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功夫的内涵就是争勇斗狠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这是不争的事实,少林长拳、武当太极风靡全球也是不争的事实。走出国门,中国功夫已成特定的文化符号更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近30年通过无数的影视作品和文学创作、以及越编越厉害的武林传说展示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一直在扮演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角色。当传说中的中国功夫被拉回现实,人们也同样不能容许中国功夫有闪失、吃败仗。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单以中国功夫与泰拳的交锋而论,在几十年来的无数次较量中,中国功夫并不能占据上风,在与其他的对手用实力搏击的真正格斗的时候,也往往会处于劣势或者下风。
其实,让中国功夫在现实对抗中走下神坛并非坏事。让中国功夫在传说与赞誉中“漂浮“了数十年之后恢复到真诚面对公众的时候更是一件好事,;而当中国功夫在寻求与世界搏击项目的合作和交流时,也就可以能有更为清醒的一种定位。千万不能还在为夺得亚运会、世锦赛的某些金牌沾沾自喜,而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不会展示自身魅力的话,那真是愧对中国功夫几千年来的淬炼与积淀。赢得起也输得起应该是中国功夫应有的气度。正如一位功夫大家所言:“输了点数,赢得包容,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有记者直言:“比较而言,中国功夫较多运用借力打力,因势利导。而泰拳讲究的是真功夫,硬碰硬,比拼直接的杀伤力。“泰国有句俗话:“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在强烈的民族风气和意识作用下,上至皇室下至平民,泰国男子很早就流行“习武卫国“的理念。而中国功夫的传统其实也不如日本那么深厚。我国的军事理念往往注重于整体的大兵团作业,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更突出个人的作用,所以才会有无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宁死不屈的孤胆英雄的出现,也才有功夫高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宁可选择狼一样的对手,也绝不要总挑软柿子捏,因为对手的强大才能凸显其胜利更具有含金量,功夫大国的地位才更值得人们尊重。一如当年泰森用91秒撂倒斯平克斯,让本是传奇人物的斯平克斯以负面形象为拳王的威名做了陪衬一样。在中国功夫整体丧失竞技力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各种邀请赛的所谓“强盛“战绩和武术天下第一的遐想之中,恐怕中国功夫最终将被世界pk掉,这当然绝不是危言耸听。
虽然对朱老头的那些强身健体胜过搏击的看法表示怀疑,但在牯牛山结束伐竹以后的那段时间教我功夫的基本功的时候,田大却显得十分认真,也要求我一丝不苟。
基本功就是基本套路,是学习功夫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很多年以后,我在分别教小师妹木青莲和小媳妇关芳蔼的时候也说过田大的这些学练要点。只不过就是点到为止。
在学习的其中,田大很重视功夫的修炼,尤其是内功和外功。武林中人素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外功也就是基本套路,而内功就是世人皆知的精气神。中医认为,“经络为脏腑之表,脏腑为经络之里“,修炼经络,会对脏腑产生调理、巩固、增强的作用。而内功主要练的就是内气,而经络是内气运行的通道,内气在经络中按一定方式运行,会对经络本身、相应的脏器以及身体的整体产生调理、巩固、增强的作用。
我懂得了修炼功夫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却永远达不到功夫所说的那种“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也就是一片羽毛碰到身体,都能被自身的气场自然的弹出去;蚊蝇根本接近不了身体的最高境界。后来有不少人都说过我身上有很强的气场,褒义的多,贬义的也不少。金蓓就曾经愤愤不平的说过我是那种花花公子的磁力,加上在京城的时候,自己还曾经鬼迷心窍的用气功帮乌塔娜治过她的经期紊乱。要是田大知道了不气疯才怪。
对于那些刀枪剑戟、棍鞭锤叉的冷兵器田大根本不感兴趣,他仅仅只是教了我两种:长枪短棍。他的说法很有道理:“本来就应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手主动找碴,会给你任何机会吗?赤手空拳的情急之下,抓到什么是什么,不是长的就是短的;自己主动出击,自然准备充分,对方人多,自然是用长的,对方人少,短的容易发动突然袭击、快速得手。如果非要进行细分,不是书呆子就是白痴!“我肯定不属于那两类。
