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大家情人节快乐,都说白猫黑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祝大家在这一天都能抓住一个两个的,抓住就别松手。。。。。。。哈哈,不过只有阿草还在家里码字,看在这个份上,虽然今天少了一千字,大家也就别抱怨了好吗?)
李玄谨慢慢在殿中踱着步子,此时李承乾与齐子平都已出了殿外,殿内除了门边儿上侍候的几个小太监便也再无旁人。
这时李玄谨才露出些疲惫之色,这一年来,京师风云迭起,身处其中,他可是一点放松的机会都没有,接下正德皇帝驾崩,他一跃而登九五之位,立即便放开手脚,要创出个前所未有的局面,这几个月下来,一天睡不得几个时辰,若不是一股心劲支撑着,人又年轻,不然早累垮了的。
不过说起来,这也能看出,赵石在他心目之中的地位着实不与旁人相同的,若是别的臣子,他便是再累,身为帝王的威严也不允许他有一点的放松,但剩下赵石和他两人,好像气氛便不由自主松缓了下来,什么便也不用特意遮掩。
这一瞬间,李玄谨忽然好像老了几岁一般,声音也带上了些嘶哑,“这次朕许你去潼关,也没别的意思,你不用想的太多,承平日久,承平日久啊,京兆竟是没有一支可战之军,这说不过去。。。。。。。。
你要记住,这次你去潼关,不但有朕的脸面在里面,还有京师诸军都看着你,其他的都不用管,朕自有分处,断不会有人为难于你。能立下什么功劳,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只可惜你如今资历太浅,不然。。。。。。。
将来你是朕要大用的人。本来朕以前想着是让你先到镇军历练一下的,但适逢其会。朕也就顾惜不得你了,你要体谅朕的难处。。。。。。。。”
这些话出自帝王之口,足可见推心置腹之意了,也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了,李玄谨话锋一转,“前些时李家的人是不是找过你?”
赵石暗自皱眉,被人监视的滋味在他来说并不好受,经过京师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内衙这个怪物在李玄谨心目中的位置非但没降,而且隐有扩张之意,他从景王府带入宫中的董总管并没有如旧例般随侍在侧,而是升任了内衙总管大太监,到是给乾元殿总管太监徐春一个好的机会,如今已然显出与董总管一内一外,分庭抗礼之势。
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也知一些举动定然瞒不过这位新皇的眼睛,但此时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心中虽如此想法。面上却不露分毫,而是恭敬道:“是,臣在庆阳府时乃是李金花李将军麾下。军中又多是显锋军旧部,此次显锋军增援潼关,路过京师,除了叙叙当年同袍之情外,给臣带来了李敢当李将军的一封书信。
不过臣与李家谈不上什么交情,李武之事也让臣心中耿耿,所以最后也就不欢而散了。。。。。。。。”
这些前因后果不用他说,李玄谨心中自也清楚,不过这时看向赵石的目光也透着几分古怪。笑意也带着些暧昧难明的滋味。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要说李家也不过是受了池鱼之殃。朕是没有多少难为他们的意思的,至于李武之事嘛。朕应承你很久了,削了他的官职,治他的罪到如今也只是小事尔,不过朕要听听你的意思,李家毕竟不是没有忠臣,别的时候也就罢了,但正值用人之际。。。。。。”
赵石这时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本来正德皇帝在晚年时便过于宽仁,地方上军权过重之势越来越重,尤其是这些将门,虽还不致引发什么祸乱,但长此以往,后果也难预料,,也是为给新皇铺路,羽林军以及李家还有地方上的一些禁军的处置便显得分外严厉,为了迎合老皇帝的心思,李玄谨执掌兵部也便显得雷厉风行,诸事从严,便是连河中韩家的面子都给驳了,还将自己的舅舅也削了一级。
如此这般,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其实已经很难判定,但正德皇帝突然驾崩,一些事情还是留下许多首尾,如今金人三十万大军叩关,当务之急便立时成了前方军情,这些留下来的首尾也就很难收拾。
不然一个小小的李武,一纸文书便能办了他的,根本没有让一位帝王挂在嘴边的资格,从根子上说,这件事牵连下来,李家一定是土崩瓦解,李金花,李严蓄,李敢当谁也跑不了的,在这样一个时候,闹出这样的风波,再波及到庆阳府,将陈年旧事翻个底掉,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赵石并没有如此的深思过,但并不妨碍他做出正确的反应,“全凭陛下做主便是,臣并无异议。”
李玄谨微微一笑,抬手却是拍了拍赵石的肩膀,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举动的不妥,身为帝王,必须远人以视之,也就是距离产生威严,和臣下有这般举动便显得有些失仪。
