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听着朱厚照的话慢慢的陷入了沉思,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杨一清既然能够做到巡抚的位子,自然对大明官场上下的情况一清二楚,也知道太子殿下要推出的考成法意味着什么,同时也知道这个考成法会遭到多么大的反弹。
现在大明官场**,政令不通,从上到下推诿之风盛行,各地的地方官巴结送礼之风大盛。
大家都想着怎么样抱团,怎么样勾连,真正用心的做事的却不多,杨一清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是现在官场的主流。考成法,这明显是一个违背主流的做法,一旦实行,必然是会得到朝廷官员的极力反对,搞不好会闹出乱子。
那么好处有没有呢?当然有,考成法的好处就是明确了权责,干得好的上,干不好的就下。
你想混日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至少你得把事情做好,想要推诿,基本上就是不可能。
看着犹豫的杨一清,朱厚照也不说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一副不着急的模样。朱厚照心里面清楚杨一清在纠结什么,张居正的考成法有用吗?当然有用,在张居正秉政的短短时间里面,大明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税制的改革浮于表面,没有敢进入深水区,但是关于吏治的考成法绝对是成功的。
一扫嘉靖年间官场的习气,大大的提高了行政效率,裁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吏,只不过可惜的是人亡政息。至于为什么人亡政息,原因也很简单,这就是依靠强权推行下去的,下面的反对声音被短暂的压下去了,张居正一死就又起来了。
要知道,这个考成法那可是官场上的官员非常不喜欢的,谁喜欢在自己的头上戴上一个紧箍咒。
杨一清此时犹豫的自然也就是这个,一旦他在辽东实行了考成法,那就是开了考成法的先河,搞不好就是众矢之的了。这个朱厚照也知道,这也是朱厚照对杨一清的一个试探,或者已经算不上试探了,你愿意干,那么你就会被太子殿下看重,甚至还会成为改革的急先锋。
如果你不愿意干,那么这个辽东巡抚你怕是做不下去了,以后的官路也不会太好,只要太子掌权一日,你就不可能会得到重用。
半晌,杨一清抬起了头,看向了朱厚照,随后站起身子道:“臣愿为殿下前驱。”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本宫没看错人,杨大人也没让本宫失望,这就很好,本辽东如果成了,本宫就调杨大人入京城主持全国的考成法。杨大人别担心,虽然考成法会被一些人诟病,甚至是反对,但是考成法也会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毕竟这天下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是庸碌之辈。”
虽然朱厚照觉得大明的官僚集团都坏了,但是朱厚照也相信这里面肯定还有好的官员,有一心为国的官员。
杨一清心里面只能苦笑,这世上还是庸碌的官员多一些,真正想要考成法的官员并不会太多。不过杨一清也知道,这话自己没办法在太子殿下面前说,索性就不说了,只是面容严肃的道:“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太子殿下的希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厚照笑着说道:“那咱们君臣就好好琢磨,考成法初创,这里面的问题怕是也不少。”
到了这个时候,朱厚照在辽东的三大事业全都铺开了,第一个自然就是军改,这个由王守仁负责,朱厚照负责统领全局。第二个是产业方面,在建的是钢铁厂和兵工厂,第三个就是吏治方面,朱厚照开始在辽东推行考成法,负责人就是辽东巡抚杨一清。
三个方面展开之后,朱厚照虽然只是统筹全局,但是这事情也不少,所以朱厚照每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京城,紫禁城。
朱佑樘放下手中的奏折,然后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儿子到了哪里都不让人省心。本以为去了辽东之后能安稳些,可是没想到还是到处搞事情。京城虽然消停了,可是这奏折不但没少,反而还多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弹劾自己那个儿子的。
臣子们连皇帝都要弹劾,何况朱厚照这个太子,只不过这里面弹劾的东西五花八门。
大部分朱佑樘是不在意的,不过有几件事情朱佑樘想不在意都不行,放下手中的茶杯,朱佑樘转头看向了身边的杨鹏,缓缓的开口说道:“东厂这边可有说法?”
“回皇爷,东厂这边与大臣们的奏折略有出入。”杨鹏连忙躬身道,语气平和。
朱佑樘顿时就来了兴趣,笑着问道:“那就说说看,朕也不相信朕的儿子如此不智。”
“是,皇爷!”杨鹏连忙答应了一声,随后便说道:“所谓刘瑾贪污银两,勒索地方,的确是有的,只不过这银子并没有被刘瑾收了,而是全都到了太子殿下得手里面,辽东建立炼钢厂和兵工厂的就是这笔钱,大概二十万多万两,具体数额不知。”
“都是朕的好臣子,还真是有钱啊!”朱佑樘淡淡的笑着,再一次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
虽然自己家皇爷的话每有丝毫的烟火气,可是杨鹏还是被吓出了一身的白毛汗,这话怎么听着也不像赞赏的话语。显然,陛下这是那些将官不满意了,这些人哪里的这么多钱?还不是搜刮的士卒,贪污的朝廷钱粮,怪不得辽东军镇居然连土蛮都打不过。
抬起头看了一眼杨鹏,朱佑樘笑着说道:“朕的这个儿子,还是喜欢剑走偏锋,继续,怎么不说了?”
“是,皇爷!”杨鹏一个激灵,连忙继续开口说道:“除了刘瑾勒索钱财之外,关于弹劾太子殿下的其他事情皆是胡言乱语。”
抬起头看了一眼杨鹏,朱佑樘笑着说道:“你个老家伙,朕的儿子朕自己知道,他怎么会安心在辽东什么都不做,随他去吧,这朝中的手也伸不过去,这些奏折全都拿下去烧了吧!”
