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丹在此等候一个月,先迎来了郦生张耳和陈余一行,姬丹大喜,连日高会,款待张耳陈余尉缭等人,又过了十来天,阳庆将范增也请了过来。
姬丹见这些历史上顶尖的人物,都被自己拢了过来,一谈之下,果然见识明白,果然是多有权谋智计之人,不由心花怒放,俱都奉为上宾。他本就是豪爽的性格,又深知富贵动人心的道理,因此出手极为豪阔,金玉车马华服美食不一而足。
这范增面皮白净,细眉长目,留一口长须,身高七尺有余,风度甚美,为人虽傲,只是不拘言笑而已,和郦生的疏狂、尉缭的狂妄颇有不同。言语行止之间,雍容大度,相处下来,很有些不怒而威的味道。
这姬丹从郦生口中,早知道尉缭心中犹疑,也不说破,只在某一日趁众人都在,借着众人谈论七雄疆域之机,姬丹接个话头,靠着后世记忆,将南到南海后世印尼菲律宾群岛,北到漠北千里之外极寒之地,西到西域和青藏高原,东到大海中后世的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岛外大洋,乃至海中各岛的天下风物气候,口讲指画,给大家讲论了一番。
姬丹怕吓着大家,还真没敢大地是圆球,围着太阳转的理论给原封搬出来,可单是这一番言语,早让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虽然姬丹仍然说华夏之地乃是大地之中,可姬丹这番描述,毕竟告诉大家,原来中原华夏之地,虽居天下之中,却不过是天下一隅。这些和大家原先读书所得,差得太多,初听之时,心里还真有几分不相信。这几位又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既然太子说了,自然不会贸然反驳,暗自都从自己所知,按照道理往远处推算,又觉得毫无破绽,颇为符合道理。不由人不相信。
众人沉默多时,范增正容道:“太子所言,可也是天帝所教?”
姬丹心中偷笑,暗道:“天帝是没有的,这些常识,只要是后世的一个中学生,知道的也比这多些!”
不过面上却丝毫不漏,向上一拱手,恭声道:“正是天帝所言,天帝讲的比这更为详细,只可惜丹愚钝,记得不多!”
张耳等人,都是齐齐拱手:“太子得天帝垂爱,知众人所未闻,真乃天下之福,大燕之福!”
尉缭细察姬丹论起天下大势风物,不徐不疾,条理清楚,绝非一味武勇刚强之辈,所言所讲,更是发自己所未想。况为人气宇阔达,甚有豪气。尉缭暗思:“此人能得上天眷顾,果然不同凡响,堪为英主!”这样一想,这犹疑之心也渐渐去了,打定主意要追随燕太子,做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也好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尉家之人,看看我尉缭到底是何等了不起英雄!
众人既打定主意要追随姬丹,自然是站在姬丹的角度考虑问题,张耳提出:“秦乃虎狼之国,素无信义,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太子得天帝垂青,身负天下重任?”
“秦要太子入质,无非是示诸侯以秦燕为盟,绝不相欺之意。如今燕、赵两国,多次交战,秦赵为盟,赵定不自安。秦强势,又素狡诈,如借势上下手于燕赵之间,恐燕赵征伐又起,如此燕赵两败俱伤,秦岂不是白得渔翁之利?”
“以臣之见,太子实不宜再深入险地,当立即转回燕国,广招贤才,富国强兵,联三晋合齐楚以抗暴秦,渐图争霸天下才是!”
众宾客听了,也都觉得有理,不断地点头。
姬丹暗思:在原来的历史上,在嬴政稳定政局之后,秦困燕太子于秦,又鼓动着赵国攻燕,当赵国自以为得计,大举攻燕时,秦趁其大兵在外,打着援助燕国的名义,一举夺取了邺城九邑,同时将太行山以西赵国的战略据点全部夺取,全面获取了对赵国的战略地理优势。
自己来自于后世,知道结果不稀奇,可人家单凭分析就看出来了,只能说明,这确实是人才,自己万不可觉得知道历史的结果,就小瞧古人妄图玩弄这些历史名人于股掌之间,那样完蛋的,恐怕不是别人,反而是自己!
不过,这事嬴政一时半会还顾不上,这中间有个时间差!
