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鲁还想再问什么,陶云摇了摇手,
“没时间了,外面那两个人快起疑心了。”
说完转过身去,盛了碗牛肉汤,又将两个包子放在一个素净的碟子里。
“等会儿你就说,坐了半天车人不舒服,想在村子里走走。你出我家门后,只管往东边走,在小河边上,你要找的人就在那儿。我去前面拖住那两个人。记住,往东边走。”说完也不待艾鲁回答,双手在围裙上擦擦,将它脱了,端起两盘早就备好的精致下酒菜,往外就走。婀娜的身姿刚转过布帘,如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到了外间。
“哎哟,俄国的男士连吃东西都这么豪迈,我都来不及做给你们吃了。”又说,“酒没啦?我再拿一瓶,我也一起喝。”马特维和谢尔盖爆出叫好声和鼓掌声,接下来是汉、俄语交杂的调笑声和劝酒声,艾鲁也无心分辨。
要说跑了大半天,肚子不饿是不可能的。艾鲁其实早已饥肠辘辘,只是刚和姨母相,又得知自己还有个妹妹,并且马上就能见面。原先以为在这个世上自己是孑然如飘蓬的一身,突然间发现并不孤单,还有至亲骨肉二人。这是始料未及的发展,接下来的发展也不可预知。心中一忽儿清楚,如云破天开;一忽儿糊涂,如五里雾中。只觉得刚得到一个解答,由此却牵出更多的问题,不知伊于胡底。正胡思乱想之际,陶云又转了进来。
“你怎么还在这里,我快没法子拖住他们了。”
一边说话,一边快手快脚地又整治出两盘小菜,这才转过身来,
“我一出去,你就跟着出去。放心,有我在。”
原来陶云误会了,以为艾鲁是胆怯犹疑,才在厨房待了那么久没出来。艾鲁正想分辨,陶云已闪过帘子出去了,外头立即响起马特维和谢尔盖的欢呼声,显然对陶云又端出两盘菜表示热烈欢迎。
艾鲁深吸了一口气。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去见见这位过去并不存在的妹妹,其他的事等见面以后再说。
艾鲁才刚跨出厨房门口,谢尔盖就用俄语大叫,
“你上哪去了,去了那么久?”听得出来已喝了不少,说话都有点大舌头了。
“你忘啦?他在厨房帮忙看炉火。”陶云还是用东北话回答,再由马特维翻译。
“现在你要去那里?”谢尔盖接着又问,看来半瓶白酒仍然祛除不掉他的多疑。
“我胃不舒服,想出去走走。”艾鲁这次反应倒是又快又镇定。
马特维和谢尔盖闻言大笑,“这么多好吃的中国菜,你说你胃不舒服?”
马特维说完,谢尔盖原本夹了块肉已塞进嘴里,笑得差点没把到嘴的肥肉又呛了出来,慌忙用手遮住,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
陶云一直吵着要马特维把艾鲁刚才讲的话翻译给他听,马特维照翻了,没想到陶云一下子脸上变了颜色,故意娇嗔道,
“什么胃不好,明明嫌我做的菜不好吃。”
谢尔盖又要马特维翻译,听完后,他谄媚地说,“谁说你做的菜不好吃,好吃极了,我要把你家的菜全部吃光。”说完也不管对方停懂了没有,自顾自大笑起来。马特维却不忙着帮陶云翻译,而是站了起来,从墙上的挂钩取下艾鲁进门时挂上去的外套,帮艾鲁穿上,
“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哇!没想到俄国男人这么体贴。”陶云故意说。谢尔盖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故意装不懂,不置可否。反倒是马特维用不流利的中文开玩笑说,
“我是他的保姆。”
“那你很会照顾人。”陶云大笑。
“我更会照顾美女。”马特维也大笑。当他把刚才的对话翻译给谢尔盖听,谢尔盖更是拍着大腿、笑出眼泪。三个人只顾说笑,竟然好似完全没有察觉艾鲁已悄悄地走出大门外。
就在艾鲁走出去没多久,马特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像是电晶体收音机的装置,摆在桌上,旋开开关,从装置的扩音喇叭里马上传出风声以及断断续续的杂音。陶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窃听器的接收装置,脸上神色微微一变,就要借故站起,
“我再去厨房帮你们添些吃的。”
陶云的身子才刚站起来一半,就被一双有力的手给按回了座位。陶云抬头,正好和谢尔盖的眼神相遇,刚才的醉眼朦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锐利的眼神。他口齿清晰地用流利的中文说,
“美丽的老板娘,坐下吧,我们一起来听听艾鲁先生会对他的妹妹说什么?”
