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为何笑呀?难道王奇说错了什么吗?”王奇被司马徽笑的莫名其妙,心中不由得有几分生气,难道凭我王家现在的实力,还开不了一个书院吗!

    “呵呵!季允老弟别误会!我并非笑你,只不过是为刚才自己的失态而笑罢了!到是刚才季云说的提议还是不要再说了,司马徽现在只是想安心的做一个隐居之士!”司马徽还是笑着说道。

    他看王奇的样子,就知道王奇有点生气,忙出言安慰。不过他也误会刚才王奇准备说的话了,以为王奇是想邀请他为豫州效力。所以竟然抢在王奇说出来之前,就出言拒绝了。

    “呵呵!我看水镜先生才是误会王奇了!王奇刚才只是想提议出资资助先生开。

    王奇想不到司马徽竟然会这么说。不过见他误会了,觉得还是干脆把话挑明了的好,免得再有不必要的误会。

    司马徽听了脸上一红,没想到自己是误会王奇的意思了,不过对方既然把话都挑明了,那自己就直说吧。对方年纪虽小,但就行动言语来看,应该是一个当的起事的人了。

    “哦!据我所知,王家应该是和颍川书院的荀陈两家站在一起的吧,季云怎么突然想到要来帮助鄙人了!”挑明归挑明,但有些话只要大家领会就行,不必直接说出来。

    司马徽的话意思很明显,就是既然你们王家不是支持汉室宗亲的,怎么还想和我们混一块,支持我们的事业。党同伐异是历来的规矩,你现在这样做,难道不怕引起那两家的怀疑吗。

    其实这到又是司马徽弄错了,陈荀两家的确是和司马徽他们的政见不同,但是他们的政见中,有一点就是辅佐一个新的势力,一个可以维护他们利益的势力。而只要是才能之士,有助于自己主公大业的,那他们就会欢迎,对才能之士本身的政见并不是很见怪。当然前提是这几个才能之士不能引导自己的主公来消灭自己这一方的势力。

    “呵呵!王奇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并不会妨碍王奇资助你,只要你培养的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人才,王奇就一定会帮助你!党同伐异固然是历来的规矩,但如果在面临国家的共同危机时,就应该放下党争,一致对外!”王奇笑道。

    也并不是王奇想让司马徽培养一批忠于刘姓子弟的人才,而是他早就知道,像司马徽这样的才能之时,在真正的危机面前必然能分清孰轻孰重的。那他教育出来的子弟就很有可能在挽救刘姓江山无望,第一个选择投靠的势力时,选择曾经对他们的母校有恩的自己。而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等司马徽培养的那帮子人才可以出仕时,刘姓子弟必然已经辅佐无望了。这样,那些高材不还是都会落入自己的手中吗。想到这里,王奇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此时的司马徽在听了王奇的话后却是十分激动,想不到眼前之人小小年纪就又如此胸襟!自己自认也算心胸宽广了,自从被颍川书院赶走后,就一直有点介意。今天听了王奇的话才觉得自己这样实在是有点不值得。都是为国效力,何必因为政见不同就自相残杀呢。

    不过这次司马徽好像又有点误会王奇的意思了,王奇刚才话中说的国家,和司马徽想的国家可不是同一个概念。王奇指的是中国,而司马徽认为的是刘汉。不过王奇是什么人,他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让司马徽误会,当然不会明确指出自己说的是那个国了。

    司马徽对王奇恭敬的作了一揖,道:

    “唉!那是司马徽落入下乘了!只知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忘了大家都是为了大汉!呵呵!今日德操受教了!”

    王奇听了当然也很高兴,能让这么一位才能之士承认自己错了,那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此时听司马徽的语气有所松动,遂问道:

    “那水镜先生以为王奇刚才的提议如何?”

    “呵呵!司马徽还本来没想过要办一个像颍川书院那么大的书院,不过现在既然有了季云的相助,那我就在荆州办一个大的书院!和颍川书院一南一北,一较高低!”

    司马徽本来已经有点消沉的意志竟然因为王奇的这个提议而突然又振奋了起来。重振雄风的司马徽,再也不甘于在水镜山庄做一个隐士了,决定开一个能和颍川书院一较高低的荆州书院。

    “好!这才是水镜之志呀!”王奇鼓掌赞道。

    听了司马徽的语气,王奇心中再次燃起了招募司马徽的yu望。不过他对怎么说服司马徽还有点疑问,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了上次曾想说服关羽的言辞。那次是因为关羽介意自己对他们三兄弟施行离间之计,才不能够奏效。现在自己和司马徽并没有这方面的介怀,应该能说服他。虽然那些话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野心,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说不定他还会误会自己是大义呢。

    “水镜先生!你可知王奇为何愿意放下党争而资助你?”