慢慢将手收了回来,转过身,重新将自己的脸融入阴影之中,声音也沉穆了下来,“你是朕的近臣,一些委屈是要受的,朕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好了,不说这些,折大将军那里已经邀你前去了吧?你尽去无妨,应是有些好处的,至于李家的事情嘛,你不掺和是对的,哼,这些人盘根错节,相互扶持,只顾私益,朕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此去潼关,朕也担着心事,不过你年纪虽小,但稳重天成,只须谨慎上一些,别被一些人的胡言乱语所惑便成了。”
他这里娓娓道来,很有些如对子侄的味道在里面,对于以为帝王来说,分外的难得,若是旁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个时候保不准便已涕泪交流,恨不能将心掏出来给皇帝看看了,但赵石心性冷漠,为人处世还显生涩,就别提这逢迎之道了,在旁边默默无言,站的像根柱子。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玄谨说完不仅失笑,摆了摆手道:“这些日子你练兵也是艰苦,临去潼关之前还是回家去瞧瞧吧,听说京师四小的文小方在你府上?到是可让她弹上一曲舒缓舒缓,朕是操劳命,是没这个福份了。
还有,怎么说太后那里你也得叫上一声姨奶奶,她离乡已久,身边又没个亲近人,你这个孙外甥怎不得去时常看看?别人都是挖空心思的往前靠,你可到好,难道心里只有兵戈之事?其他的都不顾了?朕不取你这一点,你去潼关之后,让你娘和你妹妹时常进宫,不要怕别人说什么,朕心里明白你的为人便是了。
好了,你先到后宫看看太后,陪她聊聊,朕也不留你,晚上就出宫回府去吧,后日大军开拔,也就不必到朕这里来辞行了,待得你回京之时。。。。。。。。。。”
辞出乾元殿,已是暮色四合之时,腹中着实有些饥饿,不过事情还不算完,由几个小太监领着,迤逦往后宫方向而去。
一路上想着心事,也就没心思说话,几个小太监都知此人身份非同寻常,虽是有心亲近,但也不敢随便开口,只是恭敬的在他身旁陪着,这次没见到徐春,临去之前不能亲自吩咐上几句,稍微有些遗憾。
到了后宫太后所住的地方,受到的款待又是一番光景,几个妃嫔正陪着以前的淑妃娘娘如今的皇太后说着话儿,她地位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景王李玄谨不过是一个闲散皇子,如今却已贵为太子,便也不用再和什么人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当她佛爷一般供着捧着,生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这日子可是比以前舒爽多了的。
等到有人通报,立即摆手叫进,想要出去迎迎,但又恐失了身份,便也端坐不动,但脸上的喜气儿却谁都能看的出来,几个妃嫔都是李玄谨在景王府时纳的妾侍,李玄谨登基之后便也水涨船高了,这时见了,都是纷纷恭维皇太后有这么一位出彩的孙儿。
见面时赵石身份乃是皇亲,也便不避这些妃嫔,这位太后娘娘多数也是想让别人看看,自己有这么个孙外甥,给自己脸上添些光彩的。
于是在一群莺声燕语以及各色目光之中,赵石进到了殿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李玄谨慢慢在殿中踱着步子,此时李承乾与齐子平都已出了殿外,殿内除了门边儿上侍候的几个小太监便也再无旁人。
这时李玄谨才露出些疲惫之色,这一年来,京师风云迭起,身处其中,他可是一点放松的机会都没有,接下正德皇帝驾崩,他一跃而登九五之位,立即便放开手脚,要创出个前所未有的局面,这几个月下来,一天睡不得几个时辰,若不是一股心劲支撑着,人又年轻,不然早累垮了的。
不过说起来,这也能看出,赵石在他心目之中的地位着实不与旁人相同的,若是别的臣子,他便是再累,身为帝王的威严也不允许他有一点的放松,但剩下赵石和他两人,好像气氛便不由自主松缓了下来,什么便也不用特意遮掩。
这一瞬间,李玄谨忽然好像老了几岁一般,声音也带上了些嘶哑,“这次朕许你去潼关,也没别的意思,你不用想的太多,承平日久,承平日久啊,京兆竟是没有一支可战之军,这说不过去。。。。。。。。
你要记住,这次你去潼关,不但有朕的脸面在里面,还有京师诸军都看着你,其他的都不用管,朕自有分处,断不会有人为难于你。能立下什么功劳,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只可惜你如今资历太浅,不然。。。。。。。
将来你是朕要大用的人。本来朕以前想着是让你先到镇军历练一下的,但适逢其会。朕也就顾惜不得你了,你要体谅朕的难处。。。。。。。。”
这些话出自帝王之口,足可见推心置腹之意了,也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过了,李玄谨话锋一转,“前些时李家的人是不是找过你?”
