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只能如此了

    从郑府出来的石斌心中百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郑清之的感激之情。并决定在郑清之走后会保住郑家的富贵,不过到时候也得敲打他那不成器的儿子一番。

    见石斌出来了,脸色有些复杂,说不清是什么味道,王三自然要询问一番。谁知石斌嗯了几声却没说出一句完整话来。这个情况是王三绝对没有想到,也从未看到过的。自己这大哥虽然不伶牙俐齿,但是语言功能还是很强的,忽悠人挺厉害,怎么今天话都成问题了?

    事若反常必有妖,王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石斌在郑府之中受了不小的刺激。至于是什么,如今着急询问也无用,不如等石斌想好了之后再谈。

    胡思乱想了一阵子,终于回到了正常状态,看着一旁的王三,石斌笑道:“让兄弟担心了。刚刚郑宰辅给我上了一堂课,也出了一个应对之策,应该还不错。”

    郑宰辅?应对之策?记得石斌在背后从来就是叫郑清之为‘老匹夫’、‘人精’,或者直呼其名,如今尊敬的叫郑宰辅;而郑清之竟然还给石斌上课,出应对之策,看来事情不小王三暗道。

    王三还没想明白,石斌就说道:“贤弟,这次我得多谢郑宰辅,不是他,我估计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说不定连地盘都要丢了,甚至可能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后果有这么严重?王三感觉不可思议。故而立刻询问起来,“大哥,这话从何说起?我们刚刚拿下了郑州,你即使不封侯拜相也不该受如此重的惩罚。”

    “暂时当然不会,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你知道为什么吗?”石斌苦笑道,“因为谢方叔那老匹夫在皇帝面前说我是能臣干将,要理宗加封我为荆湖两路总领。让我总领四川、荆湖两路和夔州路。而吴潜这个枢密使则因为我不知会他就调兵对我也有很大的怨气。”

    经石斌这么一说,王三算是也明白了局势的险恶。石斌若是真掌握了四路军政大权,贾似道又掌握两浙的军政大权,皇帝绝对会食不知味,卧不安寝。只要谢方叔再从中挑拨,过不了多久就肯定是贾似道与石斌翁婿二人的末日。

    “兄弟,我们真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只想着建功立业扩大势力,却忘了皇家禁忌。”石斌沮丧的说道。

    王三当然不会让石斌如此丧气,立刻想到了刚刚石斌说的‘郑清之给他出了应对之策’,于是问道:“大哥,你说郑宰辅帮你出了一条应对之策,那计策是什么?”

    “其实就是来个利益交换,并不麻烦。”石斌很平静的答道。

    利益交换?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王三当然猜不出具体内容,如今时间紧迫为了不让局势变得更险恶,王三立刻催促石斌说出具体内容。

    理解王三的想法,石斌也不计较,开口道:“他要我放弃地方上的实权来临安,他愿意保我做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

    原来是做京官,当副宰相兼军委副主席。这个主意似乎不错既可以消除皇帝的疑心还能掌握一部分中枢权力,王三暗道。但是即使是这样,他这个大智囊心中也非常不安。毕竟荆南和四川是他们这一系的老巢,经营多年,若是完全丢了他们可就成了无根浮萍,亏大了。

    “大哥,你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吗?”王三不敢轻易表达意见,小心翼翼的问道。

    “我?我感觉郑清之是真想帮我,但是又感觉这个办法不完善。危险性太大,大哥我不想受制于人。”石斌皱着眉头说道。

    这话谁都赞同,从来就没人想受制于人。没自己的地盘即使身为宰相,也会受制于人,那人就是皇帝。所以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既消除皇帝的疑心又不丢了自己的地盘。

    “大哥,你说得很对。郑清之的确想帮你,所以这京官你还真必须做。至于如何不受制于人咱们可以想点办法。”

    见王三的样子石斌知道他已经有了办法,不过似乎不是最好的。如今局势凶险,石斌可没时间浪费,立刻问道:“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来补了这个漏洞!”

