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修行?”

    “餐风饮露,得道成仙?”

    “点石成金,御剑飞行?”

    “no,no,no。”

    陆青山:“?????”

    “欲知何为修行,需知修行从何处而始。”

    “翻阅无数古籍得知,最早的修行者便是以艰难苦境磨砺自身的苦行者。”

    “他们以无比的毅力驾驭**凡胎当精神与灵魂达到足够的强度后,便能模糊地感到灵界之存在。”

    “苦行者们便尝试着吸纳灵气,终有医道的苦行者配合以穴位周天,此界人类才有了稳定的修行法门。”

    “之后便逐渐演化成如今万法争鸣的修行界。”

    “所以何为修行?”

    “广义即修炼言行与精神,约束身体与灵魂。”

    “狭义即以特定的方式,用精神沟通灵界,以此获取灵气,改善**与精神的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既已知何为修行?”

    “那如何修行?”

    “如何正确、快速地修行?”

    “这也困扰无数修行者前行的原因。”

    “究其一点,因为无人对灵界有任何了解。”

    “灵界之密,无人能够窥探一二,所有修行中人,用符篆,施道法,御飞剑,皆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归家之途,定需要在灵界投石问路!”

    “目前唯一已知与灵界交融之处,便是人的梦境。”

    “人界与灵界,也许是表里世界,也许是不同纬度的世界,也许两个点的世界。”

    “但有一点,精神或者修行者所说的神念,是联通人界与灵界的桥梁。”

    “梦境中,人类的精神独立于**而存在,便能够徜徉于灵界。”

    “或许精神本就存在于灵界。”

    “**不过是精神的囚笼。”

    “可既如此,灵界的精神为何要去往人界,宿在**中?”

    “而人不过是恰好满足了精神的载体需求,而被选中的个体?所以人才有了智慧?”

    “那精神为何不告知自己灵界的存在?”

    “本身没有记忆还是被掩盖了记忆?”

    “人所察觉到的自己,只是精神让**察觉到的自己?”

    “脑中的所思所想,不过是精神让你如此所思所想?”

    “修行至深,是否能打破壁垒?”

    “是否真有飞升者?”

    “若有,他们飞升去了何处?”

    “是否真有地狱阎罗?”

    “若无,人死后精神归于何处?”

    “无限的悖论、猜测让人疯狂,也许这正是灵界最大的秘密,也是回家的秘密。”

    不以古言而写,却比古言更加难懂,难懂的不是字本身,而是这些字代表的意思。

    于陆青山而言,虽然不懂,但每一个问句都有让人着魔的魅力,细细思考之余,不禁有些头晕目眩,愈发觉得游哥儿之深不可测。

    稳住思绪,继续向下看去。

    “一、功法篇。”

    “凡修行,灵海聚气之法亦是周天运行之法,统称功法。”

    “功法之效,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非经年难以见成效。”

    “是以,天下功法,纵有千万般变化,唯坚持二字不变。”

    “功法之变化,异在神念贯穿之顺序,决于穴位熟悉之程度。”

    “神念始于何处?归于何处?即功法周天之途。”

    “穴位精妙,数些大穴,都是周天必经之处。”

    “然即便道、佛二宗也无法尽知所有穴位与其功用。”

    “道宗《天心道》,共穴位七十有二。”

    “佛宗《如来经》,共穴位六十有八。”

    “我《中华道》,共穴位八十有一。”

    “然所纳穴位也非以多为准,过多则费时,过少则费力。”

    “周天所有穴位必在正经大脉之上,否则不满周圆之象,灵气搬运便无法顺畅。”

    “天下功法,变化之间,或前或后,或紧或慢,而周天之途只有一条。”

    “《中华道》则有两条。”

    “分为前周天,后周天。”

    “周天之途一分为二,积聚灵气之速,亦增两倍,其难则增十倍。”

    “人终有寿尽之时,修行与天争命,能有两倍之速,百倍之难亦不足惧,遑论十倍。”

    “十倍难于何处?”

    “一难,神分两股。”

    “二难,行穴需准。”

    “三难,贯气平稳。”

    “四难,周天合一。”

    “初聚灵海时,可前后周天分而行之,亦有聚气之效。”

    “待精神壮大后,再徐徐图之。”

    陆青山看到此处,见游哥儿说得慎重,《中华道》该是难以练成,可为何自己却一日而成灵海,莫非自己真是修行天才?

    带着疑问,陆青山捧起书册,翻到下一页。

    “二、符篆篇”

    “符篆之学,工具之学,亦是修行者最初利用灵气,以影响人界之学。”

    “以灵性材料为载体,书篆字,通灵界,留下神念印记,使用时,以灵气激活,便得各种妙用。”

    “为何各异篆字相组,便能有各种妙用?”

    “或是因造字之始,便暗合天意。”

    “观飞字则感身轻,观火字则觉炎热。”

    “是以篆字相组,神念相通,便能具现篆字之本义。”

    “或能以水淹,或能以火烧,或有其他功用。”

    “除了些许独门符篆外,天下符篆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材料好坏,制符者修为高低,篆字排列之序。”

    “符篆一道,知晓原理,时常练习,终有融会贯通之日。”

    “然毕竟工具小道,虽有妙用万千,然则即无法提升修为,又不长于战斗,学些实用符篆即可,无需强求。”

    “三、道法篇”

    “与符篆以材料为体不同,道法以自身为载体,运转灵气,沟通灵界。”

    “威力十倍百倍于符篆。”

    “符篆以篆字具现妙用,道法则用诀法以具现威能。”

    “人体之灵巧,莫过于双手。”

    “方寸间,穴位、血脉密布,十指连心,便是证明。”

    “是以,天下道法,以手掐诀,几成定式。”

    “虽也有腹诀、心诀,但都不及手诀之效。”

    “口诀亦是如此。”

    “七窍以口为尊,口舌震荡,灵气吞吐,配以手诀,方能施法布道。”

    “诀法繁多且杂,《中华道》的指诀则是脱胎于道宗,名为三十六天罡指诀,共计一千二百九十六种变化。”

    “变化俞多,驱动灵气,具现法术,也更细腻清楚,同时也更难于掌握。”

    “道法之精,难言其深。”

    “牢记诀法之时,亦需时常练习,方能于需用时随心所欲。”

章节目录

问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一狐墨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三章 总纲其二-陆丰三关赛2020秋季,问陆,一本书并收藏问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