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云涌(七)
这一围就是一夜,晚间又或擒或杀了几个想要趁夜偷出子母峡的盗匪,等到清晨之时,谷中便已经陆续走出了一些将兵刃扔了,跪地请降的家伙,等到第二日午时,山谷中已没什么人了,万余盗匪一网成擒,一场并不算很大的战事终于以秦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但擒下这些盗匪之后,赵石这里只让人甄别出一些匪首,加以询问,剑门虽已不远,但赵石却是全然没有急于赶路的意思,于是一行人马,便在这子母峡口驻扎了下来。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从这些盗匪口中得到的消息让赵石着实吃了一惊,拜火神教,方进之,一个江湖教派竟然掺和了进来,听上去野心还不小的样子,川中情形也浮现出了几许诡异。
拜火神教这个名字赵石自然不会陌生,和尚据说就是死在他们的手里,联想到之前道士和尚两人的身份,赵石越发觉着这个什么拜火神教所图不小,谋划的时日估计也必定不短了,只是不知自己这宣旨队伍哪里碍着了他们,竟然联合了几乎大半个利州的盗匪来这里设伏。
在赵石看来,这个什么拜火神教并不足惧,不过是些妖言惑众的神棍罢了,好像什么黄巾之乱,天平天国之类的农民起义都是以这个开的头儿,虽然颇为轰轰烈烈,但下场却都是一般无二,而这个拜火神教听上去不论声势还是人数,都不如远矣,为祸应该也不会太烈才对……
不过这些家伙选的时机……川中若真是乱起来……想到这个,赵石心中已是忧虑重重,只希望这个什么拜火神教布置的不要太深,手段也不要太过高明才好,不然这次大秦征川很可能就是功亏一篑的结果了。
虽说赵石来自于后世,课本上总是赋予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农民起义以正义性,但对于去过巴尔干半岛,以及非洲的他来说,也许农民起义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得已,也许开始时他们有许多崇高的目标和理想,但无一例外的,一旦那些憨厚老实的农民拿起刀枪,他们表现出来的凶残以及破坏性却是丝毫不比那些专业的屠夫差上半点……
川中……可真是热闹啊……赵石心中也是苦笑,当初想象中的盗贼蜂起的景象看来……还真不远了。
于是,他这里一边扎下营寨,一边命李全德带上几个人火速赶往剑门,持他的钦差印信命剑门守军严加戒备,不得怠慢,而他这里则是让人加紧询问这些盗匪,想要从他们口中知道更多的东西。
但让人失望,也在情理之中的是,这些盗匪知道也并不多,只是翻来覆去的说是拜火神教的几个人骗他们来此,至于那些拜火神教妖人到底想干什么,有哪些布置,他们是一问三不知。
尤为可惜的是,据几个匪首说,那些神教妖人本来是和他们一起的,不过交战之时,大伙儿忙着拼命,等到头来,这些神教的家伙却都不见了踪影,说起这个,匪首们还都咬牙切齿的,显然是觉着被神教之人当了枪使。
既然觉着这些神教的家伙计划了许久,不可能就这些手段,谨慎起见,赵石也便耐下了性子,并不打算深入蜀中了,若不是身有皇命,他这个时候必定会断然下令回转金州或是撇下这些文官随员以及多余人等,急趋剑门,但最终,思来想去,有这些文官随员拖慢行程,现在又多了这许多的俘虏,最稳妥的处置便是在这里静观其变,若是剑门无事,便到剑门呆上他个十天半月的,若是剑门生变,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回转金州是最明智的做法。
但他这时哪里知道,在四日之前,成都就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故,便是剑门,在三天之前的晚上,也已换了主人,现如今,整个川中大地,已然是风起云涌,暗流遍布,只要一个不小心,下场却也比这些俘获的盗匪好不到哪里去的。
