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假戏真唱-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翻译
[第033章] 假戏真唱-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翻译-国势-一本书
国势
作者:月影梧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蒙古族的生产力水平低,特别是保留了农奴制等超经济强制手段,剥削程度较汉族要深。也因此,自古以来,蒙古族有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起义组织——独贵龙独贵龙即环形,参加运动者在开会时,大家坐成圈形;通过决议后,签名者也呈圆圈形,使别人不易识破谁是领导者),特别是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太平天国起,该旗接连不断地掀起独贵龙运动,进行反对王公官吏的横征暴敛和官府兵差徭役的斗争。
“果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大家唏嘘不已。
“腾龙社已打探到风声,伊克昭盟杭锦旗河套(今巴彦淖尔盟)地区在旺丹尼玛、查干宝鲁特的领导下,已开始了串联,并在搜集民间枪支武器;乌审旗席尼喇嘛(原名乌勒吉吉尔格勒)以60多个安答(安答意为结拜兄弟或盟友)为核心,在全旗组织了11个独贵龙,反对本旗札萨克察克都尔色楞。^^首发^^席尼等人提出:反对出卖土地牧场;旗内所欠新旧债务,不得以蒙民惟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抵偿;严格整顿旗政,杜绝贪官污吏;每逢荒年饥馑,必须减免税课,不得额外增派;严惩大哈屯(指札萨克福晋娜仁格日勒)等**无忌,勾结贪暴之徒,欺压人民,败坏旗政的妖魔;我看可以在他们身上动脑筋,趁这个机会把这些反动王公一网打尽。”
“可这些王公让我们出兵镇压怎么办呢?”何峰提出了他的疑虑,“从程序上来说,我们有义务平定任何动乱。”
“老何,你倒天真。帮他们平乱?我要趁机下手呢!”
“不,要帮他们平乱!”秦时竹想了一会,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里形成了。\\\\\\“满族八旗要改革,蒙地八旗也要改革。在平乱时。我们不妨答应那些贫民出台减免税收、划分土地、废除农奴制残余的要求,然后把旗地改革也放风出去。”
“这个意见我赞同。出于阶级特性,这些封建王公自然是不会答应这些措施的,这样一来,不仅违反了北疆委员会地命令,而且更容易招致旗民的不满,孤立了他们可以方便我们解决。”
最后。秦时竹似笑非笑地对大家说:“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是和大黑演一出戏给老袁看。”
“演戏嘛,呵呵,没问题。”陆尚荣很得意,“咱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你们还别说,我真有点演戏的天份。哈哈哈!”
“瞧你得意成这样子。”夏海强立马跳出来打击。^^首发^^很快,响起了“乒乒乓乓”地声音,然后是秦时竹等人面带怒容,甩门而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这一幕,很快传到了赵秉钧地耳朵里,他急急忙忙地找老袁去汇报:“报告大总统一个好消息,陆尚荣据说和秦时竹等人好好闹了一场!”
袁世凯一听来了兴趣。问,“怎么回事?”
“前两天,秦时竹借巡视北疆名义,到各地视察,顺便给北疆各部队授旗、授衔,据说围绕着内蒙事务,和陆尚荣吵了起来。具体内容。由于他们开会很隐秘。目前倒也没有打听到。”一看袁世凯有些失望的神情,赵秉钧赶紧补充。“不过卑职会继续努力的。”
“我知道了。”袁世凯不冷不热地来了这么一句,“难道是秦时竹年轻气盛,御下无术?”
“大总统,不管怎么说,他们吵架,对我们总是有利的。****”
“可这两人为什么要吵架呢?据说都是拜把子兄弟,十多年的交情,现在又穿一条裤子,说翻脸就翻脸?”
