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46 扫清一切障碍-再嫁权臣(火葬场)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46 扫清一切障碍-再嫁权臣(火葬场)全文免费阅读-一代权臣-一本书
一代权臣
作者:笔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幽燕大军剿平偃师周围禁军之后,当即安营扎寨,并由秋仪之手下开始挖掘隧道。
郑荣因怕轰炸城墙导致无辜百姓死伤,因此早早用弩箭将安民告示射入偃师城墙,说是幽燕大军克日就要攻城。留给全城百姓三天时间,可从城墙各门离开,概不阻拦追击。
郑荣在大汉朝野之中素有仁名,偃师百姓接到告示之后,当即整理细软、扶老携幼,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一座颇为热闹的偃师城,走得好似鬼城一般。
倒是偃师县令还有些气节,亲自率领城中官兵三四百人,日夜守卫城墙。
郑荣这边。
秋仪之麾下的十八个山贼其实并没真的把挖掘隧道的本事学到手,不过好在他们身后有三万幽燕大军,有的是精壮劳力。因此挖掘速度反倒要比石大建快了不少。
然而他们在地底下定向辨位的本领究竟差了些,原本准备挖到偃师城墙西门旁边的,最后却挖到了西北方的城墙脚上,却也并无大碍。
于是秋仪之在军中挑选了几十个个机密细心的兵丁士卒,将自己事先配制好的五百斤火药,统统搬运到隧道尽头。亲自点燃引信之后便玩命隧道出口飞奔,唯恐隧道被火药震塌活埋了自己。
没成想秋仪之出了隧道之后,过了好久,偃师底下的火药却迟迟没有爆炸。
正当秋仪之以为火焰引燃失败,正打算回洞重新检查的之时,忽见偃师城下扬起一片灰尘、紧随着地下一阵晃动、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也随之传来。
这番动静比当初在京城炸毁半扇建春门时候还要来得惊天动地得多,即便是像秋仪之这样有思想准备的,也被吓了一跳,慌忙下意识地匍匐在地上。
其他第一次见到这样场面的将士,更是不知所措,也忙学着秋仪之的模样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紧随而来的是被火药炸上天的无数断砖乱石。它们被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威力冲击上天,便毫无规律地四散坠落。其中不少飞到幽燕大军阵中,将十几个官兵砸了个头破血流。
秋仪之远没想到五百斤火药,竟有这般威力,饶是他胆大包天,却也过了许久,才惊魂未定般从地上爬起,小心翼翼地观察偃师情况。
原来火药爆炸,除了配方必须准确、药量尽量充足之外,引爆之时最好需要密封的环境。当初秋仪之用火药炸毁建春门之时,虽然用麻布将火药包了个严严实实,但爆炸却发生在空旷之处;而今日则是在密封性极好的隧道之中引爆,威力当然有天壤之别。
秋仪之哪里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不过是盲人瞎马凑巧罢了,却也得出了必须在隧道之中引爆火药,才能发挥最大威力的结论。
正在秋仪之仔细观察偃师情况之时,天公适时下起雨来。
一开始还不过是细如牛毛的零星小雨,后来雨势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像像样样地下起绵绵秋雨来。
就是这阵雨,将空气之中弥漫的灰尘和刺鼻的硫磺味道,渐渐冲洗下去。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幽燕将士,也都受不了雨水带来的寒意,谨小慎微地缓缓起身,观察眼前情况。
郑荣身份贵重,讲究的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眼看又是要登基当皇帝的人,城府愈加深厚;又有身边亲信侍卫用当矢营的大盾为他抵挡落石——因此他恬然站在原地,显得十分从容。
秋仪之则没有这番气质,见偃师城前的烟尘逐渐落定,忙胡乱擦拭一下身上的尘土淤泥,便跑到郑荣身边,禀报道:“义父,偃师城墙果然塌了,是被火药引爆震塌的!”
郑荣有意压抑住心头的兴奋之情,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道:“孤已看见了。你这就传令崔楠、郑森二人,各领军兵一万,从城墙缺口突入城中,占领偃师。还有不可袭扰百姓,违者立斩不饶!”