这事还得从四天之前说起,四日之前,黄昏时分,成都城。
太阳此时已然隐没于川中群山之间,天边只留下一抹残霞,让整个成都城染上了些许艳红之色,看上去却是安静祥和的紧了。
成都城此时虽然已经换了主人,后蜀已成往事,但说起来成都府附近却并非发生什么战事,一个多月之前,秦军来时的声势虽说如同雷霆万钧,但对于成都府的川中百姓来说,却并非激起多大的波澜。
秦人来了,城头的旗帜也换了,他们蜀人的皇帝孟氏也降了,迎了秦人进城,估计川中之后便是西秦疆界了,剩下的,却也没什么。
秦人入城,虽然听说刀枪剑戟的能耀瞎人的眼珠子,但是这些天过去,除了杀了一些后蜀降臣,对于百姓却也算不错,虽说蜀中孟氏以前向来以宽厚待民闻名,但秦人好像也不差,没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对于百姓来说,这也就足够了,到是在成都府屡屡显迹的匪踪让人有些心神不宁,唯恐这些盗匪杀进自己家中,遭了祸事。
不过蜀国一灭,这人心暂时哪里安稳的下来?近来就有许多传言,什么这个节度使起兵要勤王啦?那个在乱军当中失踪的太子要回来啦,南边的蛮族要杀过来给死在秦人刀下的蛮兵报仇雪恨啦,又是这个孤臣孽子外逃他国,打算借兵回来报仇啦,之类等等,弄的人根本没心思干别的,只盼着老天爷能赏给些安稳日子,别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
所以此事城中虽是炊烟袅袅,将这座数十万人居住的千年古城装点的朦朦胧胧,让人倍感安谧祥和,但实际上,入城之后,大街上却没几个人,便是一些店铺也早早的收了摊子,下了门板,让城中道路显得越加的空旷冷清。
而已然换成了大将军衙署的后蜀信王府之前,两排秦军百战之士手按腰刀,目不斜视的站立两侧,看上去厚重而又威严的朱红色大门敞开着,但进出的却再不是一些宽袍大袖,温文尔雅的蜀中士子,更不是那携着美貌歌姬,仆从如云,尽显浮华之气的王公大臣,在这里老去匆匆,手持各种腰牌文书的却都换成了些七尺男儿,赳赳丈夫,让这座成都有名的浮华所在阳刚之气大盛。
不过此时来到大将军衙署的,多数都会被告之,吴大将军正在府中后宅见客,若无要事,却是要明日再来的了。
其实此时成都哪里还有什么要事?不过是些亡国之臣哭天抹泪,弄出一些惊人之举,赚人眼泪罢了,政事之上有观军容使李大人一力担当,剩下的也只是隔上几日便会定着时日来到的各处军情战报,这个日子是不会到的,所以大将军衙署之前在这黄昏之时人烟也渐渐稀少了下来。
就在这时,远处长街之上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不一时,一行十数骑便出现在了不远处。
十余骑疾奔至府门之前,马上骑士都是滚鞍下马。
“剑门急报,速带我去面见大将军。”为首一人大踏步上了府前台阶,满面急色,也不待那守于府门前的小校开口,便急急说道。
后面十余人都穿着秦军军服,腰挎横刀,一个个看上去风尘仆仆,汗流满面的样子,不问便知,这些都是赶了远路而来的剑门官兵了。
那守门的小校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本能的觉着有些不妥,但为首的这人他却是认得的,正是如今大将军面前的红人,于参军于方,听说是蜀中商户出身,现在虽说只是个参军,没什么实职在身,但一路上随大军攻城拔寨,出谋划策,着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也很得大将军信重,是不多能同行衙署各处的人物之一,更听说过些日子钦差大人到了,大将军要派一些人押解蜀帝去长安夸功,这位就是其中之一,将来前程不可限量的,虽是觉着他身后这些人神情举止之间怎么看都有些不似军中之人,不过有这位于先生带着,想来也不会是些乱七八糟的人物儿。
“原来是于参军,大将军……正在后宅见客,这个……”
那于方却是立马明白了过来,看来大将军却是又在和那人私会,不由急道:“剑门生变,我这里有紧急军情禀报大将军,若是耽搁了,岂是你能担得起的?”
