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造远东最大的兵工厂-炮火连天修辞手法有哪些
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造远东最大的兵工厂-炮火连天修辞手法有哪些-炮火1906-一本书
炮火1906
作者:费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百七十三章打造远东最大的兵工厂
制造局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是,人心依然难定。
如此疯狂残暴的巡抚大人,是不是值得跟随,朝廷会有如何决断,这些疑问都在他们的心头,除了卖力的干活,不敢再有其他心思。
不过,李安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淘汰下来的产能以及部分旧机器,都实行了承包制,这些设备替制造局做些不重要的零件,以及切削、加工一些杂七杂八的部件,还是足够的。
这些作坊都被承包给那些技能不强,胆子大的工人或者无心魂闲饭的官员,不用任何费用,自己组织人手。
先施行一年,到时再看上交多少承包费,反正他们的业务都由制造局提供,也不怕他们耍什么手段。
张士衡自己掏腰包买了些,同样开了家作坊,就在制造局内,专门给制造局加工一些大型螺丝螺帽,此举带动了制造局内的众人,纷纷出手承包。
他们知道自己的技能与能力,不足以在制造局呆下去,为了不被扫地出门,承包一年倒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李安生能不能继续当这个巡抚,他们也不关心,反正他们暂时也不需要为这个作坊投入更多。
就这样,制造局逐步的在实现轻装上阵,到时制造局的产能都能集中在新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以及火炮厂、火药厂上头。
之前的步枪都交给陆续分离出来的工厂来制造,这些工厂同样要承包出去,不过暂时还急不来。
李安生拨下了200两银子的官银,并且向吉祥银行借贷了300万两银子,总计500万两的投入,堪称大手笔。
这个消息很是振奋了制造局的上下职工,加上两江总督程德全拍来电报加以慰问,严厉斥责了德顺在内的一干制造局巨贪,他们也逐渐的开始相信,李安生倒不了。
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德顺等人在京城的家产照样被查封,他们后面的大人物连个屁都没有放。
据说御史们弹劾李安生的折子堆满了御前,足足有五六百份,但是中枢似乎视而不见,反而勒令其他制造局加以严查,严厉打击贪污**。
李安生将制造局的一百五十多位官员与职员清除出去,朝野上下虽然轰动,一片指责声音,却没有人敢向李安生施压。
就算他们想施压都没用,老子不鸟你。
李安生可没有亲亲戚戚在各地做官,需要这些大人物的照顾,根本就不用顾忌什么。
几名京中的满族大员倒是拍来电报,软硬兼施了一回,给李安生冷冷的回了封电报:心让你们全家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的内幕,这些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然残暴了些,但不失为迅速掌控制造局的好办法,在一切蛮力之前,所有yin谋诡计都是空话。
李安生如此直截了当,不给任何面子,如此狂妄,大清建立以来实属罕见。
有一位满族大员措辞强硬的将李安生在电报中训斥了一顿,第二天这位满族大员在京城的宅院就给人烧了,这位大人被吊在门口的大树上,浑身精光,下场很是凄惨,从此再也没有颜面公然出现在人前。
“跋扈,如此跋扈,要是在京城,那李二愣还得了?不是要将天给捅穿?”