姬丹呵呵一笑,对众人一拱手道:“张君所言确实不假!只是丹入质秦国早已确定,走在半路突然折返,恐立刻就为燕国招来刀兵之灾!”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秦能为天下之雄,自有过人之处,此番深入秦境,丹亦有查看秦人虚实长短之意,也好将来有备而发。”
“如今秦国之内,近长安君之乱,虽已平定,但混乱之源未必尽除!如今秦王即将亲政,政局岂不是大变在即”
“这秦王嬴政,虽然年幼,据丹所看,此子实乃一当世枭雄,若顺利上位,对六国绝非好事!如能趁秦之变,将此人搞掉,秦室王位之争必起,如此岂不是给了六国可趁之机?如要图谋此事,非身临其境不可!”
“丹为燕国太子出质,秦虽虎狼之国,但亦不敢轻杀诸侯质子。”
“就算秦有杀丹之意,当初孟尝君入秦为相,秦王欲杀之而后快,孟尝君凭一二鸡鸣狗盗之徒尚可安然脱身,今丹有诸君这等大才相助,又岂能如秦所愿?”
姬丹最后一句话,顺手送了在座诸人一顶高帽,张耳很怕姬丹入秦一去不能返,可姬丹拿自己和当初孟尝君相比,说定能安然脱身,张耳虽不以为然,却也无话可驳。
这尉缭在座,对姬丹所言却是深有同感,高声道:“太子所言有理,一两年之内,秦国必有大变!”
张耳不好直接驳姬丹,却不会顾忌尉缭,随道:“何以见得?”
尉缭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
在尉缭看来,秦国政局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因就在吕不韦。
吕不韦当初能执掌秦国国政,固然是秦庄襄王子楚因吕不韦有定国之才,并且助他上位,此恩必须是要报。
但当时在秦国做主的,可不仅是庄襄王一个。两个太后的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
庄襄王生母夏太后,原本不受宠,虽然秦王是她的亲生子,在朝堂上却没有什么助力,不过是靠了秦王生母的血缘,才让别人不敢小看。
但华阳太后就不同了,华阳太后乃是楚人宗亲掌舵人!
当初秦昭襄王能够赶走正宗的母后和哥哥武王的王后,在一干兄弟中脱颖而出,上位为王,全凭了自己的生母宣太后权谋和舅舅穰侯魏冉掌握了秦国的军权。
宣太后和穰侯魏冉都是楚人。
秦昭襄王登基为王时还不到二十,宣太后代掌权柄,穰侯魏冉更是四任秦相。前后之政二十多年。
作为在位时间最长,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最大贡献的昭襄王,在前面二十多年,其实挺委屈的,差不多只是一个傀儡,凡事内奉母令,外托穰侯魏冉,还有两个弟弟时刻惦记着王位。
两个出身楚国权贵之门的兄妹执掌秦国国柄,自然而然的,在秦国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实力非常强的楚系宗亲集团。
这个宗亲集团,前期以宣太后和魏冉为首。主要是由那些和秦室联姻来到秦国的楚人家族以及为谋晋身之阶,投入他们门下的游说策士构成,外围则是和他们交好,受到重用的其他秦**政权要。
华阳夫人是宣太后亲自为安国君选定的正夫人。她的祖父就是宣太后的一母同胞的弟弟,秦昭王的舅舅,被封为华阳君的权臣芈戎,自然也是楚系宗亲的核心之一。
昭襄王登基四十年,宣太后才老病而死,穰侯魏冉为范雎所间,昭襄王要摆脱掣肘独掌大权,遂顺水推舟将魏冉以及始终让自己芒刺在背的两个兄弟逐回封国。一时之间,昭襄王大权在握,重用范雎等三晋策士,楚系宗亲集团在秦国的声势陡然下降。
但宣太后、魏冉经意不经意间所搞起来的楚系宗亲势力,深入后宫、朝堂、军界,早已树大根深。昭襄王虽然有意铲除楚系宗亲的力量,免得日后子孙仍像自己一样深受外戚牵制之苦。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系宗亲早已遍布秦室诸后宫。自己的王后是楚人,连自己的儿子的正盘夫人也基本上都是亲戚套着亲戚的楚人。
应侯范雎再有权谋,也只能在朝堂上压制清理一下楚系的力量。后宫的事,范雎可无能为力。再说了,也不能管,范雎可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天下枕头风比台风还要厉害的多。
邯郸之战,应侯范雎借秦王之手逼杀了战神白起,固然是因为白起不听调令,不肯去打必败之战有关,但也和白起乃是穰侯魏冉所提拔重用,是楚系宗亲最重要军界盟友不无关系——
到了洛阳,里咸阳也就不远了,势单力孤的姬丹,可是一心等着各位大大的后援呢,别吝惜你的收藏,赶紧用收藏顶一下可怜的姬丹吧,推荐也行呀,姬丹是来着照收呀
