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是因为经历而积累的,做任何事,第一次的心境和以后的心境完全是两回事。

    探路者队伍就是这样。第一个大些的聚集点,做了让自己心里不畅快的事,军卒们都还阴了几天脸。当袭击完第二个聚集点后,很快就恢复了情绪······毕竟,从向导的嘴里知道,他们的任务很快就要完成了。

    “再往前会有气疫,咱们不能再一股脑的全上了,甚至不能整个小队去探路······”

    “遴选敢死队吧。一部分人先去探路,形成官家所说的接力,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出现气疫必须详细标注。”

    完成了最后的一个据点的清除,也就基本完成了这条通道的掌控。越是接近成功,越应该谨慎。所以,五队探路者现在需要商讨怎样完成最后的一段路了。

    “从咱们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气疫有个适应过程。就比如说,我刚开始的第一次奔跑,没几步就有点气紧,都后来就没那么难受了。”

    王舜臣纯粹就是心里作用。不可否认,人在紧张和专注某些感觉时,那种感觉会敏感和强烈很多。其实,他们这一路,几乎没有多少超过三千米海拔的区域,高原反应并不明显。之所以第一次对战马匪时有气紧的感觉,其实是王舜臣心理作用导致的。

    真正的气疫,在这条路上,重点就集中在当今山一带,也就是他们所在的地方再往西北方向······当然,这一点在这个时代,也只有赵曦明白这些。

    王舜臣的话,很明显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认同归认同,五人还是听从了种建中谨慎行事的建议,准备分批次以接力的方式向前推进。

    ······

    当探路者队伍传来时,赵曦以及整个知晓具体详情的臣工是真正的轻松了。对于一条至关重要却未知的通道探知,居然仅仅是三名军卒死亡,十二人受伤的代价就完成了。

    “官家,河湟督府因为董毡部的内附,已经开始化零为整,遣军卒西进了。如此看来,明年就完全可以形成战略包围的部署了,比官家预想的提早一年!”

    富弼很乐观,如此一来,对于西夏的征伐,西线的部署就不那么紧迫了。

    “这条通道……怎么说呢。估计还是会按照朕估计的时间来畅通。富相,基础性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

    对于那片区域,没向导赵曦也清楚,想到达到一支偏师通过,并非那么容易。

    西夏在沙洲、肃州、甘州一带,布防的军伍在三万左右。

    国朝对西夏的作战计划是夹击,这个夹击是指对兴庆府的夹击。这就需要,偏师在越过当金山后,必须快速的打通沙洲、肃州、甘州以及凉州,在兴庆府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兵锋直指兴庆府。

    这样,才能彻底的让党项人绝望……断了他们西去的路,没了战略纵深。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包夹的目的。

    而要想做到这点,偏师不管在战力上,装备上以及数量上,都必须有压倒性优势。

    这就需要,通过这条路运送军卒、物资的量很大。而这条通道,以赵曦的了解,适宜中原人生存的时间,恐怕不足半年。

    “官家,现在探路者已经完全控制通道,基本抵达西夏控制的沙洲边缘。解决青塘后,朝廷派遣工程兵前往,一年的时间,足够完成兵站接力的基础设施……”

    这样的想法,估计是大多数重臣以为的。

    “这事…~从各方的情报看,这条通道适合通过,或者说适合中原人生存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年时间。”

    “这条通道的全境,大多数路程,将近有半年的时间被大雪覆盖着,是真正的大雪,让人和牲畜都无法通行的大雪。”

    “这近半年甚至超过半年的时间,人们能做的就是猫冬,几乎不能做任何事。”

    “那里取暖的方式,是用牲口的粪便晒干作为柴火燃烧的,就是连柴火也很少,更别提石炭。”

    “那样的环境,咱们根本不可能驻军数量太多了。漫长的冬季,军卒的给养,决定了不能有太多驻军……这也是朕敢让二百人探路的原因。那里不可能有太多的军伍。”

    赵曦说完,把自己这段时间翻阅故纸堆,好不容易找到的片言只语整理成的摘录递给了富弼。

    是真的好不容易。这情况赵曦清楚,可凭空的去说服内阁大臣很难。

    所以,他几乎翻阅了所有的藏书,专门找关于那片区域冬季的一些记载。

    愣了,内阁大臣看完后都愣了。

    谁也没想过会是这样。

    或许都听说过辽东冷,甚至对于前朝几次征高句丽的战败原因,也有归罪于气候的。

    可是没想到,这一片还没有河东河北更北的地方,会是这样的气候。

    连人的活动都会受限,也就不存在工程兵铸造兵战工事了。想要达到官家所说的接力兵站,势必得用一年…~应该是春夏半年的时间。

    今年打通并控制通道,留守部分军卒。

    明年遣工程兵西进,沿途营造兵站…~要想发起对西夏的攻击,最早也在后年了。

    “官家,河湟督府化整为零分兵西进是否应该叫停?”

    “嗯!此事朝廷得有专门的诏令。将具体情况言明,要求河湟督府那边,根据携带各种过冬的物品为参照来决定西进军卒的数量。”

    “另外,探路者队伍完成探路任务后,后撤到河湟休整,观察军卒此行的对战力的影响,以便评估后期偏师的战力。”

    “朕考虑,这一次探路者队伍在打通通道的过程中,所缴获的战利品,满足一两千军卒过冬应该没问题。”

    “重点交代河湟督府,给西进的军卒,带足取暖御寒的物品,从衣物到石炭,甚至工坊城的取暖炉。”

    这是没办法的选择。

    别看探路者队伍一路几乎没有耽误,可完成探路,然后再折返回来,这一趟所耗费的时间,将近四个月。

    五月底出发,四个月过后,也就到了这条通道将要被大雪覆盖的时间了。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选择-我成了仁宗之子,我成了仁宗之子,一本书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