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以往的惯例,开过大会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些小会,也就是各家企业的领导与秦海的一些私下沟通,因为其中有些内容涉及到的是本企业的内部事务,倒是不必让大家一起参与讨论的。[]
秦海不是什么经营管理高手,在许多管理问题上,他除了有高人一头的预见性之外,其他并无什么长处。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因此并不过多插手各家企业的管理事务,只是从技术上给予一些指导,另外就是鼓励大家大胆去尝试,不必被时代所束缚。
轮到柳耀忠与秦海谈话的时候,秦海先问了问东耀塑料厂目前的经营状况,然后说道:“柳厂长,刚才在大会上,你谈到想自己上一套生产设备,具体是怎么考虑的?”
柳耀忠道:“秦总,我们厂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们原来就是搞塑料加工的,依托的是东屹搞出来的新材料。后来遇到一些经营困难,是你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们搞车用高分子材料,然后授权给企业去生产,收取专利费用。这两年,我们总共搞了十几项发明,一年专利费的收入有三四百万,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这个情况我知道,周工搞研发的确是一把好手,他能够举一反三,搞出这十几项技术,的确很不简单。”秦海简单地评论了一句,然后便等着柳耀忠说后面的话了。
对于东耀塑料厂,秦海没有特别给予关照,只是在一开始提供了一部分科研启动资金,并且给周东屹提供了几种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思路,后续的发展都是由柳耀忠和周东屹自己做出来的。要说起来,周东屹是个挺不错的技术高手。柳耀忠则颇有一些经营眼光,二人搭档,让一家频临倒闭的塑料厂又混得风生水起了。
随着经营状况的好转,柳耀忠、周东屹的手上有了一些资金,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柳耀忠觉得,把技术授权给别人去进行生产。相当于让出了一半的利润,实在有些吃亏。这一段时间,他让周东屹专注地开发出了几项投资少、回报高的新技术,准备自己买设备搞生产了。因为东耀塑料厂有秦海一半的股份,这样的事情他是肯定要与秦海商量一下的。
柳耀忠继续说道:“前两年,我们主要是搞汽车材料,现在这一块的市场已经有些饱和了,有些厂子看到了搞科研的利润,自己也建了研究部门。不再需要我们的技术了。所以,我和东屹商量着,想把一部分精力放到生产上来,重新把塑料厂建起来,你看如何?”
“我赞成。”秦海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回答道,“只是,你们打算搞多大的规模。要投入多少?”
说到这个问题,柳耀忠就有些蔫了。这几年厂子的经营不错,但累积下来的资金也只有六七百万,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属于秦海的。要搞一套小型的高分子材料生产设备,投入也得上千万,虽然回报很丰厚,但谁知道秦海是否愿意呢?
“我们想搞一套年产500吨的小型聚氯乙烯设备。主要是做新品种的聚氯乙烯产品,初步算了一下,可能需要投入1200万左右。”柳耀忠说道。
“钱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秦海又问道。
柳耀忠道:“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想把厂里的钱都投进去。大概能凑出600万左右,另外600万嘛……”
说到这里,他故意迟疑了一下,不往下说了。
在柳耀忠心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向银行贷款,如果秦海愿意给他提供担保,600万的贷款他应当是能够弄到的。至于第二个方案,就更简单了,那就是请秦海提供这些钱。600万元对于柳耀忠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身家数亿的秦海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柳耀忠并不希望秦海以投资的方式提供这些钱,因为这就意味着东耀塑料厂的股权结构又要变化了,柳耀忠可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半天,最后企业一大半的股份都落到了秦海的手里。
既想要秦海的钱,又不想让秦海分更多的股份,这就是柳耀忠的尴尬之处了。
秦海从柳耀忠那患得患失的表情中猜出了他的心思,心中暗笑,柳耀忠不愧是浦江人,真是太精明不过了。相比之下,刘硕他们就显得厚道得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过,秦海并没有因此而对柳耀忠产生反感,谁都有私心,柳耀忠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企业,才能够做得更尽心,如果自己把大部分的股权都拿走了,柳耀忠恐怕也就没什么积极性了。
“柳厂长,你现在新上马一套500吨级的设备,有些亏了。”秦海说道,“当今聚氯乙烯设备的趋势有两个,一是规模化,2万吨级的设备都已经有些落伍,要上就得上10万吨以上的规模。第二则是智能化,主要适用于新型聚氯乙烯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具有灵活性。你们现在再弄一套不上不下的生产设备,过不了几年就成了鸡肋,只怕连投资都收不回来。”
“这……”柳耀忠哑了,秦海说的这个情况,其实也是他与周东屹讨论过的。他不是搞技术的,对于技术发展趋势不了解,但周东屹长期浸淫于此,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秦海说的大型设备,柳耀忠肯定是不考虑的,因为这样的设备一套下来得上亿元的投资。小型设备方面,如果要提高智能化水平,那就不是1000多万能够拿得下来的,投资还得再翻番,这就超出柳耀忠的承受范围了。
“秦总,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方案不可行?”柳耀忠哑着嗓子问道,他承认秦海的理由很充分,但他实在是太急于想自己搞一套生产设备了。
秦海笑道:“柳厂长,你想自己搞生产,这个想法很好。只是,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设备呢?”