    “大哥,我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就是派最先跟着你的几个铁杆兄弟去接手你的地盘。”王三很自信的说道。

    “你是说派李超他们接手,这样能···”石斌倒是明白王三的言中之意,但是说着说着就没了声音,还一脸苦涩。

    “大哥,这京官你是必须做的,否则真就容易万劫不复。而如果想保住地盘,李超他们是必须用的。小弟可以保证,李超他们对大哥绝对忠心耿耿,不会有丝毫二心。就是理宗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们,他们都不会背叛大哥。”王三非常自信的说道。

    “真的?”石斌明显不信。

    “绝对是的。大哥真要是当了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挥手之间就能灭了太多人。投奔你的只会越来越多,哪里还会离开?”

    反正也没有办法石斌只好接受了王三的意见,表示按商议的办法做。接着又来了一个问题:吴潜那怎么办?

    吴潜虽然官声不错,但是这次自己的确得罪了他。虽然在自己做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的事情上他多半不会为难,但难保他不在自己保荐李超他们时给自己下绊子。所以吴潜这个潜在的威胁必须解决。

    半天就经历这么多已经疲惫不已,石斌懒得再拉着王三想问题,而是拉着王三当起吃货来,算是通过吃来转移压力。半个时辰吃完了六个嘉兴粽子、四碗绍兴臭豆腐、四个酥油饼、三笼小汤包、五个麦饼筒。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所以吃撑了之后石斌、王三二人又开始了‘百步走’。再一次的逛到了古玩书画的集市。

    走来走去忽然发现了一幅非常漂亮的字,草书。石斌这个近视眼凑近一看原来是孟浩然的一首古诗。

    《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州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坐闻钟。

    之所以看,不是因为石斌懂诗词,而是因为他好奇。郭是什么意思,不是姓吗?远公又是谁?不好问别人,只好问起一旁还读了两年私塾的王三来。

    “大哥,郭在此不是姓氏,而是指外城的墙。城郭城郭,城为内城墙,郭为外城墙。远公乃是指东晋时候的一个著名僧侣。”

    好奇石斌为何问这些,石斌当然不会直言相告,而是说‘考考王三你腹中有几滴墨水’。边说边看着这幅字,石斌越看越觉得有意思。最终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永怀尘外踪’!并且止不住笑了起来,花了三十两银子买到手后立刻离开了集市。

    王三见状当然跟了上去,直觉告诉他,有好事,困局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一进经常落脚的客栈,石斌便拉王三进包间,给他看起了自己买的这幅字。

    “兄弟,你有没有看出其中的玄妙之处?”石斌意味深长的笑道。

    玄妙之处?王三当然不认为石斌在耍他,石斌的模样肯定其中有大玄妙,于是认真的看了起来。不愧是石斌的大智囊,不过看了两遍就看出了其中的玄妙,笑道:“大哥说的可是‘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这句?”

    石斌闻言高兴的点起了头,并洋洋得意的笑了起来。要知道,这句可以理解成孟浩然希望成为慧远大师那样的智者,远离世俗纷争。若是石斌用上,就能大大减低皇帝和众人对他的怀疑。

    “王三,你觉得我将这幅字敬献给理宗怎么样?”

    “大哥厉害,这的确是个非常好的主意。若是将此与我们之前的应对之策结合,那将是无懈可击。”王三兴奋的笑道。

    在还没高兴完的时候,王三一句话将石斌给浇清醒了,“大哥,吴潜那关咱们还得想办法过去呢,现在高兴是不是早了点?得想办法让他不在中间给咱们下绊子。”

    这回石斌没有多想,直接说道:“咱们来个照葫芦画瓢怎么样?”

    “照葫芦画瓢?请问大哥这是何意?难道是也送这么一幅字给吴潜?”王三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能送一模一样的字,内容恐怕得变一变,但也必须是表示谦恭的。”

    算是明白了石斌的意思,这是要用谦恭的诗词来表示自己的歉意。吴潜乃是状元出身,肯定是看不上石斌口头道歉的,必须像上次送《猛虎图上山图》样别出心裁,最好是在诗词书画上表现出来。

    于是在休息了一个时辰之后二人又去古玩书画集市淘宝了。

    不过让石斌和王三很痛苦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之前得到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非常容易,如今在这集市之中都逛了一个多时辰,快到上灯时分,店铺都要关门,但还是没有找到一幅合适的字画。