陶云无奈地坐下,脸色煞白。
陶云带马利亚来避难的小村位于内蒙古和俄罗斯交界的额尔古纳河边上,叫临江屯,村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属俄罗斯后裔。除了轮廓、发色与肤色,以及保存下来的部分俄罗斯传统节日和饮食习惯,其他的部分和东北老乡没啥两样,说的也是带山东腔会东北腔的汉语。临江屯在二十一世纪成了旅游热点,但在上个世纪九零年代,还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知道的世外桃源。陶云当时带着马利亚避居到这里,主要也是看上它的鲜少人知,以及能够轻易地和具俄罗斯血统的居民混同,不易被察觉她们的外来者身份。随着时间推移,陶云的先生过世,剩下她和马利亚相依为命,逐渐融入到临江屯的背景里,静静地等待着神人的朴人的到访。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来的不是别人,就是当时被自己姐姐藏匿在孤儿院里的艾鲁。
艾鲁走在村中唯一的一条路上,遵照陶云的指示向东直走。不久,就到了村子的尽头。只见一弯清清浅浅的小溪,岸边翠绿的青草,和三两只小马低头悠闲地吃着青草。然而在这一片祥且充满诗意的场景里却有一样事情显得不大对劲。有个人在水面上行走,不,正确的说,她是在水面上寸许的上方行走,因此,她踏出去的每一步,几乎没有兴起任何的水纹和声响,只在水面上压出点点微小的涟漪,蓝天和白云在水面的倒影也几乎不产生皱褶,溪平如镜。
“没时间了,外面那两个人快起疑心了。”
说完转过身去,盛了碗牛肉汤,又将两个包子放在一个素净的碟子里。
“等会儿你就说,坐了半天车人不舒服,想在村子里走走。你出我家门后,只管往东边走,在小河边上,你要找的人就在那儿。我去前面拖住那两个人。记住,往东边走。”说完也不待艾鲁回答,双手在围裙上擦擦,将它脱了,端起两盘早就备好的精致下酒菜,往外就走。婀娜的身姿刚转过布帘,如银铃般的笑声也随之到了外间。
“哎哟,俄国的男士连吃东西都这么豪迈,我都来不及做给你们吃了。”又说,“酒没啦?我再拿一瓶,我也一起喝。”马特维和谢尔盖爆出叫好声和鼓掌声,接下来是汉、俄语交杂的调笑声和劝酒声,艾鲁也无心分辨。
要说跑了大半天,肚子不饿是不可能的。艾鲁其实早已饥肠辘辘,只是刚和姨母相,又得知自己还有个妹妹,并且马上就能见面。原先以为在这个世上自己是孑然如飘蓬的一身,突然间发现并不孤单,还有至亲骨肉二人。这是始料未及的发展,接下来的发展也不可预知。心中一忽儿清楚,如云破天开;一忽儿糊涂,如五里雾中。只觉得刚得到一个解答,由此却牵出更多的问题,不知伊于胡底。正胡思乱想之际,陶云又转了进来。
“你怎么还在这里,我快没法子拖住他们了。”
一边说话,一边快手快脚地又整治出两盘小菜,这才转过身来,
“我一出去,你就跟着出去。放心,有我在。”
原来陶云误会了,以为艾鲁是胆怯犹疑,才在厨房待了那么久没出来。艾鲁正想分辨,陶云已闪过帘子出去了,外头立即响起马特维和谢尔盖的欢呼声,显然对陶云又端出两盘菜表示热烈欢迎。
艾鲁深吸了一口气。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去见见这位过去并不存在的妹妹,其他的事等见面以后再说。
艾鲁才刚跨出厨房门口,谢尔盖就用俄语大叫,
“你上哪去了,去了那么久?”听得出来已喝了不少,说话都有点大舌头了。
“你忘啦?他在厨房帮忙看炉火。”陶云还是用东北话回答,再由马特维翻译。
“现在你要去那里?”谢尔盖接着又问,看来半瓶白酒仍然祛除不掉他的多疑。
“我胃不舒服,想出去走走。”艾鲁这次反应倒是又快又镇定。
马特维和谢尔盖闻言大笑,“这么多好吃的中国菜,你说你胃不舒服?”
