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四人进入大厅,早有两名小环献上茶来,只见德化瓷杯之中,漂浮着嫩绿的铁观音茶叶,茶香扑鼻。
陆漫向着陈父盈盈裣衽施礼,口中说道:“小女子见过陈伯伯。”
陈父道:“姑娘快请起,远道光临,寒舍诸多简慢,招待不周,既是小儿的朋友,不必见外,就当自己家中一般。”
四人分宾主坐定后,陈修远陪着陆漫坐在下首,陈父又问起了陈修远下山以来的情形,陈修远暗下决心要将江湖之事挡在家门之外,是以仍是简略答了,于江湖之事一概不提。
陈父又考教了陈修远的学问,问起他近来都在读些什么书,偶然问道:“孩儿,你可知《三国》和《水浒》有何区别?”
这两本书陈修远虽是幼年在家之时就曾读过,但却是各自包罗万象,风马牛不相及,此时陈父陡然间相问,却是叫他一时难以对答。
陆漫在一旁听见,见陈修远一时沉思未答,微微一笑,道:“陈伯伯,小女子不才,这两本书却也曾读过,以我拙见,三国虽是三足鼎立,但曹、刘、孙三家各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才能于各路诸侯之中脱颖而出,建立一番基业。而《水浒》中虽有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但庙堂却将他们弃之于四方山野,而不知以国士待之,使他们能各展所长……”又道:“侄女浅见,还请陈伯伯教诲。”
陈父先是一怔,随即“呵呵”大笑,说道:“好、好!姑娘慧心巧思,谈吐不凡,这番话令我闻所未闻,有过人的见地,佩服,佩服!教诲什么的是不敢当了……”叹了口气,又道:“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唉,还是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陈父是个读书人,自古文人、儒生都希望当权者能够爱才好士,一面清高自居、洁身自好,一面却又羡艳孔明高卧隆中却自有刘备慧眼识才、礼敬有加的“三顾茅庐”。陆漫善解人意,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不由得他不欢喜、赞叹。
陈修远见父亲当面赞誉陆漫,心中也感欢喜,心想:我虽也曾提起过俞大将军被朝廷所埋没,但却不能像漫妹这般将道理说的如此清晰透彻,看来她的才学也是远胜于我……再听父亲提起孟子,又想:大哥当日在林中可谓威武不能屈,俞大将军虽是遭诬告而被罢官,尚能作丈夫歌,是可谓贫贱不能移了,而张大侠视金银如粪土,想来也可称的上一句富贵不能淫,此三人皆可谓之大丈夫。
这时陈父忽然站起,向着陈夫人道:“夫人,我去吩咐他们准备些饭菜,劳你相陪着贵客一同用些便饭。”说着便先行出了花厅,陈修远和陆漫赶忙站起相送。
不多时便有两名小环往花厅中一张黄梨花木圆桌之上布上了杯筷,又在正中摆上了一个红泥炭炉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而在炭炉火锅周围,又陆续摆上了一圈大小不一的盘子,七个盘中分别装着芹菜、蒜、葱、芜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着: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最后再以托盘端上了若干小蝶,碟中装着盐、酱、醋、蜂蜜、花椒、鱼露等调料之物……不一而足。
这时陈夫人才携着陈修远和陆漫的手,领着他二人一同入座。二人往锅中一看,只见汤汁乳白,鲜醇崃浓,原来这汤底却是水蛇羹,陈夫人再从一个小盘之中抓了一把早已洗净、晾干的白菊花瓣投入锅中,口中说道:“这是寒菊,是我去年冬天在家中老宅亲手所植……”说着一面又往锅中放入些许调料、食物,一面又向着一名小环道:“端上来罢。”
陈修远知道母亲时刻都不愿让自己离开她的眼底,这才有意将这火锅从厨下搬到了这花厅中烹调。不久另一名小环便捧着一只托盘进来,盘中放着两只青花瓷碗,原来却是一碗参汤、一碗燕窝,分别摆在了陈修远和陆漫的面前,陆漫见那燕窝热气腾腾的喷发着甜香,上面飘着些干玫瑰花瓣,散发着微微清香。陈夫人亲手从桌上拿起一把匙羹,递到陆漫手中,说道:“姑娘,快请趁热喝了吧,凉了就不好了……”陆漫忙谢过接了,以匙羹往口中喂了一小口,当真又甜又香,吃在嘴里说不出的受用。