田大始终认为实战是检验功夫厉害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他从来不承认什么所谓的世外高人。他的师傅就是一个普通的习武之人,不过就是把功夫的基本功的套路和自己与人格斗里总结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他,他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东西教给我而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因为这样的传承和领悟后提高而成的。他说的非常理直气壮:“学功夫干什么?强身健体吗?错!功夫的内涵就是争勇斗狠,就是格斗竞技,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就是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如果不为了这个,何必不跟着娘们去学扭秧歌、跳二人转?“
不能不说田大是个真正的武林中人,沅江老大的地位无人能及。
牯牛山上山高林密、路少人稀,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一处空地学功夫。一般人都知道,偷看人家操练,哪怕就是基本功也是不允许的,再说在那里也没有人无事跑来凑热闹。只有那个姓朱的看林老头转山的时候偶尔路过,在那里随便找一个大大的树墩坐坐。田大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哥大在朱老头那个看林人面前表现得有些匪夷所思:喝酒不过半斤就烂醉如泥,只要那个瘦瘦的老头出现,田大就会赶紧敬烟端茶,永远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连大气都不敢吱一声。我问过其中的原因,田大就会给我一脚:“尊老爱幼懂不懂?“
我不懂,只是知道除了朱老头以外,别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在沅江老大面前都是那样恭恭敬敬、点头哈腰的。其实好好想一想田大的那句“三年以后,师傅就不认我这个徒弟“就可以猜出其中的端倪。好在朱老头从一开始就很喜欢我,说我学习认真、悟性强、还能不懂就问,就经常叫我到他家吃饭,高兴起来还能说出我的那几个动作做得不到位,只是用嘴说,绝不会用手比划。我就会找田大要一些钱,买些肉和酒带到他家去,那个时候,田大就变成我的大跟班了。
我们是从基本功开始练起的,也是从心无杂念、气守丹田开始练起的,就有了些武当太极的感觉,但田大教我的却是最正规的少林长拳,也就是地地道道的佛教武学了。我没有问也不敢问,就这样一招一式、一吐一纳的跟着田大**下去。田大常常从来不说我学的正确与否,也不告诉我做得是否到位,只是偶尔望一眼,如果一声不吭,我就知道必须继续练下去,直到田大满意为止。有的时候,不过就是一时半会,田大就会满意的骂一句:“真**的聪明,又有悟性,一学就会,怪不得长风酒家的那几个女人把你看得像个宝,对你忠心耿耿呢。“
后来,田大不知从哪里找到一页纸张已经发黄、而且有了些虫蛀的空洞的书页,明显是某一本线装书里面的某一部分,上面有些画得很笨拙的图形和用毛笔歪歪斜斜写的一些短短的文字说明,还有一些似乎是口诀、但有些生涩的句子。他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对我说了一句:“背下、记熟、一字不漏!“
田大的话对于我就是圣旨,当然会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可是我却感到有些为难:“这上面有些字我不认识。“
“我也和你一样,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田大说的很坦然,他还会向我建议:“那个很喜欢你的朱爷爷以前是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你可以去问先生的嘛。“
我就大喜所望的跑去找到那个看林人朱老头,果然如此。他不仅能给我详细解释那张纸上的那些图案和文字的意思,还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做得不好的话还能知道如何纠正。朱老头会留我在他家里住下,给我好吃好喝的,听我一字一句的把那张纸上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还会感慨万分的告诉我:“嫩伢子天生就是会功夫的,学得多快,比那个大虎聪明百倍!“
我必须使劲的想,才能想起朱老头说的那个大虎就是田大的名字。名字本来是用于识别人、记住人的一种工具,可是叫的人少了,就几乎被人遗忘了,我所到过的地方的人都把沅江老大叫田大,倒把他的本名田大虎给忘了,无论在慈利,还是在武陵、或者是牯牛山,所有的人都叫我嫩伢子,我的大名王大年却没有人知道,这就是习惯改变根本。