马特维说完,谢尔盖原本夹了块肉已塞进嘴里,笑得差点没把到嘴的肥肉又呛了出来,慌忙用手遮住,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
陶云一直吵着要马特维把艾鲁刚才讲的话翻译给他听,马特维照翻了,没想到陶云一下子脸上变了颜色,故意娇嗔道,
“什么胃不好,明明嫌我做的菜不好吃。”
谢尔盖又要马特维翻译,听完后,他谄媚地说,“谁说你做的菜不好吃,好吃极了,我要把你家的菜全部吃光。”说完也不管对方停懂了没有,自顾自大笑起来。马特维却不忙着帮陶云翻译,而是站了起来,从墙上的挂钩取下艾鲁进门时挂上去的外套,帮艾鲁穿上,
“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哇!没想到俄国男人这么体贴。”陶云故意说。谢尔盖不知是没听懂还是故意装不懂,不置可否。反倒是马特维用不流利的中文开玩笑说,
“我是他的保姆。”
“那你很会照顾人。”陶云大笑。
“我更会照顾美女。”马特维也大笑。当他把刚才的对话翻译给谢尔盖听,谢尔盖更是拍着大腿、笑出眼泪。三个人只顾说笑,竟然好似完全没有察觉艾鲁已悄悄地走出大门外。
就在艾鲁走出去没多久,马特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像是电晶体收音机的装置,摆在桌上,旋开开关,从装置的扩音喇叭里马上传出风声以及断断续续的杂音。陶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窃听器的接收装置,脸上神色微微一变,就要借故站起,
“我再去厨房帮你们添些吃的。”
陶云的身子才刚站起来一半,就被一双有力的手给按回了座位。陶云抬头,正好和谢尔盖的眼神相遇,刚才的醉眼朦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锐利的眼神。他口齿清晰地用流利的中文说,
“美丽的老板娘,坐下吧,我们一起来听听艾鲁先生会对他的妹妹说什么?”
陶云无奈地坐下,脸色煞白。
陶云带马利亚来避难的小村位于内蒙古和俄罗斯交界的额尔古纳河边上,叫临江屯,村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属俄罗斯后裔。除了轮廓、发色与肤色,以及保存下来的部分俄罗斯传统节日和饮食习惯,其他的部分和东北老乡没啥两样,说的也是带山东腔会东北腔的汉语。临江屯在二十一世纪成了旅游热点,但在上个世纪九零年代,还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知道的世外桃源。陶云当时带着马利亚避居到这里,主要也是看上它的鲜少人知,以及能够轻易地和具俄罗斯血统的居民混同,不易被察觉她们的外来者身份。随着时间推移,陶云的先生过世,剩下她和马利亚相依为命,逐渐融入到临江屯的背景里,静静地等待着神人的朴人的到访。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来的不是别人,就是当时被自己姐姐藏匿在孤儿院里的艾鲁。
艾鲁走在村中唯一的一条路上,遵照陶云的指示向东直走。不久,就到了村子的尽头。只见一弯清清浅浅的小溪,岸边翠绿的青草,和三两只小马低头悠闲地吃着青草。然而在这一片祥且充满诗意的场景里却有一样事情显得不大对劲。有个人在水面上行走,不,正确的说,她是在水面上寸许的上方行走,因此,她踏出去的每一步,几乎没有兴起任何的水纹和声响,只在水面上压出点点微小的涟漪,蓝天和白云在水面的倒影也几乎不产生皱褶,溪平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