“听说这段时间陆尚荣对秦时竹多有不满。”赵秉钧不慌不忙地分析到,“由于陆尚荣出兵京城,各地报社拍马屁、歌功颂德之人不少,声势很旺,秦时竹大概难以容人,自古都说功高震主嘛。”
“就这么简单?”袁世凯不相信如此简单的理由,“我倒是觉得陆尚荣的所作所为像是出自秦时竹地授意。”
“大总统,依我看,陆尚荣和秦时竹表面上看亲密无间,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赵秉钧开始娓娓道来,“起事前,陆、秦同为奉天巡防营一路统领,官职相当,地位相同,秦时竹因为善于逢迎,稍占优势而已,陆和秦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决没有甘心听命的必要;起事时,陆尚荣出了大力,我问过赵次帅(赵尔巽)当日攻打谘议局大楼其实是陆尚荣的部队,陆、秦两人虽有合谋,但同时主谋,陆出力甚至还更多一些,只是因为秦时竹手段狡猾,又与谘议局吴景濂、袁金铠等过往甚密,才占了东北大都督这个称号,按理说陆是不应该心服的,此其二也;东三省全部落于秦党之手时,吉林都督被周羽拿去,黑龙江都督被吴俊升拿去,陆尚荣虽然出了大力,却被发配到山海关镇守,什么像样的官职也没有捞到,他心中有气,也属正常,此其三也;可以说,亏得陆尚荣守住山海关,秦时竹才能顺利接收关外政权,但秦时竹在论功行赏时,吉林、黑龙江都督没有给陆尚荣做,甚至连后来地山西都督都让蓝天蔚做了,蓝天蔚还是陆尚荣率部队救出来的,秦之用人,犹如积薪,后来者常居上,听说也有人为陆尚荣抱不平,外人尚且如此,何况本人乎,此其四也;后来,秦时竹总算安排陆尚荣做了内蒙古都督,但又偏偏设立了绥远镇守使、察哈尔镇守使两个职位分陆尚荣之权,那绥远镇守使是禹子谟之婿、葛洪义的连襟,那察哈尔镇守使夏海强是周羽的大舅子,和秦时竹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说好听点是帮助陆尚荣。^^说难听点就是牵制、监视陆尚荣,更有甚者,秦时竹居然还派出柳大年到内蒙古担任民政长。公然架空陆尚荣,此其五也;最后。近日我们和秦时竹交易军火,其实有大一部分是陆尚荣和我们交战所得,由于内蒙贫瘠,难以养兵,陆尚荣要求秦时竹不仅要答应每年给其拨款,其余卖军火所得,也要全部给予陆部。^^首发^^但秦时竹却坚持要统一调配,分给其余两处,陆尚荣安得不恼?为了争权夺利,陆尚荣将自己的大舅子任命为山海关守备旅旅长,并提升了一大帮亲信,虽然秦时竹没有明说。但看得出来对陆尚荣很不满,私下里在发牢骚说陆尚荣眼中没有他这个巡阅使……”
“那陆尚荣进兵到底是何用意?”
“我意以为,陆尚荣终究是一介武夫,对何者为正统看得还是挺重,上次进军,对大总统还是效忠地,我看不妨施以恩情,为大总统所用。”赵秉钧笑着说。“这样,秦时竹少一羽翼,大总统多一得力干将,再不济也能让他们互相猜疑。”
“你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袁世凯陷入了沉思,“倘若真是如此,我看倒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拆散秦、陆联盟。=首发=”
“大总统英明!”赵秉钧赶紧跟上,“秦时竹虽然号称北疆巡阅使。但本人其实是个政客。并不会打仗,如果能成功地将陆尚荣拉到我们这边。等于砍去了他地一只手,将来对付起他来,可就容易多了。”
“这事你继续给我盯着点。”袁世凯转念一想,“智庵呐,下个月你去试探试探,咱们绕过秦时竹,直接问陆尚荣买武器,看他怎么处理?”
“是,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
3月底,袁世凯正式签署命令任命各部总长,同时任命黄兴为参谋总长并统辖两江军队,黄兴拒不接受这个任命,袁世凯转而提名徐绍桢继任,又遭到南京部分驻军地反对,参谋总长一职就这么挂了起来,直到半个月后由黎元洪领任。
唐内阁通过后,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次日,临时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前往北京,南京政府的使命就此结束,但南北双方地争执并没有减少。^^首发^^为了保证责任内阁制的实行和议员正常行使民主权力,孙中山在卸任前提议由王芝祥率领南军1万人护送国务员、议员北上,然后留驻北京,美其名曰防止再度兵变骚扰北京政府的正常秩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袁世凯当即表示拒绝,并假惺惺地表示,“王之为人,吾极赏识,使之督直甚好,若是带兵北上,则颇多危险。”冯国璋、段祺瑞等一干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北方军人万难忍受,倘有意外,本将校不负责任。”但南京方面仍然坚持派兵北上,只是表示在具体人数上可减至两千人。袁世凯见此,别有用心地提出将临时政府移设南苑,令赵秉钧等人负责在南苑兴建兵房,梁士诒等监督铺设铁道,故意借此虚张声势,挑动反对情绪。^^首发^^北京市政维持会、总议董会则宣称:“南军倘若北来,则北京各处即一律罢市。”
黎元洪也发表通电,攻击派兵护送阁员是“藏心猜忌,足以亡国”,要求唐绍仪与南方阁员迅速北上。关键时刻,内蒙古都督、北疆国防委员会主任陆尚荣发表宣言:“……北方现今秩序巩固、人心安定,若派兵北上,是糜烂大局之举,……派兵护送阁员进京,为自古闻所未闻之事……军令、政令自当统一,若五天后事犹延迟,请大总统派员先行护理……”并对记者表示,“本督前些时日前往京城平定兵变,亦不敢在驻兵处擅自做主,阁员进京如若派兵护送,是以敌国待遇对待我等,或是对我等担当护卫之手段不予信任,北方将士对革命累有大功,如此处置,真是令人心寒……”陆尚荣毫不客气地指出,“南方各军,也有军纪败坏之辈,如苏州兵变(他指的是3月末江苏民军自安徽寿州调回苏州时,因不满减少军饷,当夜哗变,焚掠商店、钱庄、当铺等,损失在100万以上,28日午后,江苏都督庄蕴宽派兵镇压),以此调军队进京,岂非贻笑大方?”
