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家所在之地,是位于邻县青山县的县城里。说起来姜九天长这么大,连本县也即青云县的县城都还没去过呢。实在是青云镇位于群山中央位置青云山主峰的山脚下,离县城实在是太远了。据李逢说,青山县城虽是邻县,单以到青云镇的距离论,可能倒还比青云县城离得稍稍更近一点点。
姜九天他们四人穿山越岭,一路疾行,终于来到青山县城外。县城外道路四通八达,人烟繁华,他们不便再继续疾行,便慢了下来,上了通往县城西门的大道。看着这又陌生又熟悉的景象,饶是李逢自认洒脱,也不禁眼圈儿有些红了。恨不得生出双翅来,一下子飞家里去。
从西门进了城后,那急切劲儿倒又过去了,近乡情怯的情绪层层叠叠地涌上了,让李逢步子都迟疑起来。姜九天看了暗自嘀咕,这该不会是离家久了记不清到自己家的路怎么走了罢。
不过李逢显见地是并没忘路,很快收拾好情绪,带着姜九天他们穿过几个街区,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处粉墙黛瓦的宅院前,看来这就是李家宅子了。此时正是傍晚,金阳斜照,墙角枝叶摇动,光影婆娑。宅子位于街角,此时门前静悄悄的,门楼儿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仆倚靠在墙边打盹儿。
那老仆盹儿打得很浅,李逢他们一靠近他就醒过神儿来了,看见他们四人先是一个愣怔,然后忽地站起身来揉揉眼睛冲李逢唤了一声:“二少爷!”
老仆唤完这一声后又自个儿嘀咕了一句,姜九天他们耳聪目明都听清楚了他嘀咕的是“不是在做梦罢”,他嘀咕完这一句后,一边向前迎一边又扭着身子向门里面大声喊:“二少爷回来啦!”
李逢上前一步,应道:“是我!忠伯您小心脚下!”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搀扶住那老仆的胳膊一下,免得老头儿又迎又扭的自个儿绊倒了自个儿,又招呼姜九天一家跟着他进院子。
这时宅院里的人听到忠伯的喊声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当先一人是位长髯老者,那老者一见李逢就眼圈发红,胡子颤动张口欲言却哽住了。李逢看见这老者,眼泪顿时没来由地涌出来,快步上前握住老者的手,身子跪下,哽咽地叫道:“爹!”
李逢的父亲李老先生拍拍儿子的手,却是长叹一声,让他起来,道:“回来就好!先给为父介绍下这几位客人罢。”
于是李逢为两方分别介绍,互相施礼寒暄问好。李逢看到了父亲李老先生,也看到了大哥李达一家几口,却独不见母亲李老夫人,心里发紧,张口欲问,却见父亲又是一声长叹,道:“院子里不是说话之所,且到屋里再细说罢。”
到了正屋堂上,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李老先生这才慢慢道来。却原来不久前李老夫人不明原因地突然病倒,家里求医问药,那些大夫们却没人能弄明白李老夫人患的属于什么症候,不明症候自然也不敢胡乱下药,只是开些温补的方子让好生将养着。李老夫人一日一日地越来越虚弱,现在已是昏迷不醒,全靠水米汤药吊着一口气了。
家里之前已是派人按照李逢上次送信回来的地址向李逢报信儿去了,没想到报信儿的人估摸着还在中途,李逢倒先回家里来了。给李逢报信儿也不是指望他能有什么法子,毕竟自家人又不是不知道,李逢虽说练了那什么疑似神仙法门的东西,可除了身体好了些腿脚轻便了些,也没得了啥了不得的神通。这人生的病经年累月行医的老大夫都没辙儿,还能指望李逢治病不成?他要有那能耐就不会自己脸上还总带着病色了。只是眼看着李老夫人这样,实在怕有个万一,叫李逢回来真到那种时候好歹能见最后一面不是。
李逢与姜九天一家听完了这个事情,却是第一时间联想到他们半路上遇到的那桩瘴气的事儿。李逢马上去看他娘李老夫人,带上了姜九天和耿飞花。如果他娘的病真的与瘴气有关,估计还得姜九天相助了,而耿飞花是女眷,方便对老夫人照看施为。
到了李老夫人养病那屋,几人看到老夫人那灰败的肤色,就知道八九不离十真跟那瘴气有关了。耿飞花又上前去仔细查看,李逢和姜九天也仔细感应,都确定合该是跟之前所遇瘴气类同了。姜九天得李逢确认之后,凝出气针,在李老夫人眉间轻轻刺了一刺。待看到那灰败之色迅速褪下,几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李逢吩咐人准备好滋补汤水,好等娘亲一醒来就亲手服侍她食用,又让人去请大夫过来。
李老夫人醒来后看见小儿子自是十分欢喜,抓住李逢的手将汤水都食用完了,又让大夫诊断一番。大夫说是已无大碍,日后好好养着,多多休息滋补一段时间也就没事儿了。这好消息自然让李家上下都很欢喜,不过李老夫人毕竟身子弱,稍说了几句话,服下安神的药不多久就睡着了。其他众人于是重回正屋堂上。
这时天色已晚,李家大嫂已经安排做好晚饭,让人将饭菜一一上好,还摆了几坛酒来。一是李老夫人病愈,家慈安康,庆袪病之喜。二是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庆客来之喜。三是李逢归家,合家团圆,庆团圆之喜。李家一扫颓唐之气,三喜临门,连李老先生都多喝了几碗酒。好在酒只是口味清淡的水酒,多喝几碗也不碍事。正因为口味清淡,连姜九天也都喝了好几碗。一时喝酒吃肉,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其实无论是李逢还是姜九天一家,对李老夫人竟然沾染了瘴气的事都很是疑惑不解,觉得这事儿怎么想怎么透着诡异。不过一是天晚了,这事估计一时也弄不清楚,二是李老夫人确定病好了大家正是高兴的时候,还是不扫兴了,有什么等明天再问再说好了。
姜九天他们四人穿山越岭,一路疾行,终于来到青山县城外。县城外道路四通八达,人烟繁华,他们不便再继续疾行,便慢了下来,上了通往县城西门的大道。看着这又陌生又熟悉的景象,饶是李逢自认洒脱,也不禁眼圈儿有些红了。恨不得生出双翅来,一下子飞家里去。
从西门进了城后,那急切劲儿倒又过去了,近乡情怯的情绪层层叠叠地涌上了,让李逢步子都迟疑起来。姜九天看了暗自嘀咕,这该不会是离家久了记不清到自己家的路怎么走了罢。
不过李逢显见地是并没忘路,很快收拾好情绪,带着姜九天他们穿过几个街区,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处粉墙黛瓦的宅院前,看来这就是李家宅子了。此时正是傍晚,金阳斜照,墙角枝叶摇动,光影婆娑。宅子位于街角,此时门前静悄悄的,门楼儿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仆倚靠在墙边打盹儿。
那老仆盹儿打得很浅,李逢他们一靠近他就醒过神儿来了,看见他们四人先是一个愣怔,然后忽地站起身来揉揉眼睛冲李逢唤了一声:“二少爷!”