“不买设备,怎么生产?”柳耀忠瞪着眼睛问道。
秦海道:“你难道不能借鸡下蛋?”
“借鸡下蛋……”柳耀忠皱着眉头,“你的意思,还是让我们继续搞授权生产?”
东耀塑料厂这三年多的经营,其实就属于借鸡下蛋。自己搞出技术,授权给化工企业去进行生产,然后自己再从这些生产企业拿到技术分成。现在秦海依然在提借鸡下蛋的事情,难道是让他们继续原来的模式吗?
秦海大摇其头,说道:“不是的,柳厂长,我说的借鸡下蛋,是说你们可以去借别人的设备,搞你们的生产,这和过去授权生产相比,又进了一步了。过去你们要让别人拿走生产利润,现在你们只需要付租金就可以,余下的钱都是自己挣的,这不是挺好吗?”
“借设备?上哪借?”柳耀忠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设备这种东西,也是可以借的吗?
“不但要借设备,而且要借工人,借车间主任,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把人家整个厂子都借过来。当然,你如果有本事搞个刘备借荆州,最后不还了,那就是你的本事了。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很多中小国营企业都是奄奄一息,连工资都发不出去了。你能去借他们的设备和工人,相当于救人于水火呢。”秦海说道。
柳耀忠也是成天在市场上混的人,当然知道这两年许多国企的经营日益陷入困境,已经有一些企业因为开工不足而让工人放假了。这里的放假,可不是后世那种可以带着老婆孩子游山玩水的带薪年假,而是工资直接腰斩、奖金分文皆无的长假。要不了多久,长假就会变成下岗,国企将迎来历史上最灰暗的一段时期。
“秦总,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去找一家停产的聚氯乙烯厂子,把他们的设备借过来用?”柳耀忠终于明白秦海的意思了,是啊,人家闲置着的设备,自己随便给点钱也就借过来了,何苦兴师动众地去筹钱呢?最关键的是,现在买新设备的确不划算,让那些企业里快要被淘汰的老设备发挥余热,才是正道。
秦海见柳耀忠想清楚了,便说道:“我给你提供一个信息,你还记得于克岫吗?”
柳耀忠应道:“我记得啊,不是金南化工厂的那个厂长吗?他和我们合作过一段,后来就没有合作下去了,不过我们私人之间的交情还是蛮不错的。”
由秦海牵线,金南化工厂曾经从东耀塑料厂这里引进过一项生产硬质pvc材料的技术,但后来因为销售上的困难,金南化工厂未能把这项技术应用下去,两家的合作也就中断了。不过,柳耀忠是个会做事的人,双方的合作虽然中断了,但他还是隔三岔五地会给于克岫打个电话、寄点小礼品之类,所以私交还是继续保留着的。
“据我所知,金南化工厂现在经营十分困难,职工快要发不出工资了。柳厂长如果这个时候去找于厂长,不管你开出什么条件,他都会接受的。他手里可是有一套2000吨的设备,相信柳厂长能让它发挥作用吧?”秦海笑呵呵地向柳耀忠透了一个底。
秦海不是什么经营管理高手,在许多管理问题上,他除了有高人一头的预见性之外,其他并无什么长处。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因此并不过多插手各家企业的管理事务,只是从技术上给予一些指导,另外就是鼓励大家大胆去尝试,不必被时代所束缚。
轮到柳耀忠与秦海谈话的时候,秦海先问了问东耀塑料厂目前的经营状况,然后说道:“柳厂长,刚才在大会上,你谈到想自己上一套生产设备,具体是怎么考虑的?”
