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我以前在海宁收的弟子中有个名叫徐文强的,数学天赋很好,我到上海来教书,他后来也跟过来,这你是知道的。
前段时间,我跟他合作,分析一下历年布匹生意的数据和洋布生意的数据,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洋布的进口不断增加,但是在上海零售的速度却在缓慢下降。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导致洋布的库存越来越高,销售速度却会越来越慢,最终整个生意就会崩溃,导致很多商家的资金链断裂,形成倒闭潮什么的。
我跟文强发现这一趋势,才明白数月前大贵兄竭力清理库存,甚至不惜将苏州产业一并出让,就是因为提前判断出这个趋势,当时还对赵兄的数学能力的精深和行事的果断赞不绝口呢。
我们觉得自己多少猜中了赵兄的心思,难道不是吗?”李心兰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大贵一时缄默起来,这信息量好大啊,都不知道怎么反应才好。
李心兰以前在浙江海宁当过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专门教授数学,后来他到上海工作,便有好几名学生一起跟着到东方学院来,其中就有这位名叫徐文强的。
只是,赵大贵跟这位年轻学者接触并不多,主要是这徐文强长得太帅,简直比赵大贵见过的任何明星都要帅气,出于雄性生物绝不跟比自己帅的同类交往的原则,赵大贵也尽量避免跟这位清朝帅哥同框。
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是李心兰和徐文强合作,貌似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你是说你们对历年的布料生意数据进行分析,又结合洋布的销售情况,通过纯粹的数学方法,发现洋布生意可能会导致很多商行倒闭,是吗?”赵大贵想了想,不确定地问道。
“是的。”李心兰点头回答。
“你们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公式?怎么计算的?”赵大贵脑海里蹦出无数疑问,急忙问道。
“这做起来很简单,分析历年布匹生意数据,推导出按月份的年度布匹销售曲线,这当然是土布销售数据了。
然后,根据数十家洋行的货物进口数据和销售数据,算出相应的加权指数,再代入到土布销售曲线图,就能获得未来一段时间的洋布销售曲线,能大概计算出以后每个月能销售多少洋布了。
再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洋人每月都运过来的新的布匹数量,推算其影响,再根据从事这个生意的洋行和布行资金实力等,不难推算出半年到一年内,洋布销售就会降到谷底,绝大部分商行的资金链就会断裂,造成严重的崩溃潮。
我们用的公式和加权指数是这样的...”
李心兰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和学生做的工作,说出对洋布生意的判断,一时间说得赵大贵哑口无言。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学家们就喜欢做这样的工作,就是根据现有的数据,推导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状况,有的预测很准,有的就并不比占卜强多少。
具备一定数学能力的人,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前景,英国有很多经济学家做这种工作,有些很厉害,很有影响力,甚至能影响此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
不过,在目前的上海,就有人具备了这种能力,还这么早就预测出洋布生意会崩溃的情况,这让赵大贵有些难以相信。
“你们怎么会想着去预测洋布生意呢?”
“闲着没事,觉得这事情很好玩,我们就用一些业余时间做的。”
“你们...牛!”赵大贵觉得无言以对,果然数学家这种生物是不可以常理度之的,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此繁复的运算,竟然只为了好玩就能做到。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的原始资料是哪儿来的?”
“当然是从你们大贵商行得来的,包括各家商行的报关资料和领事馆的历年土布生意。”
“唔,我还真把这个茬给忘了。”
赵大贵一拍脑袋,知道自己一直没有重视自己手上的资料,也小觑了李心兰这样的学者。
原来,英国人和清朝之间的贸易进行的是该死的领事报关制度,到上海做生意的外国人要向英国领事报告自己带来的货物种类和数量等,交易后还要报告要出关的货物金额和数量,最后由领事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进口和出口的货物金额等,报告给上海道台宫慕久。
最后,由宫慕久汇总这些资料,然后跟商人收取进出口税。
这种报关制度其实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但清朝官员一心减少跟洋人的接触,从中央朝廷到地方官员,都特别喜欢和支持这种制度。
到上海的远洋商船和本地洋行等,肯定不会老老实实报关,会做无数手脚,使得这报关数据非常失真。
但是,只要有个数学家认真分析这些数据,计算出走私和实报之间的比例等,还是能计算出相当准确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推算出各家商行买入和卖出货物的情况,甚至能推算出某家商行进口多少货物,出口多少货物,赚取多少钱,有多少流动资金等。
英国商人做生意报关税,是要向巴富尔领事提交报关数据的,因为这事情很繁琐,又涉及到翻译后跟中国官员沟通等事情,自然由英国领事馆的买办赵大贵赵大官人一力承担。
赵大贵每个月都会拿到各家商行的报关资料,然后拿到自己商行翻译一番,再提交给宫慕久手下的官员;在这个过程中,出于一些不可说的目的,赵大贵会让手下人把这种报关资料都抄写一份,秘密保存在商行里。
大贵商行的掌柜们都知道李心兰跟赵大贵关系很好,又因为见识所限,不明白这些资料的珍贵程度,李心兰想翻查这些资料,竟没有人阻止,甚至没人报告到赵大贵这里。
至于历年的土布交易数据更容易获得。
清朝本身也有相对完备的纳税制度,上海本地每个月交易多少货物,缴纳多少税款,是有记录的。
虽然这些数据也失真严重,但经过代入加权指数计算,也能获得相当精确的交易数据。