袁世凯见状大喜,连连夸赵秉钧,对陆尚荣联络不错,工作卓有成效,在中间人地牵线搭桥下,双方达成秘密协议,陆尚荣将本部多余之5000杆步枪,180万发子弹,6000余枚山炮炮弹上交与陆军部,陆军部以“抚慰”名义下拨专款100万元。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虽然有所怀疑,但毕竟是真枪实弹地交货而且价格比从秦时竹那里弄要低,也就没有阻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貌似站在不偏不倚地立场,说陆尚荣等人平息兵变有功,倘若真要派兵护卫首都治安,该部也应该首选,“何必舍近求远?”
4月9日,南方再次退让,唐绍仪电告袁世凯:南京已取消派兵护送阁员之行动,并解释说,他在南方专注于处理善后事宜和邀集阁员北上,绝非有意“逗留”。其实,自从唐绍仪加入国民党后,他与袁世凯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不错,唐绍仪确实是北洋地老人,袁世凯的心腹,但他毕竟是留美学生出身,接受了共和民主的新思想,加入国民党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并不违背他的本性。袁世凯想让他做一个俯首帖耳的奴才,那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唐绍仪地理想是做一个有实权的总理,他可以倾向于袁世凯的意见,可以尊重袁世凯的决策,但绝非没有自己的主张。兵变事件,他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手段和阴谋,对于袁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对于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地做法渐渐感到不满。因此,南方要求派兵护送,他并没有反感,反而觉得能增强自己的地位。袁世凯和赵秉钧的应付,特别是黎元洪和陆尚荣的表态,让他大吃一惊,为避免南北决裂,他只好忍了下来。
~~~~~~~~
爬書網
“果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大家唏嘘不已。
“腾龙社已打探到风声,伊克昭盟杭锦旗河套(今巴彦淖尔盟)地区在旺丹尼玛、查干宝鲁特的领导下,已开始了串联,并在搜集民间枪支武器;乌审旗席尼喇嘛(原名乌勒吉吉尔格勒)以60多个安答(安答意为结拜兄弟或盟友)为核心,在全旗组织了11个独贵龙,反对本旗札萨克察克都尔色楞。^^首发^^席尼等人提出:反对出卖土地牧场;旗内所欠新旧债务,不得以蒙民惟一赖以生存的土地来抵偿;严格整顿旗政,杜绝贪官污吏;每逢荒年饥馑,必须减免税课,不得额外增派;严惩大哈屯(指札萨克福晋娜仁格日勒)等**无忌,勾结贪暴之徒,欺压人民,败坏旗政的妖魔;我看可以在他们身上动脑筋,趁这个机会把这些反动王公一网打尽。”
“可这些王公让我们出兵镇压怎么办呢?”何峰提出了他的疑虑,“从程序上来说,我们有义务平定任何动乱。”
“老何,你倒天真。帮他们平乱?我要趁机下手呢!”
“不,要帮他们平乱!”秦时竹想了一会,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里形成了。\\\\\\“满族八旗要改革,蒙地八旗也要改革。在平乱时。我们不妨答应那些贫民出台减免税收、划分土地、废除农奴制残余的要求,然后把旗地改革也放风出去。”
“这个意见我赞同。出于阶级特性,这些封建王公自然是不会答应这些措施的,这样一来,不仅违反了北疆委员会地命令,而且更容易招致旗民的不满,孤立了他们可以方便我们解决。”
最后。秦时竹似笑非笑地对大家说:“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是和大黑演一出戏给老袁看。”
“演戏嘛,呵呵,没问题。”陆尚荣很得意,“咱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你们还别说,我真有点演戏的天份。哈哈哈!”
