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期完全没法让宁化王有反驳的余地,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甚至足够他以兄长的身份,照顾受伤的弟弟赵砌到后者伤势好转为止。当然,伤筋动骨一百天,二月底之前,赵砌不可能痊愈到能下床走动的地步。但他们兄弟目前正在受罚,凭什么能获得优待呢?皇帝能给宁化王这么长的时间来准备行程,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这里头可能也有好几拨进宫在太后面前为宁化王兄弟说情的宗室长辈的功劳。
如今皇帝是既罚了人,又赏了恩典,太后很满意,宗室长辈们无话可说,宁化王若不听从,还有异议,那就是没眼色,为难人了。可谁又明白他心里的苦?
他们夫妻二人在京城里进行的拉拢宗室皇亲、文武百官大计,才刚刚开始呢。
但皇帝已经下了明旨,太后与宗室长辈们也都觉得这样的结果很理想了,劝他不要真的把离京的日子拖到月底,还是尽快动身的好。毕竟他如今也是犯了错的人,赵砌降爵,并不是就没有重新升起来的希望了,所以为了他和他兄弟的将来着想,他与赵砌都要做出知错能改的姿态来。
比如赵砌要老实上几年,不要在京城行纨绔之举,最好是老实在家读几年书,寻个差使做做什么的;再比如宁化王也要乖乖回封地去,不要表现得对京城太过依恋,回到封地后,也要安分度日,生活节俭一点,爱好就选读书礼佛之类的,手有余钱就多在封地上做些善事,铺路搭桥什么的。等皇帝消了气,觉得他们依然是可造之材,那将来还会原谅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赵砌也有望重新拿回广昌这个封地,或者直接在京城受到重用,掌握权势。
太后与宗室长辈们都是在为宁化王兄弟俩着想,宁化王便是有心反对,也无从反对起。他只能一边吩咐妻子收拾行李,一边抓紧最后的时间,多在京城结交人脉,同时求得皇帝同意,在自己离京之前,把赵砌接回自己在京城的府第里休养,兄弟俩也能在长期分离之前团聚几日。
这处府第,原本是宁化王为了进京后方便行事,才花大钱提前让仆从购买布置的宅子,处处都是照着郡王府的规制来的,虽不是工部官造,却也足够体面——宁化王长年在晋地生活,封王后只在京城逗留很短的时间,就往封地宁化县去了,根本没来得及在京城建王府。其实他也不是不能请求皇帝同意他在京城建府,由工部出工出人,但那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封地的控制权,长年留在京城了。他不愿意将封地大权交出来,自然无法享受这个福利,只好自行购置产业。亏得他身家丰厚,竟然真的自掏腰包,提前一年在京城置办下了这么大的宅子。
如今他要走了,宅子却还要保留下来,看守房子的人会负责他与京中权贵的礼尚往来,免得他这几个月结下的人脉作废。同时,这处宅子也会成为赵砌日后的住所。
有些人,在面对不如意的命运发展时,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接受下来,但过后总要想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这么做会如何”,或者“如果当初那个人没那么做,我如今会如何”。宁化王如今就开始了这个阶段。
他虽然怨恨镇西侯没管好儿子,使得苏仲英给赵砌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他的大好计划,但他心里也明白,如果不是赵砌先去撩拨了苏大姑娘,又固执地非要亲眼见蔡家千金一面,也不会被苏仲英抓了个正着,导致今日的下场。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赵砌对自己太过自信,连个随从都不带就去偷窥蔡大小姐,他就算被苏仲英抓到,也不会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自己的大计划被破坏,其实也有任性的弟弟一份功劳呢。
宁化王开始埋怨赵砌,埋怨他任性不听劝,埋怨他擅自上京城,埋怨他招惹苏大姑娘,埋怨他不信任兄嫂的眼光,非要去看一眼蔡大小姐,才愿意答应婚事,埋怨他出门也不多带几个随从……宁化王有那么多的埋怨,赵砌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心中委屈无比。
他也是自幼被父亲、生母与兄长宠着长大的小王子,哪里吃过什么苦头?就算是昔日前晋王妃管氏为了儿子能成为皇储,隐瞒晋王病危与死亡的消息时,也只不过是软禁了他们母子三人,并没有真叫他们受过苦楚。封地上的事,都是兄长派人帮他打理的,母亲也一直很宠爱他,嫂嫂对他更是千依百顺。他觉得自己将来定要娶个美人为妻,没有人反对过。他去武昌、蜀中,也都是为了兄长出力,同样没有人反对过。他自己挑选了妻子,跟母亲兄长说时,他们也没反对过。兄长为了大业,非要逼他放弃心上人,改娶其他人,他不也让步了么?为什么他这个乖巧的弟弟,就不能先看看自己未来的妻子,才答应婚事呢?