柳耀忠道:“秦总,我们厂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们原来就是搞塑料加工的,依托的是东屹搞出来的新材料。后来遇到一些经营困难,是你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们搞车用高分子材料,然后授权给企业去生产,收取专利费用。这两年,我们总共搞了十几项发明,一年专利费的收入有三四百万,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这个情况我知道,周工搞研发的确是一把好手,他能够举一反三,搞出这十几项技术,的确很不简单。”秦海简单地评论了一句,然后便等着柳耀忠说后面的话了。
对于东耀塑料厂,秦海没有特别给予关照,只是在一开始提供了一部分科研启动资金,并且给周东屹提供了几种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思路,后续的发展都是由柳耀忠和周东屹自己做出来的。要说起来,周东屹是个挺不错的技术高手。柳耀忠则颇有一些经营眼光,二人搭档,让一家频临倒闭的塑料厂又混得风生水起了。
随着经营状况的好转,柳耀忠、周东屹的手上有了一些资金,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了。柳耀忠觉得,把技术授权给别人去进行生产。相当于让出了一半的利润,实在有些吃亏。这一段时间,他让周东屹专注地开发出了几项投资少、回报高的新技术,准备自己买设备搞生产了。因为东耀塑料厂有秦海一半的股份,这样的事情他是肯定要与秦海商量一下的。
柳耀忠继续说道:“前两年,我们主要是搞汽车材料,现在这一块的市场已经有些饱和了,有些厂子看到了搞科研的利润,自己也建了研究部门。不再需要我们的技术了。所以,我和东屹商量着,想把一部分精力放到生产上来,重新把塑料厂建起来,你看如何?”
“我赞成。”秦海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地回答道,“只是,你们打算搞多大的规模。要投入多少?”
说到这个问题,柳耀忠就有些蔫了。这几年厂子的经营不错,但累积下来的资金也只有六七百万,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属于秦海的。要搞一套小型的高分子材料生产设备,投入也得上千万,虽然回报很丰厚,但谁知道秦海是否愿意呢?
“我们想搞一套年产500吨的小型聚氯乙烯设备。主要是做新品种的聚氯乙烯产品,初步算了一下,可能需要投入1200万左右。”柳耀忠说道。
“钱的问题如何解决呢?”秦海又问道。
柳耀忠道:“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想把厂里的钱都投进去。大概能凑出600万左右,另外600万嘛……”
说到这里,他故意迟疑了一下,不往下说了。
在柳耀忠心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向银行贷款,如果秦海愿意给他提供担保,600万的贷款他应当是能够弄到的。至于第二个方案,就更简单了,那就是请秦海提供这些钱。600万元对于柳耀忠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身家数亿的秦海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柳耀忠并不希望秦海以投资的方式提供这些钱,因为这就意味着东耀塑料厂的股权结构又要变化了,柳耀忠可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半天,最后企业一大半的股份都落到了秦海的手里。
既想要秦海的钱,又不想让秦海分更多的股份,这就是柳耀忠的尴尬之处了。
秦海从柳耀忠那患得患失的表情中猜出了他的心思,心中暗笑,柳耀忠不愧是浦江人,真是太精明不过了。相比之下,刘硕他们就显得厚道得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过,秦海并没有因此而对柳耀忠产生反感,谁都有私心,柳耀忠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企业,才能够做得更尽心,如果自己把大部分的股权都拿走了,柳耀忠恐怕也就没什么积极性了。
“柳厂长,你现在新上马一套500吨级的设备,有些亏了。”秦海说道,“当今聚氯乙烯设备的趋势有两个,一是规模化,2万吨级的设备都已经有些落伍,要上就得上10万吨以上的规模。第二则是智能化,主要适用于新型聚氯乙烯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具有灵活性。你们现在再弄一套不上不下的生产设备,过不了几年就成了鸡肋,只怕连投资都收不回来。”
“这……”柳耀忠哑了,秦海说的这个情况,其实也是他与周东屹讨论过的。他不是搞技术的,对于技术发展趋势不了解,但周东屹长期浸淫于此,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秦海说的大型设备,柳耀忠肯定是不考虑的,因为这样的设备一套下来得上亿元的投资。小型设备方面,如果要提高智能化水平,那就不是1000多万能够拿得下来的,投资还得再翻番,这就超出柳耀忠的承受范围了。
“秦总,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方案不可行?”柳耀忠哑着嗓子问道,他承认秦海的理由很充分,但他实在是太急于想自己搞一套生产设备了。
秦海笑道:“柳厂长,你想自己搞生产,这个想法很好。只是,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设备呢?”