“瞧你得意成这样子。”夏海强立马跳出来打击。^^首发^^很快,响起了“乒乒乓乓”地声音,然后是秦时竹等人面带怒容,甩门而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这一幕,很快传到了赵秉钧地耳朵里,他急急忙忙地找老袁去汇报:“报告大总统一个好消息,陆尚荣据说和秦时竹等人好好闹了一场!”
袁世凯一听来了兴趣。问,“怎么回事?”
“前两天,秦时竹借巡视北疆名义,到各地视察,顺便给北疆各部队授旗、授衔,据说围绕着内蒙事务,和陆尚荣吵了起来。具体内容。由于他们开会很隐秘。目前倒也没有打听到。”一看袁世凯有些失望的神情,赵秉钧赶紧补充。“不过卑职会继续努力的。”
“我知道了。”袁世凯不冷不热地来了这么一句,“难道是秦时竹年轻气盛,御下无术?”
“大总统,不管怎么说,他们吵架,对我们总是有利的。****”
“可这两人为什么要吵架呢?据说都是拜把子兄弟,十多年的交情,现在又穿一条裤子,说翻脸就翻脸?”
“听说这段时间陆尚荣对秦时竹多有不满。”赵秉钧不慌不忙地分析到,“由于陆尚荣出兵京城,各地报社拍马屁、歌功颂德之人不少,声势很旺,秦时竹大概难以容人,自古都说功高震主嘛。”
“就这么简单?”袁世凯不相信如此简单的理由,“我倒是觉得陆尚荣的所作所为像是出自秦时竹地授意。”
“大总统,依我看,陆尚荣和秦时竹表面上看亲密无间,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赵秉钧开始娓娓道来,“起事前,陆、秦同为奉天巡防营一路统领,官职相当,地位相同,秦时竹因为善于逢迎,稍占优势而已,陆和秦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决没有甘心听命的必要;起事时,陆尚荣出了大力,我问过赵次帅(赵尔巽)当日攻打谘议局大楼其实是陆尚荣的部队,陆、秦两人虽有合谋,但同时主谋,陆出力甚至还更多一些,只是因为秦时竹手段狡猾,又与谘议局吴景濂、袁金铠等过往甚密,才占了东北大都督这个称号,按理说陆是不应该心服的,此其二也;东三省全部落于秦党之手时,吉林都督被周羽拿去,黑龙江都督被吴俊升拿去,陆尚荣虽然出了大力,却被发配到山海关镇守,什么像样的官职也没有捞到,他心中有气,也属正常,此其三也;可以说,亏得陆尚荣守住山海关,秦时竹才能顺利接收关外政权,但秦时竹在论功行赏时,吉林、黑龙江都督没有给陆尚荣做,甚至连后来地山西都督都让蓝天蔚做了,蓝天蔚还是陆尚荣率部队救出来的,秦之用人,犹如积薪,后来者常居上,听说也有人为陆尚荣抱不平,外人尚且如此,何况本人乎,此其四也;后来,秦时竹总算安排陆尚荣做了内蒙古都督,但又偏偏设立了绥远镇守使、察哈尔镇守使两个职位分陆尚荣之权,那绥远镇守使是禹子谟之婿、葛洪义的连襟,那察哈尔镇守使夏海强是周羽的大舅子,和秦时竹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说好听点是帮助陆尚荣。^^说难听点就是牵制、监视陆尚荣,更有甚者,秦时竹居然还派出柳大年到内蒙古担任民政长。公然架空陆尚荣,此其五也;最后。近日我们和秦时竹交易军火,其实有大一部分是陆尚荣和我们交战所得,由于内蒙贫瘠,难以养兵,陆尚荣要求秦时竹不仅要答应每年给其拨款,其余卖军火所得,也要全部给予陆部。^^首发^^但秦时竹却坚持要统一调配,分给其余两处,陆尚荣安得不恼?为了争权夺利,陆尚荣将自己的大舅子任命为山海关守备旅旅长,并提升了一大帮亲信,虽然秦时竹没有明说。但看得出来对陆尚荣很不满,私下里在发牢骚说陆尚荣眼中没有他这个巡阅使……”
“那陆尚荣进兵到底是何用意?”
“我意以为,陆尚荣终究是一介武夫,对何者为正统看得还是挺重,上次进军,对大总统还是效忠地,我看不妨施以恩情,为大总统所用。”赵秉钧笑着说。“这样,秦时竹少一羽翼,大总统多一得力干将,再不济也能让他们互相猜疑。”
“你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袁世凯陷入了沉思,“倘若真是如此,我看倒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拆散秦、陆联盟。=首发=”
“大总统英明!”赵秉钧赶紧跟上,“秦时竹虽然号称北疆巡阅使。但本人其实是个政客。并不会打仗,如果能成功地将陆尚荣拉到我们这边。等于砍去了他地一只手,将来对付起他来,可就容易多了。”
“这事你继续给我盯着点。”袁世凯转念一想,“智庵呐,下个月你去试探试探,咱们绕过秦时竹,直接问陆尚荣买武器,看他怎么处理?”