英国人在1842年的时候占领过吴淞炮台和上海县城,然后由李泰国专门收集上海海关和县衙数十年来的收税单据,拿回香港进行整理和统计,最后获得对上海交易情况的相当准确的了解。
前段时间,我跟他合作,分析一下历年布匹生意的数据和洋布生意的数据,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洋布的进口不断增加,但是在上海零售的速度却在缓慢下降。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导致洋布的库存越来越高,销售速度却会越来越慢,最终整个生意就会崩溃,导致很多商家的资金链断裂,形成倒闭潮什么的。
我跟文强发现这一趋势,才明白数月前大贵兄竭力清理库存,甚至不惜将苏州产业一并出让,就是因为提前判断出这个趋势,当时还对赵兄的数学能力的精深和行事的果断赞不绝口呢。
我们觉得自己多少猜中了赵兄的心思,难道不是吗?”李心兰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大贵一时缄默起来,这信息量好大啊,都不知道怎么反应才好。
李心兰以前在浙江海宁当过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专门教授数学,后来他到上海工作,便有好几名学生一起跟着到东方学院来,其中就有这位名叫徐文强的。
只是,赵大贵跟这位年轻学者接触并不多,主要是这徐文强长得太帅,简直比赵大贵见过的任何明星都要帅气,出于雄性生物绝不跟比自己帅的同类交往的原则,赵大贵也尽量避免跟这位清朝帅哥同框。
不过,这不是重点,关键是李心兰和徐文强合作,貌似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你是说你们对历年的布料生意数据进行分析,又结合洋布的销售情况,通过纯粹的数学方法,发现洋布生意可能会导致很多商行倒闭,是吗?”赵大贵想了想,不确定地问道。
“是的。”李心兰点头回答。
“你们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公式?怎么计算的?”赵大贵脑海里蹦出无数疑问,急忙问道。
“这做起来很简单,分析历年布匹生意数据,推导出按月份的年度布匹销售曲线,这当然是土布销售数据了。
然后,根据数十家洋行的货物进口数据和销售数据,算出相应的加权指数,再代入到土布销售曲线图,就能获得未来一段时间的洋布销售曲线,能大概计算出以后每个月能销售多少洋布了。
再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洋人每月都运过来的新的布匹数量,推算其影响,再根据从事这个生意的洋行和布行资金实力等,不难推算出半年到一年内,洋布销售就会降到谷底,绝大部分商行的资金链就会断裂,造成严重的崩溃潮。
我们用的公式和加权指数是这样的...”
李心兰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和学生做的工作,说出对洋布生意的判断,一时间说得赵大贵哑口无言。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学家们就喜欢做这样的工作,就是根据现有的数据,推导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状况,有的预测很准,有的就并不比占卜强多少。
具备一定数学能力的人,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前景,英国有很多经济学家做这种工作,有些很厉害,很有影响力,甚至能影响此后数百年的世界格局。
不过,在目前的上海,就有人具备了这种能力,还这么早就预测出洋布生意会崩溃的情况,这让赵大贵有些难以相信。
“你们怎么会想着去预测洋布生意呢?”
“闲着没事,觉得这事情很好玩,我们就用一些业余时间做的。”
“你们...牛!”赵大贵觉得无言以对,果然数学家这种生物是不可以常理度之的,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此繁复的运算,竟然只为了好玩就能做到。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的原始资料是哪儿来的?”
“当然是从你们大贵商行得来的,包括各家商行的报关资料和领事馆的历年土布生意。”
“唔,我还真把这个茬给忘了。”
赵大贵一拍脑袋,知道自己一直没有重视自己手上的资料,也小觑了李心兰这样的学者。
原来,英国人和清朝之间的贸易进行的是该死的领事报关制度,到上海做生意的外国人要向英国领事报告自己带来的货物种类和数量等,交易后还要报告要出关的货物金额和数量,最后由领事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进口和出口的货物金额等,报告给上海道台宫慕久。
最后,由宫慕久汇总这些资料,然后跟商人收取进出口税。
这种报关制度其实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害,但清朝官员一心减少跟洋人的接触,从中央朝廷到地方官员,都特别喜欢和支持这种制度。
到上海的远洋商船和本地洋行等,肯定不会老老实实报关,会做无数手脚,使得这报关数据非常失真。
但是,只要有个数学家认真分析这些数据,计算出走私和实报之间的比例等,还是能计算出相当准确的实际数据,然后据此推算出各家商行买入和卖出货物的情况,甚至能推算出某家商行进口多少货物,出口多少货物,赚取多少钱,有多少流动资金等。
英国商人做生意报关税,是要向巴富尔领事提交报关数据的,因为这事情很繁琐,又涉及到翻译后跟中国官员沟通等事情,自然由英国领事馆的买办赵大贵赵大官人一力承担。
赵大贵每个月都会拿到各家商行的报关资料,然后拿到自己商行翻译一番,再提交给宫慕久手下的官员;在这个过程中,出于一些不可说的目的,赵大贵会让手下人把这种报关资料都抄写一份,秘密保存在商行里。
大贵商行的掌柜们都知道李心兰跟赵大贵关系很好,又因为见识所限,不明白这些资料的珍贵程度,李心兰想翻查这些资料,竟没有人阻止,甚至没人报告到赵大贵这里。
至于历年的土布交易数据更容易获得。
清朝本身也有相对完备的纳税制度,上海本地每个月交易多少货物,缴纳多少税款,是有记录的。
虽然这些数据也失真严重,但经过代入加权指数计算,也能获得相当精确的交易数据。
英国人在1842年的时候占领过吴淞炮台和上海县城,然后由李泰国专门收集上海海关和县衙数十年来的收税单据,拿回香港进行整理和统计,最后获得对上海交易情况的相当准确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