偃师守军对在幽燕大军的围攻之下守住城池本来信心不大,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动静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心思组织防御?他们见幽燕骑兵、步兵从城墙缺口大举涌入,早已打消了抵抗的心思,一箭未发就纷纷抛下武器、放弃抵抗。
偃师县令见城池已破,便径自到县衙后堂悬梁自尽去了。
郑荣平素最喜欢清官、硬汉,见偃师县令竟有这般气节,心中也暗自佩服,便令人厚加抚恤县令遗孀家眷,并赏赐了大量金银。
略略处置一番偃师事务之后,郑荣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偃师城墙缺口处,仔细观察火药轰击情况。
只见这火药爆炸威力果然极大,偃师城墙整个一角都被轰去,留下一个可供十余人并排通过的大缺口。原本用来修建城墙的砖瓦木材,都已被炸为灰烬瓦砾毫无章法地散落了一地。
于是郑荣便问钟离匡道:“先生估计仪之配备的火药,可否轰塌洛阳城墙?”
钟离匡是见识过火药力量的,然而对今日这五百斤火药在地下爆炸而产生的能量,依旧深深震撼住了他。
钟离匡听郑荣问话,沉思了一下道:“天尊教的典籍,学生也草草翻阅过一些。西域人作战野战对决极少,而讲究步步为营、修建要塞。因此必然精通修墙造城之法。在这种情况下,西域人攻击坚城高墙,不用云梯而专赖火药,因此来看,火药攻城也是可行之计。”
钟离匡这种从侧面推理的本事无人可比,将郑荣说得连连点头,便下令道:“郑鑫、韦护领军一万,驻守潼关并节制幽燕、河南两道军政事务,务必保证粮草给养准时足额供应;郑森、郑淼、崔楠各领军两万,扫荡洛阳附近官军,并封锁大散关,防止各地勤王军队入关;孤自领军三万,同钟离先生、秋仪之一道进攻洛阳!”
郑荣身边的传令亲兵听令,又掰着手指头复述了一遍,竟一字未差。郑荣听了高兴,便让他即刻驾快马传令去了。
秋仪之却又禀道:“义父是不是也下个旨意,就说偃师城墙乃是被天雷震塌的。一来掩人耳目,二来也好说明义父乃是天命所归!”
郑荣当皇帝的心思正在火热之际,秋仪之这马屁又拍得恰到好处,让他立即喜笑颜开,难得地夸奖道:“救你秋仪之鬼主意多。好,就依你,让下面人把谣言传出去。”
幽燕大军分成四路扫荡近畿。
郑淼按照父王郑荣的指示,一路绕过京城洛阳,一直打到洛阳西面的大散关下,却不攻击城关,只在关下列阵。
接到皇帝郑爻旨意,从山陕、巴蜀等地,打算通过大散关进入洛阳勤王的,都是各地节度军,战斗力本来就薄弱,若能依赖坚城要塞龟缩不出,或许幽燕大军拿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然而这些地方节度军迫于形势,却不得不出关向郑淼领衔的幽燕大军挑战。
郑淼用兵颇似乃父,讲究的是堂堂正正、稳扎稳打,又做好了充足准备,打得是以逸待劳之战。
因此两军交锋下来,郑淼就连一丝一毫获胜的希望,都没让节度军看到,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赶回了大散关。
这样一来,虽然大散关名义上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却已被彻底封锁。再加上郑鑫坐镇守护的潼关,整个近畿道已被幽燕大军两头堵死,成为一片死地。
再说近畿之中的禁军,他们经过河南大败,又一日之间被取下潼关,已然变得好似惊弓之鸟——一同幽燕军队接触,便立即溃败下去,郑森、崔楠等人连寻个围歼的机会也没有。
然而近畿的两扇大门都被幽燕王牢牢把守住,禁军无可奈何,便只能向洛阳靠拢,以求抱团取暖。可是皇帝郑爻早有旨意,城外所有部队都不能进入洛阳,只能在城外扎营。
