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修行虽有炼体、炼气两种,也是专就武的方面来说的。
修证仙道也有文、武两途,大约功德偏重于文,炼养偏重于武,功德指的是事功和德业,事功又不单指文事而言,古往今来,以武功封神的也有很多,像姜太公、关壮缪,至于德业就很少有武力的关系了。
一般来说,乱世的时候以力争雄,武人的地位要高一些,治世的时候偃武修文,文士就显得比较重要。
宋太祖有鉴于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矫枉过正,武人的地位每况愈下,国家积贫积弱,难以抵御外患,最终沦丧于蛮族之手。
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说到弊病,文士武人都在所难免。不光武人割据是国家不幸,文人贪鄙同样是祸乱之源。
先秦的教育文武并重,汉唐还有这种遗风,司马相如、李白虽以诗赋享盛名,剑术也有不俗的造诣。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班超投笔从戎,威行西域,这种例子不可枚举。
一自文武分途之后,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多愁善病,武人又争勇斗狠,粗鄙无文,全都不成样子。
不过后世学问太广,节目太多,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还不能学有所成。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穷的知识,是很徒劳的事。凡夫选择性情相近的学科成一些专门的学问,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文、武两道,有偏重而无偏废,文武全才虽然绝世稀有,作为一种必须的质素总该有所涉猎,而不是说人人都要到专门名家的程度。
天地本是浑然一体,从其创分来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千差万别,种种不同。自其统合来说,宇宙万象大多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性质,儒、释、道纵有无穷法门,无非是一种修行,三界的物类大同小异,人与人构造上差别更小,显而易见的也只有肤色发质罢了。
修行法门根据肉身和灵魂的不同,虽有炼体和炼气之分。炼体的能肉身成圣,炼气的则化神返虚,阴魂和阳魄已经浑然一体了。
文、武两道同样是如此,武功最高的境界并非肉身的强固,而是兵法韬略。项羽学书学剑都无所成就,他的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说剑术杀伤力有限,不值得一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
兵法虽是武事,就需要一点文字基础,自古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考武举的《武经七书》几乎都是名将的著作,孙武、吴起、姜尚、李靖这些人,反之,军事的失败和主将的文化素养通常有很大的关系,从陈胜、项羽到黄巢、李自成之所以难成气候,归根结底都是素养不足。
陈胜是佃户出身,虽然很有志向,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但他的鸿鹄在实际也很有限,‘苟富贵,无相忘’,无非是想求取富贵罢了。所以稍有点成绩,就急于称王,成为众矢之的,很快就被扑灭。
项羽虽然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有不错的学习条件,但他在文艺上实在没什么天分,以为学文就是为了记姓名,简直当成了账簿之学,无怪他只知道以力征经营天下,最后众叛亲离,还不觉悟,说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杜牧、李清照都对他颇为同情,天真的说‘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王安石眼光比较老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至死都认识不到失败的原因,真可说是回天乏术,就算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恐怕还是要重蹈覆辙。
草圣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草书长进,这是以武入文的典型,道家用符箓驱鬼辟邪这是以文入武的显例,文武两道殊途同归,至于吟诗作对,拳法解数不过是雕虫小伎,相互鄙薄就更加迂陋可笑了。
修行者虽然属于武事的范畴,但三教法门众多,远非打熬筋骨可比。像儒家学究天人之际,墨家精擅机关守御之法,道家穷极四方上下,和天地精神往来,都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
修行方法自以儒、释、道势力最广,儒家有词章、义理、考据之学,不光在神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仙界修行中也有相当的势力。
儒、道作为中夏自生自长的两个流派,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孔子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多少有些香火渊源。
当然孔子的儒和老子的道有很大不同,儒家切近人事,化民成俗,在凡间一度成为官学,影响力既巨且深。但仙界是道家的大本营,儒家推尊的三皇五帝虽然是人道至尊,在仙界多半是隐居清修,不问世事。
这也是三清四御万世一系,即便以儒家的力量也难以轻易撼动。儒家在神道中一般都是些地祇、人神,享受凡间香火,在仙界做官的好像都不是很多。
至于儒家的修行境界比起佛、道两家还是不遑多让的,境界化分虽然属于一种品次,标准还是比较质实的。
等级是统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越是广土众民的国家,要使政令行之有效,如臂使指,就需要厘定一个合理的制度。
在封建宗法社会等级比较严格,难以逾越,所以有贵族、平民的分别,及到秦汉一统之后,以郡县代替封建,朝廷选派官吏,理论上平民百姓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士夫的地位,除了皇帝之外,没有父子相传的官职。
这样一来,资格就成为划分品次的一个重要标准,武事还可以用战功定爵赏,天下承平,论资排辈似乎也是不得不然的方法。