赵石暗自皱眉,被人监视的滋味在他来说并不好受,经过京师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内衙这个怪物在李玄谨心目中的位置非但没降,而且隐有扩张之意,他从景王府带入宫中的董总管并没有如旧例般随侍在侧,而是升任了内衙总管大太监,到是给乾元殿总管太监徐春一个好的机会,如今已然显出与董总管一内一外,分庭抗礼之势。
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也知一些举动定然瞒不过这位新皇的眼睛,但此时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心中虽如此想法。面上却不露分毫,而是恭敬道:“是,臣在庆阳府时乃是李金花李将军麾下。军中又多是显锋军旧部,此次显锋军增援潼关,路过京师,除了叙叙当年同袍之情外,给臣带来了李敢当李将军的一封书信。
不过臣与李家谈不上什么交情,李武之事也让臣心中耿耿,所以最后也就不欢而散了。。。。。。。。”
这些前因后果不用他说,李玄谨心中自也清楚,不过这时看向赵石的目光也透着几分古怪。笑意也带着些暧昧难明的滋味。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要说李家也不过是受了池鱼之殃。朕是没有多少难为他们的意思的,至于李武之事嘛。朕应承你很久了,削了他的官职,治他的罪到如今也只是小事尔,不过朕要听听你的意思,李家毕竟不是没有忠臣,别的时候也就罢了,但正值用人之际。。。。。。”
赵石这时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本来正德皇帝在晚年时便过于宽仁,地方上军权过重之势越来越重,尤其是这些将门,虽还不致引发什么祸乱,但长此以往,后果也难预料,,也是为给新皇铺路,羽林军以及李家还有地方上的一些禁军的处置便显得分外严厉,为了迎合老皇帝的心思,李玄谨执掌兵部也便显得雷厉风行,诸事从严,便是连河中韩家的面子都给驳了,还将自己的舅舅也削了一级。
如此这般,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其实已经很难判定,但正德皇帝突然驾崩,一些事情还是留下许多首尾,如今金人三十万大军叩关,当务之急便立时成了前方军情,这些留下来的首尾也就很难收拾。
不然一个小小的李武,一纸文书便能办了他的,根本没有让一位帝王挂在嘴边的资格,从根子上说,这件事牵连下来,李家一定是土崩瓦解,李金花,李严蓄,李敢当谁也跑不了的,在这样一个时候,闹出这样的风波,再波及到庆阳府,将陈年旧事翻个底掉,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赵石并没有如此的深思过,但并不妨碍他做出正确的反应,“全凭陛下做主便是,臣并无异议。”
李玄谨微微一笑,抬手却是拍了拍赵石的肩膀,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举动的不妥,身为帝王,必须远人以视之,也就是距离产生威严,和臣下有这般举动便显得有些失仪。
慢慢将手收了回来,转过身,重新将自己的脸融入阴影之中,声音也沉穆了下来,“你是朕的近臣,一些委屈是要受的,朕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好了,不说这些,折大将军那里已经邀你前去了吧?你尽去无妨,应是有些好处的,至于李家的事情嘛,你不掺和是对的,哼,这些人盘根错节,相互扶持,只顾私益,朕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此去潼关,朕也担着心事,不过你年纪虽小,但稳重天成,只须谨慎上一些,别被一些人的胡言乱语所惑便成了。”
他这里娓娓道来,很有些如对子侄的味道在里面,对于以为帝王来说,分外的难得,若是旁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个时候保不准便已涕泪交流,恨不能将心掏出来给皇帝看看了,但赵石心性冷漠,为人处世还显生涩,就别提这逢迎之道了,在旁边默默无言,站的像根柱子。
看着他这副模样,李玄谨说完不仅失笑,摆了摆手道:“这些日子你练兵也是艰苦,临去潼关之前还是回家去瞧瞧吧,听说京师四小的文小方在你府上?到是可让她弹上一曲舒缓舒缓,朕是操劳命,是没这个福份了。
还有,怎么说太后那里你也得叫上一声姨奶奶,她离乡已久,身边又没个亲近人,你这个孙外甥怎不得去时常看看?别人都是挖空心思的往前靠,你可到好,难道心里只有兵戈之事?其他的都不顾了?朕不取你这一点,你去潼关之后,让你娘和你妹妹时常进宫,不要怕别人说什么,朕心里明白你的为人便是了。
好了,你先到后宫看看太后,陪她聊聊,朕也不留你,晚上就出宫回府去吧,后日大军开拔,也就不必到朕这里来辞行了,待得你回京之时。。。。。。。。。。”
辞出乾元殿,已是暮色四合之时,腹中着实有些饥饿,不过事情还不算完,由几个小太监领着,迤逦往后宫方向而去。
一路上想着心事,也就没心思说话,几个小太监都知此人身份非同寻常,虽是有心亲近,但也不敢随便开口,只是恭敬的在他身旁陪着,这次没见到徐春,临去之前不能亲自吩咐上几句,稍微有些遗憾。
到了后宫太后所住的地方,受到的款待又是一番光景,几个妃嫔正陪着以前的淑妃娘娘如今的皇太后说着话儿,她地位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景王李玄谨不过是一个闲散皇子,如今却已贵为太子,便也不用再和什么人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当她佛爷一般供着捧着,生怕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这日子可是比以前舒爽多了的。
等到有人通报,立即摆手叫进,想要出去迎迎,但又恐失了身份,便也端坐不动,但脸上的喜气儿却谁都能看的出来,几个妃嫔都是李玄谨在景王府时纳的妾侍,李玄谨登基之后便也水涨船高了,这时见了,都是纷纷恭维皇太后有这么一位出彩的孙儿。
见面时赵石身份乃是皇亲,也便不避这些妃嫔,这位太后娘娘多数也是想让别人看看,自己有这么个孙外甥,给自己脸上添些光彩的。
于是在一群莺声燕语以及各色目光之中,赵石进到了殿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