    “哦!这不是为了大汉吗?”司马徽有点奇怪,他刚才明明说得好好的,难到还有别的原因。又或者是不想出那笔钱了,想想又不会,自从眼前这个少年造纸封侯以后,王家是日进斗金,应该不会在乎这点钱的。而且看对方也不是出尔反尔的小人。

    “当然是为了大汉!只是若没有一定的威胁,我会现在就资助你们吗?”王奇答道。

    “哦!现在有什么东西威胁到大汉了吗?”司马徽问道。

    “恩!我看我大汉现有亡国之危,而我汉人亦有灭种之险!”

    “什么?季云说的可是黄巾之乱?”司马徽也像关羽当初一样吃了一惊。

    “黄巾之祸虽然危害甚重,但还动摇不了大汉的国本,真正动摇国本的,反而是那些剿灭黄巾之人!”王奇无奈的道。

    司马徽听了却不一言,显然对王奇话中的意思有所了解,但知道对方的父亲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些剿灭黄巾之人,基本上是一些地方的诸侯和豪强地主,如今朝廷又准许他们合法拥有武装,等平定黄巾之乱后,这些武装的割据之势就已经成型了。我观朝廷不久之后还会继续加强这些割据武装的权力,以便钳制庶民。到时……”

    “到时必然有党人会择一明主而侍之,以其武力攻伐异己,甚至鼓动其取汉而代之,如此则大汉危矣!”司马徽突然抢过王奇的话题道。

    王奇对司马徽的才能暗暗吃惊,果然是一时俊杰呀,这些还没生的事情就已经能猜的个七七八八了。不过他能猜到党人身上去,那也有点太高估党人的能力了吧。再看他惊疑的神色,王奇就知道他在怀疑自己说这一番话的目的。

    “唉!只是我不明白,像王家这样的家族,应该是党人投效的最佳对象呀!季云这样说出来,难道不怕我上书朝廷,给你们家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吗?”司马徽果然问出了自己的疑问。只是他也是聪明人,没有像关羽那样要求上书谏止扩大诸侯的权力。显然,他也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不能让朝廷改变决定。

    “哈哈!王家之危和天下之危比起来算得了什么!”王奇笑了一声,继续道:

    “我担心的是,到时候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必然大降。若是塞外的异族再趁机南下,到时我汉人尽皆沦为胡虏之奴仆矣!这才是真正的亡国灭种之祸呀!”

    “啊!”司马徽显然对王奇的后一番话有点接受不了。

    的确,司马徽自认已经考虑的很全面了,群雄在不满朝廷的党人的支持下,有可能颠覆大汉江山。他刚才甚至在想,王奇这么直接的提出来,是不是准备自己不投效他的话,就直接拿自己灭口呢。此时听了王奇的话,才察觉到了真正的危机。司马徽这样真正的才能之士,当然不会像满清的那帮子垃圾一样,会有“宁予洋人,不予家奴”的想法的。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还是占了上风,所以在听了王奇的话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才能不让外族占了大汉的江山。

    “原来如此!那有何方法可以阻止呢?”受到惊吓的司马徽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心里想着如何阻止异族入侵,嘴上不知不觉就说出来了。

    “这还不简单!当然是找一个英明之士,尽快结束乱世,然后率我华夏之众,抵挡异族入侵了!”王奇大声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是呀!是呀!看来得尽快培养一些人才,帮助宗室子弟尽快结束乱世呢!”司马徽在听了王奇的话后才还过神来,只是他说的这一番话,却气的王奇差点吐血。

    自己辛辛苦苦的冒着暴露自己野心的危险,说出将来可能生的事情,没想到到头来只是坚定了他加快帮助宗室子弟的信心,果然是朽木不可雕也。王奇现在再也不敢说什么又可能暴露自己野心的话了,刚才说的可能还可以作为自己拥护汉室的话来理解,要是在说的话,以他刚才的倔强脾气看,说不定还真会把自己报告朝廷。

    “哈哈!德操兄说的好!”一个声音从王奇身后传来。

    王奇转头看去,原来是和司马徽亦师亦友的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等三人,看来他们在王奇来后不久,就来到这儿了,一直在一旁听着呢。刚才出声的正是博陵崔州平。此时三人脸上也是一脸的激动,显然是被王奇所说的亡国灭种之危所忧虑。而三人中,除了颖川石广元,其它两人显然对司马徽刚才的话十分赞同。王奇看了暗暗皱眉,这些人难道真要到了危机来临,才会明白该做什么吗!

