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辽要主动进攻了?这这么可能?

    赵曦说的话,让诸位重臣有点懵逼,稀里糊涂的。

    这根本就不可能呀!

    从开战以来,虽然不是大宋在压着北辽打,但绝对是占据优势的。不至于说是碾压,但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不然,也不会导致北辽在这时候遣使谈判,并无条件归还燕云十六州。

    这种情形下,北辽要发起对大宋的攻击?怎么想都不可能。

    “官家,神鬼之说纯粹无稽之谈!圣人不语怪力乱神……”

    大军已经接近高梁河了,王安石以为赵曦是想起了曾经的高粱河之败。

    高粱河之败跟好水川还不同。好水川是韩琦韩稚圭主导,胜败对官家没什么影响,也不会有阴影。

    但是高粱河不同,那是官家的先祖,再一次率大军到了高粱河,难免官家会有些不平静…~

    所以,官家当初指挥好水川能大胜,指挥高粱河却存在不确定……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劝阻官家不亲征了!

    王安石真的担心太宗的战败对官家有什么影响了,连鬼神之说都提出来了。

    “高粱河?难不成已经快到高粱河了?”

    “想当年,太宗亲征便是在高粱河溃败的。当时的大宋战力,真的不比北辽差,也是一开始所向披靡,到最后却溃败了。”

    “官家这是想到了高粱河吧?不然不会说起北辽会发起进攻了。”

    “官家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心思呀!”

    这一阵,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沙盘上了…~很明显,大军现在真的距离高粱河不远了。

    “王相何意?怎么说神鬼之说了?朕说北辽会发起进攻与鬼神何干?”

    王安石的话让赵曦糊涂了。哪跟哪呀?

    “管家不是想到太宗亲征时,高粱河战役之事?”

    见官家不想回避,是真正的糊涂,王安石就问了。

    “太宗亲征?”

    赵曦愣了一下,才想起来这回事。

    后世对于他这个所谓的先祖,都有个高粱河车神的称呼。

    怎么说呢,对于高粱河那场战败,不管是如今,还是后世,都有过分析评论。

    结论是统一的,就是那一战,直接把大宋的战力打散了,从此大宋变大怂了,也把大宋从五代十国带过来的悍勇彻底打没了。

    究其原因,应该就三条。第一轻敌。太宗在突袭契丹之前,主要是攻打小国北汉。当时的北汉背靠契丹。

    宋太宗攻打北汉,北汉不敌,契丹来救。结果宋太宗大败契丹,契丹援军落荒而逃。取得胜利的宋太宗,很快就骄傲自满了,认为自己天下第一,觉得区区契丹,不堪一击,打下契丹轻易而举。打仗轻敌,基本上注定失败。

    第二后勤保障不足。先不提将士们的赏赐,从太原府出发,越娘子关,紫荆岭,远征幽州。

    加上易州、涿州放弃抵抗。导致大军在前期推进过快,粮草转运没能跟上。

    三十万大军远离补给,供应跟不上,加上师老兵疲,被北辽以逸待劳击溃了……

    第三,当时的朝廷对于北辽的战力估计不足。那时候的北辽,正是建国初期,都是经历过大阵仗的将帅…~

    跟现在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

    现在根本推进是稳步推进不说,就说粮食供应,军卒士气,军备等等,都不是那是可比的。

    真不知道王安石为什么会这样想?再说了,他赵曦压根就一点都不受什么太宗的影响…~

    “官家,从一开始大军的稳步推进策略,老臣就以为官家是在避免太宗亲征失败的原因……”

    王安石倒也真不客气。

    “王相,想多了。现在是现在,曾经是曾经,朕没有执念。”

    “之所以稳步推进,是基于国朝与北辽的对比。我朝是以战车兵为主,骑兵为辅,不宜突进。”

    “其次,北辽两年内乱,反倒是与当初的我朝大军形势雷同。这时候我朝更应该稳步推进。”

    “另外一个就是朕曾经跟诸位提过的可能性。朕以为,差不多到那个时候了,这样的契机出现了…~”

    赵曦肯定不能说他的灵魂不属于这个时代,压根对什么太宗没感觉吧……

    “官家是说北辽会按照朝廷预想的方式作战?”

