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田黄六德
“其实,张俊勋在《寿山石考》中关于田黄石的鉴定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一个叫陈宗怡的人口述而整理的,故这个叫陈宗怡的人精于寿山石鉴定,有五十年的经验,他怎么可能会不注意到田黄石有格?”
梅广和贾明此时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他们想反驳,但是张了好几次嘴却根本説不出话来——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方明所説的这些话才是有出处的,説服力实在是过于强大。
相反,梅广和贾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是收藏这一行当的先行者,由于年纪和受教育程度的问题他们鉴定古董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出于实践,等靠的是经验,就算是平时有看书那也没有办法象方明那样接连的掉书袋,而且还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之类。
“那到底是张俊勋犯错又或者是陈子奋犯错了呢?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方明这句话刚一説完心里就大叫不妙,自己这又是不干脆了,周围的人肯定又会説自己的了。果然,周围马上就有人大叫了出来:“方老板,你就快一diǎn説吧,求你了!”
“好,好,我马上就説!”
方明这个时候除了“投降”之外,还能干什么?
“事实上,{一+本{读}张俊勋和陈子奋都没有错。”
指了一下子柯柳,方明马上就接着説:“我的这位朋友虽然不太懂古董,但是她刚才注意到我所説的话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词,那就是乡人,而是所谓的‘乡人’就是指寿山那里的人。陈子奋説的是‘乡人所谓无格不成田也’,意思是説寿山那里的人説的无格不成田,而不是他持这样的观diǎn。”
“那么,就只能一种可能,就是事实上无格甚至是无格的田黄石很少,几年间就已经开采完毕,接下来的就只用那些有格的田黄石。而那些挖石的人——“乡人”为了推销自己的石头,就传出了“无格不成田”的説法,所以説,这只是乡人自己的説法,并不是陈子奋的观diǎn,事实上他的《寿山石xiǎo记》之中,他随后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格为石病,有格者自非上品”!
根据现代科觉得仪器的地质研究,田黄石之中的格其实是石头的裂纹,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水里的一些矿物质渗了进去,所以才形成了格,这样的石头又怎么可能是最好的田黄石?
梅广和贾明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那一块田黄石,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已经被方明説服:无皮不成田、无纹不成田和无格不成男,唯一能够站得住腿的就是无纹不成田!
那岂不是説自己两人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本来想用这块无皮无格的田黄石来挖个大坑让方明跳下去,方明确实是跳了进去,但问题是这个非但没有把方明摔死,反而是把自己两个人摔死了!
方明没有打眼?
那眼前的这一块就是极品田黄石了!
有格的田黄石是残次品、是无皮无格的田黄石开采完之后才迫不得已“推出”的石头,那无皮无格的石头自然远比有皮有格的要值钱得多!玩了一辈子的石头,梅广和贾明都知道有皮有格的田黄石现在都已经很少,现在听到无皮无格的更少,肠子都悔青了!
但此时哪还能反悔?就算是想也没有办法!
“方老板,依你所説,鉴定田黄石的时候岂不是不能以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纹不成田这三个标准来进行鉴定?可是这三个标准都已经流传多年了,总有其道理吧?”
人群之中又传出一个人的声音,而从这个声音就可以知道方明之前所説的那些话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方明diǎn了diǎn头,説:“当然有其道理,事实上这个三个标准还是能够鉴定田黄石的。只不过我们不能把这三个标准当成金科玉律,还要留意到在这三个标准之前还有一个无皮无格但有纹的ding级田黄石的存在。”
想了一下,方明继续説:“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除了真正极品的无皮无格只有纹的田黄石之外,别的田黄石是可以用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和无格不成田的标准来进行鉴定的。”
“啊!那对于你所説的极品田黄石,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鉴定?”
极品田黄石虽然説很少见,但问题是也还是有可能遇到的啊,如果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男和无纹不成田的标准对于极品田黄石的鉴定不起作用的话,那又如何鉴定?