他是被人算计了,才会穿帮的,不知道是什么人给苏大姑娘送了纸条,促成他们的相见。可兄长明知道他被人算计,又挨了打,断了腿,连王爵都丢了,怎么就只顾着埋怨他呢?
他想要兄嫂给他寻好的大夫,好的药,让他的伤腿别再疼得这么厉害。他丢了王爵与封地,心中也很委屈,兄长怎么就不能再想想办法,替他免了责罚?他被人算计,心中急切想要知道是谁冒他的名给苏大姑娘送了纸条,当时他把纸条弄到手了,也从苏大姑娘那里套到了她接到纸条时的种种细节,就等着去找首饰铺子里的小丫头查问究竟,顺藤摸瓜找到害他们的人了,兄长怎么就不肯派人出手呢?!
还有,如今云阳侯府蔡家已经不可能答应联姻了,那他是不是就可以跟苏大姑娘定下亲事了?他总不能白担一个纨绔子弟的轻浮名声吧?反正苏大姑娘的名声也坏了,不如就跟他凑一对好了。虽然他如今已经不是郡王,但将来未必没希望再升上去。兄长为什么要拒绝?还要骂他?
赵砌无法理解宁化王的作为,平生头一次对兄长生出了芥蒂之心。
宁化王却是满肚子苦涩,无法言表。他如今有些后悔,过去对弟弟太过溺爱,却没教后者好好读书明理了。如今的形势哪有弟弟说的那般轻松?弟弟哄到手的那张所谓伪造的纸条,早在送往宗人府的途中就丢了,如今已经无从查起。至于首饰铺子里的小丫头,一问三不知,首饰铺子的掌柜还坚决否认自家伙计曾经帮外男传过小纸条给进店光顾的闺秀,甚至不怕闹上官府。他家背后的东家有些来头,宁化王没法以势相逼,手中又没有证据,只能吃了这个亏。
至于与镇西侯府结亲,两家如今几近反目,一向与宁化王府有默契的镇西侯吐血晕倒,已经无法理事,接掌家中大权的镇西侯世子苏伯雄却摆出一副与宁化王府划清界限的架势,宁化王能怎么办?气消了之后,他想起蜀地那边,还要依仗苏家旧部呢,心中再不乐意,也只能客客气气地跟苏家人相处,不敢真的跟他们翻脸。如今是苏家不肯嫁女过来了,赵砌却还抱有幻想,实在让宁化王不知该说什么好。
就在宁化王心塞无比时,云阳侯府办春宴的日子到了。
宁化王妃十分为难地问丈夫:“先前我费尽心思,从云阳侯家讨到了请帖,如今怎么办?妾身还要过去么?”