而洛阳城建立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之上,附近除了几个小山包之外,均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实在是无险可守。因此溃散下来的禁军,便只能在洛阳南墙的平昌门下建立大营。
于是郑荣找准机会,指挥郑森、崔楠,从东西两面夹击先后攻入大营,又亲率大军正面突击,趁着禁军立营未稳便发动攻击。
幽燕大军士气正盛,而朝廷官军士气衰败。这般此消彼长,禁军竟毫无还手之力,便退出兵部苦心营建的营盘,统统退到平昌门下,等待进城。
大战之时,皇帝郑爻正在城墙上观战,唯恐城门大开,幽燕大军也尾随败兵涌入京城,于是严令不许开门放一兵一卒进城,只令城墙上守城官兵向幽燕大军射击算是掩护。
这样一来,城外禁军继续等在平昌门外是为“等死”,转身迎战幽燕大军是为“找死”,真已到了穷途末路、坐以待毙之境。
没想到正在这时,幽燕大军却停止了进攻,反而后退几步,在惊魂未定的禁军身前约百步距离从容排定阵型。
却见一员武将身披金甲红袍,胯下汗血宝马,在身边精锐武士的护卫之下,缓缓出阵,轻咳两声,朗声说道:“在下便是幽燕王郑荣!”
郑荣此言一出,方才还喊杀声、惨叫声混杂成一片的战场顿时安静下来,战场之上双方近十万大军齐齐屏息不语,静听他说话。
只听郑荣继续说道:“孤乃先帝子子,大行皇帝之弟。只因郑爻大逆不道、僭越帝位,这才不得已出兵讨逆。孤非嗜杀之人,尔等禁军将士亦皆为我大汉子民,孤岂忍杀伤。弃暗投明者,孤自然接纳;回家务农者,孤也不阻拦;若执迷不悟者,孤亦听之任之。孤这就将大军退后一里,容尔等三思,若明日辰时还有负隅顽抗者,莫怪孤玉石俱焚!”
说罢,郑荣拨转马头,便回到幽燕大军阵中。
幽燕大军也果然如郑荣所言,缓缓向后退去。
郑荣因怕轰炸城墙导致无辜百姓死伤,因此早早用弩箭将安民告示射入偃师城墙,说是幽燕大军克日就要攻城。留给全城百姓三天时间,可从城墙各门离开,概不阻拦追击。
郑荣在大汉朝野之中素有仁名,偃师百姓接到告示之后,当即整理细软、扶老携幼,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一座颇为热闹的偃师城,走得好似鬼城一般。
倒是偃师县令还有些气节,亲自率领城中官兵三四百人,日夜守卫城墙。
郑荣这边。
秋仪之麾下的十八个山贼其实并没真的把挖掘隧道的本事学到手,不过好在他们身后有三万幽燕大军,有的是精壮劳力。因此挖掘速度反倒要比石大建快了不少。
然而他们在地底下定向辨位的本领究竟差了些,原本准备挖到偃师城墙西门旁边的,最后却挖到了西北方的城墙脚上,却也并无大碍。
于是秋仪之在军中挑选了几十个个机密细心的兵丁士卒,将自己事先配制好的五百斤火药,统统搬运到隧道尽头。亲自点燃引信之后便玩命隧道出口飞奔,唯恐隧道被火药震塌活埋了自己。
没成想秋仪之出了隧道之后,过了好久,偃师底下的火药却迟迟没有爆炸。
正当秋仪之以为火焰引燃失败,正打算回洞重新检查的之时,忽见偃师城下扬起一片灰尘、紧随着地下一阵晃动、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也随之传来。
这番动静比当初在京城炸毁半扇建春门时候还要来得惊天动地得多,即便是像秋仪之这样有思想准备的,也被吓了一跳,慌忙下意识地匍匐在地上。
其他第一次见到这样场面的将士,更是不知所措,也忙学着秋仪之的模样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紧随而来的是被火药炸上天的无数断砖乱石。它们被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威力冲击上天,便毫无规律地四散坠落。其中不少飞到幽燕大军阵中,将十几个官兵砸了个头破血流。