这个问题当然有答案,方明diǎn了diǎn头,不慌不忙地説:“在方面我建议大家可以去找一本叫做《印石辨》的书,是石巢先生的大作,石巢先生原名傅继扬,号石巢,字耐雪,祖籍福建南安但却出长于厦门的一个艺术世家,从xiǎo就喜爱绘画、印石、古玩等,善于钻研,因为与许多寿山石农交往颇深,所以对于寿山石相当了解。他写的这本书中对田黄石提出了一些新的鉴定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石之六德,同时,他对于田黄石之中最重要的萝卜纹也进行了严格描述和分类,是一本很值得大家看的书。”
认为好的寿山石只有“五德”,而极品的田黄石则是有“六德”,分别是细、结、温、润、凝和腻。
所谓的细是指田黄石的质地细密如粉,颗粒非常细xiǎo,就算是在高倍的放大镜之下都看到颗粒。最极品的田黄石内部除了罗卜纹之外就没有别的杂质了;结则是紧密,整块石头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而且这种紧密结合在一起之后给人滑腻的手感;温则是指虽然是石头,但却有如玉石一般给人温润的感觉,仿佛是温泉一般;润则是指石头仿佛是里面有水气一般,如果用手握紧一会,石头上就会布满细xiǎo的水珠,就像是露珠要滴下来一般;凝则是指石头形成半透明或者接近全透明的果冻状;腻则与油有关,摩擦石头的时候感觉到里面好像要渗出油来一般。
至于在萝卜纹方面,石巢则总结出了六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像萝卜皮内层那样,呈现出网状而且是有眼的,由密渐疏;第二种是粽粒状,就像是用糯米和碱估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的米粒似化未化的那种形态,有时候会散成条纹状;第三种是网状,比如説象网眼;第三种则是如萝卜的内心的纹路,或者是冬瓜的内心的纹路,网眼比较大而且不规则,或明或暗,或粗或细;第五种则是水流纹,仿佛是水在流动一般;第六种则是基本没有纹路,只有极少的稀疏的网状纹而已。
所以説,如果有人对田黄石的鉴定有兴趣,那这一本《印石辨》就是不得不研究的“宝典”。当然,这些内容方明却没有对围在周围的人详细説,在説出书名之后,方明拿起了之前摆在桌子上的那一块田黄石,迎着头ding的灯光,欣赏了好一会之后才説:“这一块田黄石虽然是无皮无格,但却属于极品的田黄石,因为它具备了极品田黄石的六德,也就是细、结、温、润、凝和腻,同时它的萝卜纹是最美丽的那一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是我刚才所説的第一种像萝卜皮内层那样呈现出网状而且是有眼的、由密渐疏状的。”
……
“你在去梅广他们店里之前就已经心中有数?”
柯柳和方明沿着xiǎo古董慢慢走着,刚才在梅广店里的时候方明自然是大获全胜:不仅仅击败了梅广和贾明,让他们吞下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恶果,以为自己用的是一块次品田黄来骗方明打眼却哪里想到最后反而是送了极品田黄给方明!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方明借这一次的事情再一次征服了那些围观的人,有理由相信方明和古轩斋的名气会进一步的提升,事实上她刚才已经通过手机发现在一些古董收藏的论坛上已经有人发贴在説这件事情。
摇了摇头,方明説:“这块田黄石一上手,我就知道是件好东西,所以当时我虽然看出了那个苏宁有问题而且要价50万,但我还是把石头收下来,让我想不到的是贾明和梅广既然是给我挖坑却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既然已经找到想对付我的人,那我不回访一下就説不过去了。”
“至于利用他们买给我的石头来对付他们,那确实是我精心计划的。对于我们这一行的人来説最打击人的就是明明东西在自己手上呆了很长时间但却看不出是好物件,但一旦卖掉那件东西马上就被人证明是好东西。简单来説就是捡漏总是快乐的,打眼则是让人神伤,所以我就要明确告诉他们这石头是真正的好东西,那他们还不后悔死?”
方明从来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也就从来不可能玩什么以德报怨,反而是有仇报仇!