宁化王不由得又苦涩地皱起了脸。
当初他让宁化王妃想办法拿到云阳侯府的春宴请帖,就是为了继续在蔡家人面前刷存在感,争取与蔡家女眷交好,尤其是跟蔡大小姐蔡元贞交好,那么日后要提起亲事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可是宁化王妃前脚才拿到请帖,春宴尚未举行,赵砌就出事被抓了,罪名当中还有尾随蔡大小姐,疑似意图不轨这一条,打他的人里就有蔡家子侄。提亲一事显然已经没有了可能,宁化王妃身为赵砌的亲嫂子,到苦主家里赴宴,也挺尴尬的。到时候叫宁化王妃说什么、做什么呢?难不成要当着所有宾客的面,再次为赵砌的所作所为赔礼道歉?
宁化王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去!又不是你犯了错,为什么不去?若是不去,反倒显得我们心虚。况且,即使不提联姻之事,云阳侯也是朝中数得上号的权臣。若能与他交好,将先前那点误会说清,日后两家交往得多了,对我们也未必没有好处。”他心中还存有那么一丝期望,云阳侯跟他毕竟没有直接的矛盾,宗室里头,父子兄弟分别与两方政敌来往交好的例子多了去了,亲如骨肉,也未必会站在同一立场,比如他的盟友之一,辽王世子赵硕就跟嫡长子赵陌明显不合。他兄弟得罪的人,却与他交情不错,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宁化王妃心中暗暗叫苦。到时候要直接面对蔡家人质疑目光的是她,丈夫又哪里知道她的难处?然而,她只是闽地地方上的望族大户出身,能成为郡王妃,已是祖上烧了高香,实在没什么底气去驳回宁化王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春宴当日,宁化王妃打扮得低调而端庄,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丰厚的礼物,坐着马车前往云阳侯府的琪园,参加春宴了。她一下车,迎面就遇上了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的马车。想到自家小叔被拆穿偷窥蔡大小姐的事,还是秦家兄妹做的证,她脸上的表情一时没维持住,耷拉下去,好不容易才勉强冷静下来,挤出一个有些扭曲的微笑,不理会秦家人,直接往云阳侯夫人那边走过去。
秦锦华回头看一眼秦含真:“那是宁化王妃么?她那是什么表情?这是怨上我们了?就因为那天我们说出了广昌王觊觎蔡姐姐的事?”
秦含真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别管她,跳梁小丑而已,谁会在意她对我们是什么表情?”
这里头可能也有好几拨进宫在太后面前为宁化王兄弟说情的宗室长辈的功劳。
如今皇帝是既罚了人,又赏了恩典,太后很满意,宗室长辈们无话可说,宁化王若不听从,还有异议,那就是没眼色,为难人了。可谁又明白他心里的苦?
他们夫妻二人在京城里进行的拉拢宗室皇亲、文武百官大计,才刚刚开始呢。
但皇帝已经下了明旨,太后与宗室长辈们也都觉得这样的结果很理想了,劝他不要真的把离京的日子拖到月底,还是尽快动身的好。毕竟他如今也是犯了错的人,赵砌降爵,并不是就没有重新升起来的希望了,所以为了他和他兄弟的将来着想,他与赵砌都要做出知错能改的姿态来。
比如赵砌要老实上几年,不要在京城行纨绔之举,最好是老实在家读几年书,寻个差使做做什么的;再比如宁化王也要乖乖回封地去,不要表现得对京城太过依恋,回到封地后,也要安分度日,生活节俭一点,爱好就选读书礼佛之类的,手有余钱就多在封地上做些善事,铺路搭桥什么的。等皇帝消了气,觉得他们依然是可造之材,那将来还会原谅他们,给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赵砌也有望重新拿回广昌这个封地,或者直接在京城受到重用,掌握权势。