姬丹见这些历史上顶尖的人物,都被自己拢了过来,一谈之下,果然见识明白,果然是多有权谋智计之人,不由心花怒放,俱都奉为上宾。他本就是豪爽的性格,又深知富贵动人心的道理,因此出手极为豪阔,金玉车马华服美食不一而足。
这范增面皮白净,细眉长目,留一口长须,身高七尺有余,风度甚美,为人虽傲,只是不拘言笑而已,和郦生的疏狂、尉缭的狂妄颇有不同。言语行止之间,雍容大度,相处下来,很有些不怒而威的味道。
这姬丹从郦生口中,早知道尉缭心中犹疑,也不说破,只在某一日趁众人都在,借着众人谈论七雄疆域之机,姬丹接个话头,靠着后世记忆,将南到南海后世印尼菲律宾群岛,北到漠北千里之外极寒之地,西到西域和青藏高原,东到大海中后世的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岛外大洋,乃至海中各岛的天下风物气候,口讲指画,给大家讲论了一番。
姬丹怕吓着大家,还真没敢大地是圆球,围着太阳转的理论给原封搬出来,可单是这一番言语,早让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虽然姬丹仍然说华夏之地乃是大地之中,可姬丹这番描述,毕竟告诉大家,原来中原华夏之地,虽居天下之中,却不过是天下一隅。这些和大家原先读书所得,差得太多,初听之时,心里还真有几分不相信。这几位又都是聪明绝顶的人,既然太子说了,自然不会贸然反驳,暗自都从自己所知,按照道理往远处推算,又觉得毫无破绽,颇为符合道理。不由人不相信。
众人沉默多时,范增正容道:“太子所言,可也是天帝所教?”
姬丹心中偷笑,暗道:“天帝是没有的,这些常识,只要是后世的一个中学生,知道的也比这多些!”
不过面上却丝毫不漏,向上一拱手,恭声道:“正是天帝所言,天帝讲的比这更为详细,只可惜丹愚钝,记得不多!”
张耳等人,都是齐齐拱手:“太子得天帝垂爱,知众人所未闻,真乃天下之福,大燕之福!”
尉缭细察姬丹论起天下大势风物,不徐不疾,条理清楚,绝非一味武勇刚强之辈,所言所讲,更是发自己所未想。况为人气宇阔达,甚有豪气。尉缭暗思:“此人能得上天眷顾,果然不同凡响,堪为英主!”这样一想,这犹疑之心也渐渐去了,打定主意要追随燕太子,做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也好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尉家之人,看看我尉缭到底是何等了不起英雄!
众人既打定主意要追随姬丹,自然是站在姬丹的角度考虑问题,张耳提出:“秦乃虎狼之国,素无信义,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太子得天帝垂青,身负天下重任?”
“秦要太子入质,无非是示诸侯以秦燕为盟,绝不相欺之意。如今燕、赵两国,多次交战,秦赵为盟,赵定不自安。秦强势,又素狡诈,如借势上下手于燕赵之间,恐燕赵征伐又起,如此燕赵两败俱伤,秦岂不是白得渔翁之利?”
“以臣之见,太子实不宜再深入险地,当立即转回燕国,广招贤才,富国强兵,联三晋合齐楚以抗暴秦,渐图争霸天下才是!”
众宾客听了,也都觉得有理,不断地点头。
姬丹暗思:在原来的历史上,在嬴政稳定政局之后,秦困燕太子于秦,又鼓动着赵国攻燕,当赵国自以为得计,大举攻燕时,秦趁其大兵在外,打着援助燕国的名义,一举夺取了邺城九邑,同时将太行山以西赵国的战略据点全部夺取,全面获取了对赵国的战略地理优势。
自己来自于后世,知道结果不稀奇,可人家单凭分析就看出来了,只能说明,这确实是人才,自己万不可觉得知道历史的结果,就小瞧古人妄图玩弄这些历史名人于股掌之间,那样完蛋的,恐怕不是别人,反而是自己!
不过,这事嬴政一时半会还顾不上,这中间有个时间差!
姬丹呵呵一笑,对众人一拱手道:“张君所言确实不假!只是丹入质秦国早已确定,走在半路突然折返,恐立刻就为燕国招来刀兵之灾!”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秦能为天下之雄,自有过人之处,此番深入秦境,丹亦有查看秦人虚实长短之意,也好将来有备而发。”
“如今秦国之内,近长安君之乱,虽已平定,但混乱之源未必尽除!如今秦王即将亲政,政局岂不是大变在即”
“这秦王嬴政,虽然年幼,据丹所看,此子实乃一当世枭雄,若顺利上位,对六国绝非好事!如能趁秦之变,将此人搞掉,秦室王位之争必起,如此岂不是给了六国可趁之机?如要图谋此事,非身临其境不可!”
