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五的太阳升起,又一个竞争激烈的周末拉开了序幕,就像上个周末集体抨击谩骂《独立日》那样,职业影评人再次集体发声,盛赞《肖申克的救赎》,几乎将今年最好的评价都扔到了这部影片的头上,就差没有说它影史第一了。

    与上周的抨击近乎类似,影评人的赞誉放在院线市场上,没有掀起狂热的连锁反应。

    或许是影片的演员阵容缺乏号召力,或许是带着丝宗教意味的片名不讨喜,或许是影片的类型题材不适合,也或许是上周影评人抨击《独立日》而观众却喜欢带来的后遗症,《肖申克的救赎》的市场反响只能用异常平淡来形容。

    周五晚上,往往是周末观影的第一个高峰,院线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帕克早早的就走进了市中心商业广场的一家影院,观察《肖申克的救赎》的一线市场反应。

    七点半以后,进入影院的人数明显增多,帕克通过相当长时间的抽访以及从院线方得到的数据,对所调查的影片渐渐有了初步的印象——情况不是很好。

    非常明显,《独立日》虽然进入到上映的第二个周末,却仍然强势,占据了观影比例的近一半!

    当然,这也在发行方和他们公司的预计之中,此前《独立日》的数据反馈就摆在那里,没有人会傻到认为《肖申克的救赎》能与这部影片在票房市场上比拼。

    影片拼不过《独立日》很正常,为什么观众比例只与一些b级片相当呢?《肖申克的救赎》仅仅是首周上映!

    就在帕克如此想着的时候,一场《肖申克的救赎》放映结束,稀稀疏疏的观众从影厅那边走了过来,他赶紧迎了上去,开始例行的抽访。

    “影片很精彩,也很有感染力,剧情非常的棒……”

    如同白天询问过的一些观众那样,被他拦下的这位男青年对影片赞不绝口,帕克又问道:“你会向周围的人推荐,或者带自己的家人朋友再来观看吗?”

    “不会!”男青年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给了答案,“绝对不会!”

    “为什么?”帕克连忙问道。

    “这部影片太沉重了,压得人心里难受,就算是看悲剧,往往也能从中找到欢乐。”

    男青年紧紧皱着眉头,“但《肖申克的救赎》却非常压抑,我周围的人进影院都是为了娱乐,他们肯定不想感受这种气氛。”

    随后,帕克又问了几名观众,其中有人的观点类似,认为影片很精彩,却不会向他人推荐。

    周五一天的票房、上座率以及观众人数,《独立日》一直领先同期上映的影片,周六一早,王杰就从独立日工作室得到了详实的数据。

    周末票房必然会反弹,虽然力度不是特别大,但《独立日》单日报收1550万美元,在这个周末占据了先手。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刚刚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拿到了512万美元,排在了第二名。

    在王杰看来,只要《肖申克的救赎》单日成绩能够保持下去,首周末票房突破1500万美元乃至2000万美元都有可能,说不准会改变大扑街的命运。

    然而,这部被人冠以史上最佳以及最奇怪的电影,根本无法用正常的电影规律去衡量,就连最大胆的评估机构,也预料不到它那根本不符合正常规律的票房走势。

    按照一般情况,专业口碑爆棚,必然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加上本就不错的观众口碑和正常的周末上映规律,《肖申克的救赎》在周六应该迎来一次小爆发,最起码也能超过周五的票房,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影片的观众口碑和专业评分都在上升,票房却猛然下滑。

    周六当天,《肖申克的救赎》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单日票房骤降到了224万美元。

    这是一个堪称颠覆性的档期,《独立日》被影评人贬低到一文不值,却持续大热大卖,《肖申克的救赎》被抬高到影史很高的那个层面,却乏人问津……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出现,或许观众不会在意,但abc和福克斯电视台一直在爆炒,不引人注目都难,近十天的纷纷扰扰,足以让很迟钝的影迷认清一个事实——影评人吹捧的电影未必适合他们,他们喜欢的电影却不会被影评人欣赏。