太后与宗室长辈们都是在为宁化王兄弟俩着想,宁化王便是有心反对,也无从反对起。他只能一边吩咐妻子收拾行李,一边抓紧最后的时间,多在京城结交人脉,同时求得皇帝同意,在自己离京之前,把赵砌接回自己在京城的府第里休养,兄弟俩也能在长期分离之前团聚几日。
这处府第,原本是宁化王为了进京后方便行事,才花大钱提前让仆从购买布置的宅子,处处都是照着郡王府的规制来的,虽不是工部官造,却也足够体面——宁化王长年在晋地生活,封王后只在京城逗留很短的时间,就往封地宁化县去了,根本没来得及在京城建王府。其实他也不是不能请求皇帝同意他在京城建府,由工部出工出人,但那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封地的控制权,长年留在京城了。他不愿意将封地大权交出来,自然无法享受这个福利,只好自行购置产业。亏得他身家丰厚,竟然真的自掏腰包,提前一年在京城置办下了这么大的宅子。
如今他要走了,宅子却还要保留下来,看守房子的人会负责他与京中权贵的礼尚往来,免得他这几个月结下的人脉作废。同时,这处宅子也会成为赵砌日后的住所。
有些人,在面对不如意的命运发展时,虽然迫于情势不得不接受下来,但过后总要想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这么做会如何”,或者“如果当初那个人没那么做,我如今会如何”。宁化王如今就开始了这个阶段。
他虽然怨恨镇西侯没管好儿子,使得苏仲英给赵砌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他的大好计划,但他心里也明白,如果不是赵砌先去撩拨了苏大姑娘,又固执地非要亲眼见蔡家千金一面,也不会被苏仲英抓了个正着,导致今日的下场。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赵砌对自己太过自信,连个随从都不带就去偷窥蔡大小姐,他就算被苏仲英抓到,也不会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自己的大计划被破坏,其实也有任性的弟弟一份功劳呢。
宁化王开始埋怨赵砌,埋怨他任性不听劝,埋怨他擅自上京城,埋怨他招惹苏大姑娘,埋怨他不信任兄嫂的眼光,非要去看一眼蔡大小姐,才愿意答应婚事,埋怨他出门也不多带几个随从……宁化王有那么多的埋怨,赵砌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心中委屈无比。
他也是自幼被父亲、生母与兄长宠着长大的小王子,哪里吃过什么苦头?就算是昔日前晋王妃管氏为了儿子能成为皇储,隐瞒晋王病危与死亡的消息时,也只不过是软禁了他们母子三人,并没有真叫他们受过苦楚。封地上的事,都是兄长派人帮他打理的,母亲也一直很宠爱他,嫂嫂对他更是千依百顺。他觉得自己将来定要娶个美人为妻,没有人反对过。他去武昌、蜀中,也都是为了兄长出力,同样没有人反对过。他自己挑选了妻子,跟母亲兄长说时,他们也没反对过。兄长为了大业,非要逼他放弃心上人,改娶其他人,他不也让步了么?为什么他这个乖巧的弟弟,就不能先看看自己未来的妻子,才答应婚事呢?
他是被人算计了,才会穿帮的,不知道是什么人给苏大姑娘送了纸条,促成他们的相见。可兄长明知道他被人算计,又挨了打,断了腿,连王爵都丢了,怎么就只顾着埋怨他呢?
他想要兄嫂给他寻好的大夫,好的药,让他的伤腿别再疼得这么厉害。他丢了王爵与封地,心中也很委屈,兄长怎么就不能再想想办法,替他免了责罚?他被人算计,心中急切想要知道是谁冒他的名给苏大姑娘送了纸条,当时他把纸条弄到手了,也从苏大姑娘那里套到了她接到纸条时的种种细节,就等着去找首饰铺子里的小丫头查问究竟,顺藤摸瓜找到害他们的人了,兄长怎么就不肯派人出手呢?!
还有,如今云阳侯府蔡家已经不可能答应联姻了,那他是不是就可以跟苏大姑娘定下亲事了?他总不能白担一个纨绔子弟的轻浮名声吧?反正苏大姑娘的名声也坏了,不如就跟他凑一对好了。虽然他如今已经不是郡王,但将来未必没希望再升上去。兄长为什么要拒绝?还要骂他?