庆亲王奕劻实在是怒不可遏,李安生的所作所为无不在触及他的底线,这个李二愣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却又拿对方毫无办法。
朝堂之上,奕劻照样咆哮。
“长此以往,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就任凭他在那里乱折腾?我看,将来李二愣迟早是大清的心腹大患。”
载沣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庆王稍安勿躁,依我看,用厚赏重誉来奖赏李安生,必定会使他更加用心为朝廷办事。他的跋扈,在我眼里倒是好事,就怕他有野心,处心积虑的隐藏首尾啊。”
奕劻愣了愣,这倒是的确如此,李安生越是嚣张跋扈,越是说明他没有野心,要不然,除非是傻子才会不断的惹怒朝廷中枢。
“再怎么说,李安生也是勇于任事的人,肯干事还是好事情,就怕尸位素餐,可惜,如今官场上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官员太多太多。”
载沣也算是几位王爷之中最具有正义心的,要比奕劻等人耿直的多。
大清的状况堪忧,让这位摄政王常常生出灰心丧气的心情,忧虑、焦躁,过去这些情绪很少出现在他的身上。
他踌躇满志,本来想大展拳脚一番,可是,不但有掣肘,更有自己信任的人不断出岔子,很是失望。
李安生只要不野心勃勃,他很愿意重用这样的人。
“钢铁厂进行改造,马上会有新设备进来,一年才几千吨钢,这怎么行?最起码要三万吨钢铁年产量才能够满足自身需求。”
为了节省成本,李安生决定自身改造,并且扶持周边企业,使得制造局在材料采购上尽量从国内购买。
黑龙江已经有十余座三百吨的氧气顶吹高炉,受限于运输以及矿山规模,李安生不得不作出了在奉天与上海同时兴办大型钢铁厂的决定。
在没有充足的资本时,涉足大型钢铁厂是自寻死路,如今有庞大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来自美国之星财团的援助,百万吨规模的钢铁厂正当其时。
要知道,一战开打后,钢铁的价格可是翻了数番的。
将来民族工业要发展,民族造船、机械行业的崛起,对铁路的需求,自身对钢铁的需求也是可以预期的,现在不建大型钢铁厂,将来就要后悔莫及。
张士衡得知李安生准备将制造局的钢厂产能提高到一万五千吨每年,也是相当兴奋,如此一来,基本能够满足江南船坞以及制造局本身需求,不用向日本购买钢铁。
“我准备将炼钢厂、熟铁厂合并,成立炼钢局,将江南船坞彻底独立为江南造船厂,原先的轮船厂、锅炉厂与水雷厂都合并一起,枪厂、枪子厂合并为枪械局,炮厂与炮弹厂合并为火炮局,将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合并为机器局,另外,火药厂升格为火药局,将来也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但要提高产能,而且还要成立研发团队,在提高工人积极xing的同时,也要提高技术研发积极xing。包括各局各厂,凡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技术与建议,都要重奖。”
“其实我们的制造局引进设备与技术并不落后,关键还是制度问题,官场习气弥漫,封建官僚作风严重,管理不善,产品的废品率之高,浪费现象之惊人,种种**行为的泛滥,让我还真是开了眼界。制造局进展缓慢,产品成本高,实效差,不大力整顿,一直如此温吞水一般,我是受不了的。既然官办的本质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灵活些,范围实行承包,官员与职工施行股权ji励,彻底商务化运作。还有,工人劳动强度大,待遇低,这也要改善。工会就不必要了,专门成立工人福利待遇调查处,不断的让工人的福利待遇跟上时代。”
李安生的想法很多,比如在研究局设立专门学校,用来培养技师与技工,壮大技术团队,只是眼下事情繁杂,一时还顾忌不到。
张士衡得到了载沣的嘉奖电报之后,知道朝廷是默许了李安生对制造局的大清洗,这个后台硬实的很,也放下心来,还在工人之间广为宣传,提高工人的认知度。
李安生也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他已经递了折子,奏请委任他为制造局总办,兼苏松太道道台,这也让他很是感ji。
要知道,这个官位虽然对他不是很渴求,但是作为李鸿章的外甥,他还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只是他的身份注定,他无法爬到更高的位置。