58510/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这是不争的事实,少林长拳、武当太极风靡全球也是不争的事实。走出国门,中国功夫已成特定的文化符号更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近30年通过无数的影视作品和文学创作、以及越编越厉害的武林传说展示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一直在扮演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角色。当传说中的中国功夫被拉回现实,人们也同样不能容许中国功夫有闪失、吃败仗。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单以中国功夫与泰拳的交锋而论,在几十年来的无数次较量中,中国功夫并不能占据上风,在与其他的对手用实力搏击的真正格斗的时候,也往往会处于劣势或者下风。
其实,让中国功夫在现实对抗中走下神坛并非坏事。让中国功夫在传说与赞誉中“漂浮“了数十年之后恢复到真诚面对公众的时候更是一件好事,;而当中国功夫在寻求与世界搏击项目的合作和交流时,也就可以能有更为清醒的一种定位。千万不能还在为夺得亚运会、世锦赛的某些金牌沾沾自喜,而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不会展示自身魅力的话,那真是愧对中国功夫几千年来的淬炼与积淀。赢得起也输得起应该是中国功夫应有的气度。正如一位功夫大家所言:“输了点数,赢得包容,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有记者直言:“比较而言,中国功夫较多运用借力打力,因势利导。而泰拳讲究的是真功夫,硬碰硬,比拼直接的杀伤力。“泰国有句俗话:“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在强烈的民族风气和意识作用下,上至皇室下至平民,泰国男子很早就流行“习武卫国“的理念。而中国功夫的传统其实也不如日本那么深厚。我国的军事理念往往注重于整体的大兵团作业,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更突出个人的作用,所以才会有无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宁死不屈的孤胆英雄的出现,也才有功夫高手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宁可选择狼一样的对手,也绝不要总挑软柿子捏,因为对手的强大才能凸显其胜利更具有含金量,功夫大国的地位才更值得人们尊重。一如当年泰森用91秒撂倒斯平克斯,让本是传奇人物的斯平克斯以负面形象为拳王的威名做了陪衬一样。在中国功夫整体丧失竞技力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各种邀请赛的所谓“强盛“战绩和武术天下第一的遐想之中,恐怕中国功夫最终将被世界pk掉,这当然绝不是危言耸听。
虽然对朱老头的那些强身健体胜过搏击的看法表示怀疑,但在牯牛山结束伐竹以后的那段时间教我功夫的基本功的时候,田大却显得十分认真,也要求我一丝不苟。
基本功就是基本套路,是学习功夫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很多年以后,我在分别教小师妹木青莲和小媳妇关芳蔼的时候也说过田大的这些学练要点。只不过就是点到为止。
在学习的其中,田大很重视功夫的修炼,尤其是内功和外功。武林中人素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外功也就是基本套路,而内功就是世人皆知的精气神。中医认为,“经络为脏腑之表,脏腑为经络之里“,修炼经络,会对脏腑产生调理、巩固、增强的作用。而内功主要练的就是内气,而经络是内气运行的通道,内气在经络中按一定方式运行,会对经络本身、相应的脏器以及身体的整体产生调理、巩固、增强的作用。
我懂得了修炼功夫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却永远达不到功夫所说的那种“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也就是一片羽毛碰到身体,都能被自身的气场自然的弹出去;蚊蝇根本接近不了身体的最高境界。后来有不少人都说过我身上有很强的气场,褒义的多,贬义的也不少。金蓓就曾经愤愤不平的说过我是那种花花公子的磁力,加上在京城的时候,自己还曾经鬼迷心窍的用气功帮乌塔娜治过她的经期紊乱。要是田大知道了不气疯才怪。
对于那些刀枪剑戟、棍鞭锤叉的冷兵器田大根本不感兴趣,他仅仅只是教了我两种:长枪短棍。他的说法很有道理:“本来就应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手主动找碴,会给你任何机会吗?赤手空拳的情急之下,抓到什么是什么,不是长的就是短的;自己主动出击,自然准备充分,对方人多,自然是用长的,对方人少,短的容易发动突然袭击、快速得手。如果非要进行细分,不是书呆子就是白痴!“我肯定不属于那两类。