“其实,张俊勋在《寿山石考》中关于田黄石的鉴定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一个叫陈宗怡的人口述而整理的,故这个叫陈宗怡的人精于寿山石鉴定,有五十年的经验,他怎么可能会不注意到田黄石有格?”
梅广和贾明此时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他们想反驳,但是张了好几次嘴却根本説不出话来——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方明所説的这些话才是有出处的,説服力实在是过于强大。
相反,梅广和贾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是收藏这一行当的先行者,由于年纪和受教育程度的问题他们鉴定古董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出于实践,等靠的是经验,就算是平时有看书那也没有办法象方明那样接连的掉书袋,而且还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之类。
“那到底是张俊勋犯错又或者是陈子奋犯错了呢?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方明这句话刚一説完心里就大叫不妙,自己这又是不干脆了,周围的人肯定又会説自己的了。果然,周围马上就有人大叫了出来:“方老板,你就快一diǎn説吧,求你了!”
“好,好,我马上就説!”
方明这个时候除了“投降”之外,还能干什么?
“事实上,{一+本{读}张俊勋和陈子奋都没有错。”
指了一下子柯柳,方明马上就接着説:“我的这位朋友虽然不太懂古董,但是她刚才注意到我所説的话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词,那就是乡人,而是所谓的‘乡人’就是指寿山那里的人。陈子奋説的是‘乡人所谓无格不成田也’,意思是説寿山那里的人説的无格不成田,而不是他持这样的观diǎn。”
“那么,就只能一种可能,就是事实上无格甚至是无格的田黄石很少,几年间就已经开采完毕,接下来的就只用那些有格的田黄石。而那些挖石的人——“乡人”为了推销自己的石头,就传出了“无格不成田”的説法,所以説,这只是乡人自己的説法,并不是陈子奋的观diǎn,事实上他的《寿山石xiǎo记》之中,他随后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格为石病,有格者自非上品”!
根据现代科觉得仪器的地质研究,田黄石之中的格其实是石头的裂纹,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水里的一些矿物质渗了进去,所以才形成了格,这样的石头又怎么可能是最好的田黄石?
梅广和贾明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那一块田黄石,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已经被方明説服:无皮不成田、无纹不成田和无格不成男,唯一能够站得住腿的就是无纹不成田!
那岂不是説自己两人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本来想用这块无皮无格的田黄石来挖个大坑让方明跳下去,方明确实是跳了进去,但问题是这个非但没有把方明摔死,反而是把自己两个人摔死了!
方明没有打眼?
那眼前的这一块就是极品田黄石了!
有格的田黄石是残次品、是无皮无格的田黄石开采完之后才迫不得已“推出”的石头,那无皮无格的石头自然远比有皮有格的要值钱得多!玩了一辈子的石头,梅广和贾明都知道有皮有格的田黄石现在都已经很少,现在听到无皮无格的更少,肠子都悔青了!
但此时哪还能反悔?就算是想也没有办法!
“方老板,依你所説,鉴定田黄石的时候岂不是不能以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无纹不成田这三个标准来进行鉴定?可是这三个标准都已经流传多年了,总有其道理吧?”
人群之中又传出一个人的声音,而从这个声音就可以知道方明之前所説的那些话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方明diǎn了diǎn头,説:“当然有其道理,事实上这个三个标准还是能够鉴定田黄石的。只不过我们不能把这三个标准当成金科玉律,还要留意到在这三个标准之前还有一个无皮无格但有纹的ding级田黄石的存在。”
想了一下,方明继续説:“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除了真正极品的无皮无格只有纹的田黄石之外,别的田黄石是可以用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和无格不成田的标准来进行鉴定的。”
“啊!那对于你所説的极品田黄石,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鉴定?”
极品田黄石虽然説很少见,但问题是也还是有可能遇到的啊,如果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男和无纹不成田的标准对于极品田黄石的鉴定不起作用的话,那又如何鉴定?