    这时候章惇也接话了。

    章惇是不相信官家会受什么太宗的影响。

    就现在朝廷既定的战术,压根就不存在意外的可能。

    近四十万大军,每间隔二三十里便是一处战车放线和骑兵的混合营帐,连绵整个河北道的防线。

    每一处营帐之间,都有斥候游曳,几乎把整个防线做到了无缝连接,根本不存在让北辽穿插绕后的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初朝廷预想过的…~

    “朕估计时机差不多出现了……”

    “官家,北辽遣使臣是为了迷惑我朝大军?”

    “有这个可能,否则,以形势来判断,北辽应该早些时候就该谈判了,没必要等到现在。”

    想想也是。

    大战爆发已经快两个月了,北辽一直被大宋压着打,不断的把防线向后撤。

    倘若真的北辽有谈判的意思,应该早就要谈判了,甚至在大宋全歼然后的那五万精锐骑兵时,北辽就应该遣使谈判。

    因为,那时候北辽的内部环境已经相当恶劣了。

    “朕想问,战争到了现在,北辽的战损多大比例?”

    “回陛下,据统计,前方奏报斩杀不足十五万,也就是说不足北辽大军的三成。”

    数据大家都清楚,章惇这样接茬,无非是想把话题继续下去。

    “诸位请结合相关情报来分析。据皇城司的情报,从开战以来,北辽没有停止过招兵。”

    “按北辽招兵的数量估计,整个北辽的战兵在五十万到七十万之间,几乎做到了全民皆兵。”

    “整个北辽境内,基本都剩下老弱病残孕了。加上当初北辽朝廷平灭耶律乙辛的叛乱,北辽朝廷动用了所有部落战兵。”

    “几乎六七十万的大军,如今折损十五万,还有五十万大军在战场,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招兵。在这种情况下,北辽怎么可能要恭送燕云?”

    “如今的形势,对于北辽而言,到了必须要决出胜负的程度,因为北辽境内已经很难供应这五十万大军的用度了。”

    “后勤保障不足,而招兵还在继续,又遣使谈判…~综合各方面因素,朕以为北辽要主动进攻了。”

    这时候营帐里的各位重臣,都开始翻阅皇城司的那些奏报,也在计算着战报的斩杀数量,并且不停的对照着沙盘……

    官家的分析也会对,但实在不觉得北辽主动进攻跟被动防御有什么区别。

    怎么大的战线,面对大宋战车的防御,根本就无从下手。

    别说五十万,就是七十万大军……西北防西州回鹘需要一部分,至少的五万。

    上京道、西京道即便是疑兵防大宋河东军,也得三五万。

    虽然平灭了女真,可辽东一带一直不安靖,同样得有留守的大军。

    加上高永昌的叛乱,以及留后路逃窜,这都需要兵力。真想不透面对大宋战车坚固的防御,北辽要怎样打。

    “官家,北辽会怎样打?”

    “朕以为,应该就是当初朝廷预想的那样。”

    “集中兵力冲击宫营?”

    “正是如此!”

    朝廷当初拟定大战略时,就以北辽骑兵优势做过判断。

    北辽是骑兵战力最猛,优势在机动。别看整个战线很长,北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冲击一点。

    一直以来,战局好像是被大宋牵引着,把兵力普遍铺开了。

    这样的基础是,北辽以为还可以抵抗住大宋的稳步推进。当北辽意识到这种稳步推进难以抵抗时,应该会选择集中兵力冲击一点。

    那时候,北辽不会再考虑什么地域丢失,而是会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术,直接冲破大宋的防线,利用骑兵的优势,直接插入大宋境内…~

    “官家,那现在可以启动河东军了?”