现在大明官场**,政令不通,从上到下推诿之风盛行,各地的地方官巴结送礼之风大盛。
大家都想着怎么样抱团,怎么样勾连,真正用心的做事的却不多,杨一清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是现在官场的主流。考成法,这明显是一个违背主流的做法,一旦实行,必然是会得到朝廷官员的极力反对,搞不好会闹出乱子。
那么好处有没有呢?当然有,考成法的好处就是明确了权责,干得好的上,干不好的就下。
你想混日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至少你得把事情做好,想要推诿,基本上就是不可能。
看着犹豫的杨一清,朱厚照也不说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一副不着急的模样。朱厚照心里面清楚杨一清在纠结什么,张居正的考成法有用吗?当然有用,在张居正秉政的短短时间里面,大明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税制的改革浮于表面,没有敢进入深水区,但是关于吏治的考成法绝对是成功的。
一扫嘉靖年间官场的习气,大大的提高了行政效率,裁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吏,只不过可惜的是人亡政息。至于为什么人亡政息,原因也很简单,这就是依靠强权推行下去的,下面的反对声音被短暂的压下去了,张居正一死就又起来了。
要知道,这个考成法那可是官场上的官员非常不喜欢的,谁喜欢在自己的头上戴上一个紧箍咒。
杨一清此时犹豫的自然也就是这个,一旦他在辽东实行了考成法,那就是开了考成法的先河,搞不好就是众矢之的了。这个朱厚照也知道,这也是朱厚照对杨一清的一个试探,或者已经算不上试探了,你愿意干,那么你就会被太子殿下看重,甚至还会成为改革的急先锋。
如果你不愿意干,那么这个辽东巡抚你怕是做不下去了,以后的官路也不会太好,只要太子掌权一日,你就不可能会得到重用。
半晌,杨一清抬起了头,看向了朱厚照,随后站起身子道:“臣愿为殿下前驱。”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本宫没看错人,杨大人也没让本宫失望,这就很好,本辽东如果成了,本宫就调杨大人入京城主持全国的考成法。杨大人别担心,虽然考成法会被一些人诟病,甚至是反对,但是考成法也会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毕竟这天下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是庸碌之辈。”
虽然朱厚照觉得大明的官僚集团都坏了,但是朱厚照也相信这里面肯定还有好的官员,有一心为国的官员。
杨一清心里面只能苦笑,这世上还是庸碌的官员多一些,真正想要考成法的官员并不会太多。不过杨一清也知道,这话自己没办法在太子殿下面前说,索性就不说了,只是面容严肃的道:“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太子殿下的希望。”
满意的点了点头,朱厚照笑着说道:“那咱们君臣就好好琢磨,考成法初创,这里面的问题怕是也不少。”
到了这个时候,朱厚照在辽东的三大事业全都铺开了,第一个自然就是军改,这个由王守仁负责,朱厚照负责统领全局。第二个是产业方面,在建的是钢铁厂和兵工厂,第三个就是吏治方面,朱厚照开始在辽东推行考成法,负责人就是辽东巡抚杨一清。
三个方面展开之后,朱厚照虽然只是统筹全局,但是这事情也不少,所以朱厚照每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京城,紫禁城。
朱佑樘放下手中的奏折,然后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儿子到了哪里都不让人省心。本以为去了辽东之后能安稳些,可是没想到还是到处搞事情。京城虽然消停了,可是这奏折不但没少,反而还多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弹劾自己那个儿子的。
臣子们连皇帝都要弹劾,何况朱厚照这个太子,只不过这里面弹劾的东西五花八门。
大部分朱佑樘是不在意的,不过有几件事情朱佑樘想不在意都不行,放下手中的茶杯,朱佑樘转头看向了身边的杨鹏,缓缓的开口说道:“东厂这边可有说法?”
“回皇爷,东厂这边与大臣们的奏折略有出入。”杨鹏连忙躬身道,语气平和。
朱佑樘顿时就来了兴趣,笑着问道:“那就说说看,朕也不相信朕的儿子如此不智。”
“是,皇爷!”杨鹏连忙答应了一声,随后便说道:“所谓刘瑾贪污银两,勒索地方,的确是有的,只不过这银子并没有被刘瑾收了,而是全都到了太子殿下得手里面,辽东建立炼钢厂和兵工厂的就是这笔钱,大概二十万多万两,具体数额不知。”
“都是朕的好臣子,还真是有钱啊!”朱佑樘淡淡的笑着,再一次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
虽然自己家皇爷的话每有丝毫的烟火气,可是杨鹏还是被吓出了一身的白毛汗,这话怎么听着也不像赞赏的话语。显然,陛下这是那些将官不满意了,这些人哪里的这么多钱?还不是搜刮的士卒,贪污的朝廷钱粮,怪不得辽东军镇居然连土蛮都打不过。
抬起头看了一眼杨鹏,朱佑樘笑着说道:“朕的这个儿子,还是喜欢剑走偏锋,继续,怎么不说了?”
“是,皇爷!”杨鹏一个激灵,连忙继续开口说道:“除了刘瑾勒索钱财之外,关于弹劾太子殿下的其他事情皆是胡言乱语。”
抬起头看了一眼杨鹏,朱佑樘笑着说道:“你个老家伙,朕的儿子朕自己知道,他怎么会安心在辽东什么都不做,随他去吧,这朝中的手也伸不过去,这些奏折全都拿下去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