这个问题当然有答案,方明diǎn了diǎn头,不慌不忙地説:“在方面我建议大家可以去找一本叫做《印石辨》的书,是石巢先生的大作,石巢先生原名傅继扬,号石巢,字耐雪,祖籍福建南安但却出长于厦门的一个艺术世家,从xiǎo就喜爱绘画、印石、古玩等,善于钻研,因为与许多寿山石农交往颇深,所以对于寿山石相当了解。他写的这本书中对田黄石提出了一些新的鉴定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石之六德,同时,他对于田黄石之中最重要的萝卜纹也进行了严格描述和分类,是一本很值得大家看的书。”
认为好的寿山石只有“五德”,而极品的田黄石则是有“六德”,分别是细、结、温、润、凝和腻。
所谓的细是指田黄石的质地细密如粉,颗粒非常细xiǎo,就算是在高倍的放大镜之下都看到颗粒。最极品的田黄石内部除了罗卜纹之外就没有别的杂质了;结则是紧密,整块石头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而且这种紧密结合在一起之后给人滑腻的手感;温则是指虽然是石头,但却有如玉石一般给人温润的感觉,仿佛是温泉一般;润则是指石头仿佛是里面有水气一般,如果用手握紧一会,石头上就会布满细xiǎo的水珠,就像是露珠要滴下来一般;凝则是指石头形成半透明或者接近全透明的果冻状;腻则与油有关,摩擦石头的时候感觉到里面好像要渗出油来一般。
至于在萝卜纹方面,石巢则总结出了六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像萝卜皮内层那样,呈现出网状而且是有眼的,由密渐疏;第二种是粽粒状,就像是用糯米和碱估成的粽子蒸熟后里面的米粒似化未化的那种形态,有时候会散成条纹状;第三种是网状,比如説象网眼;第三种则是如萝卜的内心的纹路,或者是冬瓜的内心的纹路,网眼比较大而且不规则,或明或暗,或粗或细;第五种则是水流纹,仿佛是水在流动一般;第六种则是基本没有纹路,只有极少的稀疏的网状纹而已。
所以説,如果有人对田黄石的鉴定有兴趣,那这一本《印石辨》就是不得不研究的“宝典”。当然,这些内容方明却没有对围在周围的人详细説,在説出书名之后,方明拿起了之前摆在桌子上的那一块田黄石,迎着头ding的灯光,欣赏了好一会之后才説:“这一块田黄石虽然是无皮无格,但却属于极品的田黄石,因为它具备了极品田黄石的六德,也就是细、结、温、润、凝和腻,同时它的萝卜纹是最美丽的那一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是我刚才所説的第一种像萝卜皮内层那样呈现出网状而且是有眼的、由密渐疏状的。”
……
“你在去梅广他们店里之前就已经心中有数?”
柯柳和方明沿着xiǎo古董慢慢走着,刚才在梅广店里的时候方明自然是大获全胜:不仅仅击败了梅广和贾明,让他们吞下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恶果,以为自己用的是一块次品田黄来骗方明打眼却哪里想到最后反而是送了极品田黄给方明!同时,更加重要的是方明借这一次的事情再一次征服了那些围观的人,有理由相信方明和古轩斋的名气会进一步的提升,事实上她刚才已经通过手机发现在一些古董收藏的论坛上已经有人发贴在説这件事情。
摇了摇头,方明説:“这块田黄石一上手,我就知道是件好东西,所以当时我虽然看出了那个苏宁有问题而且要价50万,但我还是把石头收下来,让我想不到的是贾明和梅广既然是给我挖坑却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既然已经找到想对付我的人,那我不回访一下就説不过去了。”
“至于利用他们买给我的石头来对付他们,那确实是我精心计划的。对于我们这一行的人来説最打击人的就是明明东西在自己手上呆了很长时间但却看不出是好物件,但一旦卖掉那件东西马上就被人证明是好东西。简单来説就是捡漏总是快乐的,打眼则是让人神伤,所以我就要明确告诉他们这石头是真正的好东西,那他们还不后悔死?”
方明从来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也就从来不可能玩什么以德报怨,反而是有仇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