田大始终认为实战是检验功夫厉害与否的唯一标准,就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他从来不承认什么所谓的世外高人。他的师傅就是一个普通的习武之人,不过就是把功夫的基本功的套路和自己与人格斗里总结的经验教训传授给他,他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东西教给我而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因为这样的传承和领悟后提高而成的。他说的非常理直气壮:“学功夫干什么?强身健体吗?错!功夫的内涵就是争勇斗狠,就是格斗竞技,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就是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如果不为了这个,何必不跟着娘们去学扭秧歌、跳二人转?“
不能不说田大是个真正的武林中人,沅江老大的地位无人能及。
牯牛山上山高林密、路少人稀,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一处空地学功夫。一般人都知道,偷看人家操练,哪怕就是基本功也是不允许的,再说在那里也没有人无事跑来凑热闹。只有那个姓朱的看林老头转山的时候偶尔路过,在那里随便找一个大大的树墩坐坐。田大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哥大在朱老头那个看林人面前表现得有些匪夷所思:喝酒不过半斤就烂醉如泥,只要那个瘦瘦的老头出现,田大就会赶紧敬烟端茶,永远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连大气都不敢吱一声。我问过其中的原因,田大就会给我一脚:“尊老爱幼懂不懂?“
我不懂,只是知道除了朱老头以外,别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在沅江老大面前都是那样恭恭敬敬、点头哈腰的。其实好好想一想田大的那句“三年以后,师傅就不认我这个徒弟“就可以猜出其中的端倪。好在朱老头从一开始就很喜欢我,说我学习认真、悟性强、还能不懂就问,就经常叫我到他家吃饭,高兴起来还能说出我的那几个动作做得不到位,只是用嘴说,绝不会用手比划。我就会找田大要一些钱,买些肉和酒带到他家去,那个时候,田大就变成我的大跟班了。
我们是从基本功开始练起的,也是从心无杂念、气守丹田开始练起的,就有了些武当太极的感觉,但田大教我的却是最正规的少林长拳,也就是地地道道的佛教武学了。我没有问也不敢问,就这样一招一式、一吐一纳的跟着田大**下去。田大常常从来不说我学的正确与否,也不告诉我做得是否到位,只是偶尔望一眼,如果一声不吭,我就知道必须继续练下去,直到田大满意为止。有的时候,不过就是一时半会,田大就会满意的骂一句:“真**的聪明,又有悟性,一学就会,怪不得长风酒家的那几个女人把你看得像个宝,对你忠心耿耿呢。“
后来,田大不知从哪里找到一页纸张已经发黄、而且有了些虫蛀的空洞的书页,明显是某一本线装书里面的某一部分,上面有些画得很笨拙的图形和用毛笔歪歪斜斜写的一些短短的文字说明,还有一些似乎是口诀、但有些生涩的句子。他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对我说了一句:“背下、记熟、一字不漏!“
田大的话对于我就是圣旨,当然会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可是我却感到有些为难:“这上面有些字我不认识。“
“我也和你一样,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田大说的很坦然,他还会向我建议:“那个很喜欢你的朱爷爷以前是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你可以去问先生的嘛。“
我就大喜所望的跑去找到那个看林人朱老头,果然如此。他不仅能给我详细解释那张纸上的那些图案和文字的意思,还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做得不好的话还能知道如何纠正。朱老头会留我在他家里住下,给我好吃好喝的,听我一字一句的把那张纸上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还会感慨万分的告诉我:“嫩伢子天生就是会功夫的,学得多快,比那个大虎聪明百倍!“
我必须使劲的想,才能想起朱老头说的那个大虎就是田大的名字。名字本来是用于识别人、记住人的一种工具,可是叫的人少了,就几乎被人遗忘了,我所到过的地方的人都把沅江老大叫田大,倒把他的本名田大虎给忘了,无论在慈利,还是在武陵、或者是牯牛山,所有的人都叫我嫩伢子,我的大名王大年却没有人知道,这就是习惯改变根本。
5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