老仆唤完这一声后又自个儿嘀咕了一句,姜九天他们耳聪目明都听清楚了他嘀咕的是“不是在做梦罢”,他嘀咕完这一句后,一边向前迎一边又扭着身子向门里面大声喊:“二少爷回来啦!”
李逢上前一步,应道:“是我!忠伯您小心脚下!”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搀扶住那老仆的胳膊一下,免得老头儿又迎又扭的自个儿绊倒了自个儿,又招呼姜九天一家跟着他进院子。
这时宅院里的人听到忠伯的喊声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当先一人是位长髯老者,那老者一见李逢就眼圈发红,胡子颤动张口欲言却哽住了。李逢看见这老者,眼泪顿时没来由地涌出来,快步上前握住老者的手,身子跪下,哽咽地叫道:“爹!”
李逢的父亲李老先生拍拍儿子的手,却是长叹一声,让他起来,道:“回来就好!先给为父介绍下这几位客人罢。”
于是李逢为两方分别介绍,互相施礼寒暄问好。李逢看到了父亲李老先生,也看到了大哥李达一家几口,却独不见母亲李老夫人,心里发紧,张口欲问,却见父亲又是一声长叹,道:“院子里不是说话之所,且到屋里再细说罢。”
到了正屋堂上,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李老先生这才慢慢道来。却原来不久前李老夫人不明原因地突然病倒,家里求医问药,那些大夫们却没人能弄明白李老夫人患的属于什么症候,不明症候自然也不敢胡乱下药,只是开些温补的方子让好生将养着。李老夫人一日一日地越来越虚弱,现在已是昏迷不醒,全靠水米汤药吊着一口气了。
家里之前已是派人按照李逢上次送信回来的地址向李逢报信儿去了,没想到报信儿的人估摸着还在中途,李逢倒先回家里来了。给李逢报信儿也不是指望他能有什么法子,毕竟自家人又不是不知道,李逢虽说练了那什么疑似神仙法门的东西,可除了身体好了些腿脚轻便了些,也没得了啥了不得的神通。这人生的病经年累月行医的老大夫都没辙儿,还能指望李逢治病不成?他要有那能耐就不会自己脸上还总带着病色了。只是眼看着李老夫人这样,实在怕有个万一,叫李逢回来真到那种时候好歹能见最后一面不是。
李逢与姜九天一家听完了这个事情,却是第一时间联想到他们半路上遇到的那桩瘴气的事儿。李逢马上去看他娘李老夫人,带上了姜九天和耿飞花。如果他娘的病真的与瘴气有关,估计还得姜九天相助了,而耿飞花是女眷,方便对老夫人照看施为。
到了李老夫人养病那屋,几人看到老夫人那灰败的肤色,就知道八九不离十真跟那瘴气有关了。耿飞花又上前去仔细查看,李逢和姜九天也仔细感应,都确定合该是跟之前所遇瘴气类同了。姜九天得李逢确认之后,凝出气针,在李老夫人眉间轻轻刺了一刺。待看到那灰败之色迅速褪下,几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李逢吩咐人准备好滋补汤水,好等娘亲一醒来就亲手服侍她食用,又让人去请大夫过来。
李老夫人醒来后看见小儿子自是十分欢喜,抓住李逢的手将汤水都食用完了,又让大夫诊断一番。大夫说是已无大碍,日后好好养着,多多休息滋补一段时间也就没事儿了。这好消息自然让李家上下都很欢喜,不过李老夫人毕竟身子弱,稍说了几句话,服下安神的药不多久就睡着了。其他众人于是重回正屋堂上。
这时天色已晚,李家大嫂已经安排做好晚饭,让人将饭菜一一上好,还摆了几坛酒来。一是李老夫人病愈,家慈安康,庆袪病之喜。二是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庆客来之喜。三是李逢归家,合家团圆,庆团圆之喜。李家一扫颓唐之气,三喜临门,连李老先生都多喝了几碗酒。好在酒只是口味清淡的水酒,多喝几碗也不碍事。正因为口味清淡,连姜九天也都喝了好几碗。一时喝酒吃肉,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其实无论是李逢还是姜九天一家,对李老夫人竟然沾染了瘴气的事都很是疑惑不解,觉得这事儿怎么想怎么透着诡异。不过一是天晚了,这事估计一时也弄不清楚,二是李老夫人确定病好了大家正是高兴的时候,还是不扫兴了,有什么等明天再问再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