    好莱坞的各大公司则认清了另一个事实——影评人与市场之间,顶多只有五美分的关系。

    也就是在这个周末,派拉蒙和环球影业联合投资的《燃眉追击》以及新线影业的《神探飞机头》的试映会全都没有邀请影评人参加,这个吸血鬼行业的利益,明显受到了触动。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独立日》开启海外之旅,率先登陆英国、法国、新西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影片的反应就像是北美的翻版,引发观众购票观看热潮的同时,被无数国外的影评人疯狂吐槽抨击。

    “《独立日》是一个多部外星人入侵影片的混合物,而且主题还反映了美国的侵略主义!”——法国《费加罗报》。

    “《独立日》反映的是导演威廉罗斯柴尔德大美利坚主义的妄想和野心!”——西班牙《马卡报》。

    “影片中美国总统在战前的演讲,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哗众取宠的对白!”——bbc。

    “威廉罗斯柴尔德疯了,妄想用科幻大片强奸全世界,居然想要所有国家的国庆日都改成7月4号!”——英国《泰晤士报》。

    这一部影片,这短短的一个周末,王杰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年间的总和,全世界的影评人都掀起了批判他的狂潮。

    抨击王杰变成了影评界的政治正确,哪怕有些想为他辩驳几句的影评人,也不得不变得小心谨慎。

    王杰并没有因此而沉默,反而继续为宣传炒作造势,在接受abc独家采访时,如此说道。

    “我不会因影评人射来的明枪暗箭而感到难过,任何人都要接受自由市场的理念,如果人们不想购买我的产品,那么我就不会再制作这个产品,但观众一再表明他们爱看我的作品,即便影评人再不喜欢,我还是会首选考虑观众的需求。”

    似乎怕火不够大,王杰还特意说道:“我尽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兴看到除了影评人之外观众都喜欢这部电影,那就让我们无视那些影评人吧,我拍电影就是为了让观众喜欢。”

    影评人被《独立日》的持续大热气得咬牙切齿,发出最猛烈恶毒的抨击,却无法阻止《独立日》在上映地区掀起《侏罗纪公园》般的观影狂潮。

    特别是在北美,影评人抨击的声音越大,《独立日》上涨的票房数字就越高,而他们对《肖申克的救赎》赞誉越多,影片越乏人问津。

    当新的一个周末票房出炉后,北美影评界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接着就掀起更大的抨击浪潮,但这些在《独立日》的票房数字面前,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独立日》第二个周末的北美票房高达4300万美元,不但秒杀了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影片的首周票房数字,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1亿6000万美元,王杰再收获一项北美影史纪录——最快破1亿5000万美元!

    这个成绩也理所当然的蝉联了北美周票房排行榜冠军的宝座!

    站在最高处向下俯视,二三位的位置上根本看不到新上映影片的影子。

    而被无数影评人追捧的《肖申克的救赎》,因为周末后两天的票房一跌再跌,最终以857万美元排在了第五位。

    就像王杰想过的那样,《独立日》以火爆的成绩,碾压了影评人自认为光鲜亮丽的脸面,让他们对市场影响越来越弱的一面,彻底暴露在了好莱坞和影迷观众的面前。

    《独立日》在海外的第一个周末同样高歌猛进,虽然只是出现在西欧和英语区的海外市场,但周末三天,海外以7528万美元的总成绩报收,足以让联美和福克斯都笑得合不拢嘴。

    又经历连续两天单日票房不超过200万美元的低迷走势之后,院线方接连受到联美、华特迪士尼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多家公司的压力,加之这样的票房也没有任何说服力,任凭索尼哥伦比亚磨破嘴皮乃至ceo亲自上阵,《肖申克的救赎》的院线数还是急剧缩水,从1600家骤然滑落到了900多家。

    紧接着,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缩减了这部影片的宣传营销规模,影片在院线已经彻底没救,现在索尼考虑的不再是能不能盈利,反而是怎么做才能少赔一些。

    王杰只是稍稍关注了一下,就扔到了一边,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肖申克的救赎》必然会像曾经一样,要用十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独立日》的放映进入了第三个周末,虽然2457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成绩,败给了迪斯尼发行的《真实的谎言》的2856万美元,丢掉了票房榜冠军的宝座,却一举冲入了2亿美元大关。

    联美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媒体为这一成绩欢欣鼓舞,恨不得宣扬到全球每个角落,好为陆续登陆海外市场的《独立日》造势,而影评人继续猛烈抨击,认为《独立日》能大卖,只是王杰用最为可耻的手段获得,影片既没有内涵,也有艺术性,有的只是技术性的炫耀和卖弄。

    甚至,罗杰·艾伯特在自己的专栏里断言——威廉和《独立日》是明年金酸莓奖的最大热门!