李鸿章时代已经过去,李氏家族固然还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但是新的世家大族正在通过联姻形成,他们早晚要靠边站。
通过跟随李安生,更能直接挂靠在两江总督程德全的羽翼下,谁都知道,这位总督大人与李安生是忘年交,也是铁杆盟友。
况且程德全刚到两江,没有什么人脉,正需要自己的班底。
只要张士衡识时务,将来他还能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头。
500万两银子的投入,如同一股强心剂,打入了江南制造局,更有朝廷的认可,制造局上下士气大振,源源不断的有新设备进入,还有洋人技师,带来了新的气象。
李安生也有闲工夫,让张士衡陪着视察江南船坞。
江南船坞上下也得知了新任巡抚大人准备将船坞改为江南造船厂,级别上与江南制造局平等,很是欢欣鼓舞。
过去他们虽然半独立,但还是要受制于制造局,不得不承担高昂的成本,如今他们的掣肘彻底去除,自然是更有干劲。
张士衡作为江南制造局总办,将来要兼苏松太道,仍然对江南造船厂有制衡作用,所以,李安生的这个任命就很有水平,既能让江南造船厂丢掉包袱,自由发展,又能让张士衡在总体上把握大局。
江南船坞是江南制造局最为生机勃勃的一个厂子,刚进入船厂,李安生就感受到了这股气氛。
制造局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是,人心依然难定。
如此疯狂残暴的巡抚大人,是不是值得跟随,朝廷会有如何决断,这些疑问都在他们的心头,除了卖力的干活,不敢再有其他心思。
不过,李安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淘汰下来的产能以及部分旧机器,都实行了承包制,这些设备替制造局做些不重要的零件,以及切削、加工一些杂七杂八的部件,还是足够的。
这些作坊都被承包给那些技能不强,胆子大的工人或者无心魂闲饭的官员,不用任何费用,自己组织人手。
先施行一年,到时再看上交多少承包费,反正他们的业务都由制造局提供,也不怕他们耍什么手段。
张士衡自己掏腰包买了些,同样开了家作坊,就在制造局内,专门给制造局加工一些大型螺丝螺帽,此举带动了制造局内的众人,纷纷出手承包。
他们知道自己的技能与能力,不足以在制造局呆下去,为了不被扫地出门,承包一年倒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李安生能不能继续当这个巡抚,他们也不关心,反正他们暂时也不需要为这个作坊投入更多。
就这样,制造局逐步的在实现轻装上阵,到时制造局的产能都能集中在新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以及火炮厂、火药厂上头。
之前的步枪都交给陆续分离出来的工厂来制造,这些工厂同样要承包出去,不过暂时还急不来。
李安生拨下了200两银子的官银,并且向吉祥银行借贷了300万两银子,总计500万两的投入,堪称大手笔。
这个消息很是振奋了制造局的上下职工,加上两江总督程德全拍来电报加以慰问,严厉斥责了德顺在内的一干制造局巨贪,他们也逐渐的开始相信,李安生倒不了。
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德顺等人在京城的家产照样被查封,他们后面的大人物连个屁都没有放。
据说御史们弹劾李安生的折子堆满了御前,足足有五六百份,但是中枢似乎视而不见,反而勒令其他制造局加以严查,严厉打击贪污**。
李安生将制造局的一百五十多位官员与职员清除出去,朝野上下虽然轰动,一片指责声音,却没有人敢向李安生施压。
就算他们想施压都没用,老子不鸟你。
李安生可没有亲亲戚戚在各地做官,需要这些大人物的照顾,根本就不用顾忌什么。
几名京中的满族大员倒是拍来电报,软硬兼施了一回,给李安生冷冷的回了封电报:心让你们全家畏罪自杀。
畏罪自杀的内幕,这些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然残暴了些,但不失为迅速掌控制造局的好办法,在一切蛮力之前,所有yin谋诡计都是空话。
李安生如此直截了当,不给任何面子,如此狂妄,大清建立以来实属罕见。
有一位满族大员措辞强硬的将李安生在电报中训斥了一顿,第二天这位满族大员在京城的宅院就给人烧了,这位大人被吊在门口的大树上,浑身精光,下场很是凄惨,从此再也没有颜面公然出现在人前。
“跋扈,如此跋扈,要是在京城,那李二愣还得了?不是要将天给捅穿?”
