扁嘴,道:“母亲,你是不知道,舅母太过分了!今儿我去叔叔家,才知道婶婶早在我们来京的第二天便递了帖子过来,是这里的人推说母亲病着。无法见客,才将人拦回去的。我私下问过大表哥,他说不知道有此事,不过外头的女客递帖子进府,一向是由舅母过目的。此事与舅母一定拖不了干系!”
霍漪眼圈一红,屈身下拜:“女儿知道了。”
霍漪微微冷笑:“母亲是被迷惑了,她常说从前那位舅母如何贤惠,便以为如今这位也一样贤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险处?弟弟是受皇命入嗣的,迟迟不来拜见,朝中的御史说不定会参上一本,说弟弟不孝,说叔叔违抗皇命。再则,我们一直不去见叔叔和弟弟,也有人说我们对皇命不满,不甘心家产旁落,想要独吞。不管哪一条,都能叫我们吃个大亏。万一我们母女与叔叔一家交恶,又与弟弟疏远了,是谁得益?”
霍漪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且看她往后会怎么做吧。对了。叔叔吃的药,不是要用上等虫草做药引么?还得连续吃上三个月。我见他家境略嫌清贫,只怕未必吃得起。记得上回管家进了好几盒云南出产的好虫草,横竖母亲用不完,不如匀一份给他们?”想到那位二叔的倔强脾气,又补上一句:“若二叔推拒,就说那是给弟弟补身子用的。婶婶不是死心眼的人,自会知道该怎么做。”
春瑛小心地走进正屋,找到锦绣,道:“姐姐,老太太屋里的玳瑁姐姐来了,说有事要找表小姐。”
春瑛只得往她指的方向来,却远远地看到霍漪倚在窗边,面对着一大丛玫瑰叶,背向自己,走得近了,才发现对方身体微微颤动。春瑛迟疑地停下脚步,小心地叫了声:“表小姐?”
春瑛心中不由得起了疑惑:表小姐为什么要哭?有谁欺负她了吗?今天嗣子过来请安了,听说还要回霍家去生活,嗣子的母亲又似乎是个好人,还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是因为今天清明,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快请她进来,你去倒茶。”霍漪挺直了腰竿往外走,经过春瑛时,见她一脸欲言又止,便问,“你有什么话想说?”
“表小姐……”春瑛有些犹豫,“死者已矣,你别想得太多了……人总要朝前看的,活着的人更重要不是吗?”
霍漪眨眨眼,哑然失笑:“你这丫头,说什么傻话呢?”
这怎么叫傻话呢?她以前常常听到别人这样安慰死者家属的。春瑛有些不服气,嘀咕道:“我也是看到你那么难过才说的……”
霍漪目光放柔了些:“果然是个傻丫头。”她转身到外间招呼玳瑁去了。春瑛撇撇嘴,便跑去茶房泡茶。
当她正在茶房忙活时,锦绣与玲珑从门外经过,议论着该选哪个家生子给荣哥儿做伴读。春瑛忽然灵光一闪,叭的一声放下了茶壶。
今天看到周念时,他身上穿的衣裳,不正是侯府伴读小厮的服装吗?!他难道成了侯府的小厮?!
(卡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