    “公子大义!我等所不及也?”颖川石广元却突然对王奇作了一揖。

    其它三人这时才还过神来,也恭敬的向王奇作揖,显然对他愿意放下党争,而将此事告诉他们的举动十分敬佩。对王奇不是十分了解的汝南孟公威甚至提议说:

    “德操兄不如收季云为弟子?”

    王奇虽然也很想当司马徽这样的才能之士的弟子,但现在却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呀,遂忙道:

    “多谢诸君美意!只是王奇已经拜前中郎将卢公为师了!”

    众人听了,齐叹一口气,这才放弃不提。

    王奇听了,心中却暗暗气愤,他现在的名声虽然还不是妇孺皆知,但也是传遍天下了,司马徽之名虽然响亮,但也不出荆豫两州,按理说自己如果拜司马徽为师的话,那也是司马徽高攀自己呀,怎么现在听他们的口气,似乎反而是对自己不能拜司马徽为师而感到遗憾呢。难道自己在他们眼中竟然如此的不堪吗!王奇心中愤怒,脸上却一点也不表示出来,反而也做出一副遗憾的样子。

    其实这也怪不得众人,他们四个人都是出名的才能之士,虽然不是自视甚高之辈,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才能不足的。平常只听说过王奇在诗歌上的造诣,没听说过他在其它方面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对于颍川之战,他们只听说是王奇献的计谋,不认为是王奇具体安排的,而普通的火攻之计是很平常的,刚才王奇讲的一番卓有远见的话,他们也只认为是王奇从那一位大贤哪儿听来,从没想到过是王奇自己的观点。甚至对于王奇刚才愿意把这番话说出来,都曾经怀疑过是不是他小孩嘴不严,无意中说出来的。不过想想若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不是变成从小孩嘴中套话了吗。忙放弃了这一可怕的想法。

    王奇虽然心中气愤他们小瞧人,但也不想就这么空手而回,遂对崔州平他们三人说道:

    “王奇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明白了!水镜先生现在有我的资助和荆州各位名士的相助,开一个大的书院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颍川书院自己从几位走了以后,程仲德他们也都去了谯县,现在书院根本就没有几个名士,学子们求学都非常困难,实在是缺人手呀!不知道诸为中有谁愿意和王某一起回去,重建颍川书院往日的繁荣呢?”

    司马徽,崔州平他们四人对视一眼,心道,果然是没有这样的好事呀。只是众人现在对回到颍川书院都有一种恐惧,当时被逼离开书院的情形又浮上了心头。虽然在听说现在书院的状况是感到很伤心,但要让他们回去,却是没有一个人有这个勇气。还有一点就是,这样跟随王奇回去,就有点像王奇的家臣一样了。虽然都不愿去颍川,但是王奇既然提出来了,当然不可能一个也不回去的。所以最后还是老家是颍川的石广元主动说:

    “公子大义!我等当然听从,只是现在书院刚刚要组建,必然缺乏人手。就由石广元一人随公子去颍川书院吧!”

    石广元的老家虽然是颍川的,但对回颍川仍然有所恐惧,只是毕竟石家在颍川也算是一个豪门,所以到也不必太担心会受到迫害。再则,颍川书院毕竟是自己的母校,现在听说她的形势不好,心中还是有点挂念的。所以最后还是答应了。

    王奇听说只有石广元一人愿意随他回去,心中有点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也就爽快的答应了,但仍然叮嘱其余两人,一旦荆州的书院走上了正轨,就立刻来颍川书院帮忙。当然,他心里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

    已经有所收获的王奇自然不愿意在这个保皇气氛浓厚的地方久待了,再和这几位名士商谈了一会儿,就准备向司马徽和黄承彦告辞了。

    总的来说,王奇的这次荆州之行还是很成功的,虽然愿意跟随自己的名士只得了一人,但是自己的第一目标黄月英,却并没有让自己失望,王奇心中也清楚,光是一个黄月英,就抵得上除司马徽外的那几个名士了。何况,这次王奇在南阳还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大将黄忠,虽然并没有对自己正式投效,但已经被挖到自己的地盘了,投效自己也是早晚的事。

    有所收获的王奇在当天下午就带了石广元,许褚,张飞,以及二十刀卫,匆匆的上路了,自己的家中还有一个多年为见的未婚妻在等着自己呢。

    (马后炮!祝大家五一快乐!)

章节目录

黄粱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黄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四章 只得一人-穿越三国之黄粱三国,黄粱三国,一本书并收藏黄粱三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