那小校一听,面色一正,他是吴大将军的心腹衙兵,自然知道此时大将军正在干什么,若真是紧急军情,却是耽误不得。
“其他人都在这里等着,于参军,您随我来……”
于方皱了皱眉头,“不成,这里有两个人有话要亲禀大将军,我要带他们一起去见大将军。”
那小校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解下兵刃,随我来。”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这一围就是一夜,晚间又或擒或杀了几个想要趁夜偷出子母峡的盗匪,等到清晨之时,谷中便已经陆续走出了一些将兵刃扔了,跪地请降的家伙,等到第二日午时,山谷中已没什么人了,万余盗匪一网成擒,一场并不算很大的战事终于以秦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但擒下这些盗匪之后,赵石这里只让人甄别出一些匪首,加以询问,剑门虽已不远,但赵石却是全然没有急于赶路的意思,于是一行人马,便在这子母峡口驻扎了下来。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从这些盗匪口中得到的消息让赵石着实吃了一惊,拜火神教,方进之,一个江湖教派竟然掺和了进来,听上去野心还不小的样子,川中情形也浮现出了几许诡异。
拜火神教这个名字赵石自然不会陌生,和尚据说就是死在他们的手里,联想到之前道士和尚两人的身份,赵石越发觉着这个什么拜火神教所图不小,谋划的时日估计也必定不短了,只是不知自己这宣旨队伍哪里碍着了他们,竟然联合了几乎大半个利州的盗匪来这里设伏。
在赵石看来,这个什么拜火神教并不足惧,不过是些妖言惑众的神棍罢了,好像什么黄巾之乱,天平天国之类的农民起义都是以这个开的头儿,虽然颇为轰轰烈烈,但下场却都是一般无二,而这个拜火神教听上去不论声势还是人数,都不如远矣,为祸应该也不会太烈才对……
不过这些家伙选的时机……川中若真是乱起来……想到这个,赵石心中已是忧虑重重,只希望这个什么拜火神教布置的不要太深,手段也不要太过高明才好,不然这次大秦征川很可能就是功亏一篑的结果了。
虽说赵石来自于后世,课本上总是赋予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农民起义以正义性,但对于去过巴尔干半岛,以及非洲的他来说,也许农民起义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得已,也许开始时他们有许多崇高的目标和理想,但无一例外的,一旦那些憨厚老实的农民拿起刀枪,他们表现出来的凶残以及破坏性却是丝毫不比那些专业的屠夫差上半点……
川中……可真是热闹啊……赵石心中也是苦笑,当初想象中的盗贼蜂起的景象看来……还真不远了。
于是,他这里一边扎下营寨,一边命李全德带上几个人火速赶往剑门,持他的钦差印信命剑门守军严加戒备,不得怠慢,而他这里则是让人加紧询问这些盗匪,想要从他们口中知道更多的东西。
但让人失望,也在情理之中的是,这些盗匪知道也并不多,只是翻来覆去的说是拜火神教的几个人骗他们来此,至于那些拜火神教妖人到底想干什么,有哪些布置,他们是一问三不知。
尤为可惜的是,据几个匪首说,那些神教妖人本来是和他们一起的,不过交战之时,大伙儿忙着拼命,等到头来,这些神教的家伙却都不见了踪影,说起这个,匪首们还都咬牙切齿的,显然是觉着被神教之人当了枪使。
既然觉着这些神教的家伙计划了许久,不可能就这些手段,谨慎起见,赵石也便耐下了性子,并不打算深入蜀中了,若不是身有皇命,他这个时候必定会断然下令回转金州或是撇下这些文官随员以及多余人等,急趋剑门,但最终,思来想去,有这些文官随员拖慢行程,现在又多了这许多的俘虏,最稳妥的处置便是在这里静观其变,若是剑门无事,便到剑门呆上他个十天半月的,若是剑门生变,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回转金州是最明智的做法。
但他这时哪里知道,在四日之前,成都就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故,便是剑门,在三天之前的晚上,也已换了主人,现如今,整个川中大地,已然是风起云涌,暗流遍布,只要一个不小心,下场却也比这些俘获的盗匪好不到哪里去的。
这事还得从四天之前说起,四日之前,黄昏时分,成都城。