陈修远却是一仰脖子,咕嘟嘟的就把那一小碗参汤喝了个干净。
不一会儿陈夫人调味已毕,又用长筷、勺子往他二人面前的碗中夹菜、舀汤,二人赶忙站起,陈夫人却笑容可掬的道:“坐、坐,别见外。”陆漫见她和蔼可亲,谢过了这才坐下,陈修远却道:“妈,你也吃啊。”陈夫人笑道:“你们快吃,我和你爹爹都已经吃过了。”说着不住的往二人碗中添菜、劝食。陈父想是碍于陆漫是个年轻女子,并不再出来入席。
一时间三人便已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但陆漫这时却默默无言,想到自己幼年便即离家随着师父上了峨眉山,先师亡故之后,自己又身为峨嵋派掌门人,照看、督促门下一众弟子,已是许久不曾享过这般的天伦之乐了,眼见陈夫人如慈母一般和善可亲,不自禁一低头一滴泪水落在碗中。
陈夫人见了轻抚她的手臂、后背,柔声安慰了几句,又向着陈修远道:“孩儿,你这件长衫我怎么没见过?”原来陈修远虽是幼年便离家上南少林寺学艺,但他以俗家弟子在寺中读书、习武,并不着僧衣,一应衣物被褥仍是由陈夫人亲手缝制送上山去,这时于母亲旧日衣物之外穿着陆漫新送的长袍,母亲又对自己极是心细,几尽无微不至,自是察觉这新袍不是出自她手,此时面上一红,答到:“这……这是一位好朋友送的……”
陈夫人一愕,再见陆漫低下头,双颊通红,便即明白这新袍定是这位陆姑娘所送,又道:“孩儿,你吃饱了么?这里不用你了,我们女娘们有几句话说,你去陪陪你爹爹罢,他虽是面上不说,我却知道他心中当真想你的紧……”随后又补上了一句:“可不许饮酒,这水蛇羹食过了之后忌酒。”
陈修远答应了,站起搂着母亲的肩头,低下头附在她耳边低声道:“妈,你这次出来可从家中带了什么好东西没有?”陈夫人道:“做什么?”陈修远面上一红,低声道:“这位陆……陆姑娘……待我再好也没有了,请你挑件礼物送了她罢。”他只字不提陆漫曾相救过他性命,以免令母亲徒增担忧。陈夫人微微一笑,在他耳边道:“我知道了,你放心罢。”说者便将他轻轻向着厅外一推,让他去与丈夫父子相聚。
陈修远见母亲与陆漫竟是相处融洽,谈谈说说颇为亲热,心中大乐,和陆漫招呼了一声,便出了花厅向着内堂而去。
陆漫向着陈父盈盈裣衽施礼,口中说道:“小女子见过陈伯伯。”
陈父道:“姑娘快请起,远道光临,寒舍诸多简慢,招待不周,既是小儿的朋友,不必见外,就当自己家中一般。”
四人分宾主坐定后,陈修远陪着陆漫坐在下首,陈父又问起了陈修远下山以来的情形,陈修远暗下决心要将江湖之事挡在家门之外,是以仍是简略答了,于江湖之事一概不提。
陈父又考教了陈修远的学问,问起他近来都在读些什么书,偶然问道:“孩儿,你可知《三国》和《水浒》有何区别?”
这两本书陈修远虽是幼年在家之时就曾读过,但却是各自包罗万象,风马牛不相及,此时陈父陡然间相问,却是叫他一时难以对答。
陆漫在一旁听见,见陈修远一时沉思未答,微微一笑,道:“陈伯伯,小女子不才,这两本书却也曾读过,以我拙见,三国虽是三足鼎立,但曹、刘、孙三家各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才能于各路诸侯之中脱颖而出,建立一番基业。而《水浒》中虽有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但庙堂却将他们弃之于四方山野,而不知以国士待之,使他们能各展所长……”又道:“侄女浅见,还请陈伯伯教诲。”
陈父先是一怔,随即“呵呵”大笑,说道:“好、好!姑娘慧心巧思,谈吐不凡,这番话令我闻所未闻,有过人的见地,佩服,佩服!教诲什么的是不敢当了……”叹了口气,又道:“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唉,还是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陈父是个读书人,自古文人、儒生都希望当权者能够爱才好士,一面清高自居、洁身自好,一面却又羡艳孔明高卧隆中却自有刘备慧眼识才、礼敬有加的“三顾茅庐”。陆漫善解人意,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不由得他不欢喜、赞叹。