    忽然石斌有了个想法:自己这两个学问太少的人找合适的字画是不是

    有些像无头苍蝇乱撞?应该找‘专业人士’帮忙。

    想清楚了这些,石斌立刻将想法告诉王三,王三听后也连连称是。表示必须尽快找个学富五车的人帮忙找出符合要求的诗词,再来这市场之中挑选字画。

    在临安城里找这种满腹经纶的大学者很容易,郑清之就是一位。故而二人立刻就去了郑府。

    很意外石斌去而复返,这回还带来了王三这个大智囊。不过见他们的样子,郑清之倒是很放心,因为不骄不躁非常稳重。

    “郑大人,晚辈有一件事想请您帮忙。”石斌非常恭敬的施礼道。

    哟呵,这么大的转变。石斌居然自称晚辈,把人称代词还换成‘您’,郑清之被这突来的一切给弄得有些晕了,感觉不可思议。

    “大人,晚辈知道自己的转变有些大。但是这绝对是肺腑之言,您的帮助我无以为报,只能如此了。”石斌很诚恳的说道。

    这个说法郑清之倒是可以接受,稍稍定了定神,问道:“石大人不必如此,你能如此收敛锋芒真是难得。你来肯定不是只为致谢,应该还有什么事情,说吧。若是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我必不推辞。”

    在郑清之面前耍心眼是没用的,不仅会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好形象给毁了还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于是石斌毫不掩饰的直奔主题:“宰辅之前跟我说吴大人对我不满,我自然想给吴大人道歉。刚刚倒是想到了个办法,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哦,什么办法?”郑清之闻言也来了兴致,笑着问道。

    “我知道吴宰辅也是进士出身,而且还是第一。所以我认为口头道歉多半没用,送些黄白之物更是不可取。那就只能送些别的了。所以我就想到了送一幅字,一幅写有道歉诗词的字。”石斌有些羞愧的说道。

    “哈哈哈···”郑清之听后大声笑了起来,说道,“石斌,我可听说你上次就给他和赵葵送了一幅顾恺之的《猛虎上山图》,暗示绝不可放谢方叔回京。如今你又想故技重施,真是厉害啊!佩服,佩服,就是本官也十分佩服。”

    这种夸赞石斌不是很喜欢,但是也得忍着,待郑清之说完便问道:“郑大人以为这办法如何?还可行吗?”

    “可行,当然可行。看来你们现在来是想从我这知道有什么诗词适合用于对他的道歉?”郑清之问道。

    二人默不作声,只是尴尬的笑着点头。

    既然是要帮石斌,郑清之当然不会故意羞辱他,很快便从他那满腹经纶的脑子里找出了一首还算合适的诗——唐代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其中‘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最合适。

    总算是找到了钥匙,石斌在谢过郑清之之后便带着王三离开了。不再如无头苍蝇一般乱撞,第二日不过在集市之中逛了一刻钟便找到了一幅这样内容的字。虽然不知作者但也是一流的字画,相信吴潜看得上眼。

    仿佛早就知道石斌会来,吴潜的门房一见到他和王三,便将他们带去了吴潜的书房。

    见石斌到了,吴潜冷着脸说道:“石斌,知道你做错了吗?”

    这么一个开场白让石斌很不舒服,他也是封疆大吏,与吴潜地位不相上下,吴潜怎么能如此训斥他?

    强憋着一口恶气,说道:“知道。”

    “本官不介意你逾权,但是在意你如此跋扈,这是要惹大祸的!”

    原本心中不爽的石斌一听这番话,明白吴潜是在提醒他,而非羞辱他,很快那口恶气也就没了。

    待吴潜滔滔不绝的说完,石斌便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那幅字送给了吴潜。吴潜一个文人,自然喜欢好字画。欣赏之时也就看出了其中的道歉之意。

    看完之后,吴潜用有些复杂眼神看着石斌,说道:“如果你能辞去一些实权,我便会联合郑宰辅和赵宰辅二人保你,你在皇帝那提的条件只要不过分,我们都会支持。”

    “多谢大人,郑宰辅已经提醒过我这些。我决定将四川总领、夔州和荆南安抚使都辞了。只求当个京官,也想保几个跟随我多年的手下为这三路的安抚使,不能让他们白干一场。”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吴潜想了想就答应下来。并表示会立刻找赵葵和郑清之商议具体细节,只要石斌回去等消息。

    。m.

    98778/

章节目录

秣马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湖樵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八十二章 只能如此了,秣马南宋,一本书并收藏秣马南宋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