秋仪之远没想到五百斤火药,竟有这般威力,饶是他胆大包天,却也过了许久,才惊魂未定般从地上爬起,小心翼翼地观察偃师情况。
原来火药爆炸,除了配方必须准确、药量尽量充足之外,引爆之时最好需要密封的环境。当初秋仪之用火药炸毁建春门之时,虽然用麻布将火药包了个严严实实,但爆炸却发生在空旷之处;而今日则是在密封性极好的隧道之中引爆,威力当然有天壤之别。
秋仪之哪里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不过是盲人瞎马凑巧罢了,却也得出了必须在隧道之中引爆火药,才能发挥最大威力的结论。
正在秋仪之仔细观察偃师情况之时,天公适时下起雨来。
一开始还不过是细如牛毛的零星小雨,后来雨势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像像样样地下起绵绵秋雨来。
就是这阵雨,将空气之中弥漫的灰尘和刺鼻的硫磺味道,渐渐冲洗下去。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幽燕将士,也都受不了雨水带来的寒意,谨小慎微地缓缓起身,观察眼前情况。
郑荣身份贵重,讲究的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眼看又是要登基当皇帝的人,城府愈加深厚;又有身边亲信侍卫用当矢营的大盾为他抵挡落石——因此他恬然站在原地,显得十分从容。
秋仪之则没有这番气质,见偃师城前的烟尘逐渐落定,忙胡乱擦拭一下身上的尘土淤泥,便跑到郑荣身边,禀报道:“义父,偃师城墙果然塌了,是被火药引爆震塌的!”
郑荣有意压抑住心头的兴奋之情,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道:“孤已看见了。你这就传令崔楠、郑森二人,各领军兵一万,从城墙缺口突入城中,占领偃师。还有不可袭扰百姓,违者立斩不饶!”
偃师守军对在幽燕大军的围攻之下守住城池本来信心不大,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动静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心思组织防御?他们见幽燕骑兵、步兵从城墙缺口大举涌入,早已打消了抵抗的心思,一箭未发就纷纷抛下武器、放弃抵抗。
偃师县令见城池已破,便径自到县衙后堂悬梁自尽去了。
郑荣平素最喜欢清官、硬汉,见偃师县令竟有这般气节,心中也暗自佩服,便令人厚加抚恤县令遗孀家眷,并赏赐了大量金银。
略略处置一番偃师事务之后,郑荣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偃师城墙缺口处,仔细观察火药轰击情况。
只见这火药爆炸威力果然极大,偃师城墙整个一角都被轰去,留下一个可供十余人并排通过的大缺口。原本用来修建城墙的砖瓦木材,都已被炸为灰烬瓦砾毫无章法地散落了一地。
于是郑荣便问钟离匡道:“先生估计仪之配备的火药,可否轰塌洛阳城墙?”
钟离匡是见识过火药力量的,然而对今日这五百斤火药在地下爆炸而产生的能量,依旧深深震撼住了他。
钟离匡听郑荣问话,沉思了一下道:“天尊教的典籍,学生也草草翻阅过一些。西域人作战野战对决极少,而讲究步步为营、修建要塞。因此必然精通修墙造城之法。在这种情况下,西域人攻击坚城高墙,不用云梯而专赖火药,因此来看,火药攻城也是可行之计。”
钟离匡这种从侧面推理的本事无人可比,将郑荣说得连连点头,便下令道:“郑鑫、韦护领军一万,驻守潼关并节制幽燕、河南两道军政事务,务必保证粮草给养准时足额供应;郑森、郑淼、崔楠各领军两万,扫荡洛阳附近官军,并封锁大散关,防止各地勤王军队入关;孤自领军三万,同钟离先生、秋仪之一道进攻洛阳!”