陈修远见父亲当面赞誉陆漫,心中也感欢喜,心想:我虽也曾提起过俞大将军被朝廷所埋没,但却不能像漫妹这般将道理说的如此清晰透彻,看来她的才学也是远胜于我……再听父亲提起孟子,又想:大哥当日在林中可谓威武不能屈,俞大将军虽是遭诬告而被罢官,尚能作丈夫歌,是可谓贫贱不能移了,而张大侠视金银如粪土,想来也可称的上一句富贵不能淫,此三人皆可谓之大丈夫。
这时陈父忽然站起,向着陈夫人道:“夫人,我去吩咐他们准备些饭菜,劳你相陪着贵客一同用些便饭。”说着便先行出了花厅,陈修远和陆漫赶忙站起相送。
不多时便有两名小环往花厅中一张黄梨花木圆桌之上布上了杯筷,又在正中摆上了一个红泥炭炉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而在炭炉火锅周围,又陆续摆上了一圈大小不一的盘子,七个盘中分别装着芹菜、蒜、葱、芜菜、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着: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最后再以托盘端上了若干小蝶,碟中装着盐、酱、醋、蜂蜜、花椒、鱼露等调料之物……不一而足。
这时陈夫人才携着陈修远和陆漫的手,领着他二人一同入座。二人往锅中一看,只见汤汁乳白,鲜醇崃浓,原来这汤底却是水蛇羹,陈夫人再从一个小盘之中抓了一把早已洗净、晾干的白菊花瓣投入锅中,口中说道:“这是寒菊,是我去年冬天在家中老宅亲手所植……”说着一面又往锅中放入些许调料、食物,一面又向着一名小环道:“端上来罢。”
陈修远知道母亲时刻都不愿让自己离开她的眼底,这才有意将这火锅从厨下搬到了这花厅中烹调。不久另一名小环便捧着一只托盘进来,盘中放着两只青花瓷碗,原来却是一碗参汤、一碗燕窝,分别摆在了陈修远和陆漫的面前,陆漫见那燕窝热气腾腾的喷发着甜香,上面飘着些干玫瑰花瓣,散发着微微清香。陈夫人亲手从桌上拿起一把匙羹,递到陆漫手中,说道:“姑娘,快请趁热喝了吧,凉了就不好了……”陆漫忙谢过接了,以匙羹往口中喂了一小口,当真又甜又香,吃在嘴里说不出的受用。
陈修远却是一仰脖子,咕嘟嘟的就把那一小碗参汤喝了个干净。
不一会儿陈夫人调味已毕,又用长筷、勺子往他二人面前的碗中夹菜、舀汤,二人赶忙站起,陈夫人却笑容可掬的道:“坐、坐,别见外。”陆漫见她和蔼可亲,谢过了这才坐下,陈修远却道:“妈,你也吃啊。”陈夫人笑道:“你们快吃,我和你爹爹都已经吃过了。”说着不住的往二人碗中添菜、劝食。陈父想是碍于陆漫是个年轻女子,并不再出来入席。
一时间三人便已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但陆漫这时却默默无言,想到自己幼年便即离家随着师父上了峨眉山,先师亡故之后,自己又身为峨嵋派掌门人,照看、督促门下一众弟子,已是许久不曾享过这般的天伦之乐了,眼见陈夫人如慈母一般和善可亲,不自禁一低头一滴泪水落在碗中。
陈夫人见了轻抚她的手臂、后背,柔声安慰了几句,又向着陈修远道:“孩儿,你这件长衫我怎么没见过?”原来陈修远虽是幼年便离家上南少林寺学艺,但他以俗家弟子在寺中读书、习武,并不着僧衣,一应衣物被褥仍是由陈夫人亲手缝制送上山去,这时于母亲旧日衣物之外穿着陆漫新送的长袍,母亲又对自己极是心细,几尽无微不至,自是察觉这新袍不是出自她手,此时面上一红,答到:“这……这是一位好朋友送的……”
陈夫人一愕,再见陆漫低下头,双颊通红,便即明白这新袍定是这位陆姑娘所送,又道:“孩儿,你吃饱了么?这里不用你了,我们女娘们有几句话说,你去陪陪你爹爹罢,他虽是面上不说,我却知道他心中当真想你的紧……”随后又补上了一句:“可不许饮酒,这水蛇羹食过了之后忌酒。”
陈修远答应了,站起搂着母亲的肩头,低下头附在她耳边低声道:“妈,你这次出来可从家中带了什么好东西没有?”陈夫人道:“做什么?”陈修远面上一红,低声道:“这位陆……陆姑娘……待我再好也没有了,请你挑件礼物送了她罢。”他只字不提陆漫曾相救过他性命,以免令母亲徒增担忧。陈夫人微微一笑,在他耳边道:“我知道了,你放心罢。”说者便将他轻轻向着厅外一推,让他去与丈夫父子相聚。
陈修远见母亲与陆漫竟是相处融洽,谈谈说说颇为亲热,心中大乐,和陆漫招呼了一声,便出了花厅向着内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