庆亲王奕劻实在是怒不可遏,李安生的所作所为无不在触及他的底线,这个李二愣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却又拿对方毫无办法。
朝堂之上,奕劻照样咆哮。
“长此以往,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就任凭他在那里乱折腾?我看,将来李二愣迟早是大清的心腹大患。”
载沣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庆王稍安勿躁,依我看,用厚赏重誉来奖赏李安生,必定会使他更加用心为朝廷办事。他的跋扈,在我眼里倒是好事,就怕他有野心,处心积虑的隐藏首尾啊。”
奕劻愣了愣,这倒是的确如此,李安生越是嚣张跋扈,越是说明他没有野心,要不然,除非是傻子才会不断的惹怒朝廷中枢。
“再怎么说,李安生也是勇于任事的人,肯干事还是好事情,就怕尸位素餐,可惜,如今官场上尸位素餐贪赃枉法的官员太多太多。”
载沣也算是几位王爷之中最具有正义心的,要比奕劻等人耿直的多。
大清的状况堪忧,让这位摄政王常常生出灰心丧气的心情,忧虑、焦躁,过去这些情绪很少出现在他的身上。
他踌躇满志,本来想大展拳脚一番,可是,不但有掣肘,更有自己信任的人不断出岔子,很是失望。
李安生只要不野心勃勃,他很愿意重用这样的人。
“钢铁厂进行改造,马上会有新设备进来,一年才几千吨钢,这怎么行?最起码要三万吨钢铁年产量才能够满足自身需求。”
为了节省成本,李安生决定自身改造,并且扶持周边企业,使得制造局在材料采购上尽量从国内购买。
黑龙江已经有十余座三百吨的氧气顶吹高炉,受限于运输以及矿山规模,李安生不得不作出了在奉天与上海同时兴办大型钢铁厂的决定。
在没有充足的资本时,涉足大型钢铁厂是自寻死路,如今有庞大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来自美国之星财团的援助,百万吨规模的钢铁厂正当其时。
要知道,一战开打后,钢铁的价格可是翻了数番的。
将来民族工业要发展,民族造船、机械行业的崛起,对铁路的需求,自身对钢铁的需求也是可以预期的,现在不建大型钢铁厂,将来就要后悔莫及。
张士衡得知李安生准备将制造局的钢厂产能提高到一万五千吨每年,也是相当兴奋,如此一来,基本能够满足江南船坞以及制造局本身需求,不用向日本购买钢铁。
“我准备将炼钢厂、熟铁厂合并,成立炼钢局,将江南船坞彻底独立为江南造船厂,原先的轮船厂、锅炉厂与水雷厂都合并一起,枪厂、枪子厂合并为枪械局,炮厂与炮弹厂合并为火炮局,将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合并为机器局,另外,火药厂升格为火药局,将来也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但要提高产能,而且还要成立研发团队,在提高工人积极xing的同时,也要提高技术研发积极xing。包括各局各厂,凡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技术与建议,都要重奖。”
“其实我们的制造局引进设备与技术并不落后,关键还是制度问题,官场习气弥漫,封建官僚作风严重,管理不善,产品的废品率之高,浪费现象之惊人,种种**行为的泛滥,让我还真是开了眼界。制造局进展缓慢,产品成本高,实效差,不大力整顿,一直如此温吞水一般,我是受不了的。既然官办的本质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灵活些,范围实行承包,官员与职工施行股权ji励,彻底商务化运作。还有,工人劳动强度大,待遇低,这也要改善。工会就不必要了,专门成立工人福利待遇调查处,不断的让工人的福利待遇跟上时代。”
李安生的想法很多,比如在研究局设立专门学校,用来培养技师与技工,壮大技术团队,只是眼下事情繁杂,一时还顾忌不到。
张士衡得到了载沣的嘉奖电报之后,知道朝廷是默许了李安生对制造局的大清洗,这个后台硬实的很,也放下心来,还在工人之间广为宣传,提高工人的认知度。
李安生也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他已经递了折子,奏请委任他为制造局总办,兼苏松太道道台,这也让他很是感ji。
要知道,这个官位虽然对他不是很渴求,但是作为李鸿章的外甥,他还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只是他的身份注定,他无法爬到更高的位置。
李鸿章时代已经过去,李氏家族固然还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但是新的世家大族正在通过联姻形成,他们早晚要靠边站。
通过跟随李安生,更能直接挂靠在两江总督程德全的羽翼下,谁都知道,这位总督大人与李安生是忘年交,也是铁杆盟友。
况且程德全刚到两江,没有什么人脉,正需要自己的班底。
只要张士衡识时务,将来他还能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头。
500万两银子的投入,如同一股强心剂,打入了江南制造局,更有朝廷的认可,制造局上下士气大振,源源不断的有新设备进入,还有洋人技师,带来了新的气象。
李安生也有闲工夫,让张士衡陪着视察江南船坞。
江南船坞上下也得知了新任巡抚大人准备将船坞改为江南造船厂,级别上与江南制造局平等,很是欢欣鼓舞。
过去他们虽然半独立,但还是要受制于制造局,不得不承担高昂的成本,如今他们的掣肘彻底去除,自然是更有干劲。
张士衡作为江南制造局总办,将来要兼苏松太道,仍然对江南造船厂有制衡作用,所以,李安生的这个任命就很有水平,既能让江南造船厂丢掉包袱,自由发展,又能让张士衡在总体上把握大局。
江南船坞是江南制造局最为生机勃勃的一个厂子,刚进入船厂,李安生就感受到了这股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