郑荣身边的传令亲兵听令,又掰着手指头复述了一遍,竟一字未差。郑荣听了高兴,便让他即刻驾快马传令去了。
秋仪之却又禀道:“义父是不是也下个旨意,就说偃师城墙乃是被天雷震塌的。一来掩人耳目,二来也好说明义父乃是天命所归!”
郑荣当皇帝的心思正在火热之际,秋仪之这马屁又拍得恰到好处,让他立即喜笑颜开,难得地夸奖道:“救你秋仪之鬼主意多。好,就依你,让下面人把谣言传出去。”
幽燕大军分成四路扫荡近畿。
郑淼按照父王郑荣的指示,一路绕过京城洛阳,一直打到洛阳西面的大散关下,却不攻击城关,只在关下列阵。
接到皇帝郑爻旨意,从山陕、巴蜀等地,打算通过大散关进入洛阳勤王的,都是各地节度军,战斗力本来就薄弱,若能依赖坚城要塞龟缩不出,或许幽燕大军拿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然而这些地方节度军迫于形势,却不得不出关向郑淼领衔的幽燕大军挑战。
郑淼用兵颇似乃父,讲究的是堂堂正正、稳扎稳打,又做好了充足准备,打得是以逸待劳之战。
因此两军交锋下来,郑淼就连一丝一毫获胜的希望,都没让节度军看到,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赶回了大散关。
这样一来,虽然大散关名义上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却已被彻底封锁。再加上郑鑫坐镇守护的潼关,整个近畿道已被幽燕大军两头堵死,成为一片死地。
再说近畿之中的禁军,他们经过河南大败,又一日之间被取下潼关,已然变得好似惊弓之鸟——一同幽燕军队接触,便立即溃败下去,郑森、崔楠等人连寻个围歼的机会也没有。
然而近畿的两扇大门都被幽燕王牢牢把守住,禁军无可奈何,便只能向洛阳靠拢,以求抱团取暖。可是皇帝郑爻早有旨意,城外所有部队都不能进入洛阳,只能在城外扎营。
而洛阳城建立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之上,附近除了几个小山包之外,均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实在是无险可守。因此溃散下来的禁军,便只能在洛阳南墙的平昌门下建立大营。
于是郑荣找准机会,指挥郑森、崔楠,从东西两面夹击先后攻入大营,又亲率大军正面突击,趁着禁军立营未稳便发动攻击。
幽燕大军士气正盛,而朝廷官军士气衰败。这般此消彼长,禁军竟毫无还手之力,便退出兵部苦心营建的营盘,统统退到平昌门下,等待进城。
大战之时,皇帝郑爻正在城墙上观战,唯恐城门大开,幽燕大军也尾随败兵涌入京城,于是严令不许开门放一兵一卒进城,只令城墙上守城官兵向幽燕大军射击算是掩护。
这样一来,城外禁军继续等在平昌门外是为“等死”,转身迎战幽燕大军是为“找死”,真已到了穷途末路、坐以待毙之境。
没想到正在这时,幽燕大军却停止了进攻,反而后退几步,在惊魂未定的禁军身前约百步距离从容排定阵型。
却见一员武将身披金甲红袍,胯下汗血宝马,在身边精锐武士的护卫之下,缓缓出阵,轻咳两声,朗声说道:“在下便是幽燕王郑荣!”
郑荣此言一出,方才还喊杀声、惨叫声混杂成一片的战场顿时安静下来,战场之上双方近十万大军齐齐屏息不语,静听他说话。
只听郑荣继续说道:“孤乃先帝子子,大行皇帝之弟。只因郑爻大逆不道、僭越帝位,这才不得已出兵讨逆。孤非嗜杀之人,尔等禁军将士亦皆为我大汉子民,孤岂忍杀伤。弃暗投明者,孤自然接纳;回家务农者,孤也不阻拦;若执迷不悟者,孤亦听之任之。孤这就将大军退后一里,容尔等三思,若明日辰时还有负隅顽抗者,莫怪孤玉石俱焚!”
说罢,郑荣拨转马头,便回到幽燕大军阵中。
幽燕大军也果然如郑荣所言,缓缓向后退去。