太阳此时已然隐没于川中群山之间,天边只留下一抹残霞,让整个成都城染上了些许艳红之色,看上去却是安静祥和的紧了。
成都城此时虽然已经换了主人,后蜀已成往事,但说起来成都府附近却并非发生什么战事,一个多月之前,秦军来时的声势虽说如同雷霆万钧,但对于成都府的川中百姓来说,却并非激起多大的波澜。
秦人来了,城头的旗帜也换了,他们蜀人的皇帝孟氏也降了,迎了秦人进城,估计川中之后便是西秦疆界了,剩下的,却也没什么。
秦人入城,虽然听说刀枪剑戟的能耀瞎人的眼珠子,但是这些天过去,除了杀了一些后蜀降臣,对于百姓却也算不错,虽说蜀中孟氏以前向来以宽厚待民闻名,但秦人好像也不差,没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来,对于百姓来说,这也就足够了,到是在成都府屡屡显迹的匪踪让人有些心神不宁,唯恐这些盗匪杀进自己家中,遭了祸事。
不过蜀国一灭,这人心暂时哪里安稳的下来?近来就有许多传言,什么这个节度使起兵要勤王啦?那个在乱军当中失踪的太子要回来啦,南边的蛮族要杀过来给死在秦人刀下的蛮兵报仇雪恨啦,又是这个孤臣孽子外逃他国,打算借兵回来报仇啦,之类等等,弄的人根本没心思干别的,只盼着老天爷能赏给些安稳日子,别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
所以此事城中虽是炊烟袅袅,将这座数十万人居住的千年古城装点的朦朦胧胧,让人倍感安谧祥和,但实际上,入城之后,大街上却没几个人,便是一些店铺也早早的收了摊子,下了门板,让城中道路显得越加的空旷冷清。
而已然换成了大将军衙署的后蜀信王府之前,两排秦军百战之士手按腰刀,目不斜视的站立两侧,看上去厚重而又威严的朱红色大门敞开着,但进出的却再不是一些宽袍大袖,温文尔雅的蜀中士子,更不是那携着美貌歌姬,仆从如云,尽显浮华之气的王公大臣,在这里老去匆匆,手持各种腰牌文书的却都换成了些七尺男儿,赳赳丈夫,让这座成都有名的浮华所在阳刚之气大盛。
不过此时来到大将军衙署的,多数都会被告之,吴大将军正在府中后宅见客,若无要事,却是要明日再来的了。
其实此时成都哪里还有什么要事?不过是些亡国之臣哭天抹泪,弄出一些惊人之举,赚人眼泪罢了,政事之上有观军容使李大人一力担当,剩下的也只是隔上几日便会定着时日来到的各处军情战报,这个日子是不会到的,所以大将军衙署之前在这黄昏之时人烟也渐渐稀少了下来。
就在这时,远处长街之上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不一时,一行十数骑便出现在了不远处。
十余骑疾奔至府门之前,马上骑士都是滚鞍下马。
“剑门急报,速带我去面见大将军。”为首一人大踏步上了府前台阶,满面急色,也不待那守于府门前的小校开口,便急急说道。
后面十余人都穿着秦军军服,腰挎横刀,一个个看上去风尘仆仆,汗流满面的样子,不问便知,这些都是赶了远路而来的剑门官兵了。
那守门的小校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本能的觉着有些不妥,但为首的这人他却是认得的,正是如今大将军面前的红人,于参军于方,听说是蜀中商户出身,现在虽说只是个参军,没什么实职在身,但一路上随大军攻城拔寨,出谋划策,着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也很得大将军信重,是不多能同行衙署各处的人物之一,更听说过些日子钦差大人到了,大将军要派一些人押解蜀帝去长安夸功,这位就是其中之一,将来前程不可限量的,虽是觉着他身后这些人神情举止之间怎么看都有些不似军中之人,不过有这位于先生带着,想来也不会是些乱七八糟的人物儿。
“原来是于参军,大将军……正在后宅见客,这个……”
那于方却是立马明白了过来,看来大将军却是又在和那人私会,不由急道:“剑门生变,我这里有紧急军情禀报大将军,若是耽搁了,岂是你能担得起的?”
那小校一听,面色一正,他是吴大将军的心腹衙兵,自然知道此时大将军正在干什么,若真是紧急军情,却是耽误不得。
“其他人都在这里等着,于参军,您随我来……”
于方皱了皱眉头,“不成,这里有两个人有话要亲禀大将军,我要带他们一起去见大将军。”
那小校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好,解下兵刃,随我来。”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