“不买设备,怎么生产?”柳耀忠瞪着眼睛问道。
秦海道:“你难道不能借鸡下蛋?”
“借鸡下蛋……”柳耀忠皱着眉头,“你的意思,还是让我们继续搞授权生产?”
东耀塑料厂这三年多的经营,其实就属于借鸡下蛋。自己搞出技术,授权给化工企业去进行生产,然后自己再从这些生产企业拿到技术分成。现在秦海依然在提借鸡下蛋的事情,难道是让他们继续原来的模式吗?
秦海大摇其头,说道:“不是的,柳厂长,我说的借鸡下蛋,是说你们可以去借别人的设备,搞你们的生产,这和过去授权生产相比,又进了一步了。过去你们要让别人拿走生产利润,现在你们只需要付租金就可以,余下的钱都是自己挣的,这不是挺好吗?”
“借设备?上哪借?”柳耀忠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设备这种东西,也是可以借的吗?
“不但要借设备,而且要借工人,借车间主任,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把人家整个厂子都借过来。当然,你如果有本事搞个刘备借荆州,最后不还了,那就是你的本事了。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很多中小国营企业都是奄奄一息,连工资都发不出去了。你能去借他们的设备和工人,相当于救人于水火呢。”秦海说道。
柳耀忠也是成天在市场上混的人,当然知道这两年许多国企的经营日益陷入困境,已经有一些企业因为开工不足而让工人放假了。这里的放假,可不是后世那种可以带着老婆孩子游山玩水的带薪年假,而是工资直接腰斩、奖金分文皆无的长假。要不了多久,长假就会变成下岗,国企将迎来历史上最灰暗的一段时期。
“秦总,你的意思是说,让我们去找一家停产的聚氯乙烯厂子,把他们的设备借过来用?”柳耀忠终于明白秦海的意思了,是啊,人家闲置着的设备,自己随便给点钱也就借过来了,何苦兴师动众地去筹钱呢?最关键的是,现在买新设备的确不划算,让那些企业里快要被淘汰的老设备发挥余热,才是正道。
秦海见柳耀忠想清楚了,便说道:“我给你提供一个信息,你还记得于克岫吗?”
柳耀忠应道:“我记得啊,不是金南化工厂的那个厂长吗?他和我们合作过一段,后来就没有合作下去了,不过我们私人之间的交情还是蛮不错的。”
由秦海牵线,金南化工厂曾经从东耀塑料厂这里引进过一项生产硬质pvc材料的技术,但后来因为销售上的困难,金南化工厂未能把这项技术应用下去,两家的合作也就中断了。不过,柳耀忠是个会做事的人,双方的合作虽然中断了,但他还是隔三岔五地会给于克岫打个电话、寄点小礼品之类,所以私交还是继续保留着的。
“据我所知,金南化工厂现在经营十分困难,职工快要发不出工资了。柳厂长如果这个时候去找于厂长,不管你开出什么条件,他都会接受的。他手里可是有一套2000吨的设备,相信柳厂长能让它发挥作用吧?”秦海笑呵呵地向柳耀忠透了一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