“是,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
3月底,袁世凯正式签署命令任命各部总长,同时任命黄兴为参谋总长并统辖两江军队,黄兴拒不接受这个任命,袁世凯转而提名徐绍桢继任,又遭到南京部分驻军地反对,参谋总长一职就这么挂了起来,直到半个月后由黎元洪领任。
唐内阁通过后,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次日,临时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前往北京,南京政府的使命就此结束,但南北双方地争执并没有减少。^^首发^^为了保证责任内阁制的实行和议员正常行使民主权力,孙中山在卸任前提议由王芝祥率领南军1万人护送国务员、议员北上,然后留驻北京,美其名曰防止再度兵变骚扰北京政府的正常秩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袁世凯当即表示拒绝,并假惺惺地表示,“王之为人,吾极赏识,使之督直甚好,若是带兵北上,则颇多危险。”冯国璋、段祺瑞等一干北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北方军人万难忍受,倘有意外,本将校不负责任。”但南京方面仍然坚持派兵北上,只是表示在具体人数上可减至两千人。袁世凯见此,别有用心地提出将临时政府移设南苑,令赵秉钧等人负责在南苑兴建兵房,梁士诒等监督铺设铁道,故意借此虚张声势,挑动反对情绪。^^首发^^北京市政维持会、总议董会则宣称:“南军倘若北来,则北京各处即一律罢市。”
黎元洪也发表通电,攻击派兵护送阁员是“藏心猜忌,足以亡国”,要求唐绍仪与南方阁员迅速北上。关键时刻,内蒙古都督、北疆国防委员会主任陆尚荣发表宣言:“……北方现今秩序巩固、人心安定,若派兵北上,是糜烂大局之举,……派兵护送阁员进京,为自古闻所未闻之事……军令、政令自当统一,若五天后事犹延迟,请大总统派员先行护理……”并对记者表示,“本督前些时日前往京城平定兵变,亦不敢在驻兵处擅自做主,阁员进京如若派兵护送,是以敌国待遇对待我等,或是对我等担当护卫之手段不予信任,北方将士对革命累有大功,如此处置,真是令人心寒……”陆尚荣毫不客气地指出,“南方各军,也有军纪败坏之辈,如苏州兵变(他指的是3月末江苏民军自安徽寿州调回苏州时,因不满减少军饷,当夜哗变,焚掠商店、钱庄、当铺等,损失在100万以上,28日午后,江苏都督庄蕴宽派兵镇压),以此调军队进京,岂非贻笑大方?”
袁世凯见状大喜,连连夸赵秉钧,对陆尚荣联络不错,工作卓有成效,在中间人地牵线搭桥下,双方达成秘密协议,陆尚荣将本部多余之5000杆步枪,180万发子弹,6000余枚山炮炮弹上交与陆军部,陆军部以“抚慰”名义下拨专款100万元。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虽然有所怀疑,但毕竟是真枪实弹地交货而且价格比从秦时竹那里弄要低,也就没有阻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貌似站在不偏不倚地立场,说陆尚荣等人平息兵变有功,倘若真要派兵护卫首都治安,该部也应该首选,“何必舍近求远?”
4月9日,南方再次退让,唐绍仪电告袁世凯:南京已取消派兵护送阁员之行动,并解释说,他在南方专注于处理善后事宜和邀集阁员北上,绝非有意“逗留”。其实,自从唐绍仪加入国民党后,他与袁世凯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不错,唐绍仪确实是北洋地老人,袁世凯的心腹,但他毕竟是留美学生出身,接受了共和民主的新思想,加入国民党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并不违背他的本性。袁世凯想让他做一个俯首帖耳的奴才,那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唐绍仪地理想是做一个有实权的总理,他可以倾向于袁世凯的意见,可以尊重袁世凯的决策,但绝非没有自己的主张。兵变事件,他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袁世凯的手段和阴谋,对于袁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对于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地做法渐渐感到不满。因此,南方要求派兵护送,他并没有反感,反而觉得能增强自己的地位。袁世凯和赵秉钧的应付,特别是黎元洪和陆尚荣的表态,让他大吃一惊,为避免南北决裂,他只好忍了下来。
~~~~~~~~
爬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