文事有科举和学校,科举以考试评定优劣,学校通常以学习年限为标准,这些方法在衡量才学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总归是片面了一点。尤其明清以来八股取士,识者多以为是戕害人才。(。)
修证仙道也有文、武两途,大约功德偏重于文,炼养偏重于武,功德指的是事功和德业,事功又不单指文事而言,古往今来,以武功封神的也有很多,像姜太公、关壮缪,至于德业就很少有武力的关系了。
一般来说,乱世的时候以力争雄,武人的地位要高一些,治世的时候偃武修文,文士就显得比较重要。
宋太祖有鉴于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乱局,矫枉过正,武人的地位每况愈下,国家积贫积弱,难以抵御外患,最终沦丧于蛮族之手。
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说到弊病,文士武人都在所难免。不光武人割据是国家不幸,文人贪鄙同样是祸乱之源。
先秦的教育文武并重,汉唐还有这种遗风,司马相如、李白虽以诗赋享盛名,剑术也有不俗的造诣。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班超投笔从戎,威行西域,这种例子不可枚举。
一自文武分途之后,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多愁善病,武人又争勇斗狠,粗鄙无文,全都不成样子。
不过后世学问太广,节目太多,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还不能学有所成。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穷的知识,是很徒劳的事。凡夫选择性情相近的学科成一些专门的学问,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文、武两道,有偏重而无偏废,文武全才虽然绝世稀有,作为一种必须的质素总该有所涉猎,而不是说人人都要到专门名家的程度。
天地本是浑然一体,从其创分来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千差万别,种种不同。自其统合来说,宇宙万象大多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性质,儒、释、道纵有无穷法门,无非是一种修行,三界的物类大同小异,人与人构造上差别更小,显而易见的也只有肤色发质罢了。
修行法门根据肉身和灵魂的不同,虽有炼体和炼气之分。炼体的能肉身成圣,炼气的则化神返虚,阴魂和阳魄已经浑然一体了。
文、武两道同样是如此,武功最高的境界并非肉身的强固,而是兵法韬略。项羽学书学剑都无所成就,他的叔父项梁责备他,项羽说剑术杀伤力有限,不值得一学。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
兵法虽是武事,就需要一点文字基础,自古能成为一代名将的往往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考武举的《武经七书》几乎都是名将的著作,孙武、吴起、姜尚、李靖这些人,反之,军事的失败和主将的文化素养通常有很大的关系,从陈胜、项羽到黄巢、李自成之所以难成气候,归根结底都是素养不足。
陈胜是佃户出身,虽然很有志向,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但他的鸿鹄在实际也很有限,‘苟富贵,无相忘’,无非是想求取富贵罢了。所以稍有点成绩,就急于称王,成为众矢之的,很快就被扑灭。
项羽虽然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有不错的学习条件,但他在文艺上实在没什么天分,以为学文就是为了记姓名,简直当成了账簿之学,无怪他只知道以力征经营天下,最后众叛亲离,还不觉悟,说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杜牧、李清照都对他颇为同情,天真的说‘卷土重来未可知’。还是王安石眼光比较老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至死都认识不到失败的原因,真可说是回天乏术,就算给他重新来过的机会,恐怕还是要重蹈覆辙。
草圣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草书长进,这是以武入文的典型,道家用符箓驱鬼辟邪这是以文入武的显例,文武两道殊途同归,至于吟诗作对,拳法解数不过是雕虫小伎,相互鄙薄就更加迂陋可笑了。
修行者虽然属于武事的范畴,但三教法门众多,远非打熬筋骨可比。像儒家学究天人之际,墨家精擅机关守御之法,道家穷极四方上下,和天地精神往来,都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
修行方法自以儒、释、道势力最广,儒家有词章、义理、考据之学,不光在神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仙界修行中也有相当的势力。
儒、道作为中夏自生自长的两个流派,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传孔子向老子请教过礼的问题,多少有些香火渊源。
当然孔子的儒和老子的道有很大不同,儒家切近人事,化民成俗,在凡间一度成为官学,影响力既巨且深。但仙界是道家的大本营,儒家推尊的三皇五帝虽然是人道至尊,在仙界多半是隐居清修,不问世事。
这也是三清四御万世一系,即便以儒家的力量也难以轻易撼动。儒家在神道中一般都是些地祇、人神,享受凡间香火,在仙界做官的好像都不是很多。
至于儒家的修行境界比起佛、道两家还是不遑多让的,境界化分虽然属于一种品次,标准还是比较质实的。
等级是统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越是广土众民的国家,要使政令行之有效,如臂使指,就需要厘定一个合理的制度。
在封建宗法社会等级比较严格,难以逾越,所以有贵族、平民的分别,及到秦汉一统之后,以郡县代替封建,朝廷选派官吏,理论上平民百姓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士夫的地位,除了皇帝之外,没有父子相传的官职。
这样一来,资格就成为划分品次的一个重要标准,武事还可以用战功定爵赏,天下承平,论资排辈似乎也是不得不然的方法。
文事有科举和学校,科举以考试评定优劣,学校通常以学习年限为标准,这些方法在衡量才学上有一定的道理,但总归是片面了一点。尤其明清以来八股取士,识者多以为是戕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