“丹为燕国太子出质,秦虽虎狼之国,但亦不敢轻杀诸侯质子。”
“就算秦有杀丹之意,当初孟尝君入秦为相,秦王欲杀之而后快,孟尝君凭一二鸡鸣狗盗之徒尚可安然脱身,今丹有诸君这等大才相助,又岂能如秦所愿?”
姬丹最后一句话,顺手送了在座诸人一顶高帽,张耳很怕姬丹入秦一去不能返,可姬丹拿自己和当初孟尝君相比,说定能安然脱身,张耳虽不以为然,却也无话可驳。
这尉缭在座,对姬丹所言却是深有同感,高声道:“太子所言有理,一两年之内,秦国必有大变!”
张耳不好直接驳姬丹,却不会顾忌尉缭,随道:“何以见得?”
尉缭不慌不忙,说出一番话来。
在尉缭看来,秦国政局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因就在吕不韦。
吕不韦当初能执掌秦国国政,固然是秦庄襄王子楚因吕不韦有定国之才,并且助他上位,此恩必须是要报。
但当时在秦国做主的,可不仅是庄襄王一个。两个太后的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
庄襄王生母夏太后,原本不受宠,虽然秦王是她的亲生子,在朝堂上却没有什么助力,不过是靠了秦王生母的血缘,才让别人不敢小看。
但华阳太后就不同了,华阳太后乃是楚人宗亲掌舵人!
当初秦昭襄王能够赶走正宗的母后和哥哥武王的王后,在一干兄弟中脱颖而出,上位为王,全凭了自己的生母宣太后权谋和舅舅穰侯魏冉掌握了秦国的军权。
宣太后和穰侯魏冉都是楚人。
秦昭襄王登基为王时还不到二十,宣太后代掌权柄,穰侯魏冉更是四任秦相。前后之政二十多年。
作为在位时间最长,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最大贡献的昭襄王,在前面二十多年,其实挺委屈的,差不多只是一个傀儡,凡事内奉母令,外托穰侯魏冉,还有两个弟弟时刻惦记着王位。
两个出身楚国权贵之门的兄妹执掌秦国国柄,自然而然的,在秦国朝堂上,形成了一个实力非常强的楚系宗亲集团。
这个宗亲集团,前期以宣太后和魏冉为首。主要是由那些和秦室联姻来到秦国的楚人家族以及为谋晋身之阶,投入他们门下的游说策士构成,外围则是和他们交好,受到重用的其他秦**政权要。
华阳夫人是宣太后亲自为安国君选定的正夫人。她的祖父就是宣太后的一母同胞的弟弟,秦昭王的舅舅,被封为华阳君的权臣芈戎,自然也是楚系宗亲的核心之一。
昭襄王登基四十年,宣太后才老病而死,穰侯魏冉为范雎所间,昭襄王要摆脱掣肘独掌大权,遂顺水推舟将魏冉以及始终让自己芒刺在背的两个兄弟逐回封国。一时之间,昭襄王大权在握,重用范雎等三晋策士,楚系宗亲集团在秦国的声势陡然下降。
但宣太后、魏冉经意不经意间所搞起来的楚系宗亲势力,深入后宫、朝堂、军界,早已树大根深。昭襄王虽然有意铲除楚系宗亲的力量,免得日后子孙仍像自己一样深受外戚牵制之苦。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系宗亲早已遍布秦室诸后宫。自己的王后是楚人,连自己的儿子的正盘夫人也基本上都是亲戚套着亲戚的楚人。
应侯范雎再有权谋,也只能在朝堂上压制清理一下楚系的力量。后宫的事,范雎可无能为力。再说了,也不能管,范雎可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这天下枕头风比台风还要厉害的多。
邯郸之战,应侯范雎借秦王之手逼杀了战神白起,固然是因为白起不听调令,不肯去打必败之战有关,但也和白起乃是穰侯魏冉所提拔重用,是楚系宗亲最重要军界盟友不无关系——
到了洛阳,里咸阳也就不远了,势单力孤的姬丹,可是一心等着各位大大的后援呢,别吝惜你的收藏,赶紧用收藏顶一下可怜的姬丹吧,推荐也行呀,姬丹是来着照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