    芝加哥的工作室里,罗杰·艾伯特在给朋友打电话,电话另一边的人叫做约翰·威尔逊,正是金酸莓奖的创始人。

    “约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醒好莱坞避免电影过度商业化!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独立日》这样的烂片!拜托你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朋友,今年不可能有比《独立日》更烂的影片,也不可能有比威廉罗斯柴尔德王更烂的导演!”

    “罗杰,我保证,我会认真考虑,但这对一个好莱坞超级大亨来说……”

    听到对方稍有顾虑的声音,罗杰·艾伯特换上了语重心长的口气,“这是在挽救威廉的导演生涯,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曾经的超级导演走上歧途……”

    单从语气看,似乎他真的是在为王杰的导演生涯考虑一般。

    挂断电话,罗杰·艾伯特坐在办公桌后面,阴沉的脸色异常难看,他可以装作看不到《独立日》大卖的票房,也可以装作不在乎《独立日》的票房,只从艺术角度去看这部影片,寻求这只是烂片的心理安慰。

    但是,那个年轻的导演,恶狠狠的践踏了他和许多影评人的尊严,尽管首个周末之后,他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少,却能看得出对方和背后的电影公司,分明是在借用他们的抨击为电影炒作!

    践踏了他们的尊严还要利用他们的尊严来获益?这种事有几个人能忍下去?

    何况,王杰的行为还直接触动了影评人行业的利益,不去说其他人,就说他自己,本来会参与《燃眉追击》和《神探飞机头》的试映会,从而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但《独立日》大卖以及王杰抹黑影评人的言论之后,片方取消了对影评人的试映邀请……

    这可是实质性的金钱损失!

    有多少年了?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这种公然与影评界对喷的导演了?

    双眉紧皱,罗杰·艾伯特细细回忆,当年他们抨击乔治·卢卡斯时,对方也只是闷声发财;批判雷德利·斯科特时,英国人一句强硬的话都没有回;还有公认的导演界脾气最臭的詹姆斯·卡梅隆,也没有与影评人真正对着干过……

    从五六十年代起,如果有影评人抨击,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导演都会选择忍下去,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这次,王杰选择站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只要能引爆话题,拉动票房数字,他才不在乎那些影评人的感受呢。

    当然,成为影评人公敌也要有足够强悍的心理素质,否则那些讽刺的评论能让人发狂。

    时间缓缓进入12月底,《独立日》的北美票房刚刚迈过2亿5000万美元,正努力向着3亿美元攀升的时候,影片的海外票房也突破了2亿5000万美元!

    全球票房相加五亿美元,这已经是电影史上最顶尖的票房成绩之一了,进入1995年1月份,哪怕是以前抨击王杰和《独立日》的媒体,都调转风向,开始把各种赞誉的词汇向他头上扔。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电话又打到了主要的几家院线公司,因为《独立日》占用的正是《肖申克的救赎》再次缩减的院线数。

    后者的北美放映规模已经缩减到了212家,单日票房只有10万美元多一点,北美票房累计正在艰难无比的向着1500万美元的方向迈进,而且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海外发行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主流电影市场,拒绝在市场相对较热的12月份发行这部影片。

    周末三天,1897家院线,《独立日》报收1781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2亿8928万美元,即将破三亿!

    而伴随影片票房节节攀升的,是无数人的祝贺,还有更加疯狂的影评人的抨击和谩骂。

    当然,祝贺什么的,王杰都会收下,至于影评人?谁去管他们!

    王杰让旗下的媒体与他们的对喷基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也没有主动去看影评找虐的癖好,自动屏蔽了那些狂吠的声音。

    胜利者有属于自己的矜持和骄傲,哪会跟一群疯狗计较。

    1月下旬,《独立日》登陆北美院线8周多一点的时间之后,《独立日》北美票房正式突破3亿美元!全球票房突破6亿美元!

章节目录

重生于七十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灯下雪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 票房口碑的对比-随身空间重生在七十年代txt下载,重生于七十年代,一本书并收藏重生于七十年代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