赵砌无法理解宁化王的作为,平生头一次对兄长生出了芥蒂之心。
宁化王却是满肚子苦涩,无法言表。他如今有些后悔,过去对弟弟太过溺爱,却没教后者好好读书明理了。如今的形势哪有弟弟说的那般轻松?弟弟哄到手的那张所谓伪造的纸条,早在送往宗人府的途中就丢了,如今已经无从查起。至于首饰铺子里的小丫头,一问三不知,首饰铺子的掌柜还坚决否认自家伙计曾经帮外男传过小纸条给进店光顾的闺秀,甚至不怕闹上官府。他家背后的东家有些来头,宁化王没法以势相逼,手中又没有证据,只能吃了这个亏。
至于与镇西侯府结亲,两家如今几近反目,一向与宁化王府有默契的镇西侯吐血晕倒,已经无法理事,接掌家中大权的镇西侯世子苏伯雄却摆出一副与宁化王府划清界限的架势,宁化王能怎么办?气消了之后,他想起蜀地那边,还要依仗苏家旧部呢,心中再不乐意,也只能客客气气地跟苏家人相处,不敢真的跟他们翻脸。如今是苏家不肯嫁女过来了,赵砌却还抱有幻想,实在让宁化王不知该说什么好。
就在宁化王心塞无比时,云阳侯府办春宴的日子到了。
宁化王妃十分为难地问丈夫:“先前我费尽心思,从云阳侯家讨到了请帖,如今怎么办?妾身还要过去么?”
宁化王不由得又苦涩地皱起了脸。
当初他让宁化王妃想办法拿到云阳侯府的春宴请帖,就是为了继续在蔡家人面前刷存在感,争取与蔡家女眷交好,尤其是跟蔡大小姐蔡元贞交好,那么日后要提起亲事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可是宁化王妃前脚才拿到请帖,春宴尚未举行,赵砌就出事被抓了,罪名当中还有尾随蔡大小姐,疑似意图不轨这一条,打他的人里就有蔡家子侄。提亲一事显然已经没有了可能,宁化王妃身为赵砌的亲嫂子,到苦主家里赴宴,也挺尴尬的。到时候叫宁化王妃说什么、做什么呢?难不成要当着所有宾客的面,再次为赵砌的所作所为赔礼道歉?
宁化王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去!又不是你犯了错,为什么不去?若是不去,反倒显得我们心虚。况且,即使不提联姻之事,云阳侯也是朝中数得上号的权臣。若能与他交好,将先前那点误会说清,日后两家交往得多了,对我们也未必没有好处。”他心中还存有那么一丝期望,云阳侯跟他毕竟没有直接的矛盾,宗室里头,父子兄弟分别与两方政敌来往交好的例子多了去了,亲如骨肉,也未必会站在同一立场,比如他的盟友之一,辽王世子赵硕就跟嫡长子赵陌明显不合。他兄弟得罪的人,却与他交情不错,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宁化王妃心中暗暗叫苦。到时候要直接面对蔡家人质疑目光的是她,丈夫又哪里知道她的难处?然而,她只是闽地地方上的望族大户出身,能成为郡王妃,已是祖上烧了高香,实在没什么底气去驳回宁化王的命令,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春宴当日,宁化王妃打扮得低调而端庄,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带着丰厚的礼物,坐着马车前往云阳侯府的琪园,参加春宴了。她一下车,迎面就遇上了承恩侯府与永嘉侯府的马车。想到自家小叔被拆穿偷窥蔡大小姐的事,还是秦家兄妹做的证,她脸上的表情一时没维持住,耷拉下去,好不容易才勉强冷静下来,挤出一个有些扭曲的微笑,不理会秦家人,直接往云阳侯夫人那边走过去。
秦锦华回头看一眼秦含真:“那是宁化王妃么?她那是什么表情?这是怨上我们了?就因为那天我们说出了广昌王觊觎蔡姐姐的事?”
秦含真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别管她,跳梁小丑而已,谁会在意她对我们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