    整个预想的战略,都是官家的揣度,没人以为会真的发生。

    若北辽真的按照朝廷预想的来打这场战,大宋真的能做到歼灭北辽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

    早些时候,官家下令西北队伍先启动了,虽然河东军也有诏令,却并没有让河东军向东进发,仅仅是突破蔚州,显示一种策应的作用,并没有让大军从北辽设置疑兵的防线出击…~那个萧鲁古的情报,不敢确认。

    没有对北辽形成包围之势……北辽的地形和地域广大,真的不适合包剿。

    不过,若北辽敢于集中兵力突进,那就是正中下怀了。

    “该启动了!着令河东军北上,分两路大军出征。一路从紫荆岭东出后,直接北上,向北辽南京道西侧进发,做好围剿准备。”

    “另外一路。北上后向东北进发,占据居庸关,争取将北辽堵死在燕山以南。”

    “同时,着令西北军伍,加快东进速度,扫荡整个北辽中京道,务必断绝北辽主力皮室军西逃的线路。”

    随着赵曦一道道军令下达,整个营帐里就开始忙乎了。

    起草诏令的,已经还是动笔了,而吏员都招呼来传令兵候着。只等着加盖大印,便回红翎急递,直接从飞狐岭向河东送达。

    不忙的人也有,比如狄青,比如文彦博,比如种谔等人。甚至王安石也不需要忙。

    几位老臣还在盯着沙盘看…~

    “官家,老臣以为,北辽冲击的点,绝对会是宫帐。老臣建议,宫帐后退百里……”

    几位老臣嘀咕了半天,文武都一致认可了官家的分析。

    这就意味着,官家将会处于风险当中。

    收复燕云确实是大宋的执念,但是,哪怕是大军打到了北辽上京道,歼灭了北辽几十万大军,只要官家有什么闪失了,就相当于败了。

    或者说,只要北辽真的冲击宫帐,并打穿大宋的防线,导致宫帐有了险情,势必会影响整个战局,甚至会有整体溃败的可能。

    所以,绝对不可以让北辽冲击宫帐的策略有成功的迹象。

    “后退?”

    赵曦被王安石的建议说愣了。这时候怎么可能后退?

    “诸位,朕知道,诸位是担心一旦北辽真的冲破宫帐这边的防线,可能会导致整个战场士气涣散,从而导致溃败,或者说重演高粱河之战的可能。”

    “可诸位再想想,朕既然亲征是为了鼓舞士气,可现在提前后撤,当北辽冲击开始了,将士们的士气会怎样?”

    “朕以为,到那时,一个点的被冲击,就会导致全线混乱。”

    “所以,朕以为,这时候宫帐不应该是后撤,而是应该向前推进五十里,给北辽以希望。”

    在赵曦看来,既然北辽放出了无条件恭送燕云的诱饵,这边就应该配合一下,以促使北辽按照朝廷预想的战术作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没有比知道对方有下一步作战计划更契合这句话的。

    “可是……”

    官家说的或许对,可这样的风险太大了。

    “没什么可是。若是能将北辽的有生力量全歼了,朕以身为饵又怎样?”

    “官家,万万不可!”

    “官家,哪怕是燕云收复再迟几年,官家也不能有任何闪失!”

    “官家,老臣是从军卒出身为将,深知将领之心思。一旦中军陷入重围,整个军心就涣散了!万万不可呀官家!”

    “一旦中军陷入重围,就意味着失掉了灵魂,整个大军将无所适从,将会是全线崩溃的局面!官家万万不可。”

    都乱了,连忙乎着臣工官吏也都停下了,都围过来,一副劝谏官家的神情……

    得!看来自己是真的不可能做以身为饵的事了。

    赵曦也就是说说,那可能做这种轻率的决断?

    在大宋王朝,真的不可能像北辽那般,君王直接上战场。

    “诸位,朕是说宫帐向前五十里,以君王旗为饵……如何可否?”

    “至于说军心的问题~…在实行计划之前,要将整个计划传达到队正以上的将士。”

    “当然,这道军令要实行逐级分时段传达。”

    “在北辽冲击宫帐以前,告知各路大军统帅,北辽冲击开始。传达到厢一级。等各路大军准备围剿时,或者宫帐防线有可能被打穿时,传达到队正,甚至每一位军卒……”

章节目录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五二章 以身为主-我成了仁